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發基地B-A軸承臺及地梁施工方案 (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34712
2022-07-07
29頁
822KB
1、 編號:ZGJZ.HDJY-59華大基因中心B-A軸承臺及地梁施工方案 編 制 人 : 審 核 人 : 批 準 人 : 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準備及進度計劃1四、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24.1 承臺下支撐體系施工2地基處理24.1.2承臺下腳手架搭設24.1.3抱樁加固44.1.4承臺模板的加固44.2地梁支撐體系施工44.2.1地基處理44.2.2地梁下腳手架搭設44.2.3地梁模板的加固64.3 特殊位置(B-B軸)底板、承臺、集水井施工64.4混凝土的澆筑6五、質量保證措施75.1施工技術三級交底75.2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75.3加強質量檢查7六、 安全保證措施76.12、安全管理體系76.1.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76.2.2安全生產檢查與驗收制度86.2施工安全技術措施86.3施工監測措施86.3.1 監測內容86.3.2監測計劃及措施96.4應急預案96.4.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9應急救援組織架構圖96.4.3應急響應10七、 計算書117.1 承臺支撐體系計算117.2 地梁支撐體系計算19一、編制依據 1、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 17656-2008 2、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 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13; 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15; 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3、GB50010-2010;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 JGJ162-2008; 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11; 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2011; 9、建筑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二、工程概況 華大基因中心項目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生物科技研發基地。項目基地位于深圳市鹽田區03-01號片區大梅沙地區12-1 E9地塊,南臨鹽壩高速公路,東、西、北三面環山位于地塊南側。南北長約470m,東西寬約270m,總用地面積102999.81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92300.88平方米,規劃計容總建筑面積206000平方米。4、總建筑面積約34.4萬。目前B-A/C-F軸C12C17六根樁已完成接樁,樁上承臺還未施工(承臺編號為cCT1a,尺寸為2.6m3.1m,高度為1.4m,承臺頂面標高-0.3),且承臺上有地梁(DL6001200)與B區B-B軸柱相連。三、施工準備及進度計劃1.人機料準備 鋼管型號選用選用483.25的鋼管,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大螺栓必須更換。模板選用183091518mm九層膠合板。必須符合我國5、林業部規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 17656-2008中的規定。木方選用經過刨制并且質量較好的50100mm木枋,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折裂、枯節的木材。 木材的材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的規定。材料配置計劃如下:序號材料名稱單位型號用量1鋼管根483.25(6m長鋼管)64502模板183091518mm九層膠合板4753木方m50100mm9004對拉螺桿m1411255扣件個3000 人員配備計劃:施工員1名,技術員1名,木工、鋼筋工、混凝土工各10名。 2.施工進度安排 地梁及承臺的施工日期為2017.3.22017.3.30。四、施工6、方法及工藝要求4.1 承臺下支撐體系施工地基處理 鋼管腳手架支設前,應加設墊板,墊板應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且應中心承載。樁周邊土層應做硬化,澆筑100mm厚的C15素混凝土墊層。4.1.2承臺下腳手架搭設 承臺下支撐體系采用落地腳手架。腳手架搭設高度為9.2米,鋼管483.25,立桿間距為225600,步距1.5米,承臺外設置800寬操作平臺,立竿沿承臺長寬方向的縱橫間距如下圖所示。腳手架四面設置豎向連續剪刀撐,整體采取抱樁措施,與澆筑成形的樁連成整體,保證整個支撐體系的穩定性。附圖承臺下立桿支撐平面圖及支撐體系正、側立面圖。 承臺支撐體系正立面圖 承臺支撐體系側立面圖 4.1.3抱樁加固腳7、手架支撐體系與樁通過縱橫方向水平桿連接,步距同腳手架水平桿間距,為1500mm,保證整個支撐體系的穩定性。4.1.4承臺模板的加固 承臺高度為1400,采用對拉螺桿加固,第一道對拉螺桿距承臺底200,往上每隔400設置一道對拉螺桿,沿承臺長寬方向對拉螺桿間距均為400,模板外豎向木方第一道主楞,水平雙鋼管第二道主楞,模板內考慮承臺尺寸較大,對拉螺桿另一頭可固定在樁頭鋼筋上。4.2地梁支撐體系施工4.2.1地基處理 鋼管腳手架支設前,應加設墊板,墊板應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且應中心承載。樁周邊土層應做硬化,澆筑100mm厚的C15素混凝土墊層。4.2.2地梁下腳手架搭設地梁的尺寸為60012008、,腳手架搭設最高處為10m,最低處為4.9m,長度為8.8m,其中有4.95m水平長度范圍內立桿需支撐在44斜坡上。地梁支撐體系如下圖所示。沿地梁梁長方向立桿間距為600,第一道水平桿距底部200,步距1500。外圍設置豎向連續式剪刀撐。當立桿支撐到邊坡上時,可將立桿與邊坡上鋼花土釘管相連,鋼花土釘管不足時,兩鋼花管之間亦可用鋼管連接,將立桿固定在該鋼管上。支撐體系兩邊設置多道斜撐,保證架體在斜坡上的穩定性。附圖地梁下立桿支撐平面圖及支撐體系正、側立面圖。地梁支撐體系正立面及平面圖 地梁支撐體系側立面圖4.2.3地梁模板的加固地梁尺寸為6001200,采用對拉螺桿加固,梁底一道步步緊,往上每隔9、400設置一道對拉螺桿,沿梁長方向對拉螺桿間距均為400,模板外豎向木方第一道主楞,水平雙鋼管第二道主楞。4.3 特殊位置(B-B軸)底板、承臺、集水井施工 因連通道冠梁往北面凸出位置,B-B軸交B-6、B-7軸兩樁位于原支護邊坡上,樁上承臺及部分底板無法在原有邊坡基礎上施工,需要土方回填,施工工藝如下: 邊坡底部冠梁寬度為1300,在冠梁中部砌筑1m高二四墻,從而減小邊坡坡度;沿冠梁長度方向每隔2m設置一道0.5m長的磚垛,保證墻體穩定性。 在原有邊坡上面回填土方,并設置平臺,邊坡采用人工夯實噴錨,平臺基底澆筑100厚C15砼硬化,保證基底、邊坡穩定,詳見下圖;在平臺上設置立桿,立桿橫距2010、0,縱距600,保證承臺及底板施工。因兩樁之間有一221.5集水井,考慮集水井施工,將平臺標高定為39.700,集水井采用磚胎膜砌筑。邊坡上底板、承臺施工4.4混凝土的澆筑 在澆注混凝土之前,需將模板澆水濕潤,然后分層(層厚約50cm)澆注混凝土,每次澆筑混凝土需振搗密實,尤其是梁(承臺)底、梁(承臺)中及節點位置的振搗到位,避免蜂窩、麻面等常見質量通病。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混凝土灌注完后需及時養護。五、質量保證措施5.1施工技術三級交底 工程開工之前,由項目部技術部進行施工技術交底,使每位施工工人都能熟知施工技術要點。 5.2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中工藝要點、施工注意事11、項、質量標準和質量保證措施搞好施工各階段中的質量控制工作,有關人員各負其責,逐項逐級把好關,以確保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有序。 5.3加強質量檢查 支撐體系搭設完成后,項目安全部、質檢部需聯合對架體進行驗收,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并同意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六、 安全保證措施6.1安全管理體系6.1.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項目按需要建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首的生產安全管理小組,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必須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成成員如表6.1所示:表6.1 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成員成員職務聯系電話備注王立紅EPC項目經理組 長張家國EPC生產經理副組長朱君土建項目經理副組長潘少12、華安全總監副組長朱永新總工組 員楊召生產經理組 員王瀟鋒技術負責人組 員唐作濤施工員組 員周輝材料主管組 員6.2.2安全生產檢查與驗收制度1)安全檢查:驗收性檢查:包括腳手架使用前的驗收,檢查時由技術總工和安全主管負責,各主管工長均要參加并落實相關整改責任。專業性檢查:包括各專項施工方案等,在施工前由技術總工主持,木工工長、鋼筋工長、模板班組長、鋼筋班組長均要參加并嚴格按經批準后的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對檢查出的問題要開出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進行復檢,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部位要責令停工整改,各相關責任人分別落實相應的責任,項目經理落實領導責任,執行經理落實具體的實施領導責任,技術總工落實技術責13、任,安全員落實監督責任,主管工長和班組長落實各主管和承包范圍內的整改責任。2)安全驗收:本工程堅持“驗收合格才能使用”的原則進行施工安全驗收,所有驗收都必須進行記錄并辦理書面確認手續,否則無效。6.2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操作人員應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2)需設置地梁周圍臨邊防護,模板安裝應避免材料、工具過于集中堆放。 3)對邊坡設明顯標識,提醒地面人員注意安全; 4)支模過程中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已就位模板或支架連接穩固,不得浮擱或懸空。 5)在現場安裝模板時,所有工具應裝入工具袋內,防止高處作業時,工具掉下傷人。 6)六級以上(含六級)大風、大雪、大霧、大雨天氣停止腳手架作業。614、.3施工監測措施6.3.1 監測內容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4)架體是否有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7)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6.3.2監測計劃及措施1、監測要貫穿在模板支撐系統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2、混凝土澆筑前,監測人員在架外設置觀測點,架內在相應縱橫立桿中部用鋼筋焊上被觀測點,涂上反光且有刻度的標志以利觀測。3、在澆筑混凝土時,用兩臺經緯儀,分別對縱橫立桿和支撐體系的水平桿進行變形觀測,發現實測撓15、度值接近,立即向監測組同時向現場施工人員示警。接警后,監測小組立即調動相關人員和設備進行加固處理。4、在澆筑混凝土時,安全員、兼職安全員要跟班作業,加強對支撐體系變形的巡視,支撐系統內不得有人施工作業。6.4應急預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1)項目按需要建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首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必須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當接到事故報告后,領導小組成員應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并迅速到達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成如下:組 長:王立紅副組長:潘少華組 員:高 飛(2)項目經理部各班組建立各班組應急救援小組,并抽調人員參加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的應急救援演習。(3)相關16、聯系方式:項目經理電話:就醫醫院電話:(0755)25259893就醫醫院地址:梅沙醫院(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望翠路2號)應急救援組織架構圖 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王立紅班組應急救援小組 :潘少華 項目書記 :蒲云貴專業工長:唐作濤項目安全值班領導信息發布小組通訊聯絡小 組疏散引導小 組安全防護救護小 組 物資供應小 組現場保護警衛小 組6.4.3應急響應1、重大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事故現場主要負責人或現場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進行全方位的搶救和應急處理;項目部的主要負責人在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期間不得擅離職守;同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公司領導根據實際情況在法17、定時間內,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政府部門報告;2、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3、保護事故現場,如需要移動物體的,應在現場作好記號;4、通訊電話:如發生火災,立即采取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撲滅,如火勢不能控制,立即撥打(火警)119報警,如發生人員傷亡、中毒、傳染性疾病等事故,現場應積極采取必要的醫療救護措施,并立即撥打120急救請求電話救助。任何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安全事故;5、項目部應急預案啟動后,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各專業班組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有關的控制措施;6、應18、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應急搶救人員分工如下:1)指揮組:組長、副組長負責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處理重大事故,統一指揮對重大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2)現場搶救組:組長、副組長、組員及各班組長負責對重大事故應急搶險、搶救處理,協助地方有關部門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并會同公司總工一起提出事故技術措施并分析事故原因,保護好事故現場,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負責事故現場整改措施的落實,對搶險工作人員安排、救援指導或督察。必要時,應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并可以依法對事故區域實行封閉;3)技術措施保障組:組長、副組長、組員在接受項目部搶險救援指令后,應及時提供搶險救援技術措施、方案,確保措施及時、合19、理、有效;4)物資供應保障組:組長、副組長、組員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全力配合救援小組的物資供應。做到信息準確,物資供應充足;5)資金保障組:組長、副組長為事故建立和準備應急救援專項資金,同時積極配合物資供應組的資金保障;6)信息組:組長、副組長、組員及班組長建立重大事故信息上報、通告制度,保持本項目應急救援體系的有效性,積極響應外部機構的應急救援;7)事故處理組:組長、副組長、組員根據重大事故應急處理的需要,依法妥善處理事故的后續人員安定或安撫工作,對事件的處理要公正合理、合法。七、 計算書7.1 承臺支撐體系計算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20、范(JGJ130-2011)。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9.2m,立桿的縱距 b=0.60m,立桿的橫距 l=0.60m,立桿的步距 h=1.50m。腳手板自重0.30kN/m2,欄桿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載5.00kN/m2,施工活荷載2.50kN/m2。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70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0.40。 圖1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一、基本計算參數同上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21、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縱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線荷載(kN/m): q1 =0.000+0.3000.300=0.09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 q21 = 5.0000.300=1.5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kN/m): q22 = 2.5000.300=0.750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750+1.500=2.250kN/m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22、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1.200.090=0.108kN/m活荷載 q2 = 1.400.750+1.401.500=3.150kN/m最大彎矩 Mmax=(0.100.108+0.1173.150)0.6002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3.15)0.60=2.339kN抗彎計算強度 f=0.137106/4491.0=30.41N/mm2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0.090kN/m23、活荷載 q2 = 0.750+1.500=2.25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0.6770.090+0.9902.250)600.04/(1002.06105107780.0)=0.134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2.34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24、ax最大變形 vmax=0.118mm最大支座力 Qmax=5.029kN抗彎計算強度 f=0.246106/4491.0=54.69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5.03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25、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1039.200=0.952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欄桿的自重(kN): NG2 = 0.1500.600=0.090kN(3)腳手板自重(kN): NG3 = 0.3000.6000.600=0.108kN(4)堆放荷載(kN): NG4 = 5.0000.6000.600=1.80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2.950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26、000.6000.600=0.900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4.80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2027、11,由公式計算 l0 = ku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5.3.4取值為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u = 2.335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50m; h 腳手架步距;h = 1.50m;計算結果:l0=4.045m =4045/16.0=253.629 =0.114 =4800/(0.114424)=99.50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七、基礎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28、(kN/m2),p = N/A;p = 19.20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4.80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模板支撐架計算滿足要求!7.2 地梁支撐體系計算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29、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0.0m,立桿的縱距 b=0.60m,立桿的橫距 l=0.30m,立桿的步距 h=1.50m。腳手板自重0.30kN/m2,欄桿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載5.00kN/m2,施工活荷載2.50kN/m2。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70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0.40。 圖1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一、基本計算參數同上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30、 縱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線荷載(kN/m): q1 =0.000+0.3000.300=0.09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 q21 = 5.0000.300=1.5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kN/m): q22 = 2.5000.300=0.750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750+1.500=2.250kN/m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131、.200.090=0.108kN/m活荷載 q2 = 1.400.750+1.401.500=3.150kN/m最大彎矩 Mmax=(0.100.108+0.1173.150)0.6002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3.15)0.60=2.339kN抗彎計算強度 f=0.137106/4491.0=30.41N/mm2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0.090kN/m活荷載 q2 = 0.750+1.500=2.25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32、=(0.6770.090+0.9902.250)600.04/(1002.06105107780.0)=0.134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2.34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最大變形 vmax=0.000mm最大支座力 Qmax=2.339kN抗彎計算強度 f=0.33、000106/4491.0=0.00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2.34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09610.000=034、.956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欄桿的自重(kN): NG2 = 0.1500.300=0.045kN(3)腳手板自重(kN): NG3 = 0.3000.6000.300=0.054kN(4)堆放荷載(kN): NG4 = 5.0000.6000.300=0.90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1.955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000.6000.300=0.450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35、 1.2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2.98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2011,由公式計算 l0 = ku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5.3.4取值為1.155; u36、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u = 2.335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50m; h 腳手架步距;h = 1.50m;計算結果:l0=4.045m =4045/16.0=253.629 =0.114 =2976/(0.114424)=61.688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七、基礎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11.90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2.98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模板支撐架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