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混凝土測溫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5923
2022-07-07
6頁
31.50KB
1、冬季施工混凝土測溫方案工程概況:*新都7#地下車庫為單建式人防工程。地下一層,層高8.9m。本工程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建筑面積約8489m2。測溫前的準備:1、 人員準備:設專人負責測溫工作,并于開始測溫前組織培訓和考試。2、 必備工具的準備:測溫百頁箱:規格不小于300mm300mm400mm,且安裝于建筑物 10m 以外,距地高度約1.5m,通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色油漆。溫度計:測量大氣溫度和環境溫度,采用自動溫度記錄儀,測原材料溫度采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各種溫度計在使用前均應進行校驗。3、 測溫孔的設置:(1) 測溫孔布置及深度要2、繪制平面和立面圖,各孔按順序編號,經技術部門批準后實行。(2) 各類建筑測溫孔設置要求:1) 測溫孔的布置一般選在溫度變化教大、容易散失熱量、構件易遭凍結的部位。2) 現澆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測溫孔應與梁、板水平方向留置。梁上的測孔每3m 長設置1 個,每跨至少1 個,孔深1/3 梁高,圈梁每4m 長設置1 個,孔深10cm。樓板每15m2 設置一個,每間至少設置1 個,孔深1/2 板厚。3) 現澆混凝土柱在柱頭和柱腳各設測溫孔1 對,與柱面成30o 傾斜角。孔深1/2 柱端面成30o 傾斜角。4) 預制框架現澆柱頭,每個柱上端接頭設測溫孔1 個,孔深為1/2 混凝土接頭高度。每個柱下端接頭設3、1 對測溫孔,孔深為1/3 柱斷面長,測孔與柱面成30o 傾斜角。5) 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每根柱上、下端各設一個測溫孔,孔深10cm,測孔與柱面成30o 傾斜角。6) 現澆框架結構的板墻每15m2 設孔1 個,每道墻至少設1 個,孔深10cm。7) 剪力墻結構的板墻(大模板工藝),橫墻每條軸線測一塊模板,縱墻軸線之間采取梅花型布置。每快板單面設測溫孔3 個,對角線布置,上、下測孔距大模板上、下邊緣3050cm,孔深10cm。8) 預制大梁的疊合層,每根梁設測孔1 個,孔深10cm。9) 現澆陽臺挑檐、雨棚及室外樓梯休息平臺等零星構件每個設測溫孔2 個。10) 鋼筋獨立基礎,每個設測孔2 個4、,孔深10cm;條形基礎,每5m 長設測孔1 個,孔深15cm;箱型基礎底板,每20m2 設測孔1 個,孔深15cm;厚大的底板應在底板的中、下部增設 一層或兩層測溫點,以掌控混凝土的內部溫度。11) 室內抹灰工程測溫:將溫度計置于樓房北面房間,距地面50cm 處,每50100m2設1 個。4、 測溫人員的責任:(1) 記錄大氣溫度,并報告工地負責人。(2) 測量裝飾工程的室內初始溫度。(3) 測量砂漿的上墻溫度。(4) 混凝土拌和料的溫度、混凝土出罐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5) 混凝土養護溫度的測量:按要求布置測溫孔,繪制測溫孔分布圖及編號。按要求測量混凝土養護初始溫度、大氣溫度等。控制混凝5、土養護的初始溫度和時間。二、 測溫方法和要求:(一)、測溫的階段劃分:1、 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的測溫:a、測溫對象:開盤溫度(每次澆注混凝土的第一車的溫度,以后澆帶作為劃分)、出機溫度、入模溫度。b、測溫方法:直接插入混凝土中 35 分鐘后取出,迅速讀數。溫度計與視線成水平。2、 混凝土養護過程中的測溫:a、測溫孔的留置方法:根據測溫點布置圖,測溫孔可采用預埋內徑12mm 金屬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壓)實測溫孔。b、測溫對象:養護過程中的混凝土。c、測溫方法: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35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視6、線成水平,仔細讀數并計入測溫記錄表,同時將測溫孔用保溫材料按原樣覆蓋好。四、測溫的時間劃分(主要針對養護過程中的測量)測溫項目 測溫條件 測溫次數 測溫時間混凝土養護溫度 4Mpa前 晝夜12 次 每2h 一次(根據澆注砼的時間)4Mpa后 晝夜4 次 每6h 一次(根據澆注砼的時間)大氣溫度 晝夜4 次 2:00、8:00、14:00、20:00 各一次工作環境水泥、水、砂、石溫度混凝土砂漿出罐溫度混凝土入模、砂漿上墻溫度每晝夜3 次每工作班 2 次7:00、15:00、21:00 各一次上、下午開盤各一次(五)、測溫的結束時間:混凝土達到臨界強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15、混7、凝土的降溫速度不超過5/ h、測溫孔的溫度和大氣溫度接近。(六)、冬期澆注的混凝土在受凍前的抗壓強度:摻有防凍劑的混凝土 :a: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時不得小于4.0N/mm2b: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30時不得小于5.0 N/mm2此為抗凍臨界強度:所謂抗凍臨界強度,是指新澆注的混凝土在受凍前達到一定強度,然后遭受凍結,但當恢復正溫養護后混凝土的強度還能繼續增長,并28d 標養后其后期強度可達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95%以上,其凍結前的初期強度就是混凝土允許受凍的初期強度。三、 測溫管理:1、 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負責工程的測溫、保溫、參加外加劑等項領導工作,每天要看測溫記8、錄,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并匯報有關領導及技術負責人。例如:當發現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范圍溫度時應及時在混凝土表面覆蓋毛氈進行保溫。2、 項目技術人員要每天查詢測溫、保溫、供熱等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協助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解決冬施疑難問題。3、 施工測溫人員在每層或每段停止測溫時交一次測溫記錄,平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現場主管人員和技術人員匯報,以便立即采取措施。4、 對拌合物材料和防凍劑溫度的測量每工作班部少于3 次。5、 對出攪拌機時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至少每2h 測一次。6、 對灌筑前核振搗完畢的溫度,至少2h 測一次;如果發現拌合物出機時溫度較低,除應加強運輸過程的保溫工作并力求9、縮短運距和灌筑時間外,應同時測量澆注前和振搗完畢后的溫度,以便決定是否加強保溫工作或采取其他措施。7、 養護期間混凝土的測量:在終凝前,低溫早強混凝土每4h 應進行1 次;負溫混凝土前三天每晝夜應進行4 次,以后每晝夜至少2 次(力求愛接近混凝土出現最高核最低溫度時測量)。8、 在超過養護期后,混凝土可以在氣溫發生大變化實抽測。四、 安全措施:1、 測溫前,按有關操作規程檢查腳手架搭設是否牢固,跳板有無探頭板;凡不符合安全要求之處,應及時修理改正,經檢查鑒定合格后,方可進行測溫操作。2、 距地面3m 以上的作業面外側,必須綁兩道牢固的防護欄桿,并設18cm 高的擋腳板或綁扎防護網;利用挑出腳手架測溫時,必須設1m 高防護欄桿。五、 資料:1、 按測溫孔留置方法所布置的測溫點布置圖。2、 測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