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住宅小區建筑有效設計策略研究(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114
2022-07-07
3頁
40.30KB
1、現代住宅小區建筑有效設計策略研究【摘 要】 本文結合國內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的新要求,對當前存在的缺乏可持續發展規劃、缺乏生態環保意識與技術、文化內涵不足等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剖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現代住宅小區建筑在生態設計、節能設計、文化設計等方面實現有效設計的策略。 /1/view-12292636.htm【關鍵詞】 現代住宅小區;有效設計;策略一、引言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和房地產市場的日益繁榮,大眾對現代住宅小區設計的合理性、舒適性和生態環保水平有了更多的關注,也提出更加多元的要求。因此,開發商提出了“生態小區”、“景觀小區”、“花園小區”、“綠色小區”等新概念,并作為主要賣點大力推向市場。然而2、,許多小區在區域規劃、建筑分布、景觀設計等細節仍存在明顯不足,并未能達到真正的“生態”和“綠色”。基于此,本文從當前存在的問題入手,探尋住宅小區有效設計的策略,以期為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作出有益的思考。二、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的問題分析1. 缺乏可持續發展設計規劃現代住宅小區的首要職能是滿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要,其中包含區域使用需要、環境綠化需要、園內交通需要、安全需要、建筑維護需要等。然而,由于設計者專業水平、設計理念等方面的不足,許多住宅小區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無法應對未來居民數量、交通、氣候等變化帶來的挑戰。例如,一些小區在規劃時過多地占有公共區域,樓距設計過小造成生活及景觀上的困擾,或3、樓距設計過大造成土地浪費。再如,商住綜合型小區在區域規劃時不合理提升商業用地占有率,沒有考慮到未來小區內道路、綠地以及居民生活空間的拓展要求。一些小區在早期設計時壓縮道路寬度、減小停車場面積,也會造成后期園內交通擁堵、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部分小區為節省成本,忽視甚至忽略安全、消防和建筑維修的必要用地及相關設施,也較大地限制了園區的未來發展。2. 環境保護意識與技術缺失盡管許多小區打出“綠色”、“生態”的旗號,但是卻缺少對上述概念的深刻認識,僅僅將生態等同于綠化1,認為只要多點綠化就是實現了生態化。同時,在具體施工和設計時,采取各種不合理的手段強硬地進行“綠化”,非但沒有實現最初的生態目標,反而4、對原生環境造成巨大的損害。例如,一些小區砍伐原生樹木,然后直接栽種成型的大樹,甚至出現用假草坪來偽裝綠地的情況,而這種砍伐、移植和偽裝帶來的生態破壞可想而知。一些小區為了實現所謂的“自然景觀”,斷絕自然水系,推平土地,然后堆砌假山,挖湖造噴泉,甚至使用水泥來偽裝石凳、石椅和石頭路面。這樣,原有的水系破壞殆盡,人工湖缺乏活水從而變成死水臭水,偽裝的石頭路面還會阻礙地表水的吸收和滲透,造成園區內澇。這種帶有明顯人工雕琢痕跡的“自然景觀”,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而且破壞了自然系統的再生力,完全背離了生態的本意。一些小區雖然能夠較好地實現綠色規劃,但是在施工時沒有選擇綠色環保建材而選用傳統建材,也5、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對環境的傷害。另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則是設計者缺少對新技術、新材料的認識,不懂得使用太陽能、熱電聯動、自然風等自然能源來解決園區的能量消耗問題,不能很好地利用水循環、垃圾循環使用來達到小區自我凈化,使得“生態”僅僅停留在景觀上,而未深入到設計的細節中。3. 文化藝術內涵與底蘊不足目前我國住宅小區設計存在著“照搬照抄”的現象。一些設計者直接套用其他較著名小區的景觀設計、樓體設計,或者模仿其他成熟小區的區域規劃方式,不考慮所設計小區的自身特點、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千篇一律。而事實上,小區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做到賞心悅目,更需要綜合考慮小區在城市或者地區的文化位置,努力6、使小區成為當地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積極表達元素。鮮艷夸張的樓面顏色搭配古香古色的景觀設計,顯然說明設計者不能構建對小區文化內涵的整體理解,將其割裂為片面、局部的設計過程。而在祥和寧靜的小城鎮生硬地打造現代感、科技感十足的住宅小區,也顯然不能形成與周圍環境統一、和諧的感官體驗。三、現代住宅小區建筑的有效設計策略綜合以上分析,筆者大膽地將現代住宅小區的有效設計定義為:“能構建符合環境發展要求、具有合理結構與區域規劃、具備鮮明文化特征與藝術表達、適宜居住的現代住宅小區設計過程”。定義中闡明了有效設計的主要目標,而有效設計的策略則應圍繞目標的不同層面來構建。1. 住宅小區建筑的生態設計住宅小區的生態設7、計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綠化設計,其首要任務時獲得小區內生物系統的自然平衡。因此,應盡可能使用本地樹種和植被,同時利用各種生物之間的共生機制來合理搭配植物,保持自然系統的再生能力,并且通過合理地設計植被層的高度起到防塵、防潮的作用。其次,應當關注水循環系統設計,應盡可能使用自然水系,如引入自然溪流等。如果因環境原因無法獲得充足的自然水源而必須使用人工水景觀時,應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來完成水質凈化,并且利用環保材料制作駁岸,利用原生土地(而不是硬質地面)來增強凈化效果。第三是地形地貌的設計。小區設計應當盡量利用原有的地形,與其推平地面再堆造假山,不如在原先的小坡上種植樹木,鋪設林蔭小道。在不8、需要行車的地方用鵝卵石、天然石塊來代替水泥路面,在易積水的低洼地區鋪設吸水材料作為路面,都能有效地利用地形條件。2. 住宅小區建筑的節能設計小區節能設計的關鍵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恰當利用太陽能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能有效地解決小區公共照明用電的問題,同時為全區的供暖提供部分動力。利用水循環系統,修建蓄水池收集雨水,通過導流槽為噴泉提供水源,或者通過凈化設備來完成灌溉樹木、清洗路面的工作。利用風能來發電,能夠為道路照明和小功率用電提供能源。另一方面,則應該盡量選用節能建筑材料。例如,LED燈等冷光源材料能耗更低,且壽命更長,是路燈、草坪燈的理想選擇。使用聲控、時控開關,可以更好的降低不必要的消耗。9、使用反光度更好的材料作為墻面,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區照明的能耗。3. 住宅小區建筑的文化設計每個小區都應有不同的文化表達方式,景觀設計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不同地域的居民會有不同的歷史和民族歸屬需要。所以應當注意景觀的地區特色,保留本土文化特有的歷史標志物(如擺放歷史人物的雕塑,或者利用廢棄的材料作為歷史事件的紀念物),在建筑的外形設計、布局設計上體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對于居民的社交需要,則應當在設計中著重考慮社交場所的設置,例如在花園中設置小亭,在林蔭路安放長椅,設置專門的兒童游藝圓等。小區景觀的整體規劃則應圍繞所確立的小區文化內核來進行,是創造恬靜安逸的居住文化還是活潑開放的小區風格,是10、慢節奏的山水意境還是快節奏的都市感覺,顯然需要不同的設計思路,并且將其滲透到樓體布局、外墻色彩搭配、建筑外形,甚至門窗形狀、草坪柵欄、路燈樣式等諸多細節中。四、結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帶來對居住環境的更高要求,而城市建設和建設規劃也越來越強調對環境發展需求的關注。現代住宅小區是民居綜合體的典型體現,不僅涉及單個建筑的設計,更是對多元建筑物進行統籌規劃、整合思考的過程。合理的生態設計、節能設計、文化設計,將為現代住宅小區的有效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設計中對小區智能化要求給予恰當的關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小區人文服務的質量,也能為現代住宅小區的有效設計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參考文獻:1鞠小穎. 城市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研究D .山東輕工業學院(2012):37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