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1069
2022-07-06
5頁
18KB
1、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鑒賞 摘要:本文從分析中國園林及園林建筑的基本概念出發,總結了中國園林建筑的特征、形態及作用,并從設計的角度闡述了園林建筑藝術美的形成要素,從而將園林建筑的藝術性區別于普通建筑,上升為一種高級的建筑藝術。 關鍵詞:中國園林;園林建筑;藝術設計 1.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特征和藝術形態 1.1 藝術特征 任何一種建筑設計都是為了滿足某種物質和精神的功能需要,采用一定的物質手段來組織特定的空間。建筑空間是建筑功能與工程技術和藝術的巧妙結合,需要符合適用、堅固、經濟、美觀的原則。而中國園林建筑則在此原則的基礎上著重處理其“意”與“蘊”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通過園林建筑營造一種步移景異的空2、間變化,即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變幻莫測的感覺。 中國古代的園林建筑大多呈現出嚴格對稱的結構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兩種形式,環境空間的構成手法靈活多變,妙趣橫生。另外,于有限之中欣賞到無限空間的虛無之美是中國園林建筑具有的文化美學內涵,所謂“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作為一種廣義的造型藝術,偏重于構圖外觀的造型美,并由這種靜的形態構成一種意境,給人以充分遐想的空間。園林中曲折的小路、蛇形的河流和各種形狀的園林建筑,以流動的曲線形式組合,使人感到身心愉悅。園林建筑常常采用舉折和房面起翹、出翹,形成如鳥翼般舒展飄逸的檐角,輕巧自在,呈現出一種動態美。 中國的園林建筑是以整體建筑群的結構布局制約配3、合取勝,園林建筑布局的高低錯落、相互照應所體現出來的韻律美所賦予的涵養與陶冶具有與音樂一樣的藝術效果。簡單的基本單位組合成了復雜的群體結構,形式在嚴格對稱中仍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保持統一的風貌。例如圓明園、頤和園和避暑山莊在造園的思路上巧用地形劃分景區,在每個景區布置不同意境、趣味的景點,并使用對景、 借景、隔景、透景等傳統手法,形成各自的特色。這些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達到人工與自然,建筑與景觀,景觀與景觀,園林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與自然。 1.2 藝術形態及作用 中國園林建筑豐富多樣,無與倫比,僅建筑部分就有廳、堂、軒、樓、閣、榭、舫、亭、廊等。園林建筑的布局安排疏密有致、虛虛實實4、,頗有章法。其廳堂、樓閣、涼亭、小榭、回廊、小橋以及扶欄、景梯等,均講究一個“雅”字。園林建筑,或坐落于園之中心位置;或玉立于小丘之巔;或依勢而曲;或掩映于藤蘿之間,意境深邃,情趣橫溢。2它,巧于因借,曲橋流水,散點奇峰異石,園林建筑與自然景色配奏和韻律美,小至亭、廊,大至宮苑,均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其理性秩序與邏輯有起落、高潮和尾聲,氣韻生動,韻律和諧。園林建筑空間的組合和音樂一樣,一個樂章接著一個樂章,而且常用不同形狀、大小、敞閉的對比,陰暗和虛實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現,達到觀景高潮以后再逐步收斂而結束,這種和諧而完美的連續性空間序列,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而空間的組合則常常利5、用粉墻、廊、亭、閣的透空以取得實遠景虛的空間對比關系,無立面限定的亭、廊使空間交錯、滲透,加大景深,使空間更加迷幻深邃。3幾千年來,中國古典園林通過山、水、建筑、道路等諸多的語匯與陳設、匾聯等有意的經營、有機的聯系,構成了富有情趣并飽含意境的山水田園境界。 2 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形成要素 建筑藝術通過建筑藝術語言空間組合、比例、質感、尺度、體型、韻律、色彩以及某種象征手法等,構成一個豐富多彩的體系,體現一種形態的美。多樣統一,是建筑藝術形式的普遍法則,同樣也是中國園林建筑創作中的重要原則。達到多樣統一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如對比、主從、韻律、節奏和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都是經常運用的手段。另外,由各種6、不同用途的空間和若干細部組成的園林建筑,它們的形狀、大小、色彩和質感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些客觀存在的因素,是構成園林建筑形式多樣變化的基礎。由于園林建筑有著與其他建筑類型不同的地方,因此,其設計方法和技巧與在某些地方需要表現得特別突出。 (一)立意 立意就是設計者根據功能需要、藝術要求、環境條件等因素,經過綜合考慮而產生出來的總的設計意圖。立意既關系到設計的目的,6立意著重在藝術意境的創造,寓情于境,觸景生情,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意境,有兩個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但兩者并非彼此孤立,在組景時需要綜合考慮。如在封建社會,王權和神權是統一的,反映在頤和園、北海這樣的皇家園林中,前者以佛香閣建筑群為全園7、的構圖中心,后者以白塔為全園的制高點,這種具有強烈中軸線的對稱空間藝術布局,構成了極其宏偉的藝術形象。這兩組建筑群的藝術構思,通過巧妙的改造和利用地形塑造了極具藝術魅力的建筑及空間環境。 (二)選址 園林建筑和普通建筑明顯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在滿足人們休憩和觀賞風景這兩種功能的同時,本身也成為了風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點綴風景的藝術功能,所以就園林建筑本身要求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并賦予其詩情畫意。因此,選址對于園林建筑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如長沙岳麓山山腰的愛晚亭,處于進入陡峭山區的前哨,是登山必經之地。該亭建立在一塊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從山下仰視高俊清雅;在亭內往外眺望茫茫蒼蒼,山路、小橋、池8、塘蜿蜒于茂林中,極富幽趣。 園林建筑的選址,在環境條件上既要注意大的方面,又要珍視一切饒有趣味的自然景物,一樹、一石、清泉溪澗,以至古跡傳聞,或以借景、對景等手法將它們納入畫面,或專門設置具有藝術性的環境供人觀賞。 (三)布局 中國園林建筑的藝術布局從總體規劃到局部處理都會涉及,為了達到多樣統一并在有限空間中取得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需要對空間組合及序列、對比、滲透與層次等構圖手法特別重視。好的園林建筑布局往往通過這些構圖手法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空間效果。如頤和園中的佛香閣、北海的白塔之所以成為全園的構圖主體和重心,除了位置使然外,主要是靠他們巨大的體量與四周小體量建筑物 的對比關系取得的;而蘇州9、的留園、滄浪亭、網師園等,都是靠一個相對大得多的院落空間與園中其他小院落空間形成強烈對比,從而突出主體空間。又如蘇州拙政園總平面布局以池水、假山穿插形成強烈的縱深空間感受,幽深是各景區的藝術特色,在分區組景中強調整體效果,散而不亂,各區布局互為因借,靈活多變且不雷同,堪稱布局中的經典。 (四)借景 間中,秋夜,月色、彩霞、樹木花卉的顏色及幽香均可作為借景對象,為園林建筑空間增添幾分詩情畫意。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避暑山莊的“梨花伴月”等是借月色組景而聞名的;北京的香山紅葉則是借色成景的佳作。 (五)尺度與比例 尺度在園林建筑中是指建筑空間各個組成部分與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體的10、比較。功能、審美和環境特點是決定建筑尺度的依據,正確的尺度應該和功能、審美的要求一致,并和環境一致。 另外,園林建筑設計與研究空間尺度應同時進行,因此必須對園林建筑本身進行比例推敲。比例是各個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關系及其與整體的關系。尺度與比例緊密關聯,都涉及建筑空間各部分的尺寸關系。與尺度問題一樣,園林建筑除了房屋本身的比例外,園林環境中的水、樹、石等各種景物,因需人工處理也存在推敲其形狀、比例問題。不僅如此,為了整體環境協調,還特別需要重點推敲房屋和水、樹、石等景物之間的比例協調關系。 (六)色彩與質感 在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空間中,無論建筑物、山石、池水、花木等主要都以形、 色動人。園林建11、筑中的色彩、質感問題,除涉及房屋的各種材料性質外,還包括山石、水、樹等自然景物。色彩與質感是建筑材料表現上的雙重屬性,兩者相輔相成。在設計中發現各種材料在色彩和質感上的特點,并利用它們去組織節奏、韻律、對比、均衡等各種構圖關系,就有可能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 以上這些設計方法與技巧,使中國的園林和園林建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生命力,芳香四溢,歷久彌新。 3 結語 中國園林建筑有著強烈的個性符號和獨特的外觀特征,它功能多樣,寓意深刻,?;麨榱?以小見大,融于自然。“從而不卑、小而不賤、順其自然、插其空間、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爭人工中見自然,給人以美妙意境和情趣感染,可謂是“風景的觀賞,觀賞的風景”。中國園林建筑的構思、美學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無價之寶,它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審美情趣,豐富我們的視線,有著高度的藝術性,是融合著一切建筑手段的一種“高級建筑藝術”。 中國園林建筑,是一種出于人對大自然的依戀和向往而創造的特殊的建筑空間,再現自然之美又高于自然,達到了自然美、建筑美、藝術美的統一。它是人們對大自然的回眸與復歸,是自然美、建筑美以及其他人文美的相互滲透與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