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立體構成(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146
2022-07-07
3頁
982.50KB
1、現代建筑立體構成課 型:綜合課教學方法:講解、演示與手工制作相結合。一、教學目的1、通過對形體變化的訓練,培養學生對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2、通過形象思維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求知欲望。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平面和立體的過渡。2、難點:什么是構成和構成制作方法。三、教具與學具準備1、教具:(1)多媒體演示(2)立體、半立體構成成品若干; 2、學具準備:材料:紙(卡紙、鉛畫紙、瓦楞紙、吹塑紙等紙質較硬的紙)易拉罐泡沫塑料顏料(水粉、水彩等)剪刀、尺、美工刀、筆、雙面膠四、教學步驟一,導入:課件出示房屋建筑的過程引入課題。這樣的建筑,已經不是純粹用來居住的房子了,而是一種科2、學,藝術了。是人類智慧和審美的結晶。這就是現代建筑。二 新授1,視頻欣賞 你看到了哪些建筑。你有哪些感想? 小結 現代文明帶來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2師生共同欣賞現代建筑。 簡單介紹流水別墅和悉尼歌劇院 流水別墅是賴特為卡夫曼家族設計的別墅.在瀑布之上,賴特實現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夢想,懸的樓板錨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層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大房間,通過空間處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種從屬空間,并且有小梯與下面的水池聯系.正面在窗臺與天棚之間,是一金屬窗框的大玻璃,虛實對比十分強烈。整個構思是膽的,成為無與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現代建筑。 悉尼歌劇院是丹麥建3、筑師烏特松設計的,他設計的屋頂像一艘整裝待發的航船。這個設計非常大膽和先進,它超過了當時工程學的所能容納的范圍。因此烏特松必須要花上兩年的時間作調查并重新設計以提出一個在結構上符合實際的方案。這個方案在1954年仍在討論中,但烏特松卻在1966年辭職了,因為人們對建筑成本和內部裝飾的意見不同而爭論不休。一組澳大利亞建筑師接受了這項任務,并開始廣泛地尋找這座建筑所適合的結構。他們解決了建筑時所涉及的所有困難,成功地建成了這座世界藝術的象征性建筑。3 啟發引導 現代建筑給了你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大師你會如何設計。4 設計涂鴉立體構成的制作即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內容。回憶:平面構成是在二維平面里的造型活4、動,它所產生的效果只是平面的圖案,而立體構成是將形態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則創造出實際占據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的造物活動。5簡單介紹立體構成的學生作品。 提問:運用了那些制作方法?哪些可以借鑒?再讓學生看一組略為粗糙的作品,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解決問題。如,顏色不協調,大小比例不對,設計過于復雜等等。7復習制作過程要點柱的制作方法 8 學生開始制作,主題為“三口之家的別墅”,教師巡回知道,對問題及時解決。9 制作完畢學生互評開始,評分標準如下: 立體構成評價表(總分:10)構思(2.5外形(2.5)制作(2.5簡介(2.5評分標準巧妙美觀細致簡潔明了2.5還可以還可以一般一般2一般一般一般一般1.5 10 教師總結并展示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