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孵化園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施工方案(無加附著式升降腳手架)(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31668
2022-07-06
28頁
461KB
1、濉溪經濟開發區工業孵化園工程施 工 現 場安全防護施工方案編輯:審核:淮北市恒基建筑安裝有限公司2012 年8月27日目 錄1 工程概況2 編制依據3 安全文明施工目標4 臨邊防護5 洞口防護6 井道防護7 安全通道及防護棚8 外腳手架9 懸挑式鋼平臺1 工程概況本項目為濉溪經濟開發區工業孵化園工程,由濉溪縣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興建,淮北工程勘察院勘察,安徽省東方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由淮北市恒基建筑安裝有限公司總承包。本工程位于濉溪縣經濟開發區白楊西路北側。基礎形式為柱下獨立基礎,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筑層數為3層,A型標準廠房共1棟建筑面積單體3240.5平方米四組共計12962平方米,占地面2、積各為1080平方米;B型標準廠房共1棟建筑面積單體5145平方米,兩組共計10290平方米,占地面積各為1080平方米,C型標準廠房共3棟建筑面積各6956平方米,占地面積各為2272平方米,建筑高度室內外高差0.30m,建筑高度為16.60m;室內地面設計標高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1.000;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二級,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為丁類,抗震設防等級為6度第三組,屋面防水等級為級;每自然層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工程所處場地自然地形地貌:自然地坪較低,地表有莊稼及雜草。2 編制依據GB700 碳素結構鋼GB/T8918 鋼絲繩GB1499-1998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3、肋鋼筋GB13013-91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T10054-2005 施工升降機GBJ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146-2004 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其他現行規范、規程及圖紙、施工組織設計、企業標準等3 安全文明施工目標3.1 安全目標:杜絕死亡、重傷事故;輕傷頻率控制在4以內;無重大機械設備與火災事故。文明施工目標:本工程安全標準確保達到市級“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標準4、,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相關規定,確保安全文明施工。 消防指標:消除現場消防隱患。安全管理達標。3.2 安全管理方針和原則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先防護后施工,不防護不施工”;“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4 臨邊防護4.1 基本規定 臨邊作業時,必須設置滿足施工安全需要的防護欄桿等防護設施,確需在防護設施外從事施工作業或設置防護設施仍無法完全滿足作業中安全生產需要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和使用安全帶、安全繩等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危險部位還必須有專人指揮和值守。 施工現場內的作業區、作業平臺、人行通道、施工通道、運輸接料平臺等施工活動場所,如臨邊落差達到或超過25、m,必須沿周邊設置防護欄桿或防護腳手架或其它有效防護設施。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必須設置安全門。4.1.3防護欄桿設置4.1.3.1 防護欄桿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KN 的外力而不發生明顯變形或斷裂。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體撞擊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加密柱距。4.1.3.2 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立柱組成,上桿離防護面高度不低于1.2m,下桿離防護面高度不低于0.6m,橫桿長度大于2m 時,必須加設欄桿柱。4.1.3.3 下方有人員通行或交叉施工的場所的防護欄桿,必須滿掛密目安全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0mm 的擋腳板6、。防護欄桿及防護用擋腳板應涂刷醒目的黃黑相間油漆。4.1.4 防護欄桿用材4.1.4.1 施工現場作業區、作業平臺、人行與施工通道、運輸接料平臺等施工活動場所的防護欄桿采用483.5mm 的建筑腳手架鋼管制成。4.1.4.2 提倡采用可重復安裝和拆卸的自制工具式定型欄桿或欄板。自制欄桿、欄板必須滿足防護要求且美觀耐用,由企業技術部門設計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核合格,監理審查同意后使用。4.1.4.3 窄小的豎向洞口或臨邊部位不適合采用鋼管作為防護欄桿的,采用同一等級的建筑鋼筋焊接制成防護欄桿。其結構構造要求如表1。表1 鋼筋防護欄桿構造桿件名稱上橫桿下橫桿欄桿柱鋼筋直徑16mm14mm18mm焊縫長7、度/高度210 mm / 6 mm4.1.4.4 采用其他材料制作防護欄桿,必須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核算后采用,禁止使用竹木制作防護欄桿。4.1.5 防護欄桿的連接和固定4.1.5.1 防護欄桿必須采用扣件連接、絲扣連接、螺栓連接、焊接或其它可靠連接方式連接。4.1.5.2 防護欄桿必須采取埋設、扣件連接、螺栓連接焊接或其它有效固定方式固定。防護欄桿采用其它方式固定時,必須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核算后使用。4.2 各部位的臨邊防護 基坑周邊防護基坑周邊防護欄桿設置如圖1 所示。圖1(a) 基坑周邊防護立面圖圖1(b) 基坑周邊防護1-1 剖面圖 結構樓層周邊防護.1 樓層防護欄桿的設置樓層防護欄桿8、的設置如圖2、3 所示圖2 結構樓層周邊防護欄桿立面圖圖3 無懸挑板結構周邊防護4.2.3 樓梯側邊防護4.2.3.1 常規建筑結構樓梯的臨時防護欄桿,采用建筑腳手架鋼管搭設,桿件用扣件或絲扣連接。布設如圖7 所示。 圖7(a) 樓梯臨邊防護立面圖(一)圖 7(b) 樓梯臨邊防護平面示意圖(一) 圖8(a) 樓梯臨邊防護立面圖(二)圖 8(b) 樓梯臨邊防護平面示意圖(二)4.2.3.2 形狀規則的樓梯,宜采用建筑腳手架鋼管套絲、螺栓連接等方式搭設欄桿。4.2.4 施工電梯樓層轉料平臺防護4.2.4.1 施工電梯樓層轉料平臺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相關9、要求搭設,平臺面應滿鋪腳手板并牢固固定。4.2.4.2 樓層轉料平臺兩側邊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防護腳手架,滿掛安全立網或滿扎竹笆。或者采取其他牢固可靠的硬質封閉防護。4.2.4.3 施工電梯各樓層轉料平臺的出入口應設置常閉的防護門。防護門及連接件任何一點應能承受1KN 荷載及可能發生的沖擊荷載,施工電梯單扇防護門高度不低于1.8m,寬度不大于1.2m。物料提升機單扇防護門高度不低于1.5m,寬度不大于1.2m。圖10(a) 施工電梯樓層出入口側立面示意圖圖10(b) 施工電梯門正面示意圖4.2.4.4 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樓層防護門關閉完好。4.2.5 高層建筑所采用的塔吊,可在建筑物與塔身之間10、搭設通道供操作人員通行,通道寬度不超過800mm,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5m。通道及欄桿必須與塔身和建筑結構可靠連接,嚴禁采用兩端固結的連接方式。5 洞口防護5.1 基本規定 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須設置有效防護設施。 樓板與墻洞口,未填土的坑槽等處,必須按洞口防護要求設置穩固的蓋板或防護欄桿或安全網或其它防止人員和物體墜落的防護設施。 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應設紅燈警示。5.2 防護方式 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小于250mm 但大于25mm 的孔口,應使用堅實的木蓋板蓋嚴,并牢固固定11、。 樓板面等處邊長250500mm 的洞口、安裝預制構件時的洞口以及其它各類洞口,應使用竹、木等材料作蓋板,均衡擱置蓋住洞口并牢固固定。圖12(a) 洞口蓋板防護平面圖圖 12(b) 洞口蓋板防護1-1 剖面圖 邊長在5001500mm 的洞口,應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10001000mm 的網格,并在其上滿鋪竹笆或腳手板。 處于剪力墻的墻角或其他不便于蓋板防護的洞口以及電梯井,應預設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0mm,并在其上滿鋪腳手板。圖13(a) 洞口鋼管防護平面圖圖13(b) 洞口鋼管防護1-1 剖面圖圖14(a) 洞口鋼筋防護平面圖圖14(b) 洞口鋼12、筋防護1-1 剖面圖5.2.5 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0.8m 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2m,應加設1.2m 高臨時護欄。5.2.6 洞口處防護欄桿的用材、連接、固定與臨邊防護欄桿相同。6 井道防護6.1 電梯井、管井必須設置防止人員墜落和落物傷人的防護設施,并加設明顯標志警示。6.2 電梯井洞口,井道內應每層預埋鋼筋網,并每層在鋼筋網上設置竹笆滿鋪。電梯井口四周設置防護欄桿。6.3 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井道防護,需經項目安全管理負責人審核批準,工作過程有人值守并設置標志,當日工作完畢必須原樣恢復。7 安全通道及防護棚7.1 基本規定 當臨街通道、場內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電梯及物料13、提升機地面進料口作業通道處于墜落半徑內或處于起重機起重臂回轉范圍內時,必須設置防護棚及防護通道,以避免發生物體打擊事故。 安全通道、防護棚應采用建筑鋼管扣件腳手架或其他型鋼材料搭設,嚴禁采用竹木桿件搭設防護棚。 安全通道及防護棚的頂部嚴密鋪設雙層正交竹串片腳手板或雙層正交18 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質防護,及封閉的防護欄或擋板,整體應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靜荷載。塔吊主要經行線路、轉料平臺、卸料平臺落物曲線范圍內的安全通道及防護棚頂部嚴密鋪設雙層正交50 厚木板。 特別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護棚及懸挑式防護設施必須制定專項技術方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實施。 安全通道的搭設.1 安全通道凈空高14、度和寬度應根據通道所處位置及人、車通行要求確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 m,寬度一般不低于3m。高度在15 m 以下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3 m;高度在15-30m 的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4 m,高度超過30 m 的建筑物,其進出口通道長度不低于5 m。通道長度自腳手架外排立桿起算。.2 立桿基礎必須硬化處理,通道使用期內不得發生地面沉陷,立桿必須沿通行方向通長設置掃地桿和剪刀撐。.3 常規安全通道立桿縱距不應超過1200mm,防護棚懸挑尺寸為300500mm,雙層防護棚層間距為500600mm。.4 寬度超過3.5 m 或高度超過4 m 的安全通道,立桿間距應加密或使用雙立桿15、型鋼、腳手架管格構式立柱,縱向橫桿應采用型鋼制作或搭設承重腳手架。.5 安全通道側邊應設置隔離欄桿,引導行人從安全通道內通過,必要時滿掛密目網封閉。7.2 防護方式 場區內安全通道圖18(a) 現場的安全通道正面圖 圖18(b) 現場的安全通道側面圖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圖19(a)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正面圖圖19(b)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側面圖 施工電梯地面進料口安全通道圖20(a) 施工電梯地面進料口安全通道正面圖 圖20(b) 施工電梯地面進料口安全通道側面圖 安全防護棚圖22(a) 設備防護棚立面圖 圖22(b) 防護棚平面圖8 外腳手架8.1 基本要求外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建筑施16、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要求。8.2 懸挑腳手架 懸挑外架挑梁必須能夠完全承受架體及架體上作業時的荷載。懸挑外架搭設前必須編制包括懸挑梁平面定位圖、懸挑梁側面示意圖、懸挑梁及錨固件受力驗算等內容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使用。 懸挑外架的分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20米,整體分段應合理規劃,經濟合理。 挑梁應根據懸挑架荷載及懸挑長度等情況具體確定。施工用懸挑腳手架宜采用16 號以上槽鋼或14號以上工字鋼作為主懸挑梁,外挑段不宜超過1.50m,錨固段不小于外挑段的2倍。嚴禁采用腳手架鋼管作為主挑梁。采用槽鋼作為主挑梁時應有防側彎措施。 挑梁必須擱支在梁板17、面并錨固。挑梁頂端應設置牢固可靠的腳手架鋼管插腳,相鄰懸挑梁的間距不得大于1.50m。 挑梁外端設置單根直徑不小于11的鋼絲繩進行斜拉,斜拉鋼絲繩與懸挑梁的夾角不小于60 度,斜拉鋼絲繩必須與建筑結構錨固。 懸挑梁、鋼絲繩及鋼絲繩錨固件必須一一對應。 在建筑物的懸挑梁、板上設置懸挑腳手架,應對懸挑梁、板的承載能力及進行復核。 懸挑架底部必須采用硬質封閉,并設置擋腳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防護。 懸挑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相關要求。 圖23 框架部位或剪力墻上開孔時側面示意圖圖24 鋼絲繩緊固示意圖 圖25 直接在剪力墻或邊梁上預埋18、時側面示意圖圖26(a) 結構邊緣的懸挑梁板不滿足承載能力要求時側面示意圖 圖26(b) 壓桿與錨環的連接詳8.3 連墻件8.3.1 連墻件必須能夠約束腳手架立桿在垂直于墻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風荷載或風吸力,防止腳手架向內或向外傾覆。8.3.2 連墻件必須與腳手架拉接緊密,與建筑結構牢固連接。8.3.3 連墻件應靠近主接點位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得大于300mm。8.3.4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剛性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層高,且不得大于4m。8.3.5 24m 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可采用拉頂結合式柔性連墻件,拉頂結合式柔性連墻件必須一一對應設置,嚴禁使用僅有19、拉筋的柔性連墻件。24m 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8.3.6 連墻件應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下斜連接,下斜角度不得超過10,不得采用上斜連接。8.3.7 連墻件設置間距應符合以下要求表2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連墻桿設置規定腳手架高度豎向間距水平間距每根連墻桿覆蓋面積(m2)單排243h3la40雙排50m3h3la4050m2h3la27懸挑架34m3 跨,且6m備注 h:腳手架步距;la:腳手架立桿縱距8.3.8 連墻件的設置方式鋼管扣件與預埋短鋼管連接剛性連墻件如圖30所示。圖30 鋼管扣件剛性連墻桿示意圖8.5 避雷和外電防護 施工現場20、內的塔吊、起重機、井字架及龍門架等機械設備,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以外,則應按照所在地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及機械設備高度規定安裝防雷裝置: 避雷裝置應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1 接閃器可用直徑25-32mm,壁厚不小于3mm 的鋼管或直徑不小于12mm 的鋼筋制作,設在建構筑物或機械設備的易受雷擊的頂端。房屋四角的腳手架立桿上設接閃器時,高度不小于1m,并將所有最上層的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路。垂直運輸架上安裝接閃器時,應將一側的中間立桿接高出頂端不小于2m,并在該立桿下端設置接地線,同時應將卷揚機外殼接地。.2 引下線應采用直徑不小于8mm 的圓鋼或寬為24mm、厚21、度為4mm 的扁鋼制作。.3 垂直接地體宜采用長為2.5m 直徑12mm 圓鋼或厚度為4mm 角鋼制作,間距5m 設置。水平接地體宜采用直徑12mm 圓鋼或厚度為4mm 截面為100mm2 扁鋼制作。接地體埋深不小于0.6m,應避開人經常活動區。避雷裝置的引線、接地連接線等連接處必須用焊接,其焊接長度應為扁鋼寬度或圓鋼直徑的6 倍。9 懸挑式鋼平臺9.1 使用塔吊等機械向建筑樓層轉運材料,不能直接吊運至建筑結構樓層內時,必須采用定型制作的懸挑式鋼平臺,懸挑式鋼平臺上吊運材料時必須緩慢起鉤和落鉤。作業人員在平臺上吊運物件時必須拴掛安全帶,吊運物件時指揮必須到場。9.2 鋼平臺額定載重量一般不得超22、過1 噸,有效載料面積不得小于7m2,一般不得超過9m2。荷載超過1 噸或構造尺寸超過規定或用其他型鋼材料制作的卸料平臺,必須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特別重要以及承載力或構造尺寸超過額定要求1.5 倍的,應由施工單位組織通過專家論證后使用。9.3 鋼平臺制作及安裝 平臺應以工字鋼或槽鋼作主、次梁,滿鋪腳手板,以螺栓與鋼梁固定,或滿鋪4mm 厚鋼板,與鋼梁焊接固定。 平臺的擱支點和上部錨固點,必須牢固固定于建筑結構上,嚴禁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施上。 平臺兩邊各設前后兩道斜拉鋼絲繩,靠內一道為保護繩。鋼絲繩固定方式與懸挑腳手架相同。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 平臺上應設置四個吊環,以固23、定斜拉鋼絲繩。吊運平臺時應使用卡環,不得使用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用R235 鋼制作。 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設固定的不低于1.2m 的防護欄桿,滿設鋼板網,下口設置200mm 高鋼制踢腳板,封閉嚴密。端部裝設內開式活動格柵門,加裝薄鋼板封閉,吊運長料時打開。 平臺安裝時,必須待主梁尾端固定,裝好斜拉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后方可松鉤。主梁尾部固定方式與懸挑腳手架相同。 操作平臺上,應在明顯位置標明容許使用荷載。鋼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9.4 鋼平臺用材鋼平臺用材應符合表6 要求。表6 卸料平臺用材表序號最 大載重量有效載料面積主要結構件設置要求名稱規格1.1.0 噸3.03m懸挑主梁I16 或16a分布次梁I10 或101000斜拉鋼絲繩61915.5擋腳I10,長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