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施工測量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2936
2022-07-07
8頁
113.95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jù)1三、測量總則1四、控制點的布置及施測14.1 基準水準點的設置14.2 基準平面控制網(wǎng)的設置24.3 平面測量24.4 高程測量24.5測量控制網(wǎng)的復測34.6測量控制點標志埋設3五、施工時的各項限差和質量保證措施45.1各項限差要求45.2放樣工作要求45.3細部放樣應遵循原則5六、施工時的沉降觀測5七、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的整改5八、儀器保養(yǎng)和使用制度6九、測量管理制度6十、儀器配備66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保障性住房-XX新城二期工程,位于XX市宣州區(qū),東臨響山路,西臨經(jīng)十路,南臨緯五路,北臨緯三路。根據(jù)安徽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設計規(guī)劃工程圖紙,本工程占地面2、積210000m2,總建筑面積380000 m2。二、 編制依據(jù)1、XX市XX新城二期工程合同及設計圖紙;2、國家及行業(yè)頒發(fā)的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及規(guī)范、施工技術規(guī)范;3、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及類似工程的施工經(jīng)驗;4、我公司現(xiàn)有資源和其它可利用資源。三、 測量總則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平面控制點、標高基準點以及設計單位提供的建筑定位圖進行軸線測設及標高控制。測量精度的控制及誤差范圍:1) 測角:采用三測回,一測回測角誤差5以內。2) 測距:采用往返測法,取平均值。當氣壓、氣溫與標準氣象條件相差很大時,考慮氣象改正系數(shù)。3) 量距:用鑒定過的鋼尺進行量測并且進行溫度修正。每層軸線之間的偏差在1mm以內,層高3、垂直偏差在3mm以內,整幢建筑物垂直偏差在規(guī)范要求范圍以內。四、 控制點的布置及施測4.1 基準水準點的設置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建設紅線及基準點,采用閉合水準路線測量,用精密水準儀引測施工基準水準點,測量精度按二等水準精度測設。該水準點將做為上部標高確定及沉降觀測的依據(jù)。施工基準水準點布置在受施工環(huán)境影響小且不易破壞的地方。用紅字三角符做出標志,標志按室內0.000標高設計,為防止以后做室外總體時基準點的破壞,應在場外可靠的地方設置二個水準點。各水準點之間要經(jīng)常相互校核,并做好保護。4.2 基準平面控制網(wǎng)的設置基準控制網(wǎng)是建立在基準點的基礎上。設置時要求同時滿足穩(wěn)定、可靠和通視三個要素。同時,還需附4、加一些保證措施,建立一個控制副網(wǎng)或設置方位匯交點等方法以防止基準控制網(wǎng)遭到不可預見事件的破壞。該控制點可設在稍遠離基坑邊上,施工環(huán)境又無影響的地面上,用16鋼筋打入地下,周圍用混凝土加固。4.3 平面測量根據(jù)測設在基坑周圍的控制點利用全站儀把各軸線用直角坐標法進行投測,經(jīng)反復核實無誤后,彈出軸線控制線,用紅漆做出標志,然后彈出軸線及相應有關線。地下室筏板基礎施工:在基坑邊的施工便道上打入16的鋼筋;施工區(qū)的定位點設在東、西、南、北側施工便道上。在定位點的定位軸線的線上、前后圍墻和臨時房,甚至場地外的建筑上,只要經(jīng)緯儀能通視,設立紅色三角油漆標記點,為地下室筏板基礎施工時定位和復核。上部結構施工5、:標準層結構施工測量,在0.000地板上預埋3塊20020010mm可通視鋼板,砼澆搗以后把定位點引測到鋼板上,并做好閉合校正工作。在平面點向上傳遞時,在每建筑層預留對應3個350350mm的測量孔。確保樓層軸線位置準確。4.4 高程測量本標段高程傳遞時,在每層建筑預留約200200mm的測量孔。水平基準點要定期與復核基準點進行核對。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布置沉降觀測點,并在電梯井內隨施工進程每隔一定高度做一個水準點,記錄水準點的標高,采用50m鋼卷尺從水準點向上引測每層標高,要求每層測量偏差不大于3mm。標高測設和曲線測量如下圖;4.5測量控制網(wǎng)的復測測量控制網(wǎng)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6、期的復測,復測程序如下:業(yè)主提供建設紅線及基準點 測繪院進行復測建筑的軸線 馬鞍山科建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進行復測建筑的標高 馬鞍山科建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進行復測4.6測量控制點標志埋設1) 平面控制點埋設平面控制點埋設在四周道路邊,為保證點位穩(wěn)定可靠,在路邊挖面積為200mm200mm300mm坑,在坑內澆筑混凝土,并在其上與地面齊平的位置埋設200mm200mm不銹鋼板,現(xiàn)場采用腳手鋼管進行保護。2) 高程控制點埋設高程控制點盡量利用首級控制網(wǎng)提供的水準點或深樁水準點作為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原則上在施工場地范圍內應有四個水準高程控制點。在施工場地附近選擇好高程控制點位置,挖1m1m0.37、m深坑,在坑內澆筑混凝土至自然地面(如有回填,澆筑至回填位置),在其上砌筑0.4m0.4m0.4m正方形平臺,并在平臺上埋設不銹鋼水準標志。平面和高程控制點的埋設方式見下圖:五、 施工時的各項限差和質量保證措施5.1各項限差要求根據(jù)工程測量規(guī)范建筑物施工放樣、軸線投測和標高傳遞的偏差不超過下表規(guī)定。項目內容允許偏差基礎樁位放樣單排樁或群樁中的邊樁10群樁20各施工層上放線外廓主軸線長度L(m)L30530L601060L901590L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軸線豎向投測每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18、50H30標高豎向傳遞每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150H305.2放樣工作要求5.2.1儀器各項限差符合同級儀器限差要求。5.2.2鋼尺量距時,對懸空和傾斜測量應在滿足限差要求的情況下考慮垂曲及傾斜改正。5.2.3標高抄測時,采取獨立施測兩次去,其限差為3mm,所有抄測應以水準點為后視。5.2.4垂直度觀測:若采取吊垂球時應在無風的情況下,如有風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時,可將垂球置于水桶內。5.3細部放樣應遵循原則5.3.1用于細部測量的控制點或線必須經(jīng)過檢驗。5.3.2細部測量堅持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5.3.3有方格網(wǎng)的必須校正對角線9、。5.3.4方向控制盡量使用距離較長的點。5.3.5所有結構控制線必須清楚明確。六、施工時的沉降觀測6. 1應設計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觀測,要求在整個施工期間至沉降基本穩(wěn)定止進行觀測。6. 2本建筑物施工時沉降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精度如下表1:等級標高中誤差(mm)相鄰高差中誤差(mm)觀測方法往返較差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二等0.50.3二等水準測量0.6n1/2(n為測站數(shù))6. 3沉降觀測點設置:在主樓平面四角及每邊中點各一個,平面中心設一個,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設一個;用于沉降觀測的水準點必須設在便于保護的地方。6. 4當澆筑基礎墊層混凝土時,在墊層閏面位置埋設臨時觀測點,待10、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觀測。6. 5待基礎結構施工完工后將原臨地觀測點移至該底板上埋設,并及時進行觀測。6. 6直到0.000時按平面布置埋設永久性觀測點,每施工一層,復測一次,直至竣工。6. 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測一次,直至下沉穩(wěn)定為止,一般為五年。6. 8觀測資料及時整理,并與土建專業(yè)技術人員一同分析成果。七、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的整改1、細部放樣采用不同人員、不同儀器或鋼尺進行,條件不允許的可獨立施測兩次。2、外業(yè)記錄采用統(tǒng)一格式,裝訂成冊,回到內業(yè)及時整理并填寫有關表格,并由不同人員將原始記錄及有關表格進行復核,對于特殊測量要有技術總結和相關說明。3、有高差作業(yè)11、或重大項目的要報請相關部門或上級單位復核并認可。4、對各層放樣軸線間距離等采用紅外測距儀校核,達到準確無誤。5、所有測量資料統(tǒng)一編號,分類裝訂成冊。八、儀器保養(yǎng)和使用制度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賬,由專人保管、填寫。2、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jīng)常進行自檢。3、儀器必須置于專業(yè)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4、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試,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5、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抱等,禁置于有振動的車上。6、儀器再場使用時,測量員不得離開儀器。7、水準尺寸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九、測量管理制度1、所有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到現(xiàn)場放樣前,必須先熟悉圖紙,對圖紙技術交底中的有關尺寸進行計算、復核,制定具體的方案后可進場。3、所有測量人員必須熟悉控制點的布置,并隨時巡視控制點的保存情況,如有破壞應及時匯報。4、測量人員應了解工程進度情況,經(jīng)常同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業(yè)務交流。5、經(jīng)常與技術干部保持聯(lián)系,及時掌握圖紙變更洽商,并及時將變更內容反映到圖紙上。6、愛護儀器,經(jīng)常進行擦拭,檢查時儀器保持清潔、靈敏,并定期維修。7、有關外業(yè)資料要及時收集整理。十、儀器配備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序號測量器具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1全站儀萊卡臺12水準儀NA2臺13激光垂準儀DZJ2臺14鋼卷尺50mm把15m把35塔尺5m根1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