智能建筑中系統集成解析(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0833
2022-07-06
5頁
27.50KB
1、最新【精品】范文 參考文獻 專業論文智能建筑中系統集成解析智能建筑中系統集成解析 摘要:本文從理論上論述了智能建筑的主要特征,“智能化”的主要組成及系統描述,分析了實現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術方法系統集成的內涵,闡述了智能建筑系統實現全過程和系統軟件,以及智能建筑設計特點。 關鍵詞: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樓宇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s)的興起與發展,主要是適應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國際化的需要。智能化綜合性辦公大樓的出現,是辦公自動化(OA)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是現代高技術的結晶,是建筑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智能建筑有別2、于傳統建筑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智能化”。智能化建筑不僅具有一般常規的辦公建筑的功能外,還具有多元信息的傳抽、控制、處理與利用等一系列高技術功能,所以國外也有稱智能化大樓為高功能大樓。實現智能建筑的關鍵所在是系統集成。從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出現至今,國內外對其還沒有統一定義。 1、智能建筑的含義隨科技的發展不斷完善,關于智能建筑的一些典型定義如下所述: l) 美國智能建筑研究機構(America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 AIBI)定義智能建筑為: 智能建筑是指通過將建筑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等四項基本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 在關系進行最優化,以提供一個3、投資合理,具有高效、舒適、便利環境的建筑物。 2) 歐洲智能建筑聯盟(The European Intelligent Building Group)定義智能建筑為:智能建筑是使用戶發揮最高效率,又以最低保養成本,有效管理其本身資源的建筑。 3) 日本智能建筑研究會定義智能建筑為:智能建筑是指具備通信、辦公自動化信息服務和樓宇自動化服務等各項功能于一體的,便于進行智力活動的建筑物。 4) 國際智能工程學會定義智能建筑為:智能建筑是指可提供相應功能,以及適合用戶對建筑用途和信息技術要求靈活變動建筑。建筑應具有安全、舒適、節能、系統綜合等功能,滿足用戶實現高效的需要。 5) 我國對智能建筑的理解是4、:智能建筑以建筑為平臺,兼具通信、辦公、設備自動化,集機構、服務、管理以及它們之間的最優組合,為人們提供一個高效、舒適和便利的建筑環境。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是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對建筑物的結構、需要、服務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優化組合(系統集成),從而提供一個合理、高效、安全、方便的環境。 相比傳統建筑,智能建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 系統高度集成 智能建筑將建筑內部的各智能化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高度集成,以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環境。同時,節能、節省人工費的特點也必須依賴于系統的集成。 2) 節能 節能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節能帶來的顯著經濟效益也是智能建5、筑迅速推廣的重要因素。 3) 節省運行維護費 依賴智能化管理功能,可有效降低機電設備的維護成本。另外,系統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的高度集中,使人員安排更合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4) 安全、舒適和便捷的環境 智能建筑提供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以及多媒體音像系統、照明、公共環境等,提高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智能建筑在確保人、財、物高度安全的同時,具備對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建筑內外合理布置的電視、電話和計算機網絡等通信手段以及網絡化的辦公系統,有效保證了高效便捷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原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Computer)、現代通信技術6、(Communication)、現代控制技術(Control)以及現代建筑藝術(Architecture)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從而促使人們對社會的信息化、工作與生活的自動化、居住環境的舒適化與安全化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使智能建筑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獲得飛速發展。現代化的城市建設過程已從最初的建設單個智能建筑發展到建設成片智能型數字化社區,乃至采用最新高科技手段,建設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型智能城市。智能建筑一體化集成管理的能力是智能建筑最重要的特點,是區別智能建筑與傳統建筑的分水嶺。 系統集成指的是在一個大系統環境中,7、為了整個系統的協調和優化,在相同的總目標之下,將相互之間存在一定關聯的各個子系統,通過某種方式或技術手段結合在一起。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是將智能建筑內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統在物理上、邏輯上和功能上連接成一體,實現信息綜合、資源共享和設備的互操作化。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有兩個主要的研究問題。 1)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技術。各子系統內部的技術千差萬別,通過何種技術把各個同構或是異構子系統互連在一起,實現信息的共享和設備互操作,這是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技術研究的主要問題。 2)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模式。在工程實踐中,不同建筑根據功能需求和投資預算,選用的子系統和實現的智能化程度不同。 2.1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的原8、則智能樓宇系統集成工作在項目建設中非常重要。該系統通過硬件平臺、網絡通信平臺、工具平臺和應用軟件平臺將各類資源有機和高效的集成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工作臺面。智能樓宇綜合信息系統集成工作的好壞對系統開發和維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技術上應遵循如下標準: 1) 開放性 在進行各方面的選擇時如:系統軟硬件平臺、通信接口、軟件開發工具以及網絡結構需要遵循工業標準,這是關系到系統生命周期的重要問題。一個集成的信息系統即是一個開放的信息系統。開放的系統必須可能滿足可互操作性、可移植性以及可伸縮性要求,才能與另一個標準的兼容系統實現“無縫”的互操作化,應用程序才可能由一種系統移植到另一種系統,不斷為系統的擴展9、和升級創造條件。 2) 結構化 復雜系統設計的最基本方法是結構化系統分析設計方法。把一個復雜系統分解成相對獨立和簡單的子系統,每一個子系統又分解成更簡單的模塊,這樣自頂向下,進行逐層模塊化分解,直到底層每一個模塊都實現可具體說明和可執行為止。這一思想至今仍是復雜系統設計的精髓。 3) 先進性 系統先進性貫穿系統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乃至整個系統生存周期的各個環節。系統先進性建立在技術先進性之上,只有先進的技術才有較強的發展力,系統擁有先進的技術才能確保系統的優勢和較長生存周期。系統的先進性還表現在設計中的先進性。 4) 主流化 系統設計的每個產品應成為該產品的主流,必須有可靠的技術支持和有成熟的10、使用環境,并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 2.2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的意義 1) 將智能建筑的系統進行系統集成,進行集中監控各個子系統,從而改善人們的管理和服務效率、節省成本以及降低運行和維護費用。 2) 通過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改善總體設計、各子系統中硬件和軟件的重復性投資。 3) 由于智能建筑系統集成采用統一的硬件和軟件結構,更易于操作和管理人員掌握其操作和維護技術。 4)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作為提高業主或租賃戶效率、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改變建筑物的檔次,實現建筑物售前升值和售后保值。 5)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為業主或租賃戶提供一條建筑物內外四通八達的信息高速公路。 結語:實現智能建筑的關鍵就是系統集成,而11、集成的基礎則依賴于面向各個應用服務類型的子系統,要想使這些子系統實現高度的集成化,必須有現代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及系統集成技術等作為后盾。近年來,由于無線通信技術、數字化視頻傳輸技術、控制系統全數字化技術等在智能建筑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智能建筑中的各種機電設備與子系統的智能化越來越高,為其參與系統集成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參 考 文 獻: 1 陳龍. 智能建筑樓宇控制與系統集成技術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 2 張振紹, 許錦標, 萬頓. 樓宇智能化技術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8. 3 張麗萍, 繆希仁, 林蘇斌.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的現狀和趨勢J. 低壓電器, 2004, 4: 14-17. 4 羅萬杰. 智能化建筑系統集成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02: 68-70. 5 沈曄. 智能建筑集成體系結構J. IB 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 2005, 02: 8-16.-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