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施工方案(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608
2022-07-07
6頁
35.71KB
1、頁眉頁腳帶式輸送機施工方案1、施工方案1、1 帶式輸送機的安裝1.1.1 放線核對基礎按施工圖和基礎、 結構的實測資料確定其縱橫中心線。依據基準線與安裝基礎圖校對基礎的幾何尺寸、予埋件的位置, 各部基礎的標高,如發現其偏差范圍超出規定。基礎座標位置(縱橫軸線)允差20mm ;基礎各不同平面標高允許偏差+0;-20mm ;予埋地腳螺栓標高允差+20;-0;中心距允差 2mm 。11.2 機頭、機尾及驅動裝置的安裝11.21 基礎的處理a 、設置墊鐵的位置基礎表面應鑿杵平整,以便使墊鐵平穩放置;b 、墊鐵的位置應設在地腳螺栓的兩側;下底面與基礎直接接觸的機底結構時,軸承座的下側要放置墊鐵;c 、相2、鄰兩墊鐵組的距離宜為500-1000mm ;d 、予留孔、洞及高低位置不能滿足要求的應由前工序施工單位處理至合格。11.22 機頭架及頭部滾筒就位a 、放置好墊鐵組后,使滾筒軸中線標高滿足設計要求為宜來設置墊鐵的高度,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超過三層,墊鐵總高度不得小于頁眉頁腳60mm 。平墊鐵應露出設備底面邊緣10-30mm ;斜墊鐵應露出10-50mm ;墊鐵必須墊穩、墊實。用手錘敲擊檢查后用電焊將成對的斜墊鐵相互焊牢。b 、滾筒與支架一起擺放在設置的墊鐵上。c 、連接好地腳螺栓。D 初步抄平與找正。11.23 驅動裝置的就位a 、驅動裝置就位在已設置好的墊鐵組上,連接好地腳螺栓。b 、驅動裝置的3、抄平、找正依其與滾筒的聯軸節為準。11.24 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澆注機頭、驅動裝置的地腳螺栓為預留地腳螺栓孔,先用混凝土灌注地腳螺栓孔,灌注時基礎螺栓不允許歪斜,應具備一定強度時,可進行下一步工作。11.25 機頭、驅動裝置的精確抄平、找正a 、機頭的抄平用 0.1/1000 鉗工水平儀測量,測量部位為滾筒上面;其水平度不允許超過0.3 。b 、滾筒的寬度中心線與膠帶機縱向中心線重合度不超過2mm 。c 、軸心線與膠帶縱向中心線垂直度不超過滾筒寬度的2/1000 。d 、驅動裝置半聯軸節依傳動滾筒的聯軸節為準進行找正,其要求應符合廠家隨機文件的規定要求。11.26 隱蔽部位的驗收和二次澆注a 、4、機頭、驅動裝置,機尾等部位抄平,找正結束后,經監理檢頁眉頁腳查認可后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b 、上述部位實施二次澆注。澆注前用水沖洗凈基礎表面;灌漿要搗固、密實,二次澆注所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比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11.3 中間架安裝首先根據安裝圖和設備裝箱單、選定各中間架的安裝位置, 對直段中間架要對運輸、制造中的彎曲、變形部位進行調整,對曲線段要校核其曲率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然后再進行安裝。中間架安裝時除利用輸送機縱向中心線找正外,還應放一條中間架標高輔助線來確定架子的標高,中間架的安裝應附合下列要求:11.31、機架中心線的直線度偏差在任意25m 長度內不應大于 5mm 。11.5、32、機架中心線與輸送機中心線應重合,其偏差不大于3mm 。11.33、在垂直于機架縱向中心線的平面內機架橫截面兩對角線長度之差,不應大于兩對角線長度平均值的3/1000 。11.34、機架支腿對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2/1000 。11.35、中間架的間距,允許偏差1.5 mm 。11.36、中間架高低差不應大于間距的2/1000 。11.37 中間架接頭處的左、右、高、低偏差不大于1mm ;焊接應符合設計要求。頁眉頁腳11.4 拉緊裝置安裝拉緊裝置往前松動行程不應小于100mm 。11.5 上下托輥安裝輸送機架子安裝完畢可以進行托輥的安裝,以便于安裝皮帶。 托輥安裝前應進行檢查保證6、其轉動靈活。11.51、托輥橫向中心線與輸關機縱向中心線應重合,其偏差不應大于 3mm ;11.52、對于非調心或過渡的托輥輥子,見上表面母線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徑的弧面上。而且相鄰三組托輥輥子上表面母線的相對標高差不應大于2mm 。11.6 輸送帶的連接方法輸送帶為聚酯帆布,連接方法為冷粘接。a 、冷粘接材料: A 型氯丁橡膠粘合劑; 聚異氰酸脂 JQ-1(即列克納) 。b 、粘接工藝:按照粘接方法和要求將皮帶接頭削成階梯狀,清洗干凈。用毛刷把配好的膠漿均勻地刷在結合層上,讓其在常溫下自然硫化約 40min, 待膠液不沾手后,再刷一遍膠漿,仍自然硫化 40min,待膠液不粘手后將接頭對正7、搭接在一起;用蝸錘墊木板從接頭中間向兩側敲擊幾遍,以排出空氣。還可用注射器將空氣抽出,對接頭表面縫隙,可用膠漿填滿。c 、膠接料配比:列克納比氯丁膠為15-18 比 100(重量比)。冷接的注意事項:冷接所有的材料均為有毒、 易揮發或易燃物品,頁眉頁腳使用時,操作人員要做好防護,以防中毒,現場應嚴禁煙火。使用時隨用隨配,配好的膠料須在 4 小時內用完。 氯丁膠和列克納應裝于密閉容器內,存放在干燥、陰涼處,并遠離火源。11.7 試運轉11.71、各潤滑點和減速器內所加油、脂牌號和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11.72、膠帶運輸機沿線及通道、應無影響試運轉的障礙物。11.73、所有緊固件應無松動8、現象。電氣系統安全閉鎖裝置、制動裝置、操作控制系統、信號系統均經模擬或操做檢查,其工作性能靈敏、正確、可靠。11.74、盤動各運動機構,使傳動系統的輸入、輸出軸旋轉一周,不應有卡阻現象,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輸送機,運轉方向相符合。11.75、試運時應先由部件至組件,由組件至單機,由單機至全輸送線,并且先手動后機動,從低速至高速,由空負荷逐漸增加負荷至額定負荷的步驟進行。11.77 空負荷試運a 、驅動裝置運行平穩b 、運轉部分與機體不應有摩擦和撞擊現象。c 、減速器油溫和軸承溫升均不應超過技術文件規定,潤滑及密封良好。d 、空負荷試運不應少于1 小時。頁眉頁腳11.8 負荷試運空負荷試運轉合格后9、,方可進行負荷試運。a 、數臺設備聯合試運時,應按物料的反方向順序啟動設備。b 、負荷應按技術文件規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漸增加,直到額定負荷為止。額定負荷下運轉時間不少于1 小時。且不應少于一個工作循環。c 、各運動部分運轉平穩,各部無異常。d 、潤滑油溫和軸承溫度均不超過設備技術文件規定。e、安全聯鎖保護裝置和操作控制系統應靈敏、正確可靠。f、停車前應停止加料,待物料卸凈后方可停車。11.81、刮板清掃器的刮板和回轉清掃器的刷子在滾筒軸線方向與輸送帶的接觸長度不應小于帶寬的85%, 且清掃良好無異常振動。11.82、拉緊裝置調整靈活,當輸送機啟動和運行時,滾筒均不應打滑。11.83、輸送帶運行時,其邊緣與托輥側輥端緣的距離應大于 30 mm 。11.84、卸料裝置不應產生顫抖和撤料現象。歡迎您的光臨,w drd文檔下載后可以修改編輯。雙擊可以刪除頁眉頁腳。謝謝!單純的課本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補充,達到內容的完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