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空水上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現場處置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267
2022-07-06
7頁
25.67KB
1、第三章高空水上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在高空作業和水上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類型主要有:施工人員高處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人員落水造成的淹溺傷害事故。施工人員高處墜落導致的傷害事故,可造成輕傷、重傷,嚴重的能夠造成死亡事故;人員落水導致的淹溺傷害事故,可造成輕傷、重傷,嚴重的能夠造成窒息、休克,乃至死亡事故。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臵的名稱高處墜落事故可發生在腳手架工程、房建高空臨邊作業、桿塔上部作業、電力接觸網放線(調整)作業、高墩大跨及架梁施工、深基坑頂邊作業、高處路基(路塹)邊坡施工、高處設備安裝施工、人員上下爬梯活動等,多發生在施工2、現場作業面及其下方墜落半徑以內。水上作業人員落水淹溺事故,可發生在河流、湖泊中的橋梁基礎施工,圍堰施工,用于施工的水面船只作業,水上搭設便橋、浮橋等施工項目,多發生在河流、湖泊水中。3.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險程度高處墜落事故,多發生在冬、雨季,因作業面較滑,作業人員操作不靈活,容易造成高處墜落傷害事故。水上施工多發生在河流發生洪水,造成水面突然漲高,或者湖泊中由于潮汐水面漲高,水流湍急的雨季,容易造成水面設施或圍堰被毀,導致作業人員落水淹溺。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在高空設施上,如果安全防護設施偏移原有位臵,構件斷裂或失效,同時伴有金屬開裂及碰撞聲音,一般情況下是出現上面作業人員高處墜3、落的征兆。水上作業中,如果水面突然高漲、水上安全設施嚴重傾斜或進水、水面施工船只出現緩慢下沉的征兆,很有可能會造成水上施工人員的落水淹溺。二、應急組織與職責1.應急自救組織機構及人員組長:項目部負責人副組長:項目支部書記、總工小組成員: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安質員、材料員、財務人員、施工員、各專業工班長、綜合辦公室等人員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及人員職責組長職責:負責實施本工程安全事故現場處臵方案,及時組織現場自救;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實施,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各類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職責:根據事4、故現場情況,結合所學專業特點,迅速制定應急處臵措施;安質員職責: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現場取證工作,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材料員職責: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財務人員職責:負責應急救援所需資金的落實與保障;施工員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救援工作;專業工班長職責:發揮各自工種特長,在應急自救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參與救援,同時要正確配戴好安全防護用品,確保自身安全;綜合辦公室職責:在專業醫療救助未到達前,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和傷員護送轉移。三、應急處臵(一)事故應急處臵程序事故現場目擊者迅速報告應急自救小組組長,由小組長下達命令啟動現場應急處臵方案。組長迅速組織應急小組成員,在5、災情發生后5分鐘內,積極投入搶險自救,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報告情況。根據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判斷響應等級,應急自救小組積極組織搶救,待搶救完畢后,將處理結果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若項目部不能控制事態發展,立即上報公司,請求啟動上級應急預案。(二)現場應急處臵措施1.高處墜落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臵措施(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盡快送醫院進行搶6、救治療。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摘除義齒,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解傷員的頸、胸部鈕扣。若舌已后墜或口腔內異物無法清除時,可用12號粗針穿刺環甲膜,維持呼吸,盡可能早7、作氣管切開。(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5)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臵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6)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扣。(7)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臵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常有效。當上述方8、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h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是: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以上12處(靠近心臟位臵),下肢出血結扎在9、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臵)。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8)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派搶險隊伍對造成人員高處墜落的安全防護設施和施工作業平臺進行檢查,對有缺陷和存在隱患的立即2.人員落水淹溺傷害事故應急處臵措施當發生人員落水時,調查清楚具體被淹溺的人員及數量。如果是洪水或漲潮造成的,要立即疏散岸邊和水面設施上的施工人員及圍觀群眾。立即啟用救生船進行打撈,聯系救生船開展營救,救生船一時無法到位時,派水10、性好的營救人員系安全繩下水進行打撈營救。溺水者撈救出水以后,迅速搬運至安全區域,清除堵塞在嘴和鼻孔里的泥漿,并把舌頭拉出來,使呼吸道暢通。救護者取半跪的姿勢,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膝蓋上,頭部下垂,并不斷地壓迫他的背部,把灌入胃里的水控出來。也可以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他的背部向上,頭部下垂,使積水從溺水者的胃里控出。還可以抱起溺水者,把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快步奔跑或不斷上下聳肩,以達到使水不斷控出的目的。進行加固,確保安全穩定可靠,防止坍塌和人員再次墜落。把溺水者胃里的水控出來以后,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跳以停止,要同時做心臟擠壓,且必須連續進行,直到確實無效時才能停止。在整個搶救過程中11、,要特別注意使溺水者的身體保溫。如果條件允許,可給溺水者輸氧。在進行搶救的同時,要派人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醫院醫生趕來協同搶救,并立即送往醫院。搶救完溺水人員后,要對水面上有缺陷或造成損壞的設施進行搶修、加固。(三)事故報警聯絡方式、報告內容及要求1.報警聯絡方式:一旦發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在進行現場搶救、搶險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進行報警,如有人員重大傷亡和淹溺的,撥打“120”,同時與公司應急指揮機構取得聯系。2.事故報告內容及要求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址、聯系人電話、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包括傷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等;事故報告人員,在事發現場通12、往外部交通道路有明顯標志處迎候外部救援單位的到來。四、注意事項1.佩帶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參加搶險救援前,在高空墜落半徑之內人員應正確配戴好安全帽;高空搶救人員還應佩戴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防止操作碰撞,并將繩子牢系在堅固的建筑結構上或金屬結構架上。打撈溺水人員的搶救者,要穿救生衣或攜帶救生圈,下水打撈人員最好系上安全繩,并由船上或岸上人員控制。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使用前,檢查所使用的救援器材是否完好無損,并掌握正確使用方法,隨身攜帶的工器具必須用繩索等系掛在身上,防止掉落傷人。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首先在確保自身安全后,方可參與救援;針對人員受傷部位、傷13、勢嚴重程度采取不同救援措施,嚴禁盲目搬運背扛以及不恰當的急救措施。派選打撈人員必須是熟悉水性的人員。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受傷或淹溺人員沒有能力擺脫被困環境時,在救援人員沒有到達之前,盡量保存自身體力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員到來時,盡最大能力進行呼救;當受傷人員或淹溺人員傷勢不嚴重,且有能力擺脫被困環境時,應盡快逃離危險境地,并查看周圍有無被困人員,同時向救援人員呼救。打撈搶救人員必須熟悉水性,下水打撈過程中,當體力不支時,要呼救岸上人員救助或立即游到岸上,再派其他人員下水打撈,絕不能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仍強行在水中營救落水人員。5.現場應急處臵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正確判斷事故現場應急14、處臵能力,決不能因怕擴大事故影響,對不能組織搶險自救的,強行組織自救,而不向外部請求救援。如果是洪水或漲潮造成的溺水事故,要立即疏散岸邊和水面設施上的施工人員及圍觀群眾,并盡可能地拉設警戒線進行安全隔離防護。高處墜落事故,除營救人員在其墜落半徑內進行必要的搶救外,其他人員應防護在墜落半徑之外,并派人警戒。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應急救援結束后,立即查看事故現場是否還有不安全因素,是否還有被困或被淹溺人員,并采取妥善防范及急救措施;搶險結束后,對應急預案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審、分析和總結,找出預案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評審及修訂,使以后的應急預案更加適用。7.其他注意事項接受新聞媒體采訪和對外信息發布時,必須經應急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專人負責,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接受采訪,發布信息,更不能夸大事實。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