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物古建筑的消防隱患及防火對策探討(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3615
2022-07-07
5頁
26.50KB
1、義物古建筑的消防隱患及防火對策探討摘要:針對古建筑目前普遍存在的消防隱患,通過例舉幾起比較典 型的古建筑火災事件,來分析引發古建筑發生火災的具體原因,并且歸納 了古建筑的幾點防火對策,以期避免古建筑火災的再次發生,保護我國古 建筑的消防安全。關鍵詞:古建筑、消防隱患、防火對策我國丿力史文化悠久,勤勞的古代人民用雙手創造了璀璨的中華古代文 化,其中古建筑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藝術見解 以及時代信息,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古建筑在3000年 前就逐步形成了以木材作為主要結構、以封閉圍繞為布置方式的獨特建筑 風格,是世界建筑歷史上最為古老的風格體系之一。但是由于我國古2、建筑 所采用土木結構的建筑特點,房屋結構處處都使用木材搭筑,耐火性較低, 火災危險系數大,加Z古建筑年代久遠,防火間距過小、人群密集,電氣 線路老化嚴重、消防水源匱乏,遇火極易發生火災,我國古建筑面臨著嚴 峻的火災形勢,而且一旦發生火災,火勢難以撲救,并且火勢會在短時間 內形成連片燃燒,導致建筑群體坍塌。一、兒起典型的古建筑火災事件2003年1月19 H,由于電燈長時間烘烤引燃電燈下方可燃物,湖北 省武當山遇真宮發生嚴重火災,百年歷史的建筑大殿被付于一炬,被損毀 的建筑面積達236m?;2004年6月20日,由于毗鄰北京護國寺西配殿的服裝廠變電箱走火, 引發火災,致使擁有七百余年丿力史的護國寺3、西配殿被嚴重燒毀;2007年9月11 0,因用火不慎,青海省西寧北山寺王母殿發生火災, 這次火災帶來的直接財產損失高達202萬元,過火面積高達623. Im?,損 失慘重;2011年5月9 口,因消防設施老化,南京南京著名古剎之一雞鳴寺中 的藥師塔突發火災,藥師塔作為雞鳴寺的標志性建筑物,僅在一夜之間, 藥師塔塔內的佛像佛龕等文物就被毀之一炬。來勢兇猛的火災隱患時刻威脅著我國古建筑的安全,據官方數據統 計,僅在2004年至2008年四年期間,我國古建筑就發生火災共計202余 起,火災所導致的直接財產損失嚴重,所導致的文物損毀更是無法彌補。二、古建筑消防中存在的不足近年來,我國國內學者針對古建筑4、消防問題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消防 措施,筆者在總結前者的實踐經驗的同時,發現日前古建筑防火措施還存 有一定的缺陷,雖然基層消防機構非常重視古建筑的消防措施,并且做出 了大量的有效工作,但是面對來勢兇猛的火災隱患,還是常常陷入被動的 狀態中。而教訓總結起來,無非是缺乏切實可行的防火對策、消防工作思 路過于固化等原因。最突出的原因則表現在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缺乏專業 性、科學性、系統性和時效性,關于古建筑防火工作的研究不足,自動滅 火系統常規要求繁多,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古建筑消防隱患一直得不到有 效解決。對此,筆者認為從引發古建筑的各種危險因素及消防隱患入手, 綜合分析實際的火災危險性,因地制宜采取有5、效措施,規劃古建筑保護方 案,以真正做好古建筑防火安全工作。三、引發古建筑火災的各種危險因素及消防隱患由于古建筑白身建筑風格及建筑特點,導致了古建筑火災隱患的特 性:由于建筑主體多以木材搭建,建筑耐火形較低,發生火災很難及時撲 滅;古建筑占地面積大,間距小,建筑格局多為封閉院落,過火速度快; 古建筑距離市區偏遠,消防水源較為匱乏,實施消防救援困難;建筑裝飾 過多且大量使用垂簾、幔帳等易燃物品,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蔓延速度極 快;規范不完備,過多使用明火,周邊電氣設備老化且亂搭現象嚴重;周 邊商鋪密集,人群集中,一旦發生火災,疏散人員非常困難。很多古寺每年都會舉行宗教活動,活動中常常同時點燃上千盞6、燈,一 旦管理不善,極易引發火災。并且,很多古寺都會設置供桌,供桌多為紅 木制造,上面供有燭火、香爐等,室外常常供奉焚紙爐,很容易產生“飛 火”,稍不留意就會導致火災的發生,而且由于古建筑多為土木結構,火 勢都會迅速蔓延全室,并導致古寺整體的迅速垮塌。同時,還有很多古寺、祠堂設置了火池、香火爐等,火池及香火爐內 部燃料屬于陰燃燃燒,很多香客在上香時手持燃燒著的香火隨意走動,稍 加疏忽,很容易發生煙火飛揚,并引燃周遭的垂簾織錦等布料等可燃物, 引發火災。四、古建筑防火對策(-)健全古建筑消防安全的預警機制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多為木材,極易燃燒,加之古建筑特有的建筑結構和建筑風格,很容易發生火災。為保7、護文物不受滅火時所產生的水漬及滅火藥劑的破壞,及早發現并控制火災隱患就顯得非常重耍,一般情況下, 由于古建筑多使用宗教燭火等香火極易產生大量煙霧,對此不適合使用感 煙的方法來預測火災。對此,建立健全固件組消防安全的預警機制尤為重 要,根據各地古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因地制宜制定預警機制,采取以 圖像探測技術為主,自動噴水滅火設備為輔的措施,對于自動噴水滅火設 備要充分考慮到如何減少亂噴誤噴現象。同時增設排煙系統、空氣采樣火 災探測系統等設備,以真正健全古建筑消防安全的預警機制。(二)增設不燃材料,對易燃物采取阻燃防火處理由于古建筑內部易燃物眾多,宗教設備用火較多,為了防止古建筑發 生火災,可以8、在不破壞、不影響古建筑原有的裝飾效果的情況下,增設一 定的不燃隔離物,并口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對易燃物采取阻燃防火處理。 例如對蠟燭等宗教設備用火設置玻璃罩進行隔離、對古建筑的木材構件等 部分噴涂一定量的防火透明涂料,在其表面形成一層阻火膜;用阻燃劑對 裝飾用的各類紡織品進行防火阻燃處理。規模比較大的古建筑,可以在不 破壞、不影響原有建筑格局的情況下,增設一定的防火門、防火設備,以 減少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三)規范古建筑內部電器設備的安裝和線路鋪設由于建筑內部的電氣設備老化、電器設備安裝不規范所引發的火災已 不是個例,所以,規范古建筑內部電器設備的安裝、線路鋪設顯得尤為重 要,在安裝電氣設備和線9、路鋪設時,要嚴格遵守電氣安全技術的規章程序, 禁止亂拉接電線等現象,并且在可燃物上鋪設電氣線路時,嚴禁直接敷設 電線及將電器直接安裝在露天場所,嚴禁在可燃物上固定電器插座及用裸 線頭替代插頭,以防發生火災。電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套金屬管,導線連 接處與電器裝置件必須接觸牢固。電燈下方不應堆放可燃物。總結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是古代人類的智慧結晶,保 護古建筑應本著對子孫負責、對文化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切實保護 好古建筑的原有風貌,建立健全古建筑消防管理機制。在這其中,政府作 為保護古建筑應的領頭軍,各個職能部門應當相互積極配合,將防火管理 目標下發分配到每一個部門,真正將目標落實到個人,采取真正有效的消 防措施,才能確保各項消防安全措施能夠落實到基層,讓古老的古建筑煥 發出更為燦爛的光彩.參考文獻:1 吳波淺談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做法及預防對策J 科教文匯, 2008 (29): 20-22.2 賀煜華.古建筑防火策略的討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 27(1): 31-333 陳偉明加強消防科技工作 促進消防事業發展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29 (1): 1-3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2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