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m大跨度梁施工技術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6689
2022-07-07
10頁
84KB
1、淇縣人民醫院后勤保證樓工程大跨度梁專項工程施工技術方案我單位施工的淇縣人民醫院后勤保證樓工程三區屋面設計了5道截面400mm*1500mm的預應力梁,跨度為18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該大梁施工是結構自重大,梁及梁柱節點處鋼筋密集,混凝土振搗難度大,主梁體積大,水化熱高,內外溫差控制、養護保溫措施要求高,容易出現溫度裂縫。在施工前特編制此專項施工方案以指導施工,在此根據已有的資料簡述我單位對該大梁施工的構思。由于該大梁的支撐直接落在100mm的混凝土二層樓板上,且二層板的支撐體系未拆除有足夠的強度以承受上部大梁的自重及施工產生的一切其他荷載,故在腳手架支撐體系受力驗算時候只須對架體2、本身的桿件強度及穩定性進行驗算,無須復核架體支撐面的強度。 一、準備階段1、在大梁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及相關班組應高度重視,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以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2、二層樓板澆筑完成并達一定強度后,由測量組負責立即測放出大梁控制軸線,并用墨線標注在樓面上,根據控制軸線,按設計圖對屋面梁、板、柱等細部尺寸分墨,用墨斗將細部尺寸線彈在二層板面上。3、鋼管架搭設完畢后,在支撐梁底模及鋼筋籠的水平桿上用吊線錘將二層樓板面的細部尺寸線引測在水平桿上,作為梁底模安裝和鋼筋就位的控制線。二、大梁模板支撐架驗算計算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4。1.梁底模荷載計算模板自重:0.60.3、5=0.3KN/m2混凝土自重:0.6251.1=16.5KN/m鋼筋自重:0.61.51.1=0.99KN/m振搗荷載:0.62=1.2KN/m2.驗算梁底模板(九夾板)的強度和剛度作用于模板上的線荷載為(取1m寬):按強度計算時:q1=(0.3+16.5+0.99)1.21+1.21.41=23.03KN/m按剛度計算時:q1=(0.3+16.5+0.99)1=17.79KN/m模板(九夾板)支承在木方上,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容許的間距為:按強度要求需要木方的間距M=q11l2/10=fmbh2/6 l1=(10fmbh2/6q1)1/2=(10161000182/623.04、3)1/2=771mm按剛度要求需要木方的間距I=bh3/12=1000183/12=4.86105mm4=q1l14/150EI=l1/400 l1=(150EI/400q1)1/3=(1501.11044.86105/40017.79)1/3=544mm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1=544mm,用350mm。3.驗算梁底木方的強度和剛度作用于木方上的線荷載為按強度:q2=23.030.6/l2=5.0911/l2 KN/m 按剛度:q2=17.790.6/l2=3.96/l2 KN/m 木方支承在縱向鋼管上,按單跨簡支梁計算,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容許的間距為:按強度要求需要木枋的間距M=q2l225、/8=fmbh2/6 l2=8fmbh2/6q2=81343832/650911=1307mm按剛度要求需要縱向鋼管的間距I=bh3/12=43803/12=25.6105mm4=5q2l24/384EI=l2/400 l2=(384EI/5*400q2)1/2=(3841.010425.6105/5*4003960)1/2=1114mm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2=1114mm,用1000mm。4.驗算梁底縱向鋼管的強度和剛度木枋支承在縱向鋼管上,縱向鋼管按多跨連續梁驗算,將作用在縱向鋼管上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布荷載考慮:按強度:q3=23.03/2=11.52KN/m按剛度:q3=17.79/26、=8.90KN/m按強度要求需要鋼管縱向的間距M=q3l32/10=fm w l3=(10fmw/q3)1/2=(102155.08103/11.52) 1/2=1225mm按剛度要求需要鋼管立柱的縱向間距=q3l34/150EI=l3/400 l3=(150EI/400q3)1/3=(1502.110512.19104/4005.6525)1/3=931mm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3=931mm,用800mm。6.鋼管立柱的穩定性驗算鋼管的回轉半徑i=(d2+d12)1/2/4=(482+412)1/2/4=15.78mm長細比=L/i=1800/15.78=114鋼管軸心受壓穩定系數=0.57、34鋼管的最大容許壓力N=Af=0.534489215=56142N一根鋼管承受的荷載(暫不考慮樓板傳下的荷載):F=11.52*0.8=9.216KN故鋼管立柱的穩定性滿足要求結合樓面傳下的荷載F6KN(一只扣件的抗滑移承載能力)故采用雙扣件連接。7.梁底模小結根據上面的設計計算,400*1500*18000梁底模板系統為:模板:18mm九夾板木方:4383mm木方沿梁寬方向布置,間距為200mm483.5mm 焊接鋼管,梁寬方向間距1000mm,梁長方向間距800mm,采用雙扣件連接。為保守起見,于梁底在中軸線位置下再設一道縱向鋼管,并沿縱向每隔1600mm間距用調節螺桿支撐。8.梁側壓力8、計算根據施工經驗,梁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v= 2m/h最大側壓力F=0.22c t012 v1/2=0.22254.51.01.22521/2=42.8 KN/m2檢驗F=H=251.2=30KN/m2按規范規定取較小值,取F=30KN/m2按規范規定考慮,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作用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內,且不大于側壓力值,用泵送混凝土,取4 KN/m2與側壓力疊加。9.驗算梁側模板(九夾板)的強度和剛度作用于模板上的線荷載(設計荷載,取 1m寬)為:q1=(1.230+1.44)1=41.6KN/m模板(九夾板)支承在內楞(木方)上,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容許的間距為:按強度要求需要內9、楞(木方)的間距M=q1l12/10=fmbh2/6 l1=(10fmbh2/6q1)1/2=(10161000182/641.6)1/2=456mm按剛度要求需要內楞(木方)的間距按剛度計算時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其標準荷載q1=30 N/mmI=bh3/12=1000183/12=4.86105mm4=q1l14/150EI=l1/400 l1=(150EI/400q1)1/3=(1501.11044.86105/40030)1/3=405mm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1=405mm,用300mm。10.驗算梁側內楞(木方)的強度和剛度作用于內楞(木方)上的線荷載為按強度:q2=410、1.60.3=14.8KN/m 按剛度:q2=300.3=9KN/m 內楞(木方)支承在外楞(鋼管)上,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容許的間距為:按強度要求需要外楞(鋼管)的間距M=q2l22/10=fmbh2/6 l2=(10fmbh2/6q2)1/2=(101343832/614.8)1/2=711mm按剛度要求需要外楞(鋼管)的間距I=bh3/12=43833/12=25.6105mm4=q2l24/150EI=l2/400 l2=(150EI/400q2)1/3=(1501.010425.6105/4009)1/3=1021mm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2=711mm,用450mm。11、排成三排,最下面一排距梁下端100mm。11.驗算梁側外楞(雙排鋼管)的強度和剛度作用于外楞(雙排鋼管)上的集中荷載折算成均布荷載為按強度:q3=41.60.45=18.72KN/m 按剛度:q3=300.45=13.5KN/m 外楞(雙排鋼管)支承在對拉螺栓上,按三跨連續梁計算,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容許的間距為:按強度要求需要對拉螺栓的間距M=q3l32/10=2fW l3=(20fW/q3)1/2=(202155.08103/18.72)1/2=1080mm按剛度要求需要對拉螺栓的間距 =q3l34/2150EI=l3/400 l3=(2150EI/400q3)1/3=(21502.1105112、2.19104/40013.5)1/3=1125mm 取二者中的較小者,取l3=1080mm,用500mm。12.驗算對拉螺栓的強度對拉螺栓取橫向間距為500mm,豎向為450mm,按最大側壓力計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為: N=41.60.50.45=9.56KNN=12.9KN故滿足要求。 13.梁側模小結根據上面的設計計算,600110016000梁側模板系統為:模板:18mm九夾板內楞:6080mm木方,間距為300mm外楞:雙排483.5mm 焊接鋼管,豎向間距為450mm,從梁底起100mm高布置第一排焊接鋼管,共布置3排對拉螺栓:中間一排12對拉螺栓,間距為500450mm(寬高)13、。三、模板及支撐拆除 1、保證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壞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 2、梁板底模及支撐拆除:待砼強度達到規范規定值后方可拆除。 3、.拆模時必須注意確保砼結構的質量和安全,拆模順序是先拆除承重較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側模,然后再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 四、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1).大梁按規范起拱,起拱值為:主梁1/500,次梁1/1000。 (2).豎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其支承面必須具備足夠強度,滿足全部荷載的承載力。 (3).安裝模板及其支架過程中,必須設置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免傾覆。防止模板及其支架14、在風荷載作用下傾覆,應從模板構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傾覆措施。以保持模板的穩定性。 (5).大模板邊緣的縫隙,用小木條嵌實,在板底模板的拼縫處,鋪一道50mm 寬的不干膠,用砼墊塊壓住,防止漏漿。 (6).重點控制模板的剛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別注意外圍模板、柱模、電梯井模板、樓梯間等處模板軸線位置的正確性。 (7).采用脫模劑,提高脫模質量和速度。 (8).梁模安裝后應拉中心線檢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裝后,則應檢查并調整標高,將木楔釘牢在墊板上。各頂撐之間要加水平支撐或剪力撐,保持頂撐的穩固,以免失穩。 (9).模板的組裝和維修須有一定場地,每層拆模后必須清理一次,對砼殘渣、模板撓曲變形及時進行修理。 (10)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必須符合規范規定,其規定值詳下表。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mm) 項 目允許偏差軸線位置5底模上表面標高5截面內部尺寸基 礎10柱、梁、墻+4 -5層高垂直全高5m6全高5m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表面平整(2m 長度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