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5879
2022-07-07
7頁
39.98KB
1、. . 定位和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 、人員準備: 本工程設測量管理員 1 名負責本工程與測量有關的工作, 測量員 2 名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放線工作。 2、 技術準備 . 2、1 根據工程任務的要求,收集分析勘測、設計及施工等相關資料。包括: 、城市規劃部門測繪成果;、工程勘察報告;、施工設計圖紙與有關的變更文件;、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施工場地地下管網及其它構筑物的成果圖。2.2 、熟悉首層建筑平面圖、基礎平面圖、 有關大樣圖、 總平面圖及與定位測量有關的技術資料。2.3 、根據建筑圖與結構圖校核各部位的尺寸,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情況,主要軸線,建筑物長、寬2、,結構特點及解建筑物的建筑坐標、設計高程, 在總平面圖上的位置,建筑物周圍主要建筑物的相互關系和軸線尺寸。1.1.1.1 檢測儀器、鑒定鋼卷尺為了保證測設精度,使用的經緯儀、水準儀、塔尺、鋼卷尺必須由專業 鑒定部門進行鑒定, 鑒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 施工中注意鋼卷尺的維護保養,每使用后要用棉紗上黃油,在運輸和存放中均不得擠壓,防止鋼尺變形,影響測設精度。1.1.1.2 測量器具的準備名稱 經緯儀水準儀 塔 尺型號 TDJ2E DZS3 1 5m 50m 5m 精度 2 ? 3mm 0.5cm 2mm 1mm 數量 1 臺 2 臺 2 個 2 把 5 把 2 個. . 鋼卷尺 盒 墨 線 鐵 尺3、 斗 墜 錘1.1.2 施工程序公司技術質量部派測量工程師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紅線樁、水準點的交接工作, 并將結果交于項目測量員。 對建設單位交樁點進行復測,確定無誤后引測出平面控制網,并報公司技術質量部派測量工程師驗收。根據土方開挖方案確定基坑開挖線, 報公司技術質量部復測,復測合格后報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進行土方開挖。1.1.3 主要施工方法 1.1.3.1 平面控制網測設1、軸線控制網的測設根據測繪院或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據,驗收無誤后接樁,然后根據定位依據樁用直角坐標法或極坐標法做井字控制樁;做好以后將控制樁四周砌磚澆筑混凝土,采用全站儀進行復測,并根據定位依據點單項工程引測 3 個場區控制4、點,要求埋深 1.5m,用混凝土澆注并以鋼柱標記。再用腳手架防護好, 并做好警示標記以防破壞。2、場地標高引測:根據測繪院或甲方提供的水準點向現場引測設計標高和軸線高程控制點。1.1.3.2 基坑開挖放線根據場地軸線控制網, 按照總體施工部署, 定出基槽上、下口開挖線,并撒白灰線標示。同時,在距上口開挖線外 0.5m 設控制樁,此樁點在轉角 必須設置,在直線段間隔 20m 左右設置,保證在坑口白灰線被破壞時能及時恢復。土方開挖過程中,隨時檢查坡度情況,以防止坡度偏差過大,影響基礎工程施工。挖槽時要隨時用水準儀檢查. . 槽底情況,以防止少挖或超挖。1.1.3.3 設計標高以下施工測量1、基槽放5、線和基礎放線在土方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驗槽合格后在擬主軸線樁點上安置儀器,后視對面同軸樁點,將軸線精確投測在基底上,根據基礎平面圖和所測軸線定基礎邊線。并用水準儀抄測基礎標高。基礎放線:控制網為準校核軸線樁無誤后將軸線測到墊層上。軸線閉合校核無誤后,報請技術負責人、質檢員驗線,自檢合格后報請上級主管部門驗線,合格后移交下道工序施工。由于是分段多點同時施工,且人員多材料多,同時要注意保護樁位,以防被遮擋。故施工時一定要保證精度,在各施工段投測時要對控制樁進行閉合,如有誤差要在允許范圍內平差。軸線投測完成,并經閉合校核無誤。每次放線后請主任工程師、質檢員、工長和監理單位驗線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6、施工。 2 、 設計標高以下高程控制在標高抄測時可使用基坑外的軸線高程樁直接進行抄平工作(高差2.5m)。槽底標高分兩次進行測設,第一次測設至預定開挖標高以上 30cm 處,控制機械挖槽深度;第二次測設預定開挖標高,控制人工清槽深度。嚴格控制標高不能超挖或欠挖,測量人員要隨時跟班作業,保證施工人員在清槽過程中不出現少挖和多挖。 1.1.3.4、基坑抄平基槽開挖以后,當基槽快要挖到設計標高時,應在基槽的邊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樁,要木樁上引測同一高程的標高,以便根據標點拉線修整基底。. . 1.1.4 驗線資料和驗線 1.1.4.1 驗線資料施工測量過程中的測量資料應根據施工進度及時進行報驗,主要包括7、: 1 、開挖前的工程定位測量記錄和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2、基層前的基槽驗線記錄和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1.1.5 施工軸線及高程點的放樣程序1.1.5.1 結構工程施工軸線及高程放樣程序如下提供控制點(接樁) 引測施工控制樁、高程樁土方開挖放線監 理 驗 線土方開挖(基槽控制)基層邊線和標高監理驗線砌筑基礎 . 1.1.6 質量保證措施由業主提供的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并辦理了交 接手續后,才能作為測量依據。加強現場內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鋼尺量距時,應做到“直、平、準、齊”測量應進行溫度改正; 線墜軸線引測時應穩定不晃動。延長直線時應采用正倒鏡挑直法,且8、前視長度不得大于后視長度的 3 倍,以降低或消除方向差。標高豎向傳遞時應以首點向上傳遞,以防止誤差累計。1.1.7 管理措施所有質量活動均應按照公司 工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 以及實施細則文 件規定的程序進行。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 必須經檢驗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強光下應打傘遮護儀器,雨天及風力五級以上應停止室外儀器操作。測量工作應做到步步有校核,以控制. . 誤差超限,并防止出現粗差。不準在工作崗位上使用無鑒定合格證、印或超過鑒定周期以及經鑒定不合格的測量器具。質量管理職責:測量工作質量由專業責任工程師負責,由其貫徹執行工 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和細則文件。測量作業人員作到 100%自檢要9、求。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測量作業應按相關工程測量規程規范執行。1.1.8 測量儀器使用、保管和維護 1.1.8.1 測量儀器的使用測量管理人員應負責并檢查儀器的使用及保管情況, 測量人員必須熟悉、掌握并嚴格遵守測量儀器操作規程。凡新儀器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充分了解儀器的性能并進行檢定,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測量人員在使用儀器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避免儀器受震、碰撞或傾倒, 雨天或陽光下測量應打傘。1.1.8.2 測量儀器保管測量儀器必須由專人負責保管,并存放在通風、干燥常溫的室內,必要 時將儀器放入防潮、防盜的箱柜中。領用與歸還儀器時,使用與保管人員應當面進行檢查。各主管部門必須掌握、檢查、了解測量儀器的使用和保管情況, 發現問題及時提出。 須報廢的測量器具鑒定后方可報廢。1.1.8.3 測量儀器的維護測量儀器必須由熟悉儀器性能和有實踐經驗的人員經常定期維護,按期 檢校與鑒定。測量人員應隨時清點儀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丟失。測量儀器及工具應經常保持清潔,并及時擦拭。儀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誤差過大或受損壞時, 應及時送往有關部門處理, 不得私自拆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