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砼技術與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3312
2022-07-07
9頁
32KB
1、 幸福佳苑13#樓 大體積砼技術與施工方案 大體積砼技術與施工方案第一節:工程概況1.1南陽海昌帝景天城二期工程基礎形式為墻下筏形基礎,筏板厚1.400m。砼量總計約700立方米,屬于大體積砼。1.2砼設計參數為C30,并要求一次澆筑。1.3根據施工合同,地下室采用現場自拌砼。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地板砼預計在2015年 月 日澆筑。當月預計平均氣溫150C。第二節:大體積砼技術方案2.1補償收縮砼抗裂分析計算2.1.1水泥為散裝普硅42.5,砂為淅川中砂,粉煤灰等級為級,石為5-20mm碎石,外加高效減水劑為HZ-2,水灰比1:0.44,坍落度1517cm,初凝時間大于5h。預計在2015年 月2、份澆筑。當月平均氣溫150C。入模溫度50C以28天齡期計算溫度和溫度應力,計算對象為厚度1.400m主樓筏板。2.1.2溫度計算1、溫度計算WQc*p1)絕熱溫升值。根據公式: Tmax= * 式中: W-每1m3砼的水泥用量(kg/m3),本工程為400 kg/m3; Q-每1kg水泥28d的累積水化熱(J/kg);普硅水泥377J/Kgc-砼比熱,一般取c=0.96J/Kg*K;p-砼容重,取2400kg/m3;則:Tmax=(400377)/(0.962400)=650C2)、基礎中心最高溫度 Tmax=T0Tmax T0-入模溫度,估計在19240C,取200C;-不同厚度澆注板塊的3、散熱系數,見下表:厚度(m)1m1.5m2m2.5m3.0m3.5 m4.00.230.350.480.610.730.830.95則:預測基礎中心最高溫度Tmax =20650.75=68.70C2.溫度應力計算1)混凝土收縮變形值 y(t)= y0(1-e-0.01t)M1M2M3M10式中:y(t)-各齡期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值; y0-標準狀態下的混凝土最終收縮值,取3.2410-4; e-常數,2.718; t-從混凝土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天數; M1、M2、M3M10-考慮各種非標準條件的修正系數,按簡明施工計算手冊表5-55取用。根據已知條件并查表5-55,取值如下:M1=1.0,M2、4、M3、M5、M8、M9均為1,M4=1.11,M6=0.93,M7=0.77,M9=0.90;則y(t)=3.2410-4(1- e-0.0128)1.011.110.930.770.90=0.5610-42)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 T y(t)= y(t)/a 式中a為混凝土線膨脹系數,a=110-5=0.5610-4/(110-5)=5.60C3)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度差T=T0+2* Tmax/3+ T y(t)-Th 式中:Th為當月平均氣溫,取220C =20+2*68.7/3+5.6-22=49.40C補償收縮率2.010-4,混凝土線膨脹系數a=110-5 則可補償溫差T=2.010-5、4/(110-5)=200C即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度差T=T-T=49.4-20=29.40C4)混凝土彈性模量 28天混凝土強度C35,其彈性摸模量E(28)=3.25104N/mm25)混凝土溫度收縮應力 =-E(t)aTS(t)R/(1-) 式中S(t)-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取0.3;R-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取0.3;-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3.25104110-531.40.30.3(1-0.2) =-0.73(負號表示受拉狀態)6)抗裂安全度 混凝土C30,28天的抗拉強度值Rf=1.8Mpa;則抗裂安全度K=Rf/=1.8/0.73=2.461.15根據以上計算結果,混凝6、土實際抗裂安全度大于規范規定,該基礎地板不會由于降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而形成裂縫。實際施工中只須根據補償收縮砼的特性和規范要求砼內外溫差不大于250C的規定,加強保溫保濕養護即可避免裂縫出現。2.2主要技術措施大體積砼由于自身具有的特性,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控制裂縫出現,保證施工質量。結合本工程設計和環境條件,擬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2.2.1設計方面采取技術措施:采用微膨脹砼;在砼中摻加水泥用量10%的UEA微膨劑(等量取代水泥),既可減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又可補償收縮,產生拉應力(在鋼筋和鄰位約束下,在砼中建立0.20.7Mpa的預壓應力),將可全部或部分抵消后期干縮冷縮在結構中產生的拉7、應力,從而可防止或減少收縮裂縫的出現。2.2.2砼配合比優化設計及原材料方面采取技術措施:水泥為散裝普硅42.5,砂為淅川中砂,粉煤灰等級級,石為20-30卵石,外加劑為HZ-2高效減水劑,水灰比1:0.44,坍落度157cm,初凝時間大于5h。2、要求砼公司作好砼的原材料檢驗,控制骨料粒徑和含泥量,保證攪拌時間,澆灌當日氣溫高于300C時必須對砂石采取遮陽、灑水等降溫措施。(砼原材料材質應符合規范要求,石子粒徑、砂石級配、砂率、水泥用量必須滿足配合比,砼攪拌前及攪拌過程中應經常測試砂、石含水率。砼必須嚴格按設計配合比進行攪拌,并根據現場砼澆搗情況調整砼配合比,以滿足實際施工要求,原材料計量準8、確,并建立砼攪拌臺帳。雨天攪拌砼必須隨時測試砂石含水率,及時調整砼用水量。對于普通砼摻膨脹劑而成的補償收縮砼,攪拌過程中膨脹劑的添加、計量應準確、必須派專人負責,防止漏加。)2.2.3施工方面采取技術措施1、加強施工組織;2、加快澆灌速度,保證振搗質量,作好振搗過程中沁水處理和二次振搗抹面的收頭工作,以配制優質砼,提高砼的極限抗拉強度。3、加強砼養護工作,設置測溫孔,并根據測溫數據調整養護措施。對砼內部溫度進行跟蹤監測,實行信息化施工,控制砼內外溫差在250C以內,通過數據分析,及時采取措施。對砼進行保濕、保溫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拆模時間,提高砼的拆模強度,減少砼的溫度梯度。必要時采取保溫養護9、,使緩慢降溫,充分發揮砼的徐變松弛效應,削減溫度收縮應力。施工中認真落實設計、配合比及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技術措施,測溫期間能保證規范要求的砼中心與表面、表面與大氣溫度之間的溫差小于250C,則承臺、地板不會由于降溫差和砼收縮而形成裂縫。第三節:砼澆筑方案與施工組織3.1澆筑方案結合地板設計特點、出入口位置,計劃以一臺固定泵設在基坑東側,泵送地板、地梁砼。 3.2施工組織1、成立大體積砼施工領導小組,對人、機、料統一協調指揮。地板大體積砼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必須高度重視。本次施工項目部計劃成立大體積砼施工領導小組,成員包括項目部的技術、管理人員。領導小組名單如下:組長:賈正申副組長:賈10、保安 杜攀澆注前3天施工方召開現場會,對本次大體積砼施工作出具體安排。2、場內人員組織1)、管理人員計劃分2班,每班12小時。2)、班組人員組織分兩個班,每班15人,設負責人1名,泵車配3只插入式振動棒,人員15人,分工如下:組長:負責本組人員調動及工作協調,1人;棒手:6人(2人執棒,2人配合);下料、移拆管:4人;收光:2人;二次收光、覆蓋、養護:2人3)、配合人員配合人員包括電工、塔吊工、材料人員、試驗人員、鋼筋工、木工、雜工;電工:塔吊工:2材料人員:2試驗人員:2鋼筋工:6人,及時將將鋼筋復位;木工:4人,看模。雜工:4人,清理、抽水3、作好各項準備工作。正式澆筑前必須作好施工準備工11、作,包括鋼筋、模板、水電、防雷、人防等驗收工作,施工用水電供應情況,以及人員、機具、現場清理、抽水、泵管架設等。砼澆筑前2天作好技術交底工作。泵管架設。固定式泵,基礎外的輸送管道用扣件式鋼管架支承并固定,基礎底板上的管道放在鋼管架上,并與底板鋼筋網片脫離。隨澆隨拆除管道并清洗。第四節:砼澆筑工藝與施工要點 4.1澆筑工藝 砼澆筑采取由北向南,斜坡分層,薄層澆灌,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澆筑工藝,即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砼的澆筑方法,能較好地適應泵送工藝,減少砼輸送管道拆除、沖洗和接長的次數,提高泵送效率,保證上下層接縫。每層澆筑厚3040cm,砼自然形成的坡度,斜坡水平長度限制在10M以內,必要時要12、在下部設擋板。 4.2施工要點1、振搗。每臺泵布置3臺插入式振動棒,其中3臺振動棒布置在泵管出料口處,負責上部的振搗,3臺棒布置在中部及坡角處。為防止集中堆料,先振搗出料點處的砼,使形成自然坡度然后成行列式由下而上再全面振搗,嚴格控制搗時間、振搗點間距和插入深度。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振搗點均勻排列,不得遺漏,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510cm。澆筑過程中,每隔半小時,要在砼初凝之前,對已澆筑的混澆土進行二次重復振搗,以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與鋼筋之間的握裹力,增強密實度,提高坑裂性。3、收光。二次振搗后,安排專人收光13、。收光應掛線以保證地板表面平整度。澆筑成型后的砼表面水泥砂漿較厚,應按設計標高用刮尺括平。4、二次收光。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最后用掃把拉毛。5、注意事項。砼澆筑應連續進行,如砼供應不及,寧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砼澆筑的連續性。施工縫處的砼澆筑,水平施工縫應保證水平順直,嚴禁留斜縫,以增加觀感質量。泛水墻體是澆筑難點,可先澆筑地板,12h后再澆筑墻體。砼振搗時,在斜坡底部及模板處上部會出現大量泌水,可采取在兩側模板下口預留出水口或集水井,也可在施工到最后時,改變砼澆筑方向,從西端回向澆筑,與原坡面形成集水坑,及時用軟軸水泵排除。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換班,交接部位應明確,不能漏14、振。澆注過程中,值班管理人員應控制澆筑寬度和上下層砼間隔時間,避免冷縫出現。澆筑過程中木工看模應特別注意集水井、樓梯等特殊構件;鋼筋工應注意墻柱鋼筋位置;架子工應注意及時拆除泵管支架(防止凝固在砼中造成漏水)。第五節:大體積砼測溫與養護5.1測溫1、測溫點布設。根據筏板厚度計劃布設5個測溫點,分別在21A軸、6A軸等處,具體位置見附圖1:測溫點布置圖。測溫點構造。每個測溫點包括3個測溫管,測溫管采用303的薄壁鋼管,下端加焊鋼板封閉,上口用塑料布塞緊。測溫管長度依據位置而定,管底分別在承臺面-300處(測得數據作為砼基礎表面溫度)、承臺厚度一半處(測得數據作為砼基礎中心溫度)、承臺底+300處15、(測得數據作為砼基礎底部溫度),管口露出筏板面50。詳見附圖3。測溫要求。A、自砼入模至澆筑完畢2天內,每隔2小時測溫1次;第3天以后,每隔4小時測溫1次;7天以后或砼內外溫差及砼表面與大氣溫差均小于250C時,可停止測溫。B、每測溫1次,應填寫測溫記錄,記錄表樣式見附表。測溫工作由 負責。測溫器具采用范圍為101000C的溫度計。測溫應按時、認真、仔細。當砼中心與表面溫度的溫差大于250C時,必須報警并立即通知技術負責人,以便采取措施。5.2養護。1、保溫材料厚度計算依據規范關于“砼中心與表面溫差不得大于250C”的要求,預測基礎中心最高溫度68.70C,則砼與保溫材料接觸面處溫度:T0=Tmax-25=68.7-25=43.70C;施工時的氣溫平均值T1=230C;草袋保溫傳熱系數1=0.14W/m.K;砼導熱系數2=2.3W/m.K;傳熱系數修正值K=1.2,則=0.5H1K(T0-T1)/(2(Tmax - T0) =0.53.20.141.2(46.7-23)/(2.3(71.7-46.7) =0.111根據保溫材料厚度計算值,本工程采用一層塑料薄膜保濕,在砼二次抹面收光后覆蓋。2、砼二次抹面收光后,立即在砼表面先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濕),進行保濕保溫養護。養護期間根據測溫情況,調整養護措施。9西峽縣第二建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