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269
2022-07-07
3頁
20.50KB
1、1 .加強領導,從嚴管理,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一是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單位是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責任主體,依法承擔所屬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 二是明確職責,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單位的法定代表或主要負責人是文物建筑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依法承擔消防安全責任。并根據單位實際確定文物建筑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時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三是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嚴格落實防火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 四是建立防火檔案,逐步改善防滅火條件。 2、五是加強宣傳古建筑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消防安全知識,不斷提高群眾保護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識。 六是建立義務消防組織,定期進行訓練。 七是制定滅火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2 .嚴格生活用火管理嚴格生活用火管理嚴格生活用火管理嚴格生活用火管理。 一是在古建筑內應嚴禁使用液化氣和安裝煤氣管道。 二是做飯、采暖的爐灶煙囪,必須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三是供游人參觀或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禁止吸煙,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小孩玩火,并應當設有明顯的禁止標志。 四是如因維修需要臨時使用焊接、切割設備的,必須經相關單位批準,指定專人監護,嚴格落實安全措施。 五是爐灰、垃圾等應設專用場地堆放,并指定專人管理。 3 . 嚴格3、電源管理嚴格電源管理嚴格電源管理嚴格電源管理。 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古建筑不準安裝大功率電燈和其他電器設備。 二是古建筑的電氣線路,一律采用銅芯絕緣導線,并穿金屬管敷設,嚴禁亂拉亂接電線。 三是規范配線方式,一般應將一座殿作為一個單獨的分支回路,獨立設置控制開關。 四是在古建筑內,禁止使用表面溫度較高的碘鎢燈等加熱照明器具。 五是古建筑如臨時需要使用電氣照明或其它設備,必須辦理臨時用電審批手續,由專職電工安裝,用電結束即拆除4 4 4 4 改善防火條件改善防火條件改善防火條件改善防火條件,創造安全環境創造安全環境創造安全環境創造安全環境。另外還得注意幾點: 一是古建筑內不得開設飯店4、餐館、茶館、旅館、招待所或生產車間、物資倉庫、辦公室及職工宿舍、居民住宅等。 二是在古建筑范圍內,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品,嚴禁儲存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 三是古建筑群禁止搭建臨時易燃可燃建筑。 四是凡與古建筑毗連的棚屋,必須拆除。 五是對古建筑的木質構件,應噴涂防火涂料,以提高耐火等級。 六是古建筑群應考慮在不破壞原有格局的情況下,適當設置防火墻、防火門進行防火分隔。 七是古建筑群,要逐步改善交通條件,疏通疏散通道,確保消防車能夠到達古建筑附近。 八是古建筑群,應利用市政供水管網,安裝室外消火栓;無市政供水管網的,應修建消防水池,儲水量應保證滅火持續時間不少于3小時。 九是按照國家標準配5、置必要的滅火器材和工具。 十是古建筑群,應按照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負責古建筑群的消防管理和火災撲救. 5 .設置安裝適宜的防、避雷設施。并對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引下線、接地線等定期檢測,尤其是在雷雨季節來臨前,要保證其完好有效 古建筑范圍內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應盡早將其搬遷。古建筑內或是外圍毗連古建筑的范圍,搭有臨時建筑,破壞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間距的,應堅決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構件部分、重點保護部位與古建筑內懸掛得各種棉、麻、絲毛紡織品飾物和帳幔、傘蓋等,宜進行防火阻燃處理 此外,要完善消防設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在古建筑范圍內應設計、布置消防供水系統,充分利用人工水6、井和天然水源或市政水源逐步解決消防給水;在有消防管道的地區,參照有關規定設置室外消火栓,或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修建消防水池,設置消防水缸。消防給水可采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給水系統。城市間的古建筑,應利用市政供水管網設置室外消火栓。偏遠的古建筑還應設置地下消防水池或挖水井,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應滿足撲救一次火災,保證不小于2h的用水量。并按要求配備足夠的移動式滅火器,設置火災報警、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裝設電話或配備移動電話以備報警時專用;對已建的柱、梁、枋、檀、椽和樓板等主要木質構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噴涂防火涂料,形成一層保護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燒性能,阻滯火災迅速蔓7、延;在古建筑圍墻外20米范圍內不允許堆積落葉和生長荒草 對于影響較大、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文化古建筑,我們應保留他原有的建筑風貌和文化功能,因為這些特點正是它的價值所在。筆者認為,這一類文物古建筑應采取“突尼斯”消防保護形式,文化古建筑作為一個整體,一旦局部受到破壞,其原先的歷史價值、藝術魅力就大大降低。因此,對于這一類文物古建筑我們考慮的不應該是發生火災后如何去救,而是如何讓它的火災發生率降到零。如果我們一味地去利用現代消防技術、措施去對這類古建筑進行消防保護,由于建筑布局、結構、材料等方面與現代建筑有著本質的區別,現代建筑防火規范和消防設施不但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效能,而且安裝、施工還會給文物古8、建筑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對于這一類古建筑的消防保護,我們應發揮自然平衡的效能,突出人的作用。 1、前期的防護措施 (1)認真落實文物古建筑單位逐級消防責任制和崗位防火安全責任制,組織單位人員認真學習消防法規,提高全員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嚴格落實巡防工作制度,加強24小時值班和防火巡 (3)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工作人員和游客的消防意識。同時對工作人員開展消防培訓,使他們懂得用火安全管理,懂易燃物品的安全保管,會報火警,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提高初期火災控制和撲救能力。 2、現代的消防設施 那么是不是對于這一類文物古建筑就可以不用去做消防工作了呢?當然不是的,因9、為我們“防”的再嚴,也不能保證火災能夠永遠遠離我們的古建筑。所以我們要在不損壞古建筑本身風貌、文化功能,不打破幾百年來形成的這種自然平衡的基礎上去做好我們的古建筑消防工作。筆者通過多年來對古建筑的調查研究,認為這一類古建筑消防工作應該著重做好兩方面。一方面,做好早期火災的探測和報警,只有把火災消滅在萌芽或者早期狀態,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古建筑。一般建筑物當發生火災后,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有效的滅火手段控制火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文物古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一旦火災達到全面燃燒階段,撲救難度將大大加大,加之由于古建筑所處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點等原因,往往很難有效控制火勢,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永久性損失,10、甚至導致蘊含珍貴歷史文物價值的古建筑付之一炬。就算是利用現代的消防設備進行火災撲救,由于古建筑的消防設施的設置方面缺少一定的科學性,對古建筑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損害。因此古建筑火災的控制重心應該放在早期火災的發現和撲救上,防止其形成規模,將其早早消滅在萌芽狀態。 (1)火災報警系統 通過對文物古建筑各種火災報警系統的對比分析認為,在古建筑安裝無線火災報警系統是比較好的實現方式之一。無線火災報警技術的發展直接受益于近10年來移動電話市場的推動,微電子技術和蓄電池技術的進步使“無線監控”這一要求成為可能。無線火災報警系統由控制盤、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和警報裝置組成,所有裝置均裝有無線電收發兩用機,除控11、制盤外,其他裝置由自帶蓄電池提供電源。該系統最大的優點就是基本無需電纜布線。沒有布線要求,就無須破壞建筑物結構,無需埋設任何管線,這一點對古建筑來說尤為重要。 (2)必要的滅火設施 另一方面,在保護古建筑歷史文化價值的基礎上配置必要的滅火設施,由于暫時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保護上還沒有相應的規范可依,我們應結合古建筑特點,因地制宜。筆者認為,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設備的設置中,可以采取確“強化室外,暫緩室內”的理念,如消火栓設置方面,將室內消火栓移至室外設置,即室內消火栓外置,設置明顯標志。并在室外消火栓處設置啟泵按鈕,以便火災時使用。同時,為防止滅火過程中帶來的嚴重水漬損失,可用霧狀水槍代替直流水槍12、,同時水源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杜絕利用污染的水作為消防水源。這樣,既保護了文物古建筑不受火災侵害,同時也不影響古建筑前期 (1)堅持堅持“從嚴管理,防患未然”的原則,落實各級部門的消防安全責任,加強古建筑消防宣傳教育。 (2)根據火災危險性調查、評估,設置相應的火災探測報警系統。 (3)利用清潔、高效的阻燃技術對古建筑的木結構進行阻燃處理,改善其耐火極限。 (4)合理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和滅火器,提高初期火災撲救能力。 (5)對古建筑群配置輕型消防車、消防摩托車、手抬機動泵、高壓脈沖水槍等移動式滅火裝備。 2、現代的消防設施 (1)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應用范圍最廣、應用量最多、滅火成功率最高且造價低廉的滅火系統,該系統具有自動探火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的優良性能,能夠有效地避免因火災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2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