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鋼筋支架及馬鐙施工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178
2022-07-06
9頁
108.24KB
1、天鵝麗都37-39#樓、1#綜合樓項目 底板鋼筋支架及頂板馬鐙專項方案天鵝麗都37-39#樓、1#綜合樓項目(底板鋼筋支架及頂板馬鐙)專項方案中科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4月10日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第二章 編制依據2第三章 底板鋼筋支架施工方案2第一節 底板鋼筋支架方案2第二節 鋼筋支架工藝技術3第四章 頂板鋼筋馬鐙施工方案4第一節 頂板鋼筋馬鐙方案4第二節 頂板鋼筋馬鐙工藝技術5第五章 鋼筋支架及馬鐙質量控制措施5第六章 成品保護措施6第一章 工程概況天鵝麗都二期項目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白天鵝公園南側地塊,北至長春路東至上海路。本工程包含37#、38#及39#住宅樓及1#綜合樓,總2、建筑面積65471.88平方米,其中37#、38#及39#住宅樓建筑面積59990.31平方米,1#綜合樓建筑面積5481.57平方米。建筑主要使用功能為住宅。每棟住宅樓長度約48米,寬度約16.5米,主要屋面高度98.750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十三層,地下室層高為4.250米,一層層高6.00米,二層以上標準層層高為2.9米。1#綜合樓為地上3層,一層層高5.4m,二層及三層層高3.6m。結構形式:37#、38#及39#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1#綜合樓為框架結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建筑設計標高0.00絕對標高2.60米。主樓基礎部分1500mm厚筏板面筋最大配筋為25125雙向布置3、;車庫部分(商業位置)400mm筏板面筋為16125雙向布置;為保證鋼筋安裝質量及安全必須設置支架。主樓及商業一層板板厚250mm及180mm,面筋為雙層雙向10150拉通,為了保證鋼筋安裝質量需設置鋼筋馬鐙。第二章 編制依據1、37-39#樓、1#綜合樓項目施工圖紙;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16G101-1,16G101-3);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4、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 (JGJ18-2012);5、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6);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第三4、章 底板鋼筋支架施工方案第一節 底板鋼筋支架方案一、 鋼筋支架的安裝高層大筏板基礎上下層鋼筋之間,下層雙向鋼筋安裝完畢并設置好墊塊,檢查符合要求后,再在下層鋼筋上焊接鋼筋支架,鋼筋支架需等間距設置,確保支架焊接牢固,滿足上層鋼筋承載力要求,然后再進行上層鋼筋及柱墻插筋的安裝。第二節 鋼筋支架工藝技術(1) 、車庫部分400mm厚筏板采用181500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用同馬凳規格鋼筋縱橫通長焊接加固。(2) 、消防集水坑基坑局部加深部位高差為4000mm,因此消防集水坑、集水坑及電梯井鋼筋支架采用8槽鋼800雙向布置作為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采用50*50*5角鋼焊接縱橫雙向通長設置作為水平桿5、,把槽鋼鋼筋支架連成整體。 間隔1600mm采用50*50*5角鋼焊成剪刀撐,保證整個鋼筋支架體系的穩定性,具體布置如下圖所示:(3)主樓基礎部分1500mm厚筏板采用82000雙向布置作為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采用50*50*5角鋼縱橫雙向通長設置,把槽鋼鋼筋支架連成整體。間隔6000mm采用50*50*5角鋼焊成剪刀撐,保證整個鋼筋支架體系的穩定性。具體布置如下圖所示:第四章 頂板鋼筋馬鐙施工方案第一節 頂板鋼筋馬鐙方案一、 鋼筋馬鐙的安裝頂板梁鋼筋綁扎結束后,若為單向板則先鋪設短邊方向鋼筋再鋪長邊方向鋼筋,然后進行上層鋼筋的鋪設,鋪設鋼筋時要確保鋼筋的間距及擺放順序符合圖紙的設計要求,待6、檢查板筋綁扎無誤后再進行馬鐙的安裝,馬鐙的鋼筋型號及間距必需符合承載力要求及相應的規定。二、 鋼筋馬鐙的長度及鋼筋規格的確定馬凳高度=板厚-2*保護層-(上部板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上平直段為200mm,下左右平直段各為300mm,這樣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鋼筋,下部三點平穩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防止馬凳筋返銹。本工程主樓及車庫頂板鋼筋馬鐙采用12的鋼筋,馬鐙間距為800*800,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用同馬凳規格鋼筋縱橫通長焊接加固。第二節 頂板鋼筋馬鐙工藝技術主樓及車庫頂板板厚分別為250mm及180mm厚,平板馬鐙均采用12的鋼筋,但是馬鐙的高度不同,不能混用,且7、馬鐙擺放時需按等間距梅花型布置,間距為800*800,具體布置如下圖所示:鋼筋馬鐙加工大樣圖第五章 鋼筋支架及馬鐙質量控制措施兩層鋼筋之間間距控制采用鋼筋支架,為保證上部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控制好鋼筋支架的有效高度(鋼筋支架高度=板厚-保護層厚度-下層鋼筋疊加厚度)。 車庫部分400mm厚筏板采用181500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用同馬凳規格鋼筋縱橫通長焊接加固;消防集水坑基坑局部加深部位高差為4000mm,因此消防集水坑、集水坑及電梯井鋼筋支架采用8槽鋼800雙向布置作為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采用50*50*5角鋼焊接縱橫雙向通長設置作為水平桿,把槽鋼鋼筋支架連成整體, 間隔1600mm采用508、*50*5角鋼焊成剪刀撐,保證整個鋼筋支架體系的穩定性;主樓基礎部分1500mm厚筏板采用82000雙向布置作為鋼筋支架,等間距設置,采用50*50*5角鋼縱橫雙向通長設置,把槽鋼鋼筋支架連成整體,間隔6000mm采用50*50*5角鋼焊成剪刀撐,保證整個鋼筋支架體系的穩定性;主樓及車庫頂板板厚分別為250mm及180mm厚,平板馬鐙均采用12的鋼筋,但是馬鐙的高度不同,不能混用,且馬鐙擺放時需按等間距梅花型布置,間距為800*800。鋼筋支架長度必須保證能同時放置于下鐵的兩根鋼筋上,不得直接接觸模板,焊接支架時,支架與下層鋼筋焊接牢固,保護層墊塊墊在支架與下層筋交叉處。為保證上層鋼筋的平整度9、,下層鋼筋在綁扎上層鋼筋前必須先墊好墊塊并滿足設計要求,如果底板底混凝土墊層不平,應重新測量標高并拉線校平下層鋼筋。馬凳鐵制作應按板厚不同分開制作分開堆放并標識,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實量制作并配套使用,在安裝時注意馬鐙的擺放間距,確保上層鋼筋不因馬鐙間距過大而造成上層鋼筋踩蹋現象。不得將不同板厚馬鐙混用,特別是板厚250mm與180mm的馬鐙不得混用。第六章 成品保護措施1、控制保護層厚度的砂漿墊塊應使專用模具制作,厚度、大小、尺寸等應滿足保護層厚度,砂漿墊塊應有足夠強度,分類堆放標識。2、塑料墊塊、塑料卡具應有一定剛度,尺寸應符合鋼筋保護層厚度,分類堆放、標識。3、成型的鋼筋箍筋按20個/捆捆牢10、,堆放到箍筋堆放棚內,支墊好防銹蝕。并掛好標識牌及填寫好箍筋的尺寸、規格、部位。4、加工好的半成品,按指定地點堆放,地面用鋼管搭設存放架,距地面300高,碼放整齊,并標明規格、尺寸、簡圖、部位等。5、嚴禁隨意私自切斷鋼筋,亂用、亂放。6、綁扎完的梁、板鋼筋要設置馬道,上鋪腳手板,防止板負彎矩被壓壞或受力構件配筋位置變化而改變受力。7、模板面刷隔離劑,涂刷均勻到位,不出現流淌為準,不得污染鋼筋。8、澆筑混凝土前,暗柱、剪力墻鋼筋應采取定位措施,防止鋼筋移位。9、澆筑墻體、頂板混凝土時,必須對豎向插筋加套管或進行圍擋保護,以免污染鋼筋。10、澆筑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筋,如有鋼筋移位,馬上整修。11、鋼筋綁扎形成后,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對鋼筋的規格、數量、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接頭位置、預留洞口加強筋、構造加強筋等逐一檢查核對。12、墻體、頂板、梁等鋼筋綁扎完畢,經自檢合格后應掛牌標識牌,并注明樓層、部位、班組負責人、日期等。13、工程中配料準確,長短搭配合理,以便更合理的利用材料。14、對于工程中廢料進行重新利用,合理采取以短代長等辦法,更有效的節省鋼筋原材。15、建立領料、發料管領料、發料管理規定執行。16、絲頭加工完畢經檢驗合格后,應立即帶上保護帽或擰上連接套筒,防止裝卸鋼筋時損壞絲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