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商業廣場項目雨期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34898
2022-07-07
22頁
1.51MB
1、運城商業廣場項目2017年雨期施工方案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八月運城商業廣場項目2017年雨期施工方案編制: 邵 奇審核: 張 旭審批: 馬 壯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八月目 錄一、編制說明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雨期施工時間2二、 工程概況及雨期形象進度22.1工程概況22.2雨期形象進度32.3雨期施工控制重點4三、 雨期施工準備43.1人員準備43.2技術準備53.3物資準備63.4現場準備6四、分項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4.1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74.2樁基工程94.3塔吊基礎施工94.4防雷擊措施10五、雨期施工的其它措施115.1安全2、消防措施115.2衛生、場容、防暑降溫措施12六、防汛應急預案136.1防汛應急準備136.2防汛措施146.3汛期施工應急救援程序14一、編制說明1.1編制目的為保證運城商業廣場工程雨期施工期間的施工質量和安全,保證工程的正常、連續進行,特制定2017年雨期施工方案。1.2編制依據類別序號名稱編號合同圖紙施組1施工合同文本2設計圖紙(建筑、結構等)3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4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國家標準(GB)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15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4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3、B50303-20155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136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7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行業標準(JGJ)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地方標準1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4/T226-2015公司有關文件標準1中建一局集團季節性施工管理手冊2技術管理手冊 3質量管理手冊4項目管理手冊 5中建總公司企業標準ZJQ00-SG-(001012)-20036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管理辦法其他資料12016年度雨期施工技術4、措施大綱1.3雨期施工時間根據運城市氣象資料,該地區的雨期一般規定為7月至9月期間,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年8、9月份。二、 工程概況及雨期形象進度2.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運城商業廣場工程地址運城市鋪安街和禹西路交叉口建設單位運城商業廣場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福州成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總包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建筑性質 商業購物中心、次主力店、寶貝王、大玩家、運動合集、早教、健身、影院及地下超市、地下設備用房等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60012總建筑面積108930地上建筑面積90640地下建筑面積18290結構形式地下室及管廊區域基礎形式:樁基礎+樁承臺+防水板5、結構體系: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層數地上45層地下1層2.2雨期形象進度根據總控進度計劃的安排及現場實際情況,2017年雨施期間,施工的主要內容有土方開挖施工,基坑支護施工,樁基施工。2.2.1具體進度安排序號分項施工進度1一段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基2二段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基3三段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基4四段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基5五段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基2.2.2流水段劃分圖2.3雨期施工控制重點 1)合理布置現場排水系統 2)臨電線路檢查 3)施工用塔吊的安裝、使用、防雷 4)基坑支護工程施工質量 5)土方開挖進度管控 6)樁基施工質量控制三、 雨期施工準備3.1人員準備3.6、1.1為了保證雨期施工的正常進行,及時處理天氣變化等緊急情況,特組建項目的雨期施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馬壯副組長:張旭、李文杰、葉平組 員:左臣祿、雷啟冰、劉銀平、邵奇、曹復興、多好、李鳳超小組成員要做好現場的安排,準備好相應的防汛搶險物資,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同時要每日聽取天氣預報,做好相應的記錄,天氣預報有暴雨時要提前通知施工分包單位做好相應的準備,防止緊急事件的發生。建立領導值班制,緊急情況立即層層上報。3.1.2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防汛抗洪突擊隊:隊長李文杰,隊員 40 人,負責場區防汛搶險工作;基坑支護防汛抗洪突擊隊:隊長張旭,隊員 20 人,負責整個現場的基坑支護7、安全巡視,危險警示,預警處理等。3.1.3 雨施領導小組和防汛搶險突擊隊職責組長:全面負責雨期間的安全、防汛指揮工作。副組長:協助組長做好雨期施工期間的安全、防汛等指揮工作,負責落實雨期的各種物資材料調配、關鍵部位技術措施的落實、勞動力的調配,制定必要的應急措施。組員:對已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保證雨施過程中的各種物資、設備等的供應。防汛搶險突擊隊:遇大雨、暴雨應組織巡查現場、堵擋坍塌、疏通溝道確保暢通,對隱患要及時排除,做到小雨不停工、大雨不受損,保證施工生產正常進行。值班員:雨施期間工地值班人員必須全天 24 小時在崗,加強巡邏檢查,及時發現和排除險情,并做好值班記錄。38、.1.4雨期小組聯系方式姓名職務聯系方式馬壯項目經理張旭項目總工李文杰工程部經理葉平物資部經理雷啟冰質量部經理3.2技術準備3.2.1 技術部提前制定雨期施工方案,并經過公司審批,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方案的交底,對重點部位的施工進行詳細交底和培訓。3.2.2制定出雨期施工主要風險因素及其主要控制點:1)基坑邊坡安全;2)臨時設施、道路與場地排水;3)樁基施工質量及成品保護;4)材料、構配件儲存及保管;5)機械設備的防雨、維修保養;6)現場臨水、臨電安全;3.2.3 針對雨期施工方案對工程管理人員及作業隊伍進行專項交底,做好交底記錄。3.2.4 雨期施工期間,充分做好現場前期準備工作,要安排專人密切9、收聽天氣預報,確保施工順利進行。3.3物資準備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主要防雨材料,在雨期來臨之前放入現場庫房內,同時材料組建立值班制度,保證發生緊急情況時防雨物資能夠投入使用。材料名稱規格用量進場時間塑料布0.5mm厚2000 2017/8/10污水泵1.5KW102017/8/10排水管501000m2017/8/10鐵鍬1002017/8/10雨衣100套2017/8/10雨鞋100套2017/8/10應急燈1.0KW70只2017/8/10沙袋1000只2017/8/103.4現場準備3.4.1 施工現場排水(1)施工現場應根據地形由生產經理組織對生產設施、平面布置進行一次雨期前的全10、面檢查。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同時要涉及到外線施工,開挖堆土時必須要注意排水坡向,避免造成室內(或地下室)的浸泡。同時要協調好正式道路和臨時道路之間的施工順序,保證場區內運輸材料的暢通。(2)施工區域、辦公區場地排水采用自然排水,經集水井排向市政雨水系統。雨施開始之前先將現場內的所有排水溝清理干凈。雨后對于場區內積水要及時清理干凈。3.4.2 機械設備及材料防護(1)機電設備:對所有機電設備和臨電線路進行全面檢修,室外的配電箱、電焊機和機械設備等均須搭設防雨棚,閘箱要采取防雨、防風、防潮措施,并應安裝接地保護裝置。每次雨后必須全面檢查用電設備,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電焊機必須掛好標識牌,并寫上責任人11、的名字。(2)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護:項目材料部門要做好各種材料、構配件、成品、半成品的保管工作。各種構件、管材、剩余的鋼材要在堅實的地面上架空設置,且四周要排水通暢,并在底部設墊木。現場的水泥要堆放到室內并用塑料布蓋好。(3) 對現場起重設備做好檢查,保證線路及運行設備防雨性能良好。3.4.3 施工現場的臨建設施雨期來臨之前項目后勤人員應對現場臨時設施如:辦公室、 配電間等要進行全面檢查,做好防漏、防淹、防塌工作,對存在隱患的臨建進行全面的翻修加固或拆除。3.4.4 做好防風工作現場的各種標牌應予以加固,外架子與結構的拉結點應符合規定,并牢固可靠,防雷系統連接好。屋面壓磚要壓牢靠防止風吹動掉下12、。3.4.5作好教育培訓工作要對全體施工人員,特別是農民工、合同工、實習人員和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焊工、架工、起重工、塔吊工等),進行針對性的雨期施工質量教育和安全教育,并做出書面交底和教育內容的詳細記錄。四、分項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4.1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 4.1.1 土方開挖(1)在擬開挖的基坑周邊1.0m左右設置排水溝及防護欄桿,坡邊1m范圍內設置3%反坡,以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內;場地容易積水而又無法自然排水的低洼處,應予填平,以免積水而影響施工。(2)雨期施工時,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開挖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段分層開挖。(3)雨期開挖基坑土方時,因土的含水量大,容易出現滑坡或塌方現象13、,應適當加大邊坡的坡度或護坡的安全度。(4)基坑開挖至底部時,需預留 300mm 厚土層進行人工清槽,開挖完后應立即進行釬探、驗槽,再澆筑墊層前隨打隨清,防止雨水泡槽。(5) 基坑底面的開挖寬度,除應滿足設計尺寸外,還應考慮排水溝和集水井的位置和操作面的寬度,因雨期施工難度較大,故操作面的寬度宜適當增加。基坑內四周,在坡腳位置設置400400mm的排水溝,并間隔50m左右設置8008001000mm集水坑,排水溝將水引至集水井內,再用潛水泵,抽水至坑外排水溝。4.1.2 基坑支護及基坑監測(1)雨期開挖基坑土方時,為保證基坑邊坡的穩定,距基坑2m范圍內不得堆放土方或其它重物,并注意隨時觀察邊坡14、的穩定情況,當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2)為避免設在場區內的施工控制點在雨期過程中產生沉降等變形,雨期施工前對所有測量控制樁進行檢查、維護,保證控制樁周圍排水暢通、附近不堆載重物。在雨期施工期間定期對施工控制網進行復測,確保控制網的精度。(3)基坑監測內容:包括支護結構、相關的自然環境、施工工況、地下水狀況、基坑底部及周圍土體、周圍建(構)筑物、周圍地下管線及地下設施、周圍重要的道路、其他應監測的對象等。(4)雨期施工期間做好基坑邊坡的監測工作,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級為二級,根據基坑支護設計圖紙及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要求,本工程基坑監測的報警值如下:基15、坑及支護結構監測報警值 基坑坑頂水平位移速率10mm/天、豎向位移速率5mm/天、累計水平、豎向位移50mm。周邊環境監測報警值 周邊建筑物位移速率3mm/天或累計20mm,管線位移速率5mm/天或累計20mm。4.2樁基工程(1)因雨期空氣比較潮濕,因此要根據施工現場的需要和氣候條件組織鋼筋進場,避免鋼筋進場后長時間放置而銹蝕。(2)持續時間較長的陰雨天,應當對鋼筋等進行覆蓋。(3)鋼筋進入現場進行堆放時,應放置于地勢較高,不受雨水侵蝕的位置,同時鋼筋下部應采用木方等材料墊高不小于 200mm。對于進場后的鋼筋及加工成型的鋼筋,應盡量當放置于鋼筋加工棚內的避雨水處,防止鋼筋被雨水腐蝕生銹。(16、4)在現場進行焊接鋼筋籠,盡可能避免在雨天進行施焊,以免鋼筋在施焊過程中被雨水淬火,從而降低鋼筋的焊接質量,若無法避開雨天施工,應當采取必要的擋雨措施(搭臨時防雨棚)。(5)灌注樁鉆孔前應在測定的樁位,準確埋設護筒,護筒頂標高應高于施工面2030cm,隔離地表水滲漏、防止地表雜填土坍塌。(6)及時測量混凝土坍落度,根據坍落度是否滿足合同技術要求來決定該罐混凝土的使用或退回,同時反饋到商混站,以便調整混凝土配合比。(7)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采取覆蓋塑料薄膜等防雨措施。(8)樁機、起重機等大型機械停置在堅實可靠的較高地點,四周排水暢通,確保接地裝置處于良好狀態。(9)雨后鋼筋籠吊裝時,應首先檢17、查吊車本身的穩定性,確認吊車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壞時再做試吊,確認安全狀態良好后再進行工程吊裝工作。(10)六級以上風力或暴雨天氣停止一切吊裝作業。4.3塔吊基礎施工(1) 塔吊基礎混凝土澆筑盡量避開雨天施工,如遇小雨澆筑,應在施工完成的塔吊基礎上覆蓋薄膜,并將塔吊周圍積水及時排除,大雨天嚴禁施工。(2) 塔吊樁基施工應滿足結構主體工程樁雨天施工的要求。(3) 塔吊基礎應采取合理的防雷接地措施,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10。 塔吊防雷接地示意圖(4) 在塔吊基礎周圍設置集水井,保證下雨天塔吊基礎周圍不積水,并應及時抽走集水井里的水。(5) 雨天需加強對塔吊基礎的監測,對比沉降、位移有無變化。4.4防18、雷擊措施4.4.1 雷電的危害雷電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 雷電的機械效應:擊毀機電設備、桿塔和建筑物,傷害人畜。(2) 雷電的熱效應:燒斷導線,燒毀電氣設備。(3)雷電的電磁效應:產生過電壓,擊穿電氣絕緣,甚至引起大火和爆炸,造成人身傷亡。(4)雷電的閃烙放電:燒壞絕緣子、斷路器,跳閘造成線路停電或引起大火。(5)雷電的活動是客觀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防止雷害的工作是重要環節。4.4.2 防雷擊措施(1) 為保護建筑物、機電設備、人、畜免受雷電破壞及傷害,一般采取裝設避雷針、避雷帶、避雷器、引下線及接地極組作防雷電保護。(2) 建19、筑施工工地的臨時工棚、施工作業平臺,要求按實際情況采取防雷接地保護措施。設置避雷針、引下線及接地級組作防雷電保護。(3) 要求避雷裝置必須有良好接地,必須定期檢查測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其獨立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否則應及時處理。(4) 對防雷接地裝置進行定期巡查,并加強日常維護,重點檢查接地線有無損傷、碰斷及腐蝕現象。(5) 雷電季節內,觀察雷電活動的情況,雷電交加天氣,施工人員應轉移入室內,不得安排露天高空及室外作業。(6) 在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7)現場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鋼管、鐵鍬等扛在肩上;(8)不宜進入無防雷設施的臨時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20、9)當雷電頻繁、閃電強烈時節,人員不得靠近防雷裝置,如:避雷針、避雷器、引下線附近,不要在大樹下面避雨,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點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以防雷擊傷人事故發生。(10)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用電設備。(11)切勿站立于樓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五、雨期施工的其它措施 5.1安全、消防措施 (1) 供電線路不能直埋的一定要架空設置,絕對禁止電線在地上、鋼腳手架、機電管線上亂拉電線的接頭,應防止接觸水和潮濕地面,電纜線應防止碾、壓、砸和高溫烘烤。(2) 雨期電工要經常檢查現場電氣設備的接地、接零保護裝置是否靈敏有效,雨期使用電氣設21、備和平時使用的電動工具應采取雙重保護措施(漏電保護和絕緣勞保工具),注意檢查電線絕緣是否良好,接頭是否包好,不準將接電線浸泡在水中。電氣開關必須裝在開關箱內,開關箱必須保證“六有”。電氣接線由專職電工負責,工作完后必須拉閘上鎖。(3) 現場的各種加工機具設備操作必須符合安全操作規程,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4) 變壓器等要采取防雷措施,用電設備和機械設備要按照相應的規范規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護裝置,并經常檢查和測試其可靠性,接地電阻一般應不大于4歐姆,防雷接地電阻一般應不大于 10 歐姆。 (5)雨期施工前,對現場所有的動力及照明線路、供配電電器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線路老化、安22、裝不良、瓷瓶裂紋以及跑漏電現象必須及時修理或更換,嚴禁遷就使用。 (6)雨后電動設備啟用前,要由專業電工認真檢查電機是否受潮,設備殼體、操作手柄、開關按鈕等是否帶電,確保無誤后方可開機使用。(7)化學藥品、油類等易燃品應設專庫、專人保管,以防變質、起火爆炸,在易燃、易爆的部位必須設置滅火器防止意外失火。(8)需用電、氣焊施工時需到安全部開動火證,無證嚴禁施工。(9)對正在使用的安全網要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霉爛、變質的應立即更換。(10)各分包單位進場后應同總包單位簽定總分包進場協議和安全施工協議,由總包單位的工長和安全員督促進行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實和安全交底工作。并要求和督促各分包單位將各自的安23、全交底報項目安全部備案。同時在雨期施工期間督促各分包單位落實雨施方案和安全交底工作。否則安全部門有權要求停工或罰款處理。5.2衛生、場容、防暑降溫措施(1)盛夏季節施工,應適當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中午高溫時間,并采取遮陽,服用解暑藥品或飲水著加防暑物品等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2)露天照明應采用防水燈頭,行燈工作電壓小于等于 36V。潮濕環境下及管道內,工作電壓小于等于 12V,不得使用塑料線,照明設備要隨時檢修,并有可靠的防雨設施。(3)機動車輛在雨期行駛,要注意防滑,在溝、槽旁卸料時要有止檔裝置。進出場車輛必須沖洗干凈。(4)要保證現場干凈整潔,防止蚊蠅滋生,避免傳染病的發生,為此應經常對辦公24、室、廁所等地進行打藥、消毒。六、防汛應急預案 6.1防汛應急準備(1) 防汛領導小組:組 長:馬壯副組長:張旭、李文杰、葉平組 員:左臣祿、雷啟冰、劉銀平、邵奇、曹復興、多好、李鳳超(2) 人員配置: 項目經理馬壯為搶險總指揮,下設職能小組如下:防汛搶險小組:組長:李文杰 組員:辛雪松、劉銀平、朱偉下設三個搶險隊共 50 人治安保衛小組:組長:左臣祿 組員:雷啟冰搶救小組:組長:張旭 組員:邵奇、曹復興物資供應小組:組長:葉平 組員:多好通訊保證小組:組長:閆志強 組員:李鳳超、張玲(3) 責任分工防汛搶險總指揮:要全面落實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防汛工作。負責項目上防汛搶險工作的重大決策。協調資金25、,資源的及時調配,組織搶險協調工作。防汛搶險小組職責:在汛期發生緊急救援狀態時,負責指揮搶險隊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記明數據和繪制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治安保衛小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保護。接待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并慰問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搶救小組職責:負責組織、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進行事故人員救治工作。協助聯絡相關醫院,落實有針對性的搶救和治療方案。物資供應小組職責:負責應急事故處理物資、救援器材和機械設備供應工作。通訊保證小組職責:負責應急事件報告及應急救援過程26、的通訊保障工作。6.2防汛措施 (1)依據現場實際情況,不定期的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學習防汛的基礎知識,開展防汛應急演練,例如:練習防汛應急搶救辦法,熟悉應急物品的存放方法,教育施工人員在思想上建立防汛意識,隨時做好防汛準備,做到有汛情發生時不慌亂。 (2)配備交流 36V 低壓照明及其它應急安全電源設備。在材料庫房及加工場地的四周,設置合理的坡度,并開挖出暢通的溝槽,溝槽直接連接到市政雨水井口,防止積水, (3)管材等金屬材料設備應放置在材料架上,架子上用石棉瓦搭設防雨棚,避免受潮。檢查現場的臨設是否牢固,避免刮風時坍塌傷人。檢查現場臨電設備的接地、絕緣性能及防雨情況,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4)27、完善 24 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加強夜班值班人員教育,尤其預報夜間有雨的天氣,必須提高警惕,隨時做好防汛搶險準備。施工隊伍必須配備對講機等呼叫設備,以便發生事故時及時聯系。 (5)汛期到來之前做好防汛資金、搶險物資及機械的補充和儲備工作,保證防汛設備完好率 100%。 (6)及時了解近期天氣情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防止突發的災難性天氣帶來損失。 (7)若長時間下雨,導致地面出現沉降裂縫等情況,及時將地面人員撤離,并拉警戒線,待雨停后立即組織地面修復,消除隱患。6.3汛期施工應急救援程序6.3.1應急救援程序事故發生保護事故現場控制事態組織搶救和救援疏導人員事故情況和傷亡情況調查報告當地生政府安全應急救援體系6.3.2應急救援路線圖:運城市中心醫院:從起點(運城商業廣場項目部)沿禹西路向南直行約1.5公里到達目的地(運城市中心醫院),途經3個紅綠燈,預計駕車時間約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