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種可以“吹”、“化”的建筑(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002
2022-07-07
2頁
38.65KB
1、想象一種可以“吹”、“化”的建筑問:能否介紹一下您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20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的主題“城市的過期和再生”? /2/view-546370.htm馬清運:一般說來對于城市的理解有兩種學派,一種學派認為城市是通過時間的孕育和歷史的演變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是一個有機體,所有的有機體都有生、長、熟、死的過程。但這恰恰違背我們蓋房子和建城市的初衷,因為我們蓋一個房子就想讓它留到一百年、兩百年以后,甚至永遠。如果城市是一個有機體的話,按照初始的規劃和建造狀態,它就不可能永遠照原樣延續下去。第二種學派把城市當作一個用人類的集中智慧、當時最高級的科技手段和措施規劃成的現象。這個觀念2、面臨的挑戰是:一個人如何在今天用最聰明的語言和最智慧的科學預測整座城市在永遠的時間段中的變化?這兩難的問題基本上就構成了2007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雙城雙年展的主題,即對于“城市的過期和再生”的討論。問:可是“過期”這個詞聽起來有些刺耳,尤其是在今天文化界“拯救城市記憶”的強烈呼聲中。馬清運:確實,建造物長期以來被看作人類成就的標志,所以社會上才會有一股非常強大的“歷史保護主義”勢力的存在。尤其在西方,呼吁歷史保護的聲音比鼓勵建造的聲音大多了。我現在經常幫我們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的院長“化緣”,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社會上有兩種錢老年人的錢和年輕人的錢。老年人有錢了大多會用在“保護”上:照片3、用過的東西、家里的房子、村里的橋、民族的建筑等等;年輕人有了錢則多半會用在網絡、游戲上。相比之下,前者用于“保護”的錢恰恰集中了社會上很大部分的資源。但是,到底由誰來決定應該保護什么?目前看來,這個決定不但是學術的、政治的、經濟的、權力的,甚至是反權力的。因此,我們想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所有的有機物都會“過期”,而城市也是一個有機體,為什么不能承認城市的過期?承認的原因并不是對城市的態度變得輕描淡寫、隨心所欲或隨意進行各種踐踏,而恰恰是希望讓人們更多地投資于城市思想、經濟和風貌轉型的過程。之前因為沒有這類討論,對城市過期的對策往往是非常臨時性的應急策略,最后就導致了簡單的歷史保護主義或別的什么4、。問:您自己對“城市過期”有怎樣的理想應對策略?馬清運:大家的手機、ipod、筆記本電腦每年都在換,從椅子、供水供暖設備到波音787的生產線,都可以很快的速度進行更新,可是房子卻不行,一住就得一輩子,還要傳給后一輩人,然后繼續保護并傳給下下輩人。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建造房子的材料不對人類的文明已經讓“嫦娥”都快落到月球上了,而我們對建筑新材料的研究卻很少。大家想一想磚是什么,石頭是什么?好幾千年來就是這樣,拆房子時會產生40%的垃圾。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材料科學和建筑方式不允許我們隨意地轉化建筑物并且不產生廢物,今天的建造科技遠遠沒有幫我們想得更遠,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思想和建筑方式上。我們在面對建5、筑的時候仍然是感覺懷舊、甜美的,仍然希望它們永遠留存下去。我希望挑戰我們今天在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和建造方式上的實踐。比如我們是否可以投資一種建筑,我今天喜歡房子是這樣的,就吹口氣把它變成這樣的氣泡,明天不喜歡時,就把它吸回來“化”了,然后“吹”成另外一個?問:這種想法好象特別適合深圳這樣快速發展的城市?馬清運:深圳城市發生得比較劇烈,產生得比較迅速,好像是一夜之間建起來的。把它快速形成的背景和它整個近似以人工和人為安排形成城市尺度的現象作為一個背景來研究這座城市,這與雙年展“推動一座城市新生文化創造力”的意義是比較接近的。問:這個聽起來很神奇的想法是從哪里來的?馬清運:我的家鄉在陜西藍田的一個村莊。陜西農民有句話說:“甭管你今年有多牛,明年也可能特別慘;甭管你今年有多慘、明年也可能會挺牛。”就是說,你今年收多少麥子也不見得說明你明年就能收更多的麥子農業永遠是為了明天、為了未來的,所以農業是最幸福的行業。農業的未來建立在對未來可以取代今天的信任上,是我們把信任交給了未來。但是不好意思,現代工業產生以后,我們信的是今天,總覺得今天比明天好,所以,今天是建立在剝奪未來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希望大家能用農業的智慧來看待城市。想像有一天我們的高層建筑可以像麥子一樣一茬一茬地割,也不是一個壞的思考。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