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工程T1航站樓原有結構拆除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34727
2022-07-07
4頁
3.32MB
1、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工程(T2航站樓及高架橋項目)-T2航站樓T1航站樓原有結構拆除方案(二)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工程(T2航站樓及高架橋項目)-T2航站樓二一六年七月T1航站樓原有結構拆除方案(二)1、編制說明由于T1航站樓原有結構進入T2航站樓施工范圍,經與業主溝通,該部位為T1航站樓裝飾部位,按照業主要求,該部位由我司進行拆除,拆除方式采用靜力排孔切割。2、施工范圍 擬拆除結構(一)擬拆除結構(二)根據現場實際,需拆除T1航站樓結構體如上圖所示。擬拆除結構(一)尺寸為1840*13600(周長);擬拆除結構(二)尺寸為19800*182、40*930;結構形式均為鋼筋混凝土,混凝土厚度約500mm。3、主要材料準備序號設備名稱用途數量1風鎬混凝土破除4個2水鉆混凝土破除5個3液壓鉗鋼筋切斷3個4、施工方法(1)施工準備施工前需請業主確認施工部位是否有管線,合理安排拆移順序及方式。由于施工人員已進入航站樓區域,為確保不停航施工,施工期間應及時向業主上報施工狀況,明確每天的施工作業范圍、施工時間、施工作業人員,嚴格遵守不停航相關規定。(2)施工防護根據現場實際,施工人員可站在T1航站樓樓頂位置進行結構拆除施工。其中,擬拆除結構(一)高度較高(標高約25m),三面臨空。施工時應搭設防護欄桿,并采取抱柱措施,間距1.5m一道,保證防護3、欄桿與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拉結。防護欄桿自一層地面開始,采用雙排腳手架。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1.2m,步距1.5m。設縱向剪刀撐自底至頂,滿布腳手板,設水平兜網,懸掛密目網,施工時作業人員系安全繩。擬拆除結構(二)臨近T2航站樓施工區域(標高約25m),施工時在T2航站樓樓板處開始搭設防護欄桿(標高8.45m),采用雙排腳手架,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1.2m,步距1.5m。間距1.5m設拋撐一道。防護欄桿上滿布腳手板,設水平兜網,懸掛密目網,保證混凝土結構拆除過程中無高處墜物,該防護欄桿位置嚴禁上人,所有結構拆除施工均在T1航站樓樓頂位置進行。由于施工區域進入T1航站樓樓頂,樓頂有防水,4、為保證工程施工對原有航站樓無影響,工人在樓頂施工時,操作面下方應滿鋪跳板,防止混凝土廢渣破壞已有防水,之后在跳板上方搭設操作架,操作架采用成品可移動式操作架,保證工人施工安全。 (3)灑水濕潤施工前應對需剔鑿結構部位進行灑水濕潤,并且保證剔鑿過程中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4)剔鑿施工a.使用鋼釬、錘子、小型風鎬等破除已有結構附加層部位,施工時嚴控揚塵。剔鑿的混凝土廢渣、鋼化玻璃渣等人工清運至地面,統一處理。b.為減少鋼筋混凝土結構剔鑿過程對原有航站樓的擾動,采用水鉆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分塊進行剔鑿。剔鑿時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順序,逐塊剔鑿施工。施工時采用開孔直徑100mm的水鉆剔鑿,水鉆孔疊合35、0mm。每塊鋼筋混凝土挑板剔鑿方式如下:水鉆開孔示意圖(擬拆除結構二)c.水鉆開孔過程中按照上圖所示1,2,3,4。的順利進行分塊剔鑿,剔鑿時應防止混凝土結構廢渣高處墜落,宜在防護欄桿位置增設木跳板及密目網。再施工分塊2,依此類推施工即可。分塊尺寸以500mm*500mm為宜。擬拆除結構(一)同理施工,按照500mm*500mm分塊水鉆剔鑿,減少對原有T1航站樓的擾動,同時保證工人易操作,宜搬運。d.各分塊鋼筋混凝土部位自結構體剔除后,利用現有施工小吊車,吊運離場。e.采用液壓鉗將與結構相連的剩余鋼筋茬切斷。f.人工鑿毛剔鑿面鋼筋混凝土結構,剔鑿完成后,表面應露出粗骨料,之后采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進行修補。5、施工注意事項(1)進行拆除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站在穩定的結構上操作,并系好安全繩。(2)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原有航站樓的保護,減少剔鑿擾動對結構的影響。并需加強對屋面防水的保護,嚴禁隨意堆放混凝土殘渣。(3)剔鑿混凝土結構時,應對拆除物采取有效的防下落控制措施。在腳手板上增設密目網,施工時作業面下方禁止人員靠近。(4)破除工作完成后,應及時將廢渣清運出場。(5)嚴格用電管理,嚴禁私搭亂接,施工現場做好安全消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