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型插槽式高大支模架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指南(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636
2022-07-07
6頁
72KB
1、承插型高大支模架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指南第一章 編制依據1、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現行國家、行業、地方標準;2、所選用支架的企業標準;3、工程設計單位提供的施工圖及其他相關資料,包括工程聯系單、圖紙會審紀要等;4、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5、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等。所選用的標準及部門規章應是與本方案有直接關系的現行規范規程、文什,如適用于進場材料檢驗、支架荷載確定及計算、構造做法和安全措施等的相關規定要求。 由于目前各種承插型支架尚缺乏相應的同家或行業產品標準,因此選用此類支架時,應具備相應的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企業標準,并將復印件作為附件裝訂進方案文奉。第二章 工程概況1、說明工程名稱、2、工程地點、建筑面積、結構層次、建筑高度、結構類型、現階段施工進度情況等;周邊是否存在影響支模架施工的特殊情況(如高壓線、管線等)。2、參建各方主體,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相關支架租賃單位和支架生產單位名稱。3、明確方案編制范圍結構概況,包括超限(超高、超重、超跨)部位、樓層及標高、搭設高度、梁截面尺寸、跨度和井日鄰砼板厚度,立桿基礎(樓面或地面)情況及其砼設計強度等級等。 當涉及范圍為無梁樓蓋、高低跨粱扳或坡屋面等其他異形結構時,應明確柱帽尺寸、高低跨情況、屋面坡度等特殊結構情況,并以文字和附圖加出表述。 對于工程規模較大,涉及超限結構區域或梁、板尺寸種類較多時,應按區域3、對槳、板進行梳理并列表反映。xx區域超限粱板一覽表序號位置(軸線和范圍)粱編號梁截面尺寸(mm)粱面標高(m)立桿基礎標高(m)相鄰樓板厚(mm)4、支模架措設的特點、難點。除反映粱、板結構的難度外(核查是否存在伸縮縫、斜交、坡面、異形等),還應對立桿基礎情況進行核查(核查基礎是否存在斜坡面、高低位置等),井針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針對性措施。第三章 支模架形式及搭設參數第節 支模架形式選定 說明本工程選定的承插型支架的類型(盤扣式、插槽式等),采用該類型產品中具體哪些規格的配件及相關參數。 如需采用定制橫桿長度,應特別強調說明。第二節 搭設參數 在各區域超限梁板一覽表的基礎上,對各區4、域梁、板進行歸類,選擇各類中有代表性的粱(或板)作為設計支架計算依據,經過計算確定搭設參數,同類其他梁按計算梁支架的參數搭設。選擇代表性粱時,應考慮梁板截面大小、支架搭設高度等情況,分類時應引出同類其他粱的具體尺寸,不應簡單地以截面大小劃分類型。 說明各類超限結構的搭設參數,包括粱和相鄰板下立桿縱、橫間距,梁底立桿根數、粱底立桿支撐方式(可調托座)、支模架步距、(主、次楞)材料和間距、梁底小楞方向、規格和根數、豎向和水平剪刀撐布置情況、立桿基礎處理或加固做法等。支模架的措設參數應以一覽表的形式反映,并以文字補充說明。粱支模架搭設參數一覽表(頂托傳力)搭設參數粱截面尺寸(mm)支架形式搭設高度(5、m)典型節點太樣圖板立桿縱距板立桿橫距橫桿步距槳底方木尺寸、放置方向梁底方木根數或間距粱底橫桿規格、間距頂托內托粱放置方向、規格數量梁底立桿根數及橫距梁底跨度方向立桿縱距粱兩側立桿間距粱板立桿共用時,承力橫粱的形式規格與周圍柱子拉結間距水平剪刀撐布置垂直剪刀撐布置立桿基礎梁側方木方向、間距粱側主楞規格、間距對拉螺栓規格、排數對拉螺栓豎向間距對拉螺栓橫向間距“放置方向”分為垂直于粱跨方向、平行于梁跨方向兩種。當方木垂直粱跨時,梁底沒有鋼管小橫稈,則可填寫“無”。“粱兩側立桿間距”是指:最靠近粱左側的板底立桿與最靠近粱右側的板底立桿之間的距離。 “粱板立桿共用時,承力橫梁的形式規格”是指粱的荷載通6、過梁左右兩側立桿上的連接盤(或托座)傳遞下去的情況,如果不是則可填寫“無”。板支模架搭設參數一覽表(頂托傳力)搭設參數板厚(mm)支架形式搭設高度(m)典型節點大樣圖立桿縱距立桿橫距橫桿步距板底方木尺寸、間距頂托內托梁放置方向、規格數量水平剪刀撐布置垂直剪刀撐布置立桿基礎第四章 施工部署第一節 項目管理體系1、項目組織機構可采用框圖反映,應注明各崗位人員姓名、聯系方式;組織管理體系應安排到各主要作業班組。2、質量安生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專職質量、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架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配置情況和相應上崗證編號,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要求。第二節 資源配置1、列表說明支模架主要材料配7、置情況,包括支架和配件(立桿、立桿連接套管、水平桿、豎向斜桿、水平斜桿,托梁、頂托、底座,普通鋼管、扣件等)、方木、模板等規格數量;2、主要施工設備(包括檢測設備)配置情況;3、施工班組配置情況,包括架子工、木工等。第三節 施工進度安排 明確超限結構各部位施工進度安排,建議采用網絡圖或橫道圖表示。第四節 混凝土澆搗安排 明確超限結構混凝土澆搗順序和澆搗流向安排、澆搗設備和布料方式,施工時的具體措施。 1、一般應考慮豎向構件(墻、柱)砼先行澆筑,豎向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80%設計強度后,粱、扳支架與豎向構件有效連接后,再澆搗梁、板混凝土; 2、合理安排梁、板混凝土澆注流向是避免支架偏心受力和澆筑荷8、截集中的措施之一,可考慮水平構件(粱、板)混凝土從中間向兩側對稱擴展澆注的方式; 3、大梁、超厚板應考慮分層澆筑混凝土; 4、應避免施工作業人員過于集中在澆注點,同時防止混凝土超高堆放,明確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積控制措施; 5、對于特殊構件,如高低跨部位、上翻粱、異形梁、坡面結構、伸縮縫處的雙梁等部位和構件,不僅應在支架搭設時采取措施,在混凝土澆注時也應明確具體的施工方法。第五章 支模架的構造要求第一節 架體基礎處理措施1、當架體基礎為樓板時,根據支架及上部結構荷載情況,說明下部支模架保留或加固的措施,必要時應對下部樓板結構(包括粱、板)承載能力進行驗算;當架體基礎的樓板存在局部孔洞時,應說明處理9、措施。2、當架體基礎為土體時,應平整夯實并設置砼墊層,方案中應明確回填土分層夯實的要求、墊層做法和排水措施; 3、當架體搭設在斜面結構上時,應說明立桿底部的墊平措施和防滑穩定措施。 4、當架體搭設在鋼平臺上時,應單獨列章節對鋼平臺的做法詳細說明、驗算、并附詳圖。第二節 架體搭設的般要求 1、支架搭設高度不應超過所選用的該類支架產品說明書規定的高度。 2、搭設前應根據架體的豎向高度、水平距離情況對立桿段的組合套插、定長水平桿(縱、橫方向)的選用和可調托座、底座的配設綜合考慮后進行預排,確定各類規格的粱、板支架及配件的配設。 3、粱板立桿布置時,應按照先主粱、再披粱、后樓板的順序排布。如果橫桿長度10、模數不匹配情況,應采用普通鋼管輔助加強的措施,但應每步縱橫拉結形成整體,水平桿向兩端延伸至少扣接兩跨立桿避免采用扣件傳承豎向荷城的方式。 4、立桿布置時,需控制梁兩側立桿的間距,避免過大而造成混凝土樓板下模板的小楞懸臂過長。 5、根據規范要求,并結合該類型支架產品說明書,設置斜向桿件(或垂直剪刀撐)、水平剪刀撐。 6、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嚴禁超過650mm,螺桿伸出長度嚴禁大于400mm,頂托插入立桿不得小于150mm。7、同一水平高度內相鄰桿連接套管的位置宜錯開。高度大于8m的支架,錯開高度不宜小于500mm。 8、當模板支架是無側向拉結的獨立塔狀支架時,應有防扭轉和確保架體整體11、剛度的措施;對于長條狀獨立高支模架,架體總高度與架體寬度之比不應人于2,否則應有加強措施。 9、明確支架與周邊已完成結構(己先行澆注混凝土且具有一定強度的墻、柱)可靠拉結措施(包括豎向、水平拉結距離)。 10、說明不同形式支架的連接方式,與周過的普通支模架應拉結成整體。 11、當模扳支架內需設置人行通道時,應按規范要求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并有防止車輛碰撞的安全警示和防撞措施。第三節 特殊部位的處理措施 特殊部位指變形縫雙梁(包括伸縮縫、沉降縫)、上翻粱、柱帽、加腋粱、坡面結構、后澆帶、高低跨、孔洞處等。 當荷載較大、架體易承受水平力時,應采取加強措施。第四節 上下通道和安全防護 說明支模架人員上12、下通道和安全防護的設置方法。搭設高度超過10米時應有水平安全隔離措施。第五節 防雷、防火措施第六章 支模架施工質量與安全管理第節 材料驗收 承插型支架的各類配件(包括立桿、橫桿、斜桿、立桿連接套管、頂托、底座、連接盤厚度、焊縫質量等)應根據產品標準和規范的要求進行驗收,鋼管、扣什、模板、方木等應按規范要求進場驗收。第二節 搭設過程控制包括支模架搭設、模板安裝的施工工藝、技術交底、過程檢查、安全管理等要求。第三節 支模架檢查驗收支模架應按以下階段進行檢查驗收:支模架基礎、超過8m高度的支架搭設至一半高度時、搭設完成和混凝土澆筑之前。 明確驗收程序、參加驗收人員和具體驗收內容,并附模扳支架驗收記錄13、表。監理單位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施工企業的相關部門應參加支模架驗收。第四節 支模架監測監控在混凝七澆搗過程中及砼終凝前應對模板支架體系的水平位移、豎向變形(包括局部變形)和支架基礎沉降進行監測監控,方案中應明確監測人員、監測點布置、監測儀器和監測頻率等內容,確定監測報警值及處理措施。第五節 支模架的拆除 明確底模和支架拆除時對混凝土強度的要求,支模架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技術措施等。第七章 應急預案 1、對本工程支模架搭設和混凝土澆搗的危險源進行分析; 2、明確應急領導小組及具體人員的分工和職責; 3、應急材料準備: 4、根據危險源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應急措施。第八章 計算書 可采用專業軟件進行計算14、,說明軟件的名稱和版本。計算簡圖應與實際采用的搭設方法相符。 列表說明支模架系統的主要材料截面特性、特征強度、各項荷裁取值廈荷載組合(荷載取值、分項系數、模板、方木等材料參數建議按照省標DB33/1035-2006取值),列出計算簡圖和截面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格及間距。 計算內容包括: 1、粱、板模板支撐系統水平構件(底模、次楞、主楞等)強度、剛度驗算; 2、立桿穩定性驗算; 3、梁扳立桿共用時,應對連接盤(或托座)的抗剪承載力、橫梨承載力進行驗算; 4、可調托座(底座)承載力驗算: 5、架體整體抗傾覆驗算(當高寬比大于3時); 6、必要時對立桿地基或樓層支撐層的承載力進行驗算。第九章15、 相關附件和附圖 附件1:所選用支架的主要產品資料。包括企業標準(經本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產品主要參數、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附件2:專職安會員、架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復印什。 附件3:施工場布圖。附件4:高大支模架施工進度計劃表。附圖1:高大模扳支架區域結構平面圖,應反映超限粱位置和截面尺寸;高大樓板支架立桿基礎的結構平面圖。附圖2:支模架立桿和水平桿平面布置圖,應反映梁、板底立桿的縱、橫向間距,當搭設區域較大時,可選取有代表性區間進行布置。附圖3:水平剪刀撐平面布置圖和豎向剪刀撐布置投影圖。附圖4:支模架縱、橫向立面圖和剖面圖(含支模高度方向立桿的排布,反映各部位步距、底座、頂托自由高度等)。附圖5:節點大樣圖,應包括:梁節點支模大樣(包括粱板交界處)、板節點支模大樣、頂托底座節點大樣、立桿基礎節點大樣、立桿間距不符合模數時的拉結做法節點大樣等。附圖6:支模架與已完成結構拉結節點詳圖(包括水平、豎向拉結)。附圖7:特殊部位節點詳圖(包括變形縫、后澆帶、柱帽、高低跨、上翻梁、異形粱、園弧梁、斜交粱、斜屋面節點等)。附圖8:支模架監測點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