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道補口補傷施工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6529
2022-07-07
7頁
387.98KB
1、西氣東輸淮武支線管道工程第三標段線路工程管道補口、補傷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西氣東輸淮武支線第三標段項目部編制日期: 2005 年 11 月 25 日.1、工程概況淮武支線北起潢川分輸站, 自北向南途經光山縣, 終點為新縣。 管線全長約 90.66km,設計壓力為 63MPa,全線管徑 610。線路鋼管采用 X60 螺旋焊縫鋼管。全線管道防腐采用外防腐層和強制電流陰極保護的聯合保護措施。2、主要施工措施2.1 補口準備2.1.1熱收縮帶表面應平整,無氣泡、麻坑、裂紋,無氧化變質現象,用測厚儀,測定其厚度應大于或等于設計規定的厚度。熱收縮套(帶)膠層應無裂紋,內襯護薄膜應2、完好,且有明的標識:生產廠商;產品名稱;材料規格、批號;生產日期。2.1.2 用篩子篩選河砂,用于噴砂除銹。砂子顆粒均勻,粒徑在2 4mm,無泥土草棍等雜質。2.1.3 空壓機運轉良好,壓縮機排量不小于3。6m/min2.1.4 加熱用液化氣火焰加熱器, 液化氣鋼瓶輸出壓力應滿足施工要求 ( P 0.15Mpa)。2.1.5準備好卷尺、紅外線數字測溫計( 量程為: 0300) 、壓輥、棉紗及木楔等材料。2.2 管道防腐表面的清理2.2.1 將焊口及兩側涂層150mm范圍內的油污、泥土等清理干凈。2.2.2 焊縫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飛濺物、焊瘤等應打磨干凈。2.2.3 焊口兩側涂層應切成 303、0 的坡角。2.3管口預熱2.3.1當管口表面有水汽(露水或霜)時,應用火焰加熱器進行加熱,以清除管道表面的水分,加熱溫宜為30 40。2.3.2加熱完畢后,測量管子表面上下左右4 個點溫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噴砂除銹。2.4 噴砂除銹2.4.1 起動風壓機,調好風壓,打開進砂閥門即可進行噴砂作業。.2.4.2 噴砂時噴槍應與管道軸線基本垂直,噴槍應勻速沿管道軸線往復移動。2.4.3噴砂時應將焊縫防腐層與補口材料搭接范圍內的防腐涂層表面一并打毛。2.4.4當金屬表面呈現金屬本色、 沒有黑色或紅色斑點時, 即可停止噴砂檢查。除銹根據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 GB/T8923 的規定,表面預處4、理質量應達到 Sa 2 1/ 2圖 2.3-1噴砂除銹級要求,錨紋深度 50- 75m。2.4.5除銹完畢后應將焊口及焊口兩側涂層上的粉塵清除干凈。2.4.6對隧道內等特殊地段,噴砂設備無法進入的情況下,取得業主和監理代表批準的情況下,可采用電動鋼絲刷除銹,處理后達到St3 級。2.5 預熱、測溫2.5.1點燃火焰加熱器,調好火焰長度和溫度,以火焰不冒黑焰為宜。2.5.2管口加熱時,應轉動環狀火焰加熱器,使加熱應均勻,特別是鋼管底部與側面的溫度應一致,加熱方式參見圖2.5 1。12.5.3 加熱后,用紅外線數字測溫計測量管頂、圖 2.5 1 管口加熱管側、管底 4 點溫度。加熱溫度符合產品說明5、書要求。2.5.4 達到預熱溫度后,涂抹配套底漆。2.6 熱收縮套(帶)安裝2.6.1 預熱溫度達到要求且涂抹底漆后,應迅速安裝熱收縮套 (帶)。其軸向搭接和環向搭接應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執行,參見圖2.6 2。2.7 對熱收縮套(帶)加熱2.7.1將熱收縮套(帶)定位后,用火焰加熱器從中間位置沿環向均勻加熱,使中間部位首先收縮。2.7.2烘烤熱收縮帶時,宜采用四人從中央部位向兩側均勻移動加熱,從管底到管頂.逐步時熱收縮套(帶)均勻收縮用滾子滾壓平整,將空氣完全排出,使之粘接牢固。2.7.3 待熱收縮帶收縮完畢、全部緊緊貼合后,軸向接縫和環向接縫有粘膠均勻溢出時,即可認為熱收縮套(帶)安裝收縮完6、畢見圖2.7 5,圖 2.7 。2345圖 2.6熱收縮帶安裝程序圖圖 2.7 熱收縮套加熱圖.2.8 目視外觀檢查2.8.1補口處應光滑平整、無皺折、鼓泡,涂層兩端坡角處與熱收縮帶貼合緊密,不留空隙。2.8.2 同向環向縫及固定片接縫均應被粘膠充滿溢出。2.8.3 表面不應有燒焦碳化現象。2.9電火花檢漏表面檢查合格后,用火花檢漏儀進行檢漏,檢漏電壓滿足設計或產品規格書要求的電壓,無漏點為合格。2.10 填寫補傷通知單若 2.8 和 2.9 項目檢查不合格,則應用色筆標出需做補傷的部位并填寫補傷通知單,該補傷通知單應該具有下列內容: 樁號里程、 損傷類型、損傷位置、 幾何尺寸、面積、損傷數量7、以及補傷片大小。2.11 三層結構 PE補傷2.11.1直徑不大于 30mm的損傷,采用補傷片補傷。2.11.2直徑大于 30mm的損傷,先采用補傷片補傷,然后用熱收縮套包覆。2.11.3 清除損傷處的泥土、油污等,用鋼絲刷或類似工具將損傷處周圍涂層打毛,打毛面積應向傷口邊緣外延伸 150mm以上見圖 2.10 1。2.11.4 用火焰給清理好的表面加熱, 加熱溫度用紅外線數字測溫計或感溫變色條測量控制 ( 約 60 100) 。2.11.5 對直徑小于 30mm的損傷,可用空心沖頭沖孔,然后用補傷片進行補傷。補傷片的大小,以補傷邊緣距損傷邊緣距離不小于100mm為準。給補傷片加熱,戴上耐熱手8、套擠壓補傷片將空氣全部排出,補傷片周圍應有粘膠均勻溢出。2.11.6對于直徑 30mm的損傷,在清理后將損傷處切成圓形邊緣并帶有坡口,然后涂上膠粘按照補口的的方法在補傷處包覆一條熱收縮套(帶)。2.11.7 補傷處的外觀質量和針孔檢漏應符合規范要求。2.12 環氧粉末補口按業主規定的規范標準執行。2.13 液體環氧涂料補口按業主規定的規范標準執行。.12452-10補傷程序圖2.14 環氧粉末防腐管補傷按業主規定的規范標準執行。3、人員組織 (一個作業小組人員配備)序號工種或崗位人數序號工種或崗位人數1機械手23噴砂工22防腐工44其他1合 計9 人4、施工機具及設備 (一個作業小組的設備配備9、)序號名 稱規格及型號數量備注1濕地推土機D60PL 61 臺2噴砂除銹設備1 套36.序號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備注3空壓機31 臺10m/min4紅外線測溫計03003 臺5壓輥6 個2 個備用6火焰加熱器10 套7砂輪機1004 個8氣罐20 個10 個更換9調壓閥4 個10防護面罩6 個11噴砂噴頭總成6 套12爬犁自制1 套5、HSE措施5.1現場補口補傷人員應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5.2補口補傷材料及現場施工應作好防火、防雨、防潮工作。5.3操作人員應穿戴勞動保護服裝,戴好護目鏡和耐熱手套。5.4火焰噴槍、噴燈、噴砂頭等不準對人。5.5液化石油氣瓶應豎立放置。5.6液化石油氣瓶中的殘余液體不得隨意排放。避免火災和對環境污染。5.6噴砂除銹和火焰加熱時,對面不準站人。5.7液化石油氣瓶存放在通風良好,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淋。應遠離易燃易爆危險品和廚房、油料庫等。6、質量保證措施6.1認真熟悉掌握防腐規范,嚴格按業主規定的規范和設計要求執行。6.2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員抓住技術要領,確保防腐施工質量。6.3施工前認真檢查防腐材料,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產品。6.4認真執行“三檢制度” ,對于關鍵工序,按監理的停點檢查要求作認真檢查,每道工序合格后才能開展下道工序。6.5認真總結施工經驗,不斷提高施工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