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測量方案計劃(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1901
2022-07-06
10頁
327.75KB
1、-/暗挖區間二襯精度控制方案編制目的:為了更好更準確的指導工程施工,保證隧道貫通精度,圓滿完成測量任務,特編制本測量方案。一、編制依據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2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3城市測量規范(CJJ8-99);4衛星定位城市測量技術規范 (CJJT 73-2010);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6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12897-2006);7大連市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試行)2010.6.218大連市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試行)補充規定一2011.1.279其它相關地方法規、標準2、規定。10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CH 100295);二、工程概況1 . 暗挖區間 本區間右線起點里程DK39+433.801,終點里程DK40+945.599,全長1511.798米。本次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范圍為abc標段承擔施工的DK40+033.80140+945.599的暗挖區間,長度為911.798米。其間在DK40+391設置豎井一處。2周邊地理環境 本區間在DK40+536DK40+766段,穿越既有哈大線,新建哈大線、哈大客運專線、丹大線共10條鐵路線。穿越長度230米;在DK40+517處穿越既有泉水河(現為明渠),施工至此位置前,該河需按規劃改造成蓋板箱涵。南南區間采用上、3、下行分離式隧道,線間距1215米。3 . 線路平面布置本區間右線起點里程DK40+033.801,終點里程40+945.599的暗挖區間,長度為911.798米。其間在DK40+391設置豎井一處。左線: 左JD67(左DK40+613.518左DK41+027.977),曲線半徑300m; 短鏈10.349 m左JD66(左DK40+089.900左DK40+387.429),曲線半徑350m。右線: JD62(DK40+606.981DK41+021.440),曲線半徑300m; JD61(DK40+084.877DK40+382.406),曲線半徑350m。4.線路縱斷面布置南關嶺鎮站南4、關嶺站區間線路由兩段直線和兩段曲線構成,最小曲線半徑為300m。線間距為12.5m18.2m。地面高程在10.121.2m之間。線路縱向呈“”型坡,最大縱坡為28,坡長490.316m。三、控制測量方案大體設計1.地面控制測量復核業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無誤后在沿線平面布設加密附合導線網和加密附合水準路線,保證在始發井和吊出井附近都分別至少有3個精密導線點和3個精密水準點。半年時間做一次全線路復測工作,并延長到相鄰標段,保證地面控制點無誤,使聯系測量精度更高。2.聯系測量2.1平面位置傳遞在豎井主要采用聯系三角形定向,必要時可采用兩井定向及導線2種方法分別導入平面坐標及方向,每次至少導入3個5、導線點;分別于隧道掘進150m、300m時、掘進至單向長度的1/2處和距貫通面150m200m時進行一次,共四次,取四次測量成果的加權平均值,指導隧道平面貫通。2.2豎井高程傳遞采用鋼尺法導入高程,每次至少導入3個水準點。分別于隧道掘進150m、300m時、掘進至單向長度的1/2處和距貫通面150m200m時進行一次,共四次。取四次測量成果的加權平均值,指導隧道高程貫通。3.地下控制測量在洞內,左、右洞分別布設導線網,導線網布設成若干個彼此相連的帶狀導線環,并在聯絡通道處相互閉合。網中所有邊和角都全部觀測,采用嚴密平差方法計算。這樣可以提高精度并有檢核條件。水準測量開始采用支水準,在聯絡通道打6、通后,通過聯絡通道,把左、右洞的水準點連接起來,形成附合水準線路。通過聯絡通道還可以檢測左、右洞的導線點。四、地面控制測量1.接樁和復測我們已經接收樁位并對樁點進行復測、加密,復測及加密成果已上報監理、設計單位和業主。復測結果顯示業主所交樁位無誤(排除個別點位,詳見控制測量成果書)可以指導施工。1.1地面控制網復測及加密測量1.1.1平面控制復測及加密首先以GPS對大連勘察測繪研究院所交樁衛星定位點進行復測檢查,然后以衛星定位點加密的形式對其給的導線點進行復測,并把加密聯到網中。1.1.2高程控制復測及加密通過電子水準儀對所有大連勘察設計院交樁水準點及加密點進行聯測。將徠卡水準觀測數據導出后進7、行統計對比分析滿足各項限差要求后,采用清華三維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平差獲得各加密點的高程成果。2地面控制測量2.1地面導線控制測量地面平面控制測量采用精密導線測量,在豎井附近布設附合導線網(如下圖)。技術要求:測角中誤差2.5,級全站儀為4測回,測回數級全站儀為6測回,方位角閉合差5n,每邊測距中誤差6mm,測距相對中誤差1/60000,全長相對閉合差1/35000,相鄰點的相對中誤差8mm。實測所用儀器為徠卡TCR1201+R400型1級全站儀進行測角和測邊,該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測角精度1,測距精度是1mm+1.5x0.000001D。地面導線布置圖2.2地面高程控制測量地面高程控制測量采用精8、密水準測量,在始發井附近分別加密布設成附合水準路線,保證始發井至少有3個精密水準點。其技術測量要求:視距60m,前后視距差1.0m,前后視距累計差3.0m,基輔分劃度數差0.5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0.7mm,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之差3.0mm,間歇點高差之差1.0mm,往返較差、符合閉合差為8L mm ,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2mm。所用儀器是徠卡DNA03電子水準儀配銦瓦尺,架設偶數站,往返各觀測一次,在不超限的情況下取其平均值。五、聯系測量1.豎井趨近測量豎井地面趨近導線布設成附合導線,全長不宜超過350m,平均邊長60m,最短邊長應大于30m,測量時執行精密導線的相關技術要求,9、采用嚴密平差,其近井點的點位中誤差在10mm之內。2.豎井定向測量2.1一井定向在豎井通過垂吊鋼絲定向測量及陀螺儀把地面坐標和方向傳遞到洞內。由于豎井定向的精度直接決定了地鐵的貫通精度,要保證地鐵的貫通,需要在地面和洞內建立統一平面坐標系統。同時保證定向角接近零,距離比值滿足規范要求最佳,用聯系三角形傳遞坐標方位角時,選擇經過小角的路線。角度觀測采用徠卡TCR1201+R400型全站儀(測角精度1),用全圓測回法觀測4測回,測角中誤差在2.5之內。邊長測量采用全站儀測量反射貼片的方法。每次獨立測量三測回,各測回較差在地上小于0.5mm,在地下小于1.0mm。地上地下測量同一邊的較差小2mm。一10、井定向聯系測量示意圖3.高程傳遞測量在始發井通過高程傳遞把地面標高傳遞到洞內。高程傳遞測量包括地面趨近水準測量及豎井高程傳遞測量。地面趨近水準測量附合在地面相鄰城市二等水準點上,其測量的技術要求同城市二等水準測量。通過懸吊鋼尺的方法進行高程傳遞測量,地上和地下安置兩臺水準儀同時讀數,鋼尺上懸吊與鋼尺檢定時相同質量的重錘,每次獨立觀測三測回,每測回變動儀器高度,三測回測得地上和地下水準點的高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次高程傳遞的成果。所用儀器為徠卡DNA03電子水準儀結合銦瓦尺和檢定過的50m鋼尺。鋼尺導入法傳遞高程六、地下控制測量1.地下施工控制導線測量洞內左、右洞分別布設導線網。在線路11、中線兩側平移一定距離的管片底部布設一般導線點,在管片拱腰位置安裝牽制對中托架布置強制對中導線點。導線網布設成若干個彼此相連的帶狀導線環。在直線段保證平均邊長在150m,曲線上也不少于60m,角度觀測采用徠卡TCR1201+R400型全站儀(測角精度1),按四等導線的技術要求施測,網中所有邊和角都全部觀測,采用嚴密平差方法計算。這樣可以提高精度并有檢核條件。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導線測量前,對已有的施工控制導線前三個點進行檢測無誤后,再向前延伸。施工控制導線在隧道貫通前測量四次,其測量時間與豎井定向同步。當重合點重復測量的坐標值與原測量的坐標值較差小于10mm時,采用逐次的加權平均值作為施工控制導線延12、伸測量的起算值。2.地下高程測量地下控制水準點的布設利用地下的施工控制導線點。開始采用支水準路線向前延伸,在聯絡通道打通后,通過聯絡通道,把左、右洞水準點連接起來,形成附合水準線路。其中地下控制水準測量所用儀器仍然是徠卡DNA03電子水準儀配銦瓦尺和測微器,按城市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地下控制水準測量在隧道貫通前進行四次獨立觀測,并與地面向下傳遞高程同步。重復測量的控制水準點與原測點的高程較差小于5mm時,即采用逐次水準測量的加權平均值作為下次控制水準測量的起算值。3洞內中線和腰線的測設 中線測設:根據隧道洞口中線控制樁和中線方向樁,在井口開挖面上測設開挖中線,并逐步往洞內引測中線上的里13、程樁。一般,當隧道每掘進20m要埋沒一個中線里程樁。中線樁可以埋設在隧道的底部或頂部。 腰線測設:在隧道施工中,為了控制施工的標高和隧道橫斷面的放樣,在隧道巖壁上,每隔一定距離(5-10m)測設出比洞底設計地坪高出1m的標高線,稱為腰線。腰線的高程由引入洞內的施工水準點進行測設。由于隧道的縱斷面有一定的設計坡度,因此,腰線的高程按設計坡度隨中線的里程而變化,它與隧道的設計地坪高程線是平行的。4掘進指示隧道的開挖掘進過程中,洞內工作面狹小,光線暗淡。因此,在隧道掘進的定向工作中,經常使用激光準直經緯儀或激光指向儀,以指示中線和腰線方向。它具有直觀、對其他工序影響小、便于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5襯砌14、測量 每次臺車到位以前要進行隧道中線放樣,并依據臺車尺寸放出始末端的法線方向以確定襯砌臺車走向。臺車到位后復測。七、目前控制測量情況及措施1.南南區間1.1目前施工情況及現場情況 截止目前南南區間各洞掘進情況:豎井作業點右線小里程開挖122米,至里程DK40+269;左線小里程開挖104米,至里程DK40+296;左線大里程開挖164米,至里程DK40+564;右線大里程開挖164米,至里程DK40+555;南關嶺站作業點右線開挖265米,至里程DK40+680;左線開挖185米,至里程DK40+763。各洞二襯情況:豎井作業點左線大里程二襯仰拱已完成124米,右線完成二襯仰拱42米;南關嶺站15、作業點左線二襯完成99米。由于工區情況不適合進行鉆孔投點,故采用加測陀螺方位角。1.2二襯貫通前準備及措施1.2.1垂吊鋼絲定向測量及陀螺儀相結合的測量方法進行控制點的測設首先利用垂吊鋼絲定向測量得出11,22,33,44四個控制點坐標,分別為11(4320215.056,38233.8259),22(4320229.1918,38236.5927),33(4320291.6488,38154.55),44(4320301.6741,38161.9039).然后分別向每個洞進行陀螺方位角測量(11-33,22-44). 此方法能夠保證各洞開挖面控制點方位角的準確性,以便于保證貫通精度要求。1.16、2.2采取的措施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每個測量環節的正確無誤,對影響測量精度的因素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和對策。如加大變長,復測復算,對測量所用儀器加入改正數據。在實際測量中,若果發現所測精度為達到設計精度時,找出原因,及時修正,確保數據正確可靠。在貫通前陀螺方位角測設每個洞至少進行一次,同時對地表控制點要加強保護和檢測頻次,以保證其及時性和準確性。八、測量人員和儀器的配置1.為滿足現場施工測量和放樣的需要,項目部主要測量人員如下。姓 名年齡學歷職 稱備 注王余鵬27研究生助理工程師測量主管劉文進25大專助理工程師測 工劉戰國24大專技術員測 工燕 輝24大專技術員測 工詹寶峰26大專技術員測 工蔡17、 闖24大專技術員測 工于嘉斌25本科技術員測 工2.根據本工程實際需要,配備以下測量和監測儀器及工具見下表主要測量和監測設備的名稱、型號、數量及精度序號設 備名 稱規 格 型 號數量主 要 性 能 指 標1全站儀徠卡TCR1201徠卡TS06各1TCR1201:1/1mm+1.5x0.000001DTS06: 2.0/1.5mm+2x0.000001D2水準儀博飛DZS3-1精密自動安平各21.0mm(每公里往返測量高差標準偏差)3銦瓦尺徠卡1對3m4電子水準儀徠卡DNA0310.10.05 mm5銦瓦尺天寶1對3m6塔尺5m25 mm7鋼尺50m11 mm大連地鐵一期工程abc標段測 量 方 案編制: 復核: 審核: abcd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地鐵一期工程abc標段201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