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保育立場書(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281
2022-07-07
2頁
33.50KB
1、文物建築保育立場書文物建築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見證著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它是市民共同擁有的資源,讓我們從中認識自己的文化身分,亦豐富了城市的生活空間。文物建築保護政策要制訂全面的保育文物建築措施,實需要各個界別的參與。一個由政府部門、社會專業人士及社區代表組成的組織或委員會,正可負責統籌和協調各個界別的意見。另一方面,公眾參與和公眾教育對制訂和執行文物建築保護政策亦是必需的。除了政府和專業人士的意見,公眾的意見亦同樣重要。這個跨界別組織委員會應透過公開及透明的過程制訂政策,同時應是個讓公眾發表意見和討論政策的平臺。應保育哪些文物建築?如何保育文物建築?在實際空間運用而言,如古蹟和文物建築純粹2、作導賞之用,或因沒有活化再利用而荒廢,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從文化層面而言,香港的文物就是我們獨特歷史的見證,無可取代。保護文物可給後代留下文化遺產帶來文化的延續和歸屬感。文物有助界定我們的文化身分(民政事務局文物建築保護政策檢討諮詢文件第二頁,二零零四年二月)文物保育對我們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有莫大的重要性。彈性處理文物保育的範圍和方法,是令文物建築得以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在保育個別建築物或地點的同時,我們亦需要細心考慮如何保留附近的區域,以及社會對該處的集體記憶。在這方面,政府應更主動提倡活化和彈性處理文物建築,過程中亦應包括公眾參與。政府可透過公眾參與的過程,收集公眾意見,3、以制訂一份清單,詳列本港值得保育的建築物和地區。政府可考慮先處理政府建築物;至於屬私人所有的建築,外地有很多值得參考的獎勵方案,如提供資助或貸款以協助擁有人維修歷史建築物,規劃管制或罰則,豁免某些法例的規定(例如:建築物規例的現行標準及要求、規劃規例關於特定用途或提供如泊車位等設施的規定),就保護歷史建築提供免費專業意見及技術協助,稅收抵免或物業稅遺產稅寬免,協助安置租戶,轉移發展權,即擁有人或發展商可以把受保護建築物未行使的發展權轉移到另一地點等。(民政事務局文物建築保護政策檢討諮詢文件第十頁,二零零四年二月)。香港現時欠缺的是一套完善的政策和機制去執行這些獎勵措施。另一方面,從有經濟效益的4、保育項目所帶來的收益,可用以支持其他經濟效益較少的項目。理論上,文物保育本身應該是有可持續性的。公眾教育要促進社會各界就保育文物建築進行理性的討論和平衡各界意見,公眾教育至為重要。在保育文物建築這個重要課題上,政府應預留更多資源以加強公眾教育,推廣保育文物建築的價值和背後的原因,使市民學習欣賞我們的文物建築,和衡量文物保育的根本問題。保育歷史文物,是令我們的下一代能對自己的文化認知得以持續,因此學校社群在文物保育的教育工作和推廣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外,社區組織、政府、教育界和專業人士的互相協作亦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透過協作,一些專業團體、有興趣人士及學者能與政府合力推動保育文物及教育工作,使我們的下一代更了解文物保育的根本問題;不但有助培養學生的道德和公民意識,亦有可能從他們對文物建築保育的創新意念引發一些具社會和經濟效益的保育方案。C A R ECentre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for Education, Elderly,Environment and Excellence Ltd.優環長學建築設計研究中心二零零四年七月十八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