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設計中住宅功能設計探討(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045
2022-07-07
4頁
41.97KB
1、現代建筑設計中住宅功能設計探討江西恒昊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當前,隨著住宅建筑技術的顯著進步,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改變,同時對建筑的物質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一點在建筑設計中的住宅功能設計上體現尤為明顯。本文就住宅使用功能設計中的住宅空間利用、平面布局等相關問題作以闡述,以供同行探討。關鍵詞:建筑設計;住宅功能;空間布局1 功能設計是住宅品質的靈魂住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而戶型的好壞,功能區的設置是直接影響住宅品質的重要因素,是高品質住宅的靈魂。住宅建筑是人們為滿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同時也在美學法則支配下創造的人為環境,由于受到自然環境,生活習俗、人體工程2、學、社會情況、技術條件等的制約,住宅建筑設計既要分析家庭生活的條件,又要探索滿足這種要求的人為環境的規律。可以說,住宅建筑的創作,首先是被動的,但作為一個創作過程它又是主動的。要從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去探索規律,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作,力爭有所提高。現代的住宅建筑技術已有了顯著的進步,現代人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對于建筑的物質功能要求也日趨復雜,這是住宅建筑使用功能改進的必然性。生活中大量的事實表明,人們的要求是不斷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這種發展成為住宅建筑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彩電、洗衣機、電冰箱、家庭小車和成套家具等高中檔商品進入千家萬戶,人們要求居室的裝修務必能與之相適應,當居室內部3、美化以后,人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住宅使用功能上來。住宅的功能及功能分區是一個靜態的技術化指標,而把這些不同的功能按照合理的分區原則靈活適宜地加以布置,則是住宅設計當中的根本點所在,同時也是一種動態的住宅技術性分析過程。2 合理確定套型,充分利用空間住宅套型的合理性,主要表現在流線的布局,空間的分合。流線體現著功能分區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行為的軌跡,它的便捷與順暢表明住宅功能分區的合理,玄關、過廳、客廳、廚房、與外界聯系密切,噪聲較強,污染較重,私密性要求不高,可稱為動區,臥室,書房等空間私密性強,污染少,可稱為靜區,衛生間、餐廳介于動靜之間。流線合理,分區明確是確定套型優劣的基本特點。避免4、入戶直穿大廳,廳內門過多不利于使用,切忌增大室內交通面積,削弱空間分隔和家俱布置的靈活性。注重活動空間與房間的聯系關系,活動空間是以使用功能區分,房間是以構件圍合而成,多種功能的活動空間置于一個房間內可以稱為空間的迭合,利用時間差在“四維”空間中使不同功能的行為空間相互借用以利提高空間的利用率。避免各種行為的相互干擾,改善空間的適用性。空間的有效利用,住宅的設計由二維轉化到三維是可取的,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則前提下,適當壓低住宅中部分房間的凈高,有效利用空間,凈高的壓低必須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應在不降低居住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進行。大面積、公用房間應具有適當的高度,小面積,獨用房間或貯藏間可5、適當降低。然而在一套住房中各房間凈高不同,導致住宅樓板高低錯落,結構復雜,造價相應增高,給住戶特別是老殘人員帶來生活的不便,所以要綜合考慮,揚長避短,充分利用潛空間,如樓梯上下,臥區上下,坡頂閣樓等處。將這些潛空間作為居住空間,貯藏空間,合理設置陽臺,相對集中門的位置,設計過渡空間等有利于空間的有效利用。然而,住宅底層和頂層套型所處位置相對不利,居住條件有一定的欠缺,造成住戶一定心理負擔,若設計上充分利用其獨有的優勢,加以特殊的處理,如提高底層的地面標高,在下面設置自行車庫或交往活動空間.把底層和頂層的套型采用躍層,復式或帶有夾層的處理。在頂層采用退臺或坡頂形式的設計手法,上下兩層享有寬敞的露6、臺或可利用的閣樓,這就明顯的改善了上下兩層的居住條件。3 起居廳設計隨著人們經濟生活好轉,住宅條件的改善和人們對家庭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人們對住房內廳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戶希望起居廳成為起居、就餐、娛樂、接待客人、家庭團聚等活動的中心,是一個公共活動的共用空間。1996年12 月國家建設部發布的 2000 年小康型城市住宅科技產業的工程城市示范小區規劃設計導則(以下簡稱 導則),建議起居廳使用面積要達18平方米25平方米,并明確提出“實現公私分離,食寢分離,居寢分離,潔行分離”的使用質量要求。目前,城市住宅起居廳的面積多數已接近或達到這一標準范圍,但還有不少設計存在著起居廳的門洞數量過7、多,在較大的廳內,導致使用面積浪費。根據 導則 建議的面積標準和使用質量要求,起居廳是餐廳、客居不分離的,起居廳的空間是不封閉的、被穿套的。它既是一個家庭公共活動中心,又是一個交通空間,所以起居廳有著相互矛盾的雙重功能。矛盾就在于使用空間和交通空間的干擾和肢解,因此,能否緩和這一矛盾,是起居廳設計的關鍵所在。圍繞起居廳的功能空間主要有入口、廚房、衛生間、臥室等。所有這些房間的門洞、活動區域劃分、走道布置,這三者之間的平衡與矛盾構成了起居廳的設計。門洞的數量與位置決定了走道的多少與方向,走道的數量和方向劃分了起居廳的活動區域,所以,在起居廳設計中門的數量與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二至三個門的廳,對其功8、能影響不大,有四個門的廳,其交通面積增多,使用功能就會降低,有五個門以上的廳,作用就很小,基本只起著過道的作用,門洞的數量與位置起著決定性作用。實際上,就住宅的起居功能空間來講,問題的關鍵在于,是否與住宅入口及其它房間有著良好便利的空間關系,起居室不僅具有這種過渡空間的作用,同時其本身也應該具有很好的使用性。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對外交往的增多,起居廳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隨著面積標準和使用質量要求的提高,住宅套內的使用功能將進一步分離,例如現在有些城市餐居分離,單獨設置餐廳,衛生間三件設備分離,使盥洗、浴室、廁所可同時使用又互不干擾,這樣勢必會增加門洞數量,這就給住宅設計要在相應的面積標準下,9、力求發揮最大的居住質量效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改善廚房布置“廚房是住宅的心臟”,廚衛在套型中所占面積雖然不大,卻是家務活動集中并具有多種功能的房間。歷來住宅設計中廚房位置的布局都免除不了對居室寧靜、清潔的干擾。人們的烹調習慣以燒油炒菜為主,酸辣腥味等有害氣體往往嚴重污染居室的衣物,危及人身健康。所以,廚房、衛生間設計的改進是當前我國住宅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在現代住宅中,廚房的地位己顯得愈來愈重要,廚房的功能從過去單一的烹調行為發展為集倉儲、加工、清洗、烹飪和配餐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空間,所以DK 和D * K 型廚房應運而生,所謂DK 廚房,即餐廳10、和廚房合用同一空間;D * K 型廚房指的是用餐空間與灶臺、操作臺、洗滌池空間分離.即燃火點與餐室分隔的方式。DK 和D * K 型廚房的優點在于,使用方便,節省時間,減少串味,衛生,不影響廳內活動,造價低等。但是,采用DK 或D * K 型廚房,必須考慮當地人的生活習性,例如長期嗜好油煙大、辣味濃的住戶最好采用D * K 型廚房。從廚房的實例調查中可以看出,現有廚房的使用面積太小,給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排列零亂,沒有統一專用管道井,檢修也十分困難,脫排油煙機不設排污管道,污染環境,廚房設施不配套,缺少電源插座、水龍頭等,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現在全國不少地方推廣使用的ZPS 型廚房排油煙子母預制11、管道,體積小、質量輕,雖然增加了造價,但減少了環境污染,從長遠意義上來講是非常可行的,假如廚房和衛生間相連,還可同時使用一個排煙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冰箱己不再作為奢侈品放在起居廳,微波爐、電烤箱等廚房電氣產品不斷增多,若將廚房使用面積增加2平方米左右,使用功能卻會大大提高,這樣的廚房一定會深受廣大住戶的喜愛。目前在很多戶型設計中將后勤陽臺和廚房相連,熱水器以及洗衣機等設備置于后勤陽臺內,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廚衛空間的擁擠。5 衛生間設計在住宅設計中,對衛生間的私密性要求最高,因而衛生間的位置不宜正對入口或直接對起居廳開門,向廳內開門不僅會使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會把衛生間的氣味帶到廳中12、,從而破壞了廳內的環境氣氛。衛生間的位置最好與廚房鄰近,以便于管理線的集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又美觀大方。隨著套型面積的擴大,衛生間各種功能的分離現象也較多,希望將洗臉、便溺、盆浴分開,尤其在早晨使用時間比較集中,更顯出分離的必要性。按照人體工效學的原理確定衛生間的各種尺寸,在衛生間內設置梳洗空間,改善衛生間的通風排氣條件,做到明廚明衛;隨著人們生活私密性的不斷提高,對套內管線的布置又不斷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增強管線集中意識,把三表置于門斗或移出戶外等設計處理手法,另外由于煤氣熱水器的普遍使用,用戶在安裝熱水器時,不得不把煤氣管道接到衛生間內,因此在考慮衛生間的位置時,不能忽略這一點。這些雖屬13、局部處理,但實際效果很好。又由于私密性的要求,衛生間窗戶的設計不同于臥室和起居廳等房間的窗戶設計。衛生間的便溺、洗浴等行為都是私密性要求很高的行為,而目前衛生間窗戶的設計一般做法:外墻開洞方向上居中開窗,寬為600mm-90omm,高約1500mm,窗臺高900mm,衛生間面積有限,設備擺放緊湊,大便器或浴盆緊臨窗戶,致使對外暴露面積過大,不利于私密性,若拉上窗簾,則造成采光和通風排氣不利,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明衛的優點.因此,衛生間窗戶設計宜改為:寬1200mm-1500mm,窗臺在1500mm以上,窗上口提高至圈梁下皮,使原來的狹長形改為扁寬形,在墻面布置一些鏡面,這樣不至于因窗臺抬高而形成14、暗光區。6 注重平面布局,保證功能同期性決定任何一套戶型的平面布置,一個房間的平面因素無外乎是平面的形狀和尺度,平面的形狀和尺度直接影響著家具,陳設布置和行為活動范圍的合理性、靈活性和空間利用的經濟性。一個好的平面布置,一個適宜的平面尺度應能容納下現代家庭的家具陳設并能滿足必要的行為活動幅度。在注重平面布局的前題下,還應考慮住宅功能的同期性,一般住宅的結構壽命50-60年,甚至可達100年之久,如何使建筑功能與結構功能的耐久性保持一致,如何滿足在居住條件和建筑外觀上不斷更新的要求,在設計中就要考慮今后的改造和擴建的可能,為近遠期結合,小套變大套,底層商店變車庫,為生態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留有充分的余地,也是值得設計人員更加重視的。努力為住戶創建一個健康、環保、智能、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已經成為建筑設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社會職責。參考文獻:1沈建忠.住宅設計與施工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2(美)理查德,韋斯頓20 世紀住宅建筑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