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36320
2022-07-07
7頁
22KB
1、電纜施工方案1、電纜保護管加工敷設(1)電纜保護管的加工電纜保護管應做成喇叭形,電纜保護管應盡量減少彎曲。電纜保護管在垂直敷設時,管子的彎曲角度應大于900,避免因積水而凍壞管內電纜。每根電纜保護管的彎曲處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當實際施工中不能滿足彎曲要求時,可采用內徑大的管子或在適當部位增設拉線盒,以利于電纜的穿設。電纜保護管在彎制后,管的彎曲處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管彎曲處的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徑的10。(2)電纜保護管的連接電纜保護管在連接時,采用大一級的短管接頭套接焊接連接,管接頭的長度不小于電纜保護管外徑的2.2倍,要求連接牢固,密封良好,兩連接管管口應對齊。(3)2、電纜保護管的接地和防腐處理用導管作電纜保護管時,要先焊好跨接接地線, 如采用套管焊接連接時可不做接地跨接線。非鍍鋅鋼制電纜保護管應在管外表涂防腐漆或瀝青漆。(4)電纜保護管的敷設直埋電纜敷設時,應按要求事先埋好電纜保護管,待電纜敷設時穿在管內,以保護電纜避免損傷及方便更換和便于檢查。1)電纜保護管敷設地點在下列地點,需敷設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保護管保護電纜。電纜進入建筑物、穿過樓板及墻壁處;從電纜溝引至電桿、設備、墻外表面或行人容易接近處,距地面高度2米以下的一段。2)其他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地方。保護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伸出建筑散水坡的長度不應小于250mm。電纜保護管穿3、越道路時,管的長度除滿足路面長度外,兩端還應該伸處道路路基2米。2、電纜排管敷設(1)管道頂進全部設備經過檢查并試運轉,工具管在導軌上的高程、中心線及坡度符合要求,有可靠的防止流動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進入工作坑的措施及開啟封門的措施后,即可開始頂管。工具管接觸或切入土層后,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工具管迎面的開挖量應試土質條件確定。正常頂進時,下部135范圍內不得超挖,管頂以上超挖時不得大于1.5。頂進應遵照“先挖后頂,隨挖隨頂”的原則,連續作業,盡量避免中途停止。1)安裝頂鐵并擠牢,待管前挖土滿足要求后啟動油泵,操作控制閥,使千斤頂進油,活塞伸出個行程,管子推進一段距離。2)回鎬3)重復上述操作,4、直到管端與千斤頂之間可以放下一節管子為止。4)管子接口處理,管道接口為橡膠圈接口(用多層膠合板襯墊),采用擠壓法安裝管道接口橡膠圈。接口用的橡膠圈使用前進行搭接強度和彎曲試驗合格。5)膠圈保存應注意事項:橡膠圈不能與油類接觸;橡膠圈應質地緊密,表面光滑平直,無空隙氣泡;橡膠圈在陰涼、清潔的環境下保存。6)在管道頂進中,發現管前坍塌,后背傾斜,偏差過大或油泵壓力表指針驟增等情況,應停止頂進,查明原因,排除障礙后再繼續頂進。(2)管道敷設首先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坐標、標高預留槽洞或預埋套管。采用托吊管安裝時應按設計坐標、標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條件具備時,將預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編號運至安裝部位進5、行安裝。根據承口深度,在插口管端劃出符合承插口的對口間隙不小于3mm,最大間隙不大于下表規定的印記。將橡膠圈塞入承口膠圈槽內,膠圈內側及插口抹上肥皂水,將管子找平找正,將鑄鐵管徐徐插入承口至印記處即可。然后將法蘭盤連接固定。3、電纜敷設1、電纜直埋敷設(1)直埋電纜的敷設1)直埋電纜在敷設前,應在鋪平夯實的電纜溝先鋪一層10cm厚的細砂或軟土,作為電纜的墊層。電纜在墊層中敷設后,電纜表面距自然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m。直埋電纜敷設時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在氣壓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同溝敷設兩條以上的電纜時,電纜之間,電纜與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間平行交叉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規定,電纜之間不得重疊、交叉、扭6、絞。電纜方好以后,上面蓋一層100mm的細砂或軟土,并應當及時加蓋保護板,防止外力損傷電纜,敷蓋保護板的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如圖8.4.6所示。電纜保護板可用混凝土蓋板或磚塊。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100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示樁。 直埋電纜回填土前,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對電纜的埋深、走向、坐標、起止點及埋入方法等應隨時做好隱蔽工程記錄。2)電纜穿保護管敷設電纜在穿保護管前,保護管內應無積水,雜物。保護管安裝應牢固,不應將電纜保護管直接焊在支架上。穿入管中的電纜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交流單芯電力電纜不得單獨穿入鋼管內。保護管內穿電纜時,7、不應損傷電纜護層,可采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電纜傳入管子后,管口應密封。(2)電纜在電纜溝和隧道內敷設在同一條電纜溝內敷設很多條電纜時,為了做到電纜按順序分層配置,施放電纜前,應充分熟悉圖紙,弄清每根電纜的型號、規格、編號、走向以及在電纜支架上的位置和大約長度等。1)施放電纜放電纜時,可先敷設長的,截面大的電源干線,再敷設截面小而又較短的電纜。每放完一根電纜,應隨即把電纜的標志牌掛好。電纜標志牌應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人孔井內等地方裝設。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止點。標志牌規格應統一,字跡應清洗不易脫落。標志牌應掛裝牢固。電纜敷設時,在電纜終端頭及中8、間接頭和電纜轉彎的地方,都要適當留些余量。2)電纜排列電纜排列時,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不應敷設在同一層架上。1kv以下的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應與1kv以上的電力電纜分別敷設在不同側的支架上。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應按順序由上而下敷設,控制電纜在支架上敷設不宜超過一層。電力電纜在電纜溝內并列敷設時,水平凈距為35mm,但不小于電纜外徑。3)電纜的固定電纜在超過450傾角敷設,應在每個支架上進行固定,水平敷設的電纜,在電纜的首末端及轉彎、接頭的兩端應加以固定。當對電纜的間距有要求,應每隔510m進行固定。電纜進入電纜溝,管口應密封。電纜敷設經檢查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電纜溝內敷9、設的電纜也應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 電纜在排管內敷設電纜排管在敷設電纜前,為了確保電纜能順利穿入排管,并不損傷電纜保護層,應進行疏通,清除雜物。清除排管應用排管掃除器,通入管內來回拖拉,清除積污并刮平不平的地方,也可以用直徑不小于0.85倍直徑的管孔直徑,長度約600mm的鋼管來疏通,再用與管孔等直徑的鋼絲刷清除管內雜物。為了電纜容易拉入管內,減少電纜和排管壁間摩擦阻力,電纜表面涂上滑石粉或黃油等潤滑物。2、電纜支架敷設(1)工藝流程:電纜沿線槽(橋架)敷設 水平敷設、垂直敷設 掛標志牌(2)敷設前的準備1)放電纜前,首先檢查吊、支架,并測量所需電纜長度。2)對電纜進貨長度進行核對,敷設原10、則是要先放較長的電纜,最后放較短的電纜,不要輕易將電纜據段,更不許出現一根電纜中間進行接頭。(3)電纜敷設1)電纜敷設前作好施工計劃,列出詳細電纜表,表中注明每個回路電纜的型號規格、長度、路徑、起始設備名稱,對于預分支電纜,進行現場實測分支點位及分支長度;2)電纜敷設前對電纜進行外觀檢查,并用1KV搖表進行絕緣檢測,同時作好記錄;3)電纜水平敷設時采用人力牽引;電纜沿橋架敷設時,均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以最大截允許彎曲半徑為準,電纜彎曲兩端均用電纜卡固定,4)裝設標志牌:電纜的兩端及中間適當的位置,要掛電纜牌,電纜牌上標注電纜長度、起點、終點、規格型號。根據電纜與設備聯接的具體尺寸,量出所需電纜并做好標記。鋸掉多余電纜,根據電纜頭套型號尺寸要求,剝除外護套。根據電纜頭的型號尺寸要求,按照電纜頭套長度和內徑,用塑料帶用半疊法包纏電纜。從芯線端頭量出長度為線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剝去電纜芯線絕緣,并在芯線上涂上電力復合脂;將芯線插入接線鼻子內,用壓線鉗子壓緊接線鼻子,壓緊應在兩道以上;根據不同的相位,使用黃、綠、紅、淡藍四色塑料帶分別包纏電纜各芯線至接線鼻子的壓接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