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浦西城市綜合體安置房工程灌注樁二次注漿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31298
2022-07-06
11頁
1.24MB
1、泉州市浦西城市綜合體安置房3#地塊3#樓、8#地塊工程灌注樁二次注漿施工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工程各參與主體1三、編制依據1四、參考文獻1五、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2六、設計概況2七、施工組織機構3八、樁后二次注漿工藝概述4九、樁后二次注漿的加固方式4十、二次注漿施工工藝4十一、質量標準8十二、注意事項8十三、質量記錄9附表沖(鉆)孔泥漿護壁灌注樁二次注漿施工記錄表一、工程概況擬建的泉州市浦西城市綜合體安置房3#地塊3#樓、8#地塊工程是由一組“品”字形高層建筑圍合而成,位于泉州市豐澤區田安路南拓段,屬安置房工程。本工程均設一層地下室,地上2528層,建筑總高度為73.95082.500m,2、建筑總面積約為91998m2,總造價約為2.4億人民幣,總工期610日歷天。二、工程各參與主體建設單位:泉州市住宅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泉州市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福建省華廈建筑設計院監理單位:廈門市長實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福建省閩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編制依據1相關設計施工圖紙;2.巖土工程勘察中間報告3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4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J256-2003;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7、灌注樁后注漿(PPG)工法(YJGF04-98)3、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8、灌注樁后注漿技術規程(Q/JY14-1999)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四、參考文獻1、混凝土灌注樁二次孔底壓力注漿施工工藝江蘇省煤田地質勘探二隊 施立虎2、淺析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后注漿工藝的機理與應用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波3、鉆孔灌注樁樁端壓漿技術應用中的幾個問題山西省機械施工公司 武培哲4、客運專線橋梁樁基后壓漿增載注漿設計研究 張多平五、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擬建地位于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泉秀街道,原為居民地,場地地貌屬晉江中下游沖洪積、海積平原地貌,擬建場地大部分地段平坦開闊;擬建8#地塊地表為建筑垃圾,局部地段建筑垃圾回填不均,地勢高低起伏,地塊地面標高一4、般在4.097.80m之間(以探孔孔口高程計,下同);8#地塊東側有一條寬約3米的排洪溝與大海相通,漲潮時最高水位標高為4.71米(黃海標高),最低水位標高為1.6米,南側與3#地塊交界,西側與7#地塊交界,北側為南豐新城。巖土體設計參數建議值表巖土名稱及代號天然含水量重度壓縮系數壓縮模量快剪巖石飽和抗壓強度承載力特征值粘聚力內摩擦角av1-2ES1-2cfa0%kN/m3MPa-1MPakPa度MPakPa填土18.5*100粉質粘土160淤泥50中砂19.0*170淤泥50粉質粘土160中砂19.0*170卵石22.0*300砂土狀強風化花崗巖20.5*500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21.0*65、80中風化花崗巖23.0*16.572500微風化花崗巖25.0*79.744000備注:1、抗剪強度指標及巖石飽和抗壓強度取標準值,天然含水量、重度、壓縮系數、壓縮模量指標均取平均值。2、標有“*“數值為經驗值。六、設計概況 1、工程圖設計單位:福建省華廈建筑設計院2、項目編號:3、樁型:沖(鉆)孔泥漿護壁灌注樁。4、灌注樁混凝土標號C35,水下澆筑C40。5、鋼筋:級鋼HPB235,級鋼HRB335,級鋼HRB400。6、持力層:中等風化花崗巖,嵌巖深度500mm。7、二次注漿設計:所有樁均設25鍍鋅注漿管,絲扣螺接,擬樁底二次注漿。樁徑為800mm、900mm、1000mm、1100mm6、1200mm和1400mm,分別為抗壓和抗拔樁,總數為504根。七、施工組織機構因為二次注漿工藝是一項還沒有普及的新技術,我司領導倍加重視,特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指導并參與施工,并邀請長實監理公司參與。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姓名職務備注崗位職責黃荷山組長集團總工審定施工方案黃荷山副組長項目經理技術指導張笠組員項目執行經理組織、領導施工王杰曦組員施工負責人指導施工施工小組成員:姓名職務備注崗位職責王杰曦組長項目副經理特殊情況處置陳冰峰副組長技術員監督指導施工梁靈發組員施工隊長組織安排施工陳振煌組員施工班長安排指導施工張貞安組員測量員測量、記錄樁浮值莊超文組員測量員輔助測量員張松陽組員記錄員通管、注7、漿記錄譚小平組員電工電源、水源敷設譚建組員電工電源、水源敷設程杰興組員工人水泥漿制備張治平組員工人水泥漿制備組員工人設備操作組員工人注漿操作組員工人注漿操作八、樁后二次注漿工藝概述樁后二次注漿工藝,于1961年在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大橋樁基工程中首先應用,實際上它源自于地基加固工藝或壓漿灌注樁工藝。1983年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所進行了2根直徑分別為128mm、134mm,樁長分別為2430mm和2510mm的小型樁試驗。1993、1994年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先后成功開發了樁底、樁側后壓漿兩項專利技術,1998年1月20日通過部級鑒定,鑒定的主要結論是“泥漿護壁后壓漿灌注樁成套技術”8、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完整配套性好,實用性很強,已經在工程實踐中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后壓漿裝置與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1999年該技術被列入建設部和科技部主持的廣廈工程重點推廣項目,并獲得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爾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了企業標準:Q/JY14-1999灌注樁后注漿技術規程、灌注樁后注漿(PPG)工法(YJGF04-98),據其通過80余項大型工程的應用實踐和120根樁的靜載試驗,其樁端極限承載力分別提高了139%249%,820m3的單樁,因可減少樁數或減短樁長,每根樁可節約投資0.20.8萬元。九、樁后二次注漿的加固方9、式樁后二次注漿工藝源自于注漿地基工藝或壓漿灌注樁工藝,實際上是灌注樁的一種補強工藝,是一種輔助工藝,一般稱之為PPG工法。根椐其注漿裝置設置形式的不同,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后注漿,開放式后注漿又分為U型注漿管式和單向注漿閥式注漿管兩種。根椐注漿部位的不同,可分為樁端后注漿、樁側后注漿和樁端樁側復式注漿三種形式。根椐國內各種不同類型的成功與失敗案例的分析比較,和圖紙設計要求及現場實際,本工程擬采用“開放式樁端二次注漿”的施工工藝,注漿管采用單向彈性閥式注漿管。雖然已有成功案例在先,畢竟該項新工藝并未普及,國家也沒有制定二次注漿的統一質量驗評標準,因而特制定本方案,以確保樁基工程質量,請建設方、監理10、方審批。十、二次注漿施工工藝(一)工藝流程:沖(鉆)成孔制安鋼筋籠和注漿管二次清孔水下澆筑樁身混凝土注漿管清水通管試驗二次注漿施工準備注漿管二次清水通管試驗注入清水2m3(如注漿順利,此工序可取消)30min后A管注漿換另一樁位A管注漿或30min后第一根樁B管注漿樁周溢出漿液閉盤換樁位第二根樁B管注漿換下一根樁位A管注漿(二)操作工藝1、沖成孔(略)2、注漿管的制作與安裝:制安鋼筋籠時,注漿管同步制安,采用25鍍鋅管,絲扣螺接或套管焊接,注漿管在底段200mm范圍內制成壓漿噴頭(俗稱花管),即鉆出4排孔(每排4個),間距30mm,孔徑3mm,包上自行車內胎或多層塑料薄膜,用膠帶封嚴即可。管長11、高出樁頂混凝土面500mm,置于超澆段以內,以免露出地面不易保護,并用絲扣內螺封堵注漿口。底部較鋼筋籠長出50mm,以便開塞和樁端注漿。以綁扎或焊接的方式將兩或三根(1000mm采用兩根,1400mm采用三根)注漿管對稱、垂直地固定在鋼筋籠上;如35d內進行通管試驗或二次注漿,可固定在鋼筋籠箍筋內側,否則,必須固定在箍筋外側,以避免因混凝土強度過高,保護層過厚,再加之鋼筋籠的約束力,而導致花管噴頭打不開,而形成無法注漿的狀況。置于鋼筋籠內側的注漿管稱之為“袖閥式”注漿管,置于鋼筋籠外側的注漿管稱之為“彈性閥式”注漿管,后者更簡便、經濟、開塞可靠性高,可實現樁身無損注漿。吊裝鋼筋籠時,不得彎折扭12、曲。3、二次清孔(略)4、水下澆筑樁身混凝土;(略)5、二次注漿管通水試驗,單樁混凝土澆筑完畢35d內必須進行注漿管通水試驗,擰下A注漿管內螺堵頭,用清水泵向管內注入清水,可通過壓力變化判斷是否開塞成功,如果壓力達到10MPa還沒有打開,說明此管已堵死,不要強行增加壓力,換B管如上法通管,試驗完畢,擰上堵頭,以備注漿施工。6、注漿施工準備:a 技術準備:認真熟悉現場的工程地質和水文資料,熟悉設計圖紙及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結合場區內的具體情況,預設各類壓漿參數,編制施工方案。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圖紙和施工方案交底,專業工種進行短期專業培訓。組織現場施工和管理人員學習有關安全、文明13、施工規程,增強職工安全文明施工和環保意識。b 材料準備:所需水泥、水等原材料經質量檢驗合格;漿液的水灰比應根據土的飽和度、滲透性確定,對于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450.65;對于非飽和土,水灰比宜為0.70.9(松散碎石土、砂礫宜為0.50.6);低水灰比漿液宜摻入減水劑。本工程設計水灰比:0.450.65。水泥標號宜采用42.5。c 主要機具準備清水泵、壓漿泵、壓力表、壓漿軟管及軟管與壓漿管的連接閥門,水泥漿制備機具,儲漿箱,供水系統,供電系統等。d 二次注漿施工、管理人員名單確定,并明確各自崗位責任,各司其職。7、二次注漿施工條件二次注漿樁位已確定。樁身混凝土齡期2d以上,不宜遲于30d后14、。810m范圍內無成孔作業。注漿施工方案已獲監理方、建設方審批。注漿設備、壓力表等均已進行試運轉。已進行了試注漿、并優化了新的注漿參數。8、注漿管二次通水試驗注漿施工前須進行二次清水通管試驗,方法同第一次通管試驗。9、注入清水根據國內成功與失敗的二次注漿案例,樁端二次注漿前,若樁端處于地下水位以下,須進行高壓清水注入,即用清水泵向注漿管中注入清水,壓力不大于0.41MPa,注水量2m3。此工序可先用于注漿試驗樁,若不注水也能成功注漿,可取消本道工序在正式注漿工程中的使用。10、二次注漿清水灌注完畢30min后,待注水壓力消散,即可進行二次注漿工作。擰開待注漿樁的A管注漿堵頭,接通注漿軟管,開啟15、注漿設備,注入制備好的水泥漿,注漿壓力逐步加大,注漿流量控制在75L/min以內,注漿時間在25min左右,注漿量:Gc=0.9d(t),d為樁徑。如果順利注漿,為了給已注漿液一個消散的時間,換樁接通另一樁A注漿管注漿,25min后,解除注漿閥,接通第一根樁的B注漿管注漿:0.9d(t),根據注漿壓力、注漿量、注漿時間、漿液溢出樁側等參數確定注漿成功后,回到第二根樁的B注漿管繼續注漿。如此往返回復,注漿量累計保持在Gc=1.8d(t)左右,注漿壓力設計值為510MPa。注漿時間累計4050min/樁。十一、質量標準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推行統一的二次注漿質量標準,這要靠我們廣大建設者在實踐中總結積16、累,為二次注漿工藝趨于成熟、普及而努力。1、后注漿施工完成后應提供水泥材質檢驗報告、壓力表檢定證書、試注漿記錄、設計工藝參數、后注漿作業記錄、特殊情況處理記錄等資料。2、在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條件下,承載力檢驗應在注漿完成后20d進行,漿液中摻入早強劑時,可于注漿完成15d后進行。十二、注意事項1、注漿全過程由專人做施工記錄,所有參數包括臨時處理、處理效果均要記錄在案。2、試樁過程中,專人負責樁頂上浮量的觀測,并詳細記錄上浮值。3、注漿是否成功,主要參數是注漿壓力、注漿量和注漿時間,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均達到設計的要求即可終止注漿,注漿總量已達到設計值的75%,且注漿壓力超過設計值,也可終止17、注漿。當漿液從本樁側壁溢出,說明樁端漿液已飽和,也可以停止注漿。4、當注漿壓力長時間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現冒漿或周圍樁孔串漿,應改為間歇注漿,間歇時間宜為3060min,或調低漿液水灰比。5、如果是群樁注漿宜先外圍,后內部。6、即使是正式注漿,也要不斷地優化壓漿參數,使壓漿參數更趨合理、科學、經濟。十三、質量記錄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歸檔已形成的記錄,作為一項新技術,應該包括影像記錄,共同作為施工操作的歷史記錄。在竣工后作為存檔資料,該資料應記錄真實、準確、完整。資料的整理,嚴格按照GB/T50328-2001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及各地方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規程進行整理、歸檔。作為灌注樁補強的一種輔助工藝,二次注漿工藝的資料擬應歸檔于灌注樁施工資料。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