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河道整治建筑物的類型與建筑結構(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8122
2022-07-07
4頁
23KB
1、探究河道整治建筑物的類型與建筑結構探究河道整治建筑物的類型與建筑結構【摘 要】為了配合經濟發展,浙江溫嶺市將河道整治建筑作 為系統工程,先后實施了疏浚與綜合整治,河道整治建筑也有了明顯 改觀。本文對針對浙江水利溫嶺市河道整治建筑物的類型與其結構進 行歸類分析,提出了城市河道護岸設計中應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優 先生態的原則,進而對生態護岸與生物群落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深入 探討了整治河流生態的方法,為今后城市生態護岸的構建與河流的治 理提供參考。【關鍵詞】河道整治;類型;結構溫嶺地處浙東南沿海,陸域三面環海,現有河道總長度1700余 公里。由于其地形特點,夏季經常受臺風影響,溫嶺市各地平均降雨 量2、高達96mm,主要涵閘曾多次全部開閘排澇。在雨季來臨之時,為 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接下來本文著重對河道 整治建筑的類型以及結構進行探討,方便相關城市參考學習。1河道整治建筑的類型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稱河工建筑物,是具有改善和穩定河勢,調整 水流功能的水工建筑物。常用的河道整治建筑有護岸、丁壩、鎖壩、 順壩等,其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包括混凝土、石頭、金屬等。河道修 筑時也可選用河工材料制成的成品,例如柳右枕、混凝土塊、梢捆等。 河道整治建筑物沿岸布設,作為防護性工程,它不僅防止堤岸崩塌, 抑制河流橫向變形,還可以導引水流,改善其流態,進而治理河道。 河道整治建筑的種類按材料可以分為3、輕型建筑物和重型建筑物;按其 與所流經河道的關系可分為環流建筑物、實體建筑物、淹沒建筑物、 非淹沒建筑物以及透水建筑物。環流建筑物又稱導流裝置,是水中建 設的導流透水建筑物,其原理為通過機械設施使水流按所需方向激起 環流,進而控制泥沙運動方向,以達到引水和防沙的目的。實體建筑 物和透水建筑物在具體結構上的差異很大。實體建筑物的導流能力強, 水流透不過壩體,因此多應用于重型永久性工程。透水建筑物允許水 流穿越,導流能力小,因其建筑物前沖刷坑淺,所以有緩流落淤的作 用。溫嶺的河道整治因當地河道呈水網布置、整治形式較為簡單,主 要的形式是對河道進行護岸。護岸是河道整治建筑物中最為簡單的一種,在水陸交4、界的兩邊, 直至河水消失的地帶為河岸帶,其通常包括廊道、緩沖帶和護岸三部 分。護岸用抗沖材料直接鋪在河岸坡面即可,可將其布置為長距離的 連續式,也可布置在磯頭之間或者丁壩之間以防止順流或回流。溫嶺市區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中,護岸工程處于首要位置。護岸對 維護河岸帶生態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岸工程在城市河道建設 中不但對堤防與岸線起到保護作用,還可以控制河勢的變化,進而擴 大河道泄洪能力,美化兩岸的自然景觀。濃密的植被廊道可以有效控 制地基的溶解物質,進而保證水體質量,減少各種溶解物污染,為河 岸生物鏈止常的循環提供保障,便于物種的生存。河岸植被廊道還能 維持水溫和含氧量,進而為某些水生生物的生5、存提供保障;河岸植被 覆蓋不但可以抵御洪水來襲,還可以為水生食物鏈提供有機質,為魚 類等水生生物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等。隨著城市建筑的發展,灰色的渠道化河岸與周圍的景致極不協調, 與人們回歸自然的觀念極不相符,渠道化結構對采取了封閉的形式的 河道坡面,自凈能力較差,水生動物因此無法生存,各種植物難以生 長,城市牛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遭到了破壞,河道也失去了 平衡生態的作用.2河道整治建筑的建筑結構我國傳統護岸建筑中,在地形較陡的坡岸和沖蝕較嚴重的地段種 植植被,還采用具有定的強度石材來保護坡腳,從而提高了整個護 岸的抗沖刷能力,能有效的抵御洪水來襲。壩樁以及石塊間的縫隙為 水生動物提供了棲6、息的場所,也成為了水生植物生長的空間。考慮到 取材的簡易程度,傳統護岸建筑中采用沙土、薪木、石塊等。薪木材 料多用于河勢多變之地的搶險救急之吋。在傳統河道的整治建筑中, 有很多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借鑒的方面。我國古代的河工程中將護岸一 水位為界限,分為以下和以上兩部分,低水位以下采用混凝土和生態 新型材料,薪木類則一般應用于水位以上部位,進而求得工程投資最 小生態效益最大化。生態新型材料彌補了傳統材料不能使用持久的缺 點,但是其造價遠遠高于傳統木料。因此,城市河道整治建筑的材料 以及類型應該結合具體的工程需要和環境效益來選擇。傳統的護坡工程側重于工程的安全和人類單方面的需要,設計吋 對河流環境效應7、和生態補償重視不夠。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認識水 平的提高,河流的綸態功能逐漸受到重視,河道護坡T程目標也由單 一的安全逐步向生態型護坡轉變。生態型護坡為岸邊的生物創造棲息 環境的一種工程防護措施,如魚巢護坡、植被護坡、螢火蟲護坡等。 生態護坡一般是透水的、柔性的、多孔質的,既滿足自然護坡的生態 性和滲透性,又具有硬質護坡的穩定性和結構性,是研究熱點。平原 河流護坡工程側重于抗沖刷、防洪、生態、親水等,設計復雜;山區 河流生態護坡工程一般著重于抗沖刷性和生態性,材料的來源比較豐 ffl O2.1拋石護岸拋石護岸一般用于河岸塌陷的地方。所選用的石塊最好尺寸均勻, 若大小不一,則先拋小塊石頭,后拋大8、塊石頭,作為外層掩護。結合 河岸的實際情況,若拋石的高度超過最低水位,則改為鋪石。其邊坡 比通常為1: 1.6o洪水期內的沉淀物會將石塊的縫隙填塞充盈,進 而穩固拋石工程。如果河岸與整治線的距離非常遠,則可以在整治線 上拋石,高度與低水位持平,內外均用斜坡,用河沙或沙礫填充后, 在填沙層上鋪石護面。拋石的具體情況可結合具體的情況選擇,若河 水很深,可分級拋石,然后層層疊高。每層拋石高度約2m,寬約60cm。在今天的城市河道護岸工程中,拋石逐漸被混凝土取代。結合當 今的河道護岸整治現狀,拋石工程的劣勢已經轉化為優勢。在渠道化 河道整治的過程中,拆除的混凝土經簡單處理就可以替代石塊作為填 石材料,9、既節省了工程費用,乂減少了建筑垃圾。由于水泥材料中可 能含有有害物質,因此施行前應先通過檢測,也可以選擇不透水材料 對其進行包裹。2.2沉梢、填梢護岸沉梢、填梢護岸作為備選方案,在缺乏石料吋,可以用樹枝編制 梢架,在其屮填充碎石制成沉梢;或將樹枝等編織成組,再編成排, 其間填充碎石,層層疊壓,制成填梢;以梢料編織成沉排,拋石沉入 水中。如果填梢工不是直接靠岸,前方拋石,后方填沙,沉排于水下 可以歷久不朽。黃浦江曾經采用這種方法。沉梢和填梢護岸值得推廣借鑒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填料。正如上文 所說,建筑拆除的混凝土護岸,直徑較大的石塊可作為拋石的原料, 而碎石部分可用來做沉梢和填梢的填料。與此同吋,經10、監測確認一些 底泥也可以用來做沉梢和填梢的填料。3結束語在城市河道整治建設中,生態護岸建設是一項系統的水利工程。 城市河道生態建設是水利工程學與園林學、城市規劃學的充分結合, 還涵蓋了生態學以及可持續發展觀。河道整治建筑涉及到水系調度、 經濟結構調整等多個方面,因此必須從長計議,保持與社會發展相同 步,以惠民為前提,做到河道整治建筑與各類有關規劃同步實施,發 揮規劃統籌引領的優勢作用,走科學發展Z路。在現代城市河道整治 中,多種河道整治建筑結構已被大力推廣應用,本文羅列了浙江省溫 嶺在防汛期間有關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結構,以便為河道整治建筑提 供參考。在此希望技術人員借鑒其他領域的經驗,開辟出河道整治的 新結構。參考文獻:1 姜華,張曉旭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維修方法J黑龍江水利科 技,2009 (4)2 范紅社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結構探討J. Ill西水利, 2005 (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6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6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