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平電動吊籃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1953
2022-07-06
9頁
45.38KB
1、星泰園四標段工程電動吊籃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本方案編制依據標準JG502792 號高處作業吊籃安全規則及吊籃產品使用說明書。二、概況本工程為剪力墻18 層,檐口高 53.1 米。擬外墻面抹灰、外墻保溫板粘貼、外墻涂料涂刷采用電動吊籃腳手架施工。三、總體安排吊籃作業屬于高處作業中的懸空作業, 為建筑高危作業之首, 所以必須統籌安排,嚴格管理。(一)組織管理:1、加強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管理班子建設,對工地全部管理人員進行吊籃施工階段的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使管理層從思想上得以重視,從技術面掌握相關安全知識。2、加強吊籃施工階段有關安全監督制度、管理程序、考核辦法的建立、落實。3、對吊籃安裝、操作、2、使用的有關人員進行進場三級教育,現場安全交底,工人身體健康檢查。(二)電動吊籃的選型和布置1、工程選用江蘇省海安縣神馳機械廠生產ZLD630 的電動吊籃,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需要,額定載重重量載荷為630kg。籃筐外型尺寸:寬700mm高1100mm6000 。2 、電動吊籃主要技術參數:型號:ZLD630 型;380v5% 50Hz 三相五線;控制使用載荷500kg 功率( kw)21.5 ;額定提升速度 9.5m/min ;鋼絲繩 8.3 ,破斷拉力大于 54.11KN;防傾斜式安全鎖,安全鎖允許沖擊力 30K。3 、吊籃布置:考慮到本工程從屋面安裝, 吊籃懸臂機構需要布置于屋面花架梁內側,3、 下方墊方木。懸臂機構是由 80804方鋼管 1 根, 70704方鋼管 2 根,前、后支架上主柱加強鋼絲繩及配重塊組成,用 M16螺栓連接組裝好后, 支放在屋面或花架梁上。橫梁連接好后總長5800mm。工作鋼絲繩及安全鋼絲繩從懸臂前端垂放下,每臺吊籃 2 個懸臂。按吊籃所需長度拼接吊籃平臺,吊籃體組裝后在吊籃兩側分別安裝提升機、安全鎖、限位開關,中間裝有電控箱。每臺吊籃有 4 根鋼絲繩分別從懸臂垂下, 2 根工作用鋼絲繩分別穿過提升機用于提升吊籃上、下工作,2 根安全用鋼絲繩分別穿過安全鎖,用于防止吊籃的傾斜和墜落。電箱的要求:每臺ZLD500型吊籃功率為2*1.5=3KW。全圍 6 臺左右4、,總功率為 63=18KW,必須是一機一閘。四、施工過程中安排1、進場:將吊籃和懸臂支架用貨車運至施工現場,按照安裝工藝流程圖將吊籃各部件運送到安裝位置。安裝前必須對進場吊籃部件進行檢查核對。2 、安裝:將屋面進行適當的保護后,由專業公司安裝屋面懸掛裝置,將配重塊整齊碼放在配重架上,并加以固定。配重塊每塊25 公斤,加載配重塊時,配重塊數量應根據前梁懸伸長度、前后座間距離和懸吊載荷確定。3 、屋面支架安裝完成后,在地面對應的位置安裝吊籃籃體。在支架和籃體安裝之后,必須完成工作中的自檢和互檢程序, 并重點檢查各連接點的螺栓是否缺少和松動。4 、每臺吊籃均設有一條保險繩,保險繩固定在屋面固定點上,5、 保險繩沿墻放下。5 、試驗:在確認上述工作完成后,安裝人員連接好電源線,將鋼絲繩穿到提升機和安全鎖內, 將吊籃上下運行 3-5 次進行安全鎖調試運行試驗, 合格后雙方安排設備驗收。6 、設備驗收:屋面機構、 鋼絲繩、安全鎖試驗、試運行等。 設備驗收完成后,雙方簽署驗收單。吊籃交付使用。7 、移籃:工作完畢后需把籃體落到地面, 拆除鋼絲繩,把支架拆除運到屋頂,重新安裝支架, 掛好鋼絲繩重新提升籃體。吊籃未著地不允許進行位置移動。移籃必須斷電 , 防止誤操作。五 . 安全技術措施:1、吊籃在使用過程中,嚴禁上下人員及物料,以防墜人墜物。嚴禁交叉作業。2、工作吊籃應有2-3 工人操作,可以相互配合6、。3、吊籃內載荷應大致均勻,嚴禁超載。4、上籃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吊籃上下運行及停在空中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將安全帶扣在自鎖器上, 自鎖器扣在保險繩上。(自鎖器由吊籃租賃公司提供)5、吊籃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電動吊籃技術交底兼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6、在雨季,將吊籃的提升機、電箱用防水布遮蓋,并在電纜和電控箱的各個承插接口處用防水膠布密封住以便盡可能的防止雨水進入。使用前,必須打開各承插接口,通風涼干。以免發生電器事故。7、雷雨天絕對禁止施工,并在雷雨到來之前徹底檢查吊籃的接地情況。8、六級以上大風天氣里,必須將吊籃下降到地面或施工面的最低點并固定好。9、安裝懸臂機構同時做好成品保護工作,對安7、裝好的門窗及做好的防水層不得損壞,搬運配重及懸臂機構應輕拿輕放,前、后支架下墊木板, 不得損壞防水層。對安裝人員要做到技術安全交底。10、吊籃要距墻面 200mm左右,操作人員面向墻遇到突起物用力推開,以避免對墻體的碰撞。11、電纜線及安全繩在女兒墻上轉角處應當由使用方采取軟材料(如塑料布、麻袋片等)包裹,防止電纜線和安全繩的磨損及女兒墻角的損壞。六、電動吊籃抗傾覆安全系數驗算:1、本工程所用吊籃具有型號及限載:ZLD 630使用載荷控制在500 內;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標準JG5027 92 號高處作業吊籃安全規則 第 3、條,抗傾安全系數不得小于2。3、安全簡圖:安裝時嚴格限制懸臂在8、前支架中心以外的懸挑長度必須A1.5m 。4、ZLD 630 型抗傾覆驗算:吊籃自重:6 m 長懸吊平臺(包括提升機、安全鎖、電氣控制箱)和4 根80米鋼絲繩的質量G=500使用總荷載:當前梁伸出長度在1.5 米時, P1=500 ;對前支架中心傾覆力距為:M傾 1=(G+P1) A=( 500+500) 1.5=1500 后支架放置配重塊重量:W=800( 32 塊,兩側)對前支架單側抗傾覆力距為:M抗 1=WB=8004.3=3440kg?m抗傾安全系數: K1=M抗 1/ M 傾 1=3440/1500 2. 22(可)(考慮到水泥塊有破損,實際施工時,水泥塊一般壓40 塊,保證配重塊重9、量肯定超過 800 kg )5、以上計算的是這種規格型號吊籃的載荷最大時的安全系數, 其他長度的吊籃參照上面計算 , 必安全 !其他數據見吊籃使用說明書。六、應急措施1 、施工中突然斷電時,應立即關閉電器箱的電源總開關。判別斷電原因,必要時可操作專用手柄,使平臺緩慢降至地面。2 、當發生松開按鈕但不能停止上、 下行時,應立即按下電器箱上的紅色急停按鈕,或者立即關上電源總開關,切斷電源使懸吊平臺緊急停止。 然后讓專業維修人員排除電器故障后,再進行作業。3 、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懸吊平臺傾角過大,此時安全鎖自動鎖繩,應及時停止,提升低側平臺使懸吊平臺接近水平狀態為止,開鎖后正常使用。4 、當工作鋼10、絲繩突然卡在提升機內,立即停機。嚴禁用反復升、降操作來強行排除險情。操作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撤離懸吊平臺 , 并派經過專業訓練的維修人員進入懸吊平臺進行排險 . 故障提升機必須全面檢修后才能投入使用 .5 、一端工作鋼絲繩破斷、安全鎖鎖住安全繩時, 仍然采用上述方法排除險情 .但是特別注意動作要輕 , 要平穩避免安全鎖受到過大沖擊和干擾.6 、凡工地出現任何與吊籃有關的問題, 請馬上和吊籃租賃公司駐場人員取得聯系 , 切不可盲目操作 !七、安全操作規程(一)操作人員 :1 操作人員必須年滿 18 周歲,無不適應高處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酒后、過度疲勞、情緒異常者不許上崗。2 操作人員必須佩戴11、安全帶、安全扣、安全帽、穿防滑鞋。進入吊籃后必須馬上將安全帶上的自鎖鉤扣在單獨懸掛于建筑物頂部牢固部位的保險繩上。3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作業時必須佩帶附本人照片的操作證。必須按檢驗項目檢驗合格后方可上機操作。使用中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4 上籃操作人員必須在兩名以上(單人吊籃除外)。5 操作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必須停止使用吊籃,報公司領導或我公司駐場人員處理。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二)操作環境1 、吊籃運行時嚴禁超載,平臺內載荷應大致均布。ZLD500/800 控制使用為載荷 500 KG(以上載荷包括人體重量) 。2 、使用現場吊籃與高壓線、12、 高壓裝置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一般不少于 10 米。3 、出現雷雨、大雪、大霧、五級風以上不得使用吊籃。4 、吊籃不宜接觸腐蝕氣體及液體,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時應采取防腐蝕隔離措施。5 、正常工作溫度為:(-20 +40),電動機外殼溫度超過 65時,應暫停使用提升機。6 、正常工作電壓應保持在 3805%范圍內,當現場電源電壓低于 360V 時,應停止作業。7 、操作前,應全面檢查屋面懸掛機構焊縫是否脫焊和漏焊,繩扣、螺栓是否齊全、松動。8 、配重塊數量是否足夠、放置是否妥當。并有固定措施,防止滑落。9 、懸掛機構兩吊點間距應比懸掛平臺兩吊點間距大5-10cm。10 、 懸吊平臺按使13、用所需長度拼裝連接成一體, 各部連接螺栓應緊固。各焊接點不脫焊和漏焊。11 、禁止在懸吊平臺內用梯子或其他裝置取得較高工作高度。12 、不準將電動吊籃作為垂直運輸和載人設備使用。13 、工作平臺傾斜時應及時調平,兩端高差不宜超過15 公分。14 、吊籃上下運行過程中,吊籃與墻面應相距 10 公分以上;遇到墻面凸出障礙物時,作業人員應用力推墻,使吊籃避開。15 、嚴禁對懸吊平臺猛烈晃動、“蕩秋千”等。16 、必須經常檢查電機、提升機運行時是否有異常噪音,過熱和產生異味等異常現象。如有上述現象,應停止使用。17 、檢查提升機正常的方法:將平臺提升至離地 1 米高,停止后應無滑降現象,手動松開制動裝14、置應能均速下降,其速度應小于12 米/ 分。18 、安全鎖與提升架應可靠連接,無位移、開裂、脫焊等異常現象。19 、安全鎖在工作時應該是開啟的,處于自動工作狀態,無須人工操作。安全鎖無損壞、卡死,動作靈活,鎖繩可靠。20 、空中開啟安全鎖,首先點動提升低側吊籃平臺使安全鎖打開。在安全繩受力時,切忌蠻力扳動,強行開鎖。21 、禁止安全鎖鎖閉后開動機器下降。禁止操作人員自行拆卸修理。22 、安全鎖必須加裝繩墜鐵。23 、檢查安全鎖正常的方法:提升一側電機,使吊籃傾角大于4-8 度。測試安全鎖是否鎖繩,若不能鎖住則停用此吊籃,必須更換安全鎖方可使用。24 、限位裝置應保證齊全、可靠。25 、工作平臺15、運行至極限開關后平臺自動停止,此時應及時降低平臺,使行程開關脫離限位塊。26 、檢查限位正常的方法:在提升機工作的過程中,按動兩端限位開關,平臺應停止運行。27 、檢查電纜線及各個聯接插頭、插座有無破損、漏電等現象,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按動各開關按鈕,應無異常。各電氣元件必須靈敏可靠。28 、電纜線在吊籃扶手處應采取抗拉保護措施。 作業過程中應密切注意電纜是否被墻面掛住, 若被掛住切不可硬拉,應上下活動吊籃使電纜放松,排除后方可運行。當吊籃下行離地面 50 公分時,應停下檢查電纜線、鋼絲繩是否有被吊籃壓著的可能,排除后方可降落地面。29 、吊籃停止使用時,必須將吊籃控制箱電源開關拉閘,當收工時16、不但要關閉控制箱電源同時將電源總閘切斷,使整根電纜線不帶電。30 、必須使用說明書規定的鋼絲繩,穿繩正確,繩墜鐵懸掛齊全。31 操作過程中,隨時注意防止異物卷進電機和安全鎖孔內。特別注意鋼絲繩上不得有沙漿、玻璃膠等雜物。32 、吊籃移動必須由租賃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移動。33 、屋面懸掛機構移動到新位置時, 必須將墊木重新放置于加強繩立桿垂直點下方。墊木嚴禁使用磚石塊代替。34 、立桿下方垂直支點必須放在屋面可靠的承重支撐點上。35 、新位置的橫梁與大墻夾角不得小于45 度。36、當屋面懸掛機構在檢修或移動時,必須在吊籃上設置“嚴禁使用”警示標志以防事故發生。37、吊籃移位后,必須通過施工單位來人17、驗收后方能投入使用。二零一一年四月七日下面為附送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編輯刪除!謝謝!畢業論文致謝詞我的畢業論文是在韋 xx 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給了我深深的啟迪, 論文凝聚著他的血汗, 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對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謝意這三年來感謝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的老師對我專業思維及專業技能的培養, 他們在學業上的心細指導為我工作和繼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里我要像諸位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 !特別是我的班主任吳廷川老師, 雖然他不是我的專業老師, 但是在這三年來,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給予18、我鼓舞與關懷讓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時候,“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 ,對吳老師的感激之情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此向吳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誠的謝意!感謝這三年來我的朋友以及汽修 0932 班的四十多位同學對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三年來我們真心相待,和睦共處,不是兄弟勝是兄弟 ! 正是一路上有你們我的求學生涯才不會感到孤獨,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請保留此標記。 )你們有好的前途,失敗不要灰心,你的背后還有汽修 0932 班這個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生我養我,縱有三世也無法回報你們,要離開你們出去工作了, 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們平安健康, 我不會讓你們失19、望的,會好好工作回報社會的。致謝詞 2在本次論文設計過程中,感謝我的學校,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老師從選題指導、論文框架到細節修改,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高度的敬業精神、 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新的進取精神對我產生重要影響。 他淵博的知識、 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這篇論文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 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 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 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謹以此致謝最后, 我要向百忙之20、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開學自我介紹范文:首先,我想說“榮幸”,因為茫茫人海由不相識到相識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與大家成為好同學,好朋友。其次我要說“幸運” ,因為在短暫的私下接觸我感覺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優秀, 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 我相信我們班一定將是團結、向上、努力請保留此標記。 )的班集體。最后我要說“加油” 衷心地祝愿我們班的同學也包括我在內通過三年的努力學習最后都能夠考入我們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為老師爭光、 為家長爭光,更是為了我們自己未來美好生活和個人價值,加油。哦,對了,我的名字叫“ * ”,希望大家能記住我,因為被別人記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與本文高中生開學自我介紹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