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電機組安裝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5962
2022-07-07
8頁
45.23KB
1、目錄一、發(fā)電機組的安裝 . 11.1 發(fā)電機安裝工藝流程: . 11.2 發(fā)電機基礎 . 11.3 排氣、燃油冷卻系統(tǒng)安裝. 21.4 電氣設備的安裝 . 21.5 接地線安裝 . 21.6 機組接線 . 31.7 機組調試 . 41.8 機組試運行調試 . 5二、安全用電措施 . 52. 1技術措施 . 52. 2組織措施 . 6一、發(fā)電機組的安裝1.1 發(fā)電機安裝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基礎驗收主機吊裝就位排氣、燃油、冷卻系統(tǒng)安裝電氣設備安裝接地線安裝機組接線機組調試試運行驗收1.2 發(fā)電機基礎根據安裝施工圖,檢查基礎的外形尺寸及基礎上的埋鐵或預留孔位置。 基礎表面應無裂縫、空洞、露筋和掉角現2、象。根據土建提供的建筑軸線位置,標高的水平線,分別檢查安裝基準線與建筑軸線距離,安裝基準線與設備平面位置和標高的偏差值。1.3 排氣、燃油冷卻系統(tǒng)安裝排氣系統(tǒng)的安裝:柴油發(fā)電機組的排氣系統(tǒng)由法蘭連接的管道、支撐件、波紋管和消聲器組成,在法蘭連接處應加石棉墊圈,排氣管管口應經過打磨與消聲器安裝正確。機組與排煙管之間連接的波紋管不能受力,排煙管外側包一層保溫材料。燃油、冷卻系統(tǒng)的安裝:主要包括油箱、循環(huán)泵、熱交換器、風機、儀表和管道的安裝。正確安裝機組和儲油罐位置,對儲油罐的焊縫質量進行認真檢查。1.4、電氣設備的安裝發(fā)電機控制箱(屏)是發(fā)電機的配套設備,主要是控制發(fā)電機送電及調壓。 柜相互間或與3、基礎型鋼的連接應用鍍鋅螺栓固定,且防松零件齊全。二次回路配線成束綁扎,不同電壓等級、交流、直流線路及計算機控制線路應分別綁扎,且有標識;固定后不應妨礙手車開關或抽出式部件的拉出 或推入。根據控制屏和機組安裝的位置安裝金屬橋架,應符合電纜橋架安裝標準。1.5 接地線安裝將發(fā)電機的中性線(工作零線)與接地母線用專用接地線及螺母連接,螺栓防松裝置齊全,并設置標識。應急柴油發(fā)電機房下列導電金屬應做等電位聯(lián)結:( 1)應急柴油發(fā)電機組的底座;( 2)日用油箱支架;( 3)金屬管,如通風管道、門等;(4)百葉窗、有色金屬窗框架等;(5)在墻上固定消聲材料的金屬固定框架;下列金屬部件與保護接地PE (PEN4、 ) 可靠連接: (1) 發(fā)電機的外殼; (2)電氣控制箱(屏、臺)體;(3)電纜橋架、敷線鋼管、固定電器支架等。1.6、機組接線敷設電源回路、控制回路的電纜,并與設備進行連接。發(fā)電機及控制箱接線應正確可靠。饋電線兩端的相序必須與原供電系統(tǒng)的相序一致。發(fā)電機隨機的配電柜和控制柜接線應正確無誤,所有緊固件應牢固,無遺漏脫落、開關、保護裝置的型號、規(guī)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1.7、機組調試1.7.1 發(fā)電機本體調試用雙臂電橋測量定子繞組的直流電阻, 相間誤差小于 2% , 換算至發(fā)電機出廠試驗同溫度下的電阻誤差小于2% 。用 1000V兆歐表測量定子繞組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絕緣電阻相間不平衡系數小于 5、2,環(huán)氧粉云母絕緣吸收比大于 1.6 。以 1.5Un+750V進行發(fā)電機定子繞組交流耐壓試驗,無閃絡擊穿現象。用 1000V兆歐表測量轉子繞組的絕緣電阻應大于0.5M。 測量轉子繞組的直流電阻換算至發(fā)電機出廠試驗同溫度下的電阻誤差應小于 2% 。 用2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代替對發(fā)電機轉子繞組進行耐壓試驗。測量發(fā)電機的絕緣軸承的絕緣電阻,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1.7.2 發(fā)電機保護回路的整組試驗在發(fā)電機電流互感器極性、變比、試驗正確的前提下,在電流互感器二次側向保護回路加電流,進行過負荷、過流保護動作的正確性試驗。對頻率繼電器、負荷不平衡等繼電器根據具體繼電器進行正確動作試驗。對轉子接地、失磁6、保護等繼電器根據具體繼電器進行正確動作試驗。勵磁、調節(jié)回路試驗,勵磁電壓從零到額定電壓能平穩(wěn)調節(jié)。測量直流操作回路、交流二次回路的絕緣電阻及直流回路與交流二次回路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于 0.5M。檢查直流操作電壓降至80%Un 時,發(fā)電機出口開關及保護回路,應可靠正確動作。檢查發(fā)電機主機操作回路能正確可靠地起動和停機。發(fā)電機投運前試驗發(fā)電機從零起升壓至1.3 倍額定電壓進行發(fā)電機感應耐壓試驗,逐點讀取發(fā)電機電壓與勵磁電壓,畫出發(fā)電機電壓與勵磁電壓特性曲線。發(fā)電機出口開關三相短路,過流保護投入,平滑調節(jié)發(fā)電機輸出電流至額定值,逐點讀寫發(fā)電機輸出電流與勵磁電壓,畫出發(fā)電機電流與勵磁電壓 關系曲線。發(fā)7、電機出口開關斷開, 發(fā)電機繼電保護全部投入, 發(fā)電機升壓至空載額定電壓,在母線與發(fā)電機輸出電壓兩側進行核相試驗。發(fā)電機輸出電壓的出線標識與母線相序相符。1.8 機組試運行調試 。機組空負荷運行:用機組的啟動裝置手動啟動柴油發(fā)電機無負荷試車1h,檢查機組的轉動和機械傳動有無異常,供油和機油壓力是否正常,冷卻水溫是否過高,轉速自動和手動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柴油發(fā)電機無負荷試車合格后,再進行2h 空載試驗,檢查機身和軸承的溫升;只有機組空載試驗合格,才能進行帶負荷試驗。檢測自動化機組的冷卻水機油加熱系統(tǒng), 接通電源,如水溫低于 15,加熱器應自動啟動加熱,當溫度達30時加熱器應自8、動停止加熱。對機油加 熱器的要求與冷卻水加熱器的要求一致。檢測機組的保護性能:采用儀器分別發(fā)出機油壓力低、冷卻水溫高、過 電壓、缺相、過載、 短路等信號,機組應立即啟動保護功能,并進行警。檢測機組補給裝置: 將裝置的手 / 自動開關切換到自動位置, 人為放水、油至低液位,系統(tǒng)自動補給;當液面上升至高液位時,補給應自動停止。采用相序表對市電與發(fā)電機電源進行核相,相序應一致。機組帶負荷試驗:機組在額定轉速下發(fā)電,檢查機組帶負荷運行時各主 要指標。分別在 50% 和 100% 負荷下測量發(fā)電機的軸電壓,應符合機組設計要求。機組滿負荷試驗:進行滿負荷狀態(tài)下機組的各項性能試驗,根據要求完成機組滿負荷運行9、時間。與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調試:人為切斷市電電源,主用機組應能在設計要求的時間內自動啟動并向負載供電。恢復市電,備用機組自動停機。試運行驗收:對受電側的開關設備、自動或手動切換裝置和保護裝置等 進行試驗,試驗合格后,按設計的備用電源使用分配方案,進行負荷試驗, 機組和電氣裝置連續(xù)運行24h 無故障。方可交接驗收。二、安全用電措施2. 1 技術措施施工現場供電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保護零線應與工作零線分開單獨使用,杜絕混用。 PE線在總配電箱處做一組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PE線不能加設開關及熔斷器,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PE線做可靠電氣連接,不能一部分接零,一部分接地。施工現場的配電箱10、和開關箱應配置兩級漏電保護,并選用電流動作型,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 ,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不大于0.1S。潮濕及手持工具末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是15mA 。配電箱實行一機一閘,并應有過載、短路、及斷路保護功能。配電箱內設備必須完好無損, 安裝牢固,導線接頭包扎嚴密, 絕緣良好,電源線進箱處做固定。箱內分路應標注明確。箱門內側應標有單線系統(tǒng),箱門應配鎖,并由專人負責。配電箱周圍不能有雜物。地下室及潮濕場所應采用安全電壓36V或 24V照明。碘鎢燈用鐵架的應做好保護接零,所有220V燈具都應使用單極漏電保護開關。電動建筑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使用需符合JCJ46-88 第八章的有關要求。對分類用11、電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培訓,并做好安全技術交底。電氣設備,配電系統(tǒng)要定期檢查,做好記錄。線路檢修時,實行工作票制,由專業(yè)電工檢修設專人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指揮。2. 2 組織措施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包括內容:接地電阻、電氣設備絕緣、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度等,用電設備是否安全可行并做好檢測記錄。建立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審批驗收制度。建立技術交底,履行交底人與交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xù),寫明交底日期。建立維修制度,做好維修工作日志,內容應詳細,記載時間、內容及處結果,并有維修人員及驗收人員簽字。建立拆除制度不用的閘箱設備隨時拆除。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落實到人。持證上崗,禁止非電工無證上崗。進行專業(yè)培訓,提高電氣工作人員的技術職責。
地產商業(yè)
上傳時間:2022-05-23
2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