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賞析淺讀筆記(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0985
2022-07-06
5頁
16KB
1、中國古代建筑藝術鑒賞淺讀筆記未經訓練的眼睛對許多東西視而不見一樣,不經訓練的建筑經驗知識身體使用,只是個人的,必須的,卻未必愉快。 題記都說建筑藝術為五大藝術之首(建筑、音樂、繪畫、詩歌、雕塑),它既是大眾藝術,又是高雅藝術,人們可以不聽音樂,不看戲劇,不欣賞畫展,不讀小說詩歌,但卻不可能離開建筑,不可能對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視而不見。它既不可避免,又難于讀懂入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建筑賞析這門課程,讓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建筑的藝術性。也讓我知道了建筑原來可以這么美麗、這么宏偉、這么生動。下面便是本次我閱讀相關書籍后所做的一些思考,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展開。四維空間:建筑物及其有形長度構成了三維的空間2、存在,時間的介入使建筑物充滿了無限生機。第一次接觸這個詞,還是袁樂老師在課堂上向我們解說過。我覺得這個詞給我無限瞎想的空間、很有故事性,也讓我感到這個詞匯所包含內容的魅力。初次理解體會這個詞,是因為閱讀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鑒賞一書?!疤茍蛴菟聪纳讨堋⒋呵飸饑鴣y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駛過、唐宋明清帝王休?!边@是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講訴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變遷的詩歌。每個朝代的建筑形式或許一樣,但所表達出的建筑藝術不盡相同。下面我便圍繞著宮殿建筑、壇廟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園林建筑、宗教建筑、學宮與書院建筑、古橋建筑這八種形式的建筑展開來說。一、宮殿建筑藝術。宮殿是帝王朝會和3、居住的地方,以其巍峨壯麗的形式、宏大的規模和嚴謹的空間格局,給人以強烈的精神感染、突顯帝王的權威。古代宮殿建筑的發展大致有四個階段,分別是“茅茨土階”的原始階段,盛行高臺宮室的階段,宏偉的前殿和宮苑結合的階段,縱向布置“三朝”的階段。大家所熟知的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和唐大明含元殿,都有很高的臺基。而北京故宮卻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筑群。故宮更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高藝術成就的重要體現。(秦阿房宮)(漢長樂宮) (故宮)二、壇廟建筑壇廟建筑比宗教建筑歷史久遠,中國在內蒙古、遼寧、浙江等地發現的最早的一批祭壇和神廟,距今約有五六千年。祭祀天地之禮很早就存在,日與月幾乎是最早出現的自然神。4、壇廟的出現源于祭祀,祭祀是對人們向自然、神靈、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種意向的活動儀式的統稱,它的出現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后期。封建社會時期,對壇廟的祭祀,是中國古代帝王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京城是否有壇廟、是立國合法與否的標準之一。明清背景,宮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東,祭月于西,祭先農于南,祭先蠶于北,是天廟建筑的重要留存地。(龍川胡氏宗祀門樓)三、陵墓建筑厚葬以明孝的社會背景決定了陵墓的建造像宮殿、壇廟一樣成為特定歷史時期人力、物理和財力投入最大的建筑類型之一,自然也就成了建筑技術、建筑藝術水平最高的特征。陵墓是建筑、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總體來說中國傳統陵園5、在空間上以陵山為主體、以神道貫穿全局、以建筑群組布局。秦始皇兵馬俑、明十三陵便是諸多陵墓建筑的兩個。(秦始皇兵馬俑)四、民居建筑“民居”這一對民間居住形式的稱謂,是相對官式與皇家建筑而言的。隨著私有制的產生,階級出現了。人類內部有了等級的劃分,身份等級的劃分,使居住的房屋也出現了不同的等級。在先秦時代,帝居或民舍均稱宮室,自秦漢起,宮室專指帝王居住,宅第專指貴族的住宅,民居即是指用于一般人們生活起居的建筑物。民居的發展規律表現在木結構體系節點精確化、建筑材料越來越人工化、裝飾繁密化三個方面。北京的四合院,江南地區的“四水歸堂”、云南的“一顆印”,維吾爾的“阿以旺”西藏的碉樓,蒙古的氈包、吊腳樓6、干欄式、土樓、窯洞、舟居都屬于民居建筑。這些建筑各有特色、它們的藝術性也各有千秋。(云南的“一顆印”)五、園林建筑我國的園林藝術,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中國自然式山水園與歐洲規則幾何式園林并列為世界兩大園林體系。康乾時期園林建筑藝術已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蘇州園林)六、宗教建筑在我國古代曾出現過多種宗教,比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另外還有很多,如摩尼教(明教)、天主教、基督教、笨教等。其中延續時間最長和傳播地域最廣的,應屬自印度經西域輾轉傳來的佛教。(洛陽的白馬寺)(敦煌莫高窟)七、學宮與書院建筑風格書院有清涼之人文美景,有幽靜之自然環境,有古典之園林建筑,有濃厚之文化氛圍。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教育主要以經濟為主,僅設太學;唐末至五代期間,戰亂頻繁,官學衰敗,許多讀書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禪學講經制度創立學院,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北宋初年,私人講學的書院大量產生,陸續出現白鹿洞、陸麓、雎陽、崇陽、石鼓、茅山、象山等書院。(白鹿洞書院)八、古橋建筑我國古橋先有梁橋,后又浮橋和索橋,拱橋最晚出現。建橋以木料為主轉為以石料為主。(趙州橋)通過這次閱讀,我更加堅定的要培養我的賞析能力、建立好建筑藝術觀、學會在建筑中感悟和啟迪。孫云華2015年5月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