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封閉施工交通組織方案設計總說明(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882
2022-07-07
7頁
56.26KB
1、交通組織方案設計總說明一.工程概況本項目主要針對官陡門路下穿馬蕪高速公路立交橋施工期間馬蕪高速公路的交通組織進行 設計,保證滋工時交通轉換安全通暢。官陡門路下穿馬蕪高速公路立交橋概況:本橋采用25+26+25m預應力混凝土組合箱梁,橋跨布置:3.70(橋臺)+25+26+25m+3.70m(橋 臺)o上部結構采用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組合箱梁結構。下部結構采用雙柱式樁柱接蓋梁橋墩,墩柱直徑為1.4米,樁基直徑1.6米,蓋梁高1.6米, 樁距為7.11米,蓋梁、墩柱采用C30混凝土,樁基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橋臺采用雙柱式橋臺, 臺帽髙1.4米,寬2.0米,樁距7.41米,樁基直徑1.6米,樁基采用2、C25水下混凝土。橋梁中心樁號為K69+178。置,以真正達到安全、有效控制通行車輛速度和留有一般性應急處置空間的要求。4、交通標志結構應選擇可移動形式,由支架和標志版構成,支架采用角鋼或鋼管焊接,標 志板焊接或錨固在支架上。交通標志版面形狀、規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現行的道路交通標 志和標線(GB576&2009)規定。交通標志應設置在駕駛人員容易看到,并能準確判斷的醒目 位置、同時設置頻閃燈以提醒車輛駕駛人員。同時根據需要應在道路交通轉換口等重點部位設 置警示燈、照明燈以及LED標志。(二)施工組織設計1、施工前準備工作滋工作業前,施工單位根據工程計劃,對作業區附近的情況進行實地踏勘,制定作3、業時的 交通控制實施方案,報經監理、交警、安監等部門審批,并在施工前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交通 安全培訓。并準備各類施工交通安全設施、落實設置、看護相關責任人和工作人員。2、施工步二、設計規范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063、道路交通標志標線GB 5768-20094、涉路工程安全評價規范DB 34/T790-2008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04三、交通組織設計本設計考慮到施工過程中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馬蕪高速公路馬鞍山一蕪湖方向半幅封閉,對馬鞍山一蕪湖方向半幅橋梁進行 整體施工,半幅橋梁、公路及相關附屬設滋滋工。第二4、階段:馬蕪髙速公路蕪湖f馬鞍山方向半幅封閉,對蕪湖f馬鞍山方向半幅橋梁進行 整體滋工,半幅橋梁、公路及相關附屬設施施工。3、交通安全組織方案為保證不中斷馬蕪高速公路的交通,應先進行半幅橋梁的施工,對另外半幅路面進行交通 管制,實行半幅內對向通行。對半幅橋梁處進行開挖,開挖時采用臨時防護措施,防止另半幅 路基的塌陷,旋工時應盡量減少機械對通車半幅路基的擾動,避免雨季施工。根據橋梁的位置,結合現場情況,中央分隔帶開口選擇在K66+710K66+760和K69+770(一)交通組織及安全設施設置原則1、交通施工安全標志應按照批準方案正確擺放,方能進行作業。在施工期間,應對交通安 全設施進行定期檢查,5、及時移走遮擋破損或已失效設施,保證交通安全設施全天侯有效。2、夜間應采用封閉式物理隔離設施封閉公路路面上的滋工設施,并在隔離設施上懸掛警示 燈來標示施工區域輪廓。K69+820,均為高速養護預留開口。第一階段:利用K66+710、K69+820處中分帶開口,進行交通流調整,馬鞍山一蕪湖方向 半幅封閉,蕪湖-馬鞍山方向雙向通行。a. 交通標志的設置:根據該工程的特點及斷面變化,將K65+110K66+710段設置為警告區,設置施工標志、3、施工期間交通控制區域內各類交通標志及錐形標應結合車道變換方式按照漸變式模式放限速標志和線性誘導標志等,為更加確保作業控制區的交通安全,同時設置了前方2km施工6、區 預告、限速標志采用逐步遞減方式。具體如下:馬鞍山蕪湖方向:分別在距離K66+710中央分隔帶開口 2公里處設置“2km前方施工” 的施工安全標志及距離開口 1.6km處設置T600m前方施工”的施工安全標志。在距離開口 1.5km 處設置限速8()km/h標志,距離開口 1.4km處設置禁止超車標志,距離開口 1.2km處設置“右道 封閉”標志,距離開口 1km處設置限速60km/h標志,距離開口 800m處設置800m前方施工” 標志,距離開口 700m處設置限速40km/h標志,距離開口 600m處設置“車輛慢行”標志,距 離開口 500m及300m處分別設置“前方變道”標志,距離開口7、 400m處設置“向左改道”標志。 距離開口 250m處設置左側繞行標志,距離開口 200m及100m處分別設置LED誘導標志,開口 處設置向左行駛標志。蕪湖東互通立交橋現有交通標志保留,分別在在距離K69+770中央分隔帶開口 105m.405m. 1065m處中央分隔帶設置臨時“蕪湖經濟開發區500mx 800m 2km預告標志。蕪湖一馬鞍山方向:分別在距離K69+820中央分隔帶開口 2公里處設置“2km前方施工” 的施工安全標志及距離開口 1.6km處設置T600m前方施工”的施工安全標志。在距離開口 1.5km 處設置限速80km/h標志,距離開口 1.4km處設置禁止超車標志,距離8、開口 1km處設置限速60km/h 標志,距離開口 800m處設置“800m前方施工”標志,距離開口 700m處設置限速40km/h標志, 距離開口 600m處設置左側變窄標志,距離開口 500m及400m處分別設置“車輛慢行”標志, 距離開口 300m及200m處分別設置LED誘導標志。距離開口 100m處設置向右行駛標志。蕪湖東互通立交橋K70+195匝道入口處,在主線硬路肩上設置臨時合流標志,并在匝道端 部設置前方旋工標志,距離開口 500m處設置500m前方施工”標志。b. 錐形反光交通路標在靠近中央分隔帶一側及靠近硬路肩一側每隔4米擺放一個錐形交通標,其他路側每隔2 米擺放一個錐形交9、通標,采用錐形交通標對交通流進行引導,封閉半幅從2車道變換至1車道, 通車半幅從2車道變換為1車道,漸變長度為100米。c. 路攔的設置在中央分隔帶開口處,平行設置兩塊路攔并配置夜間閃光警示燈,設置LED誘導標志,以 引導車輛緩慢、有序實現封閉半幅車道向通行半幅車道通行的轉換。為有利于車輛夜間通行, 在中分帶開口位置設置必要照明設施,可在開口兩側設置400W髙壓鈉燈,以保證夜間該區域足夠的照明。在車輛通過施工區域,并通過中央分隔帶開口處,設置解除限速標志和解除限超標志,恢 復正常行駛狀態。d臨時導向箭頭的設置為引導車輛在過渡區,緩沖區有序通行,在路面上設置臨時導向箭頭(黃色)標線帶,同 時也有10、利于交通組織結束后清除。第二階段:利用K66+710、K69+820處中分帶開口,進行交通流調整,蕪湖一馬鞍山方向 半幅封閉,馬鞍山一蕪湖方向雙向通行。交通標志、錐形反光交通路標、LED誘導標志、路攔 及導向箭頭參照第一階段設置,其中“蕪湖經濟開發區”出口預告標志不設置。四、安全施工要求1、在警告區內應設置施工標志、限速標志等;在上游過渡區起點至下游過渡區終點之間應 放置錐形交通標,在緩沖區與工作區交界處應布設路欄;在工作區周圍應布設施工隔離墩或安 全帶。控制區內其它安全設滋應視具體情況確定。2、在開口處設置專職安全負責道路處施工車輛的出入協調、指揮。3、作業人員在道路上進行流動作業時必須穿著11、安全標志服,安全標志服應符合相關規定, 并應當具備反光或部分反光性能。服務服反光部分最小寬度不應小于5cm。4、應成立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的安全生產保障暢通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 生產工作,并負責協調涉及滋工中的保障暢通工作。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安全、技術、質 量等主要負責人均參與施工過程中的保暢工作管理,并設專門的保暢巡查人員。5、車輛包括混凝土材料及成品混凝土輸送等其它車輛,鋪設遮蔽物,防止材料掉落路面, 造成路面污染,并安排人員定期清掃路面,攪拌站混凝土輸送車司機每天適當清洗車輛,保證 車輛清潔。6、做好施工安全組織、交通組織、應急預案及日常養護措施等方案編制工作,建立施工安12、 全保障系統,明確責任人,確保搭接道口交通安全措施實施到位。五、信息發布1、依據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d、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2、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履行應盡義務,及時準確公布施工信息、施工區域交通通行狀況,通過廣 播電臺、電視、報紙、網絡、道路可變信息板、公告牌等多途徑多時段宣傳。告示內容簡潔、 明了和可控、有效的原則。3、目的通過應盡義務的履行,達到告知的目的。提醒交通參與者通過該路段時,注意交通安全、 遵守現場交通標識的規定,服從現場交通指揮人員的指揮,減少或盡力避免人身、財產的損失, 保障道路通行、施工正常進行。4、執行道路施工信息發布,由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團馬蕪公路管理處具體負責。制定信息發布 方案、起草信息發布內容,征求公安交警部門的意見。利用信息平臺,適時完成信息的發布。5、方式分別在省交通臺每日播放,新安晚報、蕪湖日報等刊登施工信息,在可變信息板上適 時發布施工和交通通行信息。6、內容及發布時間發布信息的內容由安徽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蕪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業主等單位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進行擬定。發布信息的時間: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適時發布。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