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伴熱施工方案8.6(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6762
2022-07-07
10頁
429.57KB
1、目錄1. 工程概況 . 12. 編制依據 . 13. 電伴熱施工總程序 . 14. 施工技術要求和措施 . 25. 測試及試運行 . 66. 質量保證措施 . 77. 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 71. 工程概況1.1 工程范圍哈薩克斯坦阿特勞煉油廠芳烴項目,該電伴熱方案適用的施工范圍包括:柴油成品灌區泵房( 1034 ) 、柴油成品灌區泵房( 2219 ) 、接通柴油灌區的給排水管網(0601) 、各個車間之間工藝和熱工管線 (0201) 、 甲苯和對二乙基苯中間儲罐 (2206) 、 及對二甲苯成品罐(2218)共六個單元。這六個單元的電伴熱系統主要由管線部分電伴熱、儀表部分電伴熱、設備部分電伴2、熱及地暖部分電伴熱四部分組成。施工主要內容包括:防爆控制箱的安裝;分支電纜敷設及校接線;電源接線盒安裝,伴熱帶及其配件安裝等。1.2 主要施工工程量該六個區域的主要施工工程量匯總見下表:編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 自調控伴熱帶米12633.5 2 電源接線盒支架個47 3 溫度控制器套125 4 電源連接件套302 5 尾端連接件套201 6 鋁膠帶卷64 7 不銹鋼綁帶個300 8 電伴熱警示標簽包103 9 纖維膠帶卷751 10 尼龍扎帶個10000 11 防爆控制箱臺17 12 動力電纜米4761 13 控制電纜米20 2. 編制依據2.1電工設備 4.04-10-2002 2.2哈3、薩克斯坦共和國電氣設備安裝規范( ) 2.3勞動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用電安全一般要求 12.1.013-78 2.4勞動安全標準體系防爆電氣設備術語和定義、分類、標記 12.2.020 762.5 設計圖紙3. 電伴熱施工總程序4. 施工技術要求和措施4.1 防爆控制箱安裝4.1.1 防爆控制箱出庫時,要認真核對型號、尺寸、內部元件,上、下出線口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1.2 檢查控制箱支架與防爆控制箱是否匹配,控制箱支架須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4.1.3 防爆控制箱安裝位置要正確,安裝應牢固,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5 ,防爆控制箱頂標高 1.8 米。防爆控制箱的備用出線口要用防爆密封頭封堵。4、4.1.4 防爆控制箱的接地應良好。4.1.5 操作旋鈕開關應動作靈活、可靠。4.1.6 防爆控制箱上的指示儀表應完好,并經校驗合格后才能使用。4.2 電纜保護管安裝4.2.1 電氣配管前,技術人員、班組長應與其它相關專業進行詳細圖紙匯審,了解電氣配管的位置是否與現場的設備、工藝管道、鋼結構等位置相重疊;以免施工后再修改,影響工期。4.2.2 鍍鋅鋼管間的接地,采用專用接地卡跨接銅芯軟導線,截面積不小于4mm2。4.2.3 金屬導管嚴禁對口熔焊連接,鍍鋅和壁厚小于等于2mm 的鋼導管不得套管熔焊連接。施工方案編審施工進度計劃技術、安全交底人力及機具調遣施工階段測試儀器以及人員資質上崗報驗施工準5、備施工階段電纜保護管安裝電源接線盒安裝分支電纜敷設、試驗及校接線技術資料的整理、成冊,移交交工階段伴熱帶敷設及配件安裝防爆控制箱安裝電 伴 熱 系統調試帶電試運行4.2.4 鋼管配完后應及時密封管口,防止雜物進入,給穿線工作帶來困難。4.2.5 電氣配管質量要求:管口無毛刺和尖角,管口安裝護線帽或被做成喇叭口狀。電纜管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被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電纜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得小于1.5 倍。電纜管應安裝牢固,支架間距不宜超過3m。4.3 分支電纜敷設4.3.1 電纜敷設應在防爆控制箱就位,電源接線盒6、就位、電纜保護管安裝等工作完成,經共檢合格后方可進行。4.3.2 電纜敷設前施工人員應熟悉電纜敷設路徑,防止放錯電纜事故發生。4.3.3 核對好電纜型號、規格、電壓等級、長度,將電纜盤上的合格證收集起來,以便交工。4.3.4 測量電纜絕緣電阻,確認電纜合格后方可敷設,測量時應作好記錄。4.3.5 敷設電纜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出現機械損壞。4.3.6 在電纜敷設后,未能及時接線的,電纜的兩端處應做臨時密封,以免電纜受潮。4.3.7 用電纜綁線或塑料綁扎帶將電纜固定牢固、整齊、電纜的起點、終點、拐彎處均應掛標志牌,標志牌字跡應清晰、持久、內容齊全。4.3.8 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為: 12D 注:D 7、為電纜外徑4.4 電伴熱帶敷設及配件安裝4.4.1 電伴熱帶施工前準備工作4.4.1.1 管道系統(1) 、管道系統與配備都已施工完畢。(2) 、防銹防腐涂層已干透。(3) 、管道系統施工規范與設計圖中所示一致。(4) 、銼去所有毛刺和利角。4.4.1.2 電伴熱帶和配件(1) 、電伴熱帶表面有否損破。(2) 、電伴熱帶的絕緣性能良好(要求用搖表在1000VDC 測試時絕緣電阻為 20M) 。(3) 、電伴熱帶與所有配件的型號與設計要求一致。4.4.1.3 現場準備(1) 、將一卷電伴熱帶與卷筒放置于一支架上,并放置在線路其中一端附近。(2) 、沿管道布電伴熱帶, 并避免將電伴熱帶放置于毛刺和8、利角上;避免用力拉扯電伴熱帶;避免腳踏或重物放置電伴熱帶上。4.4.2 伴熱帶施工方法(一)單根伴熱帶施工法(參考圖一)(1) 、玻璃纖維壓敏膠帶每隔約50Cm 處將伴熱帶固定于管道上。(2) 、盡可能將伴熱帶附在管道的下半方。(3) 、在線路的第一供電點和尾端各預留50cm 長的伴熱帶。(4) 、按設計圖所示的伴熱比布線。(5) 、所有散熱體(如支架、閥門、法蘭等)應按設計圖要求預留所需伴熱帶長度,將此段伴熱帶纏繞于散熱主體上并固定。針對具體散熱件的安裝纏繞形式應依據伴熱帶廠家的產品說明書進行施工。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a)散熱體應有設計所需電伴熱帶的長度。(b)伴熱帶可互相重疊。(c9、) 纏繞方法應盡可能使散熱體必要時隨時可拆除進行維修或更換而不損壞電伴熱帶或影響其它線路。(d)在使用二通或三通配件處,電伴熱帶各端應預留40cm 長度。圖一:單根電伴熱帶施工法(二)多根伴熱帶施工法(參考圖二)設計圖指明纏繞系數(伴熱比)為2 或以上,一般采用于大口徑管道上,方法如下:(1)伴熱帶由管道線路一端起布線至尾端再回頭至起點。(2)各散熱體所需伴熱線長度由其一線路供給。(3)每根伴熱帶的施工方式參照單根伴熱帶施工法,兩根伴熱帶盡量敷設于管道截面的下45 度左右側。圖二:多根電伴熱帶施工法(三)配件(如電源接線盒+支架、尾端、二通、三通等)安裝(1)按設計圖要求選用配件。(2)所采用10、密封圈需與伴熱帶相配。(3)電源接線盒盡可能接近管道線路供電端。(4)按配件安裝說明書準備線口和安裝。(5)每一線端應預留一小段伴熱帶以便將來維修時用。(四)機械式溫控器的安裝(1)按設計要求采用適當的溫控器,并達到防水,防爆等級(2)溫度感應器應與管道緊貼并遠離伴熱線,并至少離開散熱體1m 以上。(3)溫度感應器應安裝于較隱蔽地方以免受損(4)溫控器應加適當的調校。(五)保溫材料安裝前的檢查和測試伴熱線路安裝完成后應立即進行以下的檢查和測試。(1)視察電伴熱帶表面是否損傷。(2)視察所有配件是否安裝完整。(3)用 1000VDC 搖表測試線路一端的供電電纜對金屬屏蔽層的絕緣,絕緣電阻應在2011、M以上。(4)對絕緣測試結果做好記錄。(六)保溫層安裝電伴熱帶施工測試后立即告知保溫相關專業進行保溫層安裝,并注意以下各點:(1)施工時管道、保溫材料必須干燥。(2)保溫層外應加防水外罩。(3)保溫層施工時應避免損傷伴熱帶。(4)保溫層施工后應立即對伴熱帶進行絕緣測試。(5)在保溫層外加警示標簽注明“內有電伴熱帶”,另更需注明所有配件的位置。(七)特別注意事項(1)伴熱帶安裝時不得將絕緣層破壞,應緊貼于被加熱體以提高熱效率,若被伴熱體為非金屬體,應用鋁粘膠帶增大接觸傳熱面積,用尼龍扎帶固定,嚴禁用金屬絲綁扎。(2)法蘭處介質易泄漏,纏繞電伴熱帶時應避開其正下方。(3)伴熱帶一端接入電源,另一端12、線芯嚴禁短接或與導電物質接觸并剪切為“V”型,必須使用配套的封頭嚴密套封。(4)防火防爆場合應配套防爆接線盒和終端子。(5)接線后應用硅橡膠密封: (使用屏蔽層的電伴熱帶終端處必須將屏蔽層剝離10 公分,以防造成短路)(6)安裝一個伴熱點,測量一次絕緣,屏蔽層必須接地,絕緣阻值不能低于20M/1000V 。(6)按電伴熱各路的電壓、電流等參數設定通、斷電和漏電保護裝置。(7)凡需蒸汽清掃的管線,應注意須清掃后才可安裝伴熱帶。4.4.3 設備部分電伴熱與地暖部分電伴熱帶施工方法(1) 設備部分電伴熱帶應按照圖紙2218-ET-DW-00-0004/0005-C30施工圖所示的排列位置進行施工。(13、2)地暖部分伴熱帶應按照圖紙2219-ET-DW-00-0010-C30施工圖所示的排布位置進行施工。(3)設備部分電伴熱與地暖部分電伴熱的配件與溫控器的安裝參見5.4.2 管道及儀表部分伴熱帶施工方法。在此不再詳細描述。5. 測試及試運行5.1.視察所有管道,保溫層和所有配件的安裝都沒有問題。5.2.將所有線路的空氣開關關掉。5.3 用低壓搖表對每一線路測量一次,保證供電回路正常。5.4 對用自調控伴熱帶回路(1)將防爆控制箱的開關調至線路供電的狀態(2)對線路進行 4 小時的供電,使管道溫度達到一個平衡狀態。(3)測量每一線路的電壓,電流,環境溫度,管道溫度,并將資料記錄在安裝記錄單上。514、.5 對用機械式溫控器控制的電伴熱回路(1)將溫控器微調至線路供電的狀態(2)使線路供電至達到溫控器所調校的溫度為止。(3)測量每一線路的電壓,電流,環境溫度和管道溫度,并將資料記錄在安裝記錄單上。6. 質量保證措施6.1 做好工程質量的過程控制和動態管理,使工程質量控制面達到100%。6.2 施工技術人員仔細、全面的熟悉圖紙,施工前對班組做好技術交底。6.3 強化工序交接制度,做到“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質量管理要求。以確保工程質量。6.4 確保所使用的計量器具合格。6.5 各工序之間要及時做好共檢,隱蔽工程必須經業主和監理檢查確認簽字后,方可隱蔽。6.6 嚴把原材料關15、,電纜、伴熱帶、鋼材等必須有合格證,并應按規定抽檢,報驗通過后方可使用,現場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堆放掛好合格標識,不合格材料立即清場或按要求做好隔離。7. 安全技術管理措施7.1 對容許從事電氣設備維護、有電驅動裝置設備和機器操作人員的要求7.1.1 允許從事電氣設備維護作業的人員不能低于18 歲。7.1.2 允許從事電氣設備維護作業的人員應當通過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衛生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的預先和定期醫學檢查。7.1.3 允許從事電氣設備維護以及有電驅動裝置的設備和機器進行操作的人員應當擁有符合用電電氣設備技術使用規定和用戶電氣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技術規定要求的相應職業資格和相應的安全 (電氣安全 )技16、術資格等級。7.1.4 允許對使用電驅動裝置的設備和機器進行操作的人員擁有的安全(電氣安全 )技術等級不能低于級。安全等級檢驗應當每年進行,并在安全技術知識考核登記薄上記錄。7.1.5 允許從事手動電力機器操作的人員應當擁有級安全(電氣安全 )技術資格,應當以安全技術知識考核登記薄上的記錄的實行頒發級安全(電氣安全 )技術資格。具有1 級安全 (電氣安全)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1 次培訓教育。7.2 在施工工地安裝和使用臨時電網和設備的時候防止電擊的安全措施7.2.1 建筑施工單位內應當指定一名擁有級以上安全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單位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7.2.2 使用電氣設備的17、具體建筑安裝作業安全生產的責任由指揮該作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承擔。7.2.3 允許進行:擁有相應安全技術資格等級的電工人員可以進行電氣設備的電線連接(斷開)、維修、調試、預防性檢查和試驗作業;有資格從事下列作業的人員完成下面的作業:使用符合電氣安全要求的接線板將移動式電氣裝置、手動電機和便攜式電燈接入電網;使用了個人防護設備的電氣裝配工可以安裝保險絲和電燈泡作業。7.2.4 只有在完全切斷電源并采取了保證作業安全的措施之后才能在電網和電氣設備上進行安裝和維修作業。7.2.5 禁止操作電動工具的人員拆卸和自行維修該工具、電纜、插頭連接及其他部位,這些工作應當由擁有級以上安全技術等級的經過專門培訓的人18、員進行。7.2.6 禁止連接電網的電動工具脫離監視,禁止將電動工具交給無權對其進行操作的人員。7.2.7 如果在作業期間發現電工工具有問題,或者工具操作人感覺到哪怕電流的微弱變化,作業都應立即停止,有問題的工具應當送去檢查或維修。7.2.8 工地上使用的或者安裝在施工生產設備和機器上的開關、閘刀及其它電氣換流設備應當具有保護,防止意外接觸到電氣設備的帶電部位。7.2.9 應當通過安裝帶有標準熔斷絲的熔斷器或者自動斷路器的方式保證電網和施工工地上的電氣設備,防止產生相間短路和外殼短路電流。7.2.10 在可能發生電擊傷害的地方進行作業的時候必須設置警示標識、護欄、警告牌等。7.2.11 嚴格按照19、中國石化集團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哈薩克斯坦分公司的使用電動工具進行作業的安全與勞動保護細則826091 0000HM00MPR0012R, 和進行電焊和氣焊作業時的安全與勞動保護細則826091 0000HM00 MPR0019R ,和哈薩克斯坦分公司安全駕駛規程等進行施工。7.2.12 相對高度超過 1.3 米的作業為高處作業,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系掛到安全、穩固、且方便操作的位置上。7.2.13 嚴禁酒后上崗,嚴禁在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進行施工。7.2.14 電氣的施工機具包括電焊機、套絲機、無齒鋸等外殼應可靠接地。7.2.15 電氣施工用的電氣配電板開關必須是漏電20、保護的空氣開關。手動電器必須安裝橡皮套絕緣三防插頭。7.2.16 電氣配電室制定出安全有效的電氣防火措施,落實防火責任人并備足滅火器材。7.2.17 做好交叉作業面的隔離。7.2.18 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帽、勞保鞋、護目鏡、工作服和防毒呼吸器。進行用電操作的人員必須使用絕緣鞋、 絕緣手套等物品。 進行動火作業時必須使用防護面具等勞保物品。7.2.19 使用梯子要有專人扶持,梯子上只能站一人,梯子與地面夾角宜為6070 度。7.2.20 高處使用機具、材料必需用繩子、工具袋吊裝,不得拋擲。7.2.21 高處作業應設安全網,隨作業位置升高,其高度應作及時調整。7.2.22 施工用電的使用要嚴格按三相五線制標準,實行保護接零 (接 PE 線)。嚴禁將用電設備外殼接到工作零線上。7.2.23 用電設備的接線、送電、拆線均應有人監護,并戴防護面具,驗好電,掛好接地線,嚴禁單人作業,送電后的設備要掛上“ 有電危險 ” 標志牌。7.2.24 針對每一作業工序,進行工作危險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保障措施;7.2.25 如發生安全事故,應及時搶救受傷人員,保護現場,并對事故原因加以分析,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