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裝置維修施工專項方案2222(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3296
2022-07-07
9頁
1.07MB
1、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施工中可能存在危險源的分析評估2三、對生產運行的影響的評估2四、安全作業管理措施2五、有限空間作業準備3六、臨時超越管的聯接5七、施工程序6八、應急救援預案7一、工程概況本方案僅針對海濱污水處理廠生物除臭裝置滲水部位修復作業擬定施工方案及相應措施。維修作業區域有 2#,3#,1#共計三座生物塔,采用相同的修復工藝。二、施工中可能存在危險源的分析評估所維修的設備屬于處理污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的專用工藝設備,設備箱體內作業屬于有限空間作業范疇,設備內部有可能存在如下危險源:1、硫化氫中毒危害;2、氨中毒危害;3、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4、缺氧。5、弱酸性水溶物質。三、2、對生產運行的影響的評估生物除臭裝置修復過程中會發生短暫停機,有可能造成污水處理廠單體構筑物局部區域密閉內硫化氫,氨等有害氣體濃度升高。除對單體構筑物內設備的巡檢工作提出更高安全保障要求外,對污水處理廠生產工藝運行沒有太大影響。四、安全作業管理措施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人職責。組織編制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方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作業管理制度,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檢修作業的工作未經相關負責人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2、 在有限空間作業點附近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護措施,防止未經3、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3、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明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作業負責人職責: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措施、對作業人員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應及時終止作業。作業者的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與監護者進項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監護者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的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部持續監護,與作業者進項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4、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在有限空間作業區域外實施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人員進入。五、有限空間作業準備考慮到工藝設備修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盡可能避免除臭設備檢修期間對污水處理廠正常生產造成影響,我們對現場設備在維修過程中可能存在危害源和污水處理運行環境進行了評估。對設備修復工過程做好相關施工安全措施和運行保障措施。確保整個作業過程處于安全受控狀態。1、 人員準備:作業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 1 人,經過專業培訓的有限空間作業人員 1 名,施工人員24 人。其它監護人員 23 名。所有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都要經過安全作業注意事項和應急預案交底,使作5、業和監護人員了解危險源的防護措施及應急處理措施。2、 檢測儀器準備:四合一有毒有害及可燃氣體檢測儀一臺,氨檢測儀一臺,氧含量檢測儀一臺。3、 施工機具及防護設施:安全繩 25 米,軸流風機 2 臺,通風軟管 30 米;DN1100 盲板 4 塊,千斤頂 1 只,扳手 1 套;三級檢修電源箱 3 只;照明用低壓頭燈 4 盞,角磨機 2 把;防化服 1 套;正壓式充氣面罩 1 套;PH 檢測儀(或 PH 試紙);送風機 1 臺;其它修復材料若干。以上設施均要求有檢驗合格證明或經檢測合格的安全標識。4、 臨時用電準備:臨時用電取用設備現場就地控制箱內的檢修電源。5、 安全措施準備:根據先通風,后檢測6、,確認安全后再作業的安全施工工序原則制定施工步驟如下:1) 、停風機,由專業人員穿防護服,雨靴,佩戴正壓防護面具和安全繩攜帶相關檢測儀器進入箱體內對箱體內的氣體進行檢測,檢測出池內有害氣體成分,關閉設備3、4供水閥門,停水泵拉下風機電開關源并在就地控制盤掛設備停電檢修告知牌;2) 、拆除引入除臭裝置臭氣源主管道進氣端一截管道,使臭氣源管道與除臭設備之間有明顯的斷開點。3) 、用盲板將臭氣源主管進行封堵。同時拆除除臭裝置下檢查口人孔封板。4) 、開啟放空閥門,排干除臭裝置內的存水。5) 、開啟引風機,使新鮮空氣引入除臭裝置內,對內部空間進行換氣,連續運行至少2 小時以上,直至濾料被風干不再往下滴7、水。6) 、在設備兩側各開 2 只應急救援通道,洞口不小于 800mmx800mm。應急救援通道洞口不允許有障礙物阻擋。7) 、用兩臺軸流風機從檢修口往設備內強制送新風換氣,使有限空間作業區域空氣流通。受限空間空氣流通速度不小于 0.8m/s 或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 20 次/h。必要時設置通風擋板,保證作業區域內空氣流通,不留死角。序號污染物名稱警戒值1H2S 硫化氫1ppm2NH4 氨3mg/m3CO(一氧化碳)15ppm4CH4(甲烷)0.5%5PH 值686O(氧含量)19.5%8) 、由專業人員穿防護服,雨靴,佩戴正壓防護面具和安全繩攜帶相關檢測儀器進入箱體內對箱體內的氣體進行檢測。儀8、器檢測高度距離地面 0.3 米,距離頂板 0.5 米。每個區域連續測三次,取最大讀數為實測值。安全繩一端系在檢測人員保險帶上,另一端留在有限空間外部,供緊急情況下外部監護人員將有限空間內人員拉出有限空間。整個過程由專職安全員和其它相關人員在場實時監視。檢測數據設定警戒值和報警值。達到警戒值時應對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告。9) 、各項檢測指標符合安全要求后作業人員方能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六、臨時超越管的聯接為了盡可能減少設備檢修過程中停機對污水處理廠工藝運行造成影響,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需要安裝臨時超越管道。安裝步驟如下:1、停引風機,用千斤頂頂起臭氣源主管道,在主管道與設備法蘭聯接位置插入盲板,9、使臭氣源與設備隔斷。安裝盲板過程中作業人員應處在上風向位置作業,防止作業人員吸入收集管道內廢氣。2、在臭氣源主管道法蘭上安裝臨時超越管(如下圖),使超越風管與末端風機吸風口的主管道連同。開引風機,使臭氣源超越生物處理單元,經 UV 和活性炭處理單元后經煙囪排入大氣。以上準備工作就緒后方可進行箱體內有限空間施工作業。七、施工程序1、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方案的報審。針對現場除臭箱體的修復條件,編制相應的修復專項方案,并將方案報審給總包,監理等相關單位審批。同時對相關監護人員,專職安全員,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作業環境交底和安全作業交底。檢查安全措施和應急措施符合要求。2、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方案經審批合10、格后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3、在施工審批手續齊全,施工作業交底完成,安全保障措施檢查合格后經現場施工負責人授權同意方可進行施工作業。4、作業人員進入箱體前先由經過有限空間作業培訓的人員對箱體內氣體,殘留液體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作業者方能進入作業。5、作業區域內的照明一般情況下采用低壓頭燈照明,必要時采用12V低壓供電照明。6、玻璃鋼的修復工作主要是對生物塔填料架以下部位(4個側面+1個底面)進行查漏修補。必要時對需要修理的面進行打磨等表面處理。表面處理完畢后對表面進行玻璃鋼被覆,被覆的工藝按照玻璃鋼修復工藝確定。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應配備有毒有害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檢測儀實時檢測,一旦發現儀器報11、警應及時終止作業,撤出有限空間作業區。監護人員應嚴密監視,及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指令。7、箱體修復工作完后應對預先開設的緊急救援孔進行封堵。直至所有應急救援孔封閉完畢,人員從設備檢修口撤出。8、箱體全部修補完畢48小時后對箱體進行盛水試驗。試驗要求盛水高度60cm,24小時,不滲不漏為合格。9、恢復設備聯接管道,恢復設備正常運行。八、應急救援預案1、作業前組織監護和作業人員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對作業現場進行危險源識別和評估針對性做好相應的檢測和防護措施。2、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安全管理,落實相關人員崗位責任制和作業審批制度,明確事上報程序。3、配備監護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和車輛。4、緊急救援:1)、一旦發生缺氧窒息或硫化氫中毒事件應將受傷員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2)、視情況對傷員進行輸氧,嚴重者速交醫生處理(打120電話或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應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是否有問題,排除呼吸器故障。4)、報警程序:事故發生情況救助電話119 、120。報告內容包括:報告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大小,事故發生時間,明示行車路線,并派專人到路口迎接救援車輛。 9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