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0982
2022-07-06
4頁
120.61KB
1、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13-01-082012年10月24H,在以“綠色低碳和諧共贏”為丄題的第十八屆全國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 會大會論壇上,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王有為做了“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主題發言。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情況已經有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王有為主任從以下七個方血進 行了闡述:一、綠色建筑標識數量綠色逹筑標識數址2008年200再20102011 年總址百分比三星級410247711532.6%二星級28448814039.7%4414769827.8%102082241353100%注:住宅建筑193個,公共建筑160個。綠2、色建筑標識分為兩種,一種為設計標識,工程審查結朿后即向國家提出川請,這個為設計 標識。另一個為運行標識,建筑物竣工以后投入運行一年,通過一年四季不同氣候得出的能效數值,通過巾請得到的標識。目前來看運行標識不盡如人意,2009年設計標識18項,運行標識為2項,2010年,設計標識74項,運行標識8項,20年,設計標識229項,運行標識僅12項。下一 步要想対策看如何把運行標識提高上來。兩類標識項目的逐年數呈運行掠識設計標識綠色建筑標識從地域分布來看,城市前五名分別為上海(47項)、蘇州(41).深圳(29)、天津(26)、北京(23),省排名前五名分別為江蘇(84),廣東,上海、天津、浙江。無論3、從城 市還是省的前五名分布,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在屮國的發展不完全是理念的問題,可能跟經濟有 關系,明顯看到東部地區遠超過西部地區。南方超過北方。這就是日前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截至2012年9刀,全國已評出556項綠色建筑標識項H,取得綠色建筑標識的建筑達到3815棟,總建筑面枳達到5677.6萬平方氷。二、標準規范體系序號標準名稱狀亦1綠色逹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修訂中2逹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40-2010已實施國標3綠色工血筑評價標堆報批4綠色彷公連逋評價標準送審5緘色商店建筑評價捺唯已立項6綠色醫院逢筑評價標堆已立項7綠色超咼展連筑評價技術細則征求意見84、綠色校園評價標堆在編協會標堆g綠色連筑檢鯛惟在褊血會標準10綠色建說評價地方馳14部甌方標準三、人才團隊2009年9月住建部成立了由規劃設計、建筑、結構、暖通、給排水、電氣、建材、建筑物理、 施工等9個專業59位專家組成的“住建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2010年9月增補了全 國各地的359位專家,并于20門年下半年組織了培訓。不僅為國家的綠色建筑開展建立了高層次 的人力資源,也便于地方評價機構開展標識工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設計院所也紛紛成立綠 色建筑研究屮心。四、推廣平臺我們國家綠色建筑的推廣分為三個層次的平臺,第一個為國家級的,每年三月底在北京召開 綠色建筑國際會議,世界綠建委主5、席、各國綠建委主席都要岀席。目前召開了八屆,已經成為我 國的品牌。近期將發布第九屆綠色建筑人會的預通知。2012年綠色建筑年度報告也已于近日啟動。第二個是區域級,綠色建筑少氣候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把我們國家的綠色建筑按照氣候條件 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夏熱冬暖(粵、桂、閩、海南),二是夏熱冬冷(中部地區)和寒冷嚴寒(華 北、東北、西北)。“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聯盟”、“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聯盟”和“嚴寒 和寒冷地區綠色建筑聯盟”相繼成立,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發展進入了一個區域合作的新階段。 實踐證明,區域聯盟是我國比較行之有效的方式。第三個是地方級,省市級綠建委組織召開地方的綠色建筑推廣大會。五、政策6、法規2012年4刀,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頒發167號文件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 意見。內容涉及到充分認識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耍意義;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主要H標與基本原 則;建立健全綠色建筑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引導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建立高星級綠色建筑 財政政策激勵機制,引導更高水平綠色建筑建設;推動綠色建筑牛-態城區建設,規模化發展綠色 建筑;引導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優先發展綠色建筑,使綠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大力推進 綠色建筑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切實加強綠色建筑綜合能力建設等兒個方而。指出推進綠色建筑 發展的皋木原則是因地制宜,經濟適川,合理制定地區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技術路線,建立7、健全 地區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合理分級,分類指導;激勵引導,規范約束。在財政激勵方面,2012年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三星級綠色 建筑80/平方米(建筑面積)。保障性住房發展一星級綠色建筑達到一定規模的也將優先給予左額 補助。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是高于設計收費 標準,綠色建筑成本增量相比,大概接近50%,這個文件是僅限于2012年,獎勵的額度會浮動, 綠色建筑標準還在修編當屮,門檻高低仍未沱。獎勵對象對公益性建筑、商業性公共建筑、保障 性住房等,獎勵資金兌付給建設單位或投資方;對商業性住宅項目,各地應研8、究采取措施主要使 購房者得益。獎勵時間規定是對審核通過的綠色建筑項目給予以備案,項忖竣工驗收后,其中大 型公共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兩部組織能效測試機構對項li的實施量、工程量、實際性能效果進 行評價,并向社會公示,再給沖財政獎勵。另外原有的激勵政策,有彖在對再牛能源示范城市補助方血,太陽能利用400萬平方米以上 的8000萬元,200-400萬平方米的5000萬元。供熱計量改造方面,嚴寒地區每平米補助55元,寒 冷地區每平米補助45元。太陽能光電利川方面每W補助約15元。之外還右物業稅減半征收、土 地招拍掛前置條件、容積率返還5%和購房貸款利率優惠等“以獎代補”的經濟激勵政策。六、規模化發展住9、建部對于我國綠色建筑的規模化發展有三大措施:一、到十二五末,京、滬、津、渝(四直轄市)、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東部六省)及深圳、廈門、寧波、大連城鎮新建房地產項目50%達到綠色建筑標準。二、綠色生態城區的新建建筑全國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屮的一星級及以上的評價標準, 其中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達到30%以上。三、綠色建筑獎勵及補助資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資金向保障性住啟及公益性行業傾斜, 保障性住房發展一星級綠色建筑達到一定規模的也將優先給予定額補助。在這里提醒大家關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修編工作,本次修編有三個改變,第一個是從 條數計數法判定級別改為分數計數法判定級別,突出了權重的意識。第二,增加“施工”章節, 體現了全壽命概念。笫三,収消了 “優選項”,增加了 “創新分”。日前該標準正處于征求意見 與試評階段,有望年底評審。七、國際合作有中美合作(清潔能源項口、建筑碳排放);中徳合作(公共建筑屮小學校和醫院節能 項目、超低能耗被動房建筑技術研究與示范、中徳建筑節能與低碳生態示范城市);中澳合作(每 年一次論壇在兩國輪流召開、南京既有建筑的綠色化改造);中英合作(合作在京建北京綠色 建筑示范區)等,在此不作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