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幼兒園建筑設計探討(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7852
2022-07-07
3頁
40.56KB
1、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幼兒園建筑設計探討摘要:幼兒園的發展與幼兒教育的發展緊密相連,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我國對幼兒園建筑設計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就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幼兒園建筑設計做出了分析。關鍵詞:幼兒教育 建筑設計 策略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our country to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2、 design ha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artic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educ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made the analysis.Key words: the primary education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幼兒園教育關系著幼兒生理與心理的成長,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期,幼兒園的建筑也對兒童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為適應幼兒教育的發展3、,幼兒園建筑應該如何設計,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一幼兒教育發展現狀 幼兒園教育是針對三歲至六歲的兒童進行的一種學前教育,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為兒童創設一定的條件、環境,或者是提供多種機會,促進兒童獨立性、創造性的不斷發展,促進兒童良好的個性的發展,為培養未來人才打下基礎。 隨著我國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也已經建立起來。而為適應兒童更好的發展,我國已經引進了多種幼兒教育方法,以遵循人的成長規則,遵循人的心理學規則,促進兒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全面發展。例如。蒙臺梭利式教育。 蒙臺梭利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他提倡要尊重兒童,讓兒童自發進行學習,注重兒童的智慧與品格的形成與發展4、。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已經建立了蒙臺梭利式幼兒園,更新了人們的傳統觀念,進而得到了政府以及社會與家長的支持與贊賞。比如說,北京李躍兒巴學園、寧夏的蒙臺梭利式幼兒園。此外,還有華德福式幼兒園、瑞吉歐式幼兒園等。除了上述這些有特色的幼兒園之外,還出現了適合我國國情以及兒童全面發展的幼兒園。二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幼兒園建筑設計為適應兒童的發展,幼兒園建筑設計一般分為三部分,幼兒生活用房、幼兒供應用房、幼兒服務用房。(一)建立復合式的活動單元 傳統型的活動單元都是有單獨的出入口的,將兒童按照年齡分成不同的班級,有針對性的進行保教工作,各個班級之間不會相互干擾。但是目前兒童心理學已經證明,應該讓不同年齡的孩5、子有相互交流的機會,這樣,在交往中,對于年齡小的兒童可以模仿,稍微大點的兒童就會起到一種榜樣的作用,而這樣被長期的模仿,就會對其產生一種刺激,促進他更好的發展。這雙方面的作用,都會對兒童能力與心理的發展產生好的影響。 國外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復合式的活動單元,即不強調班級之間進行嚴格的分隔,而是多個班級都生活在一個較大的活動單元里,盡管每個組有自己的活動室,但是活動室之間都不會再單獨設置衛生間或者是臥室,主要用于兒童進行小游戲或者是學習。當進行大型游戲或者是需要各個班級來合組活動時,就可以在面積大的游戲室里組織。另外,各個班級都能夠用一個公共的衛生間。 在進行幼兒園建筑設計時,就可以以這種形式作為6、建筑的主體,即多組式的活動單元。這種組合的優點就是各班級之間在進行分隔時可以比較靈活,也有利于教學的組織。 這種組合形式有利于尊重兒童,讓兒童自主開展活動,更加強調幼兒的身心都能得到發展,而關于防疫疾病問題,會隨著醫學的發展,醫療設施的改善,而逐漸完善。(二)幼兒園用房組合形式(修改) 幼兒生活用房、幼兒供應用房、幼兒服務用房三部分是一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具有獨立性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有機整體中,幼兒生活用房功能區占主導地位,其他兩部分的功能區都從屬于幼兒生活用房功能區。而幼兒生活用房中的各班級活動單元又各自成一體,其中的活動室、臥室、衛生間、衣帽儲藏間四者之間的功能關系又有嚴格的功能秩序關系。三7、大組成部分因位置關系產生不同類型的平面構成方式,其主要有分散式與集中式兩種。 分散式主要是將三大部分各自獨立設置。其中應保證幼兒生活用房處于用地最佳位置,且各方面要求都要滿足。服務用房宜設在幼兒園入口處,便于每日晨檢和對外聯系。供應用房應設在用地偏僻的一角,自成一區,并與幼兒園輔助入口靠近,便于貨物進,垃圾出。此種平面組合方式因建筑布局過于分散而占地較大,且三者聯系不便,特別是在雨雪天氣更感不便,最好設置廊道,但這樣又勢必增加交通面積。 集中式是將三大部分集中布置在主體建筑內。但無論怎樣集中布置,都要首先保證幼兒生活用房的采光、通風、朝向等要求。因此,他要至于用地的最佳位子,而供應用房設于主體8、建筑的后端,且與幼兒園輔助出入口有方便聯系,服務用房要設于主體建筑前端,與幼兒園主入口接近。這種平面組合方式能節約用地,交通面積較少,幼兒園的三個功能部分聯系方便。但要注意妥善處理好供應用房與幼兒生活用房的關系,避免干擾。(三)要貼近兒童的心理 在設計幼兒園時,兒童應該是幼兒園的主人,應該根據兒童的需要進行設計,但是設計者往往不能從兒童那里得到他們的看法,因此,設計者經常是從日常性經驗出發,迎合了大人的審美要求,但是,對兒童心理成長缺乏一定的科學研究。因此,一般的幼兒園都是大人想要的空間,只不過是增加了一些玩具、陳設、色彩等等。而對于兒童來說,一般的環境都過于大、曠,這就使得兒童缺乏一種場所感9、以及領域性。因此,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中,設計者要注意,大到建筑物的高度與整體性造型,小到水龍頭的設計形狀、窗臺的高度、衛生間的設計等都要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以及習慣。 兒童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兒童對于富有童話性色彩的,一些小尺度的空間比較感興趣。例如,童話小屋、家具角落等都是他們所喜歡的,這種小空間就可以滿足兒童的一種生理或者是心理需要。因此,在設計中,設計者應該做到這一點。比如可以調整吊頂的高度來增加一些小尺度的“秘密”空間,來滿足兒童的心理上的要求。(四)室外空間的設計 兒童在3歲開始,其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會快速的發展,因此,會對一些新奇性以及富有野趣的游戲空間產生一定的興趣。室外活動空間對于兒童10、有著重要的影響,室外活動場地大小在規范中也有硬性要求。在室外進行游戲時,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著互動,隨著兒童對周圍環境的不斷深入,對周圍環境不斷地適應,兒童的身、心就會隨之不斷地發展。 但是,傳統的室外活動場地,往往是設置一些大型的塑膠玩具,比較死板,沒有創新性。新型的幼兒園應該從發展兒童認知能力的角度出發,為孩子們提供觀察停留的空間、遐想游戲的空間,還有充滿各種元素的空間等等。兒童對外部環境的反應比較直接比較活躍,喜歡親身感受環境中的每一個角落,因此,這種外部空間的設計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這種需要。另外,適宜的外部換設計結構還對孩子的交往有重要的影響。(五)主題式的造型設計 幼兒園建筑造型設計11、的宗旨,是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個性特征的建筑形象,主題式造型設計就強調了這一點,給幼兒園一定的主題,例如,動物造型、童話場景等等。這些造型都是兒童比較熟悉的生活文化背景以及熟悉的童話故事,這樣,就可以讓兒童產生很濃的興趣,有一種歸屬感。這樣就使得那些剛剛入園的孩子很快的融入到新的環境。總之,幼兒園建筑造型設計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設計者應按照建筑藝術創作的共同規律和幼兒園建筑自身的特殊要求正確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系,創作出真正富有幼兒園建筑個性的主題式藝術形象,使幼兒充分融入環境,使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總結:兒童的教育與發展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該更加重視起來,為適應兒童的發12、展,要不斷朝著新型的教學模式去探索,同時,建筑設計將配合教育模式的發展不斷進步,優秀的設計能夠促使兒童創造力的發展,更加適應其心理的發展,幼兒園建筑設計師應該積極的進行探索,或者是借鑒外國的一些經驗與方法,努力設計出更加適應兒童發展的新型的幼兒園。參考文獻:1. 馬春梅. 現代幼兒教育對幼兒園建筑設計的要求J. 低溫建筑技術. 2009.(06)2. 林玉蓮. 幼兒園: 兒童的花園J. 華中建筑. 2007.(01)3. 楊正平,石東浩. 幼兒園空間安全性設計初探J. 華中建筑. 2008.(01)4. 陳海鵬. 淺議生態建筑的三個技術層次J. 山西建筑. 2007.(21)5. 郭曉君,成麗,劉穎. 幼兒教育模式發展與托幼建筑設計觀念的變遷J.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7.(04)6. 陳捷頻. 幼教建筑環境設計研究D. 南京林業大學. 20087. 馬春梅. 現代幼兒教育對幼兒園建筑設計的要求J. 低溫建筑技術. 2008.(06)8. 蘇韓敏. 回歸童趣環境彰顯建筑個性廈門瑞麗幼兒園設計J. 福建建筑. 2008.(01)9. 孫麗云,莫燕. 建筑設計與兒童心理J. 河南科技.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