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古建筑防火特點及其對策(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8430
2022-07-07
3頁
23KB
1、山地古建筑防火特點及其對策1、山地古建筑的火災特點1.1、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人古建筑大多為木結構建筑,梁、柱、樓板、屋頂大多屬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結構構件 很快失去支撐能力,導致建筑物垮塌、燒毀。特別是許多寺廟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 內往往有許多裝飾和布幔等懸掛物,這些懸掛物都是易燃品,火災時常成為火勢垂直蔓延的 導火帶,使人火迅速向空中擴展,燃燒速度快、火勢兇猛、難以控制。在右些地區古建筑仍使川木材作燃料,入冬之前會存貯犬量劈柴、樹枝作過冬之用,而 此時空氣干燥,更增加了火災的危險性。1.2、起火原因復雜山地古建筑具有一般古建筑的火災原因共性,如香客不慎引起大火,煙頭紙屑,電器失 火等2、,還有其特殊性,主耍是山火和雷擊。121、香火不慎引起火災大多數古建筑都與民族、宗教有一定的關系,如寺廟建筑。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 許多寺廟香客盈門,這就無疑増加了火源管理的難度,稍有疏忽,就可能釀成大禍。如1984 年云南篇竹寺華嚴閣人火即是由于香客燃香焚紙后離去,晨風吹起火種,引燃桌圍等絲織品, 火焰沿著帳幔擴張,故后使建筑及一大批歷史文物毀于一旦。122、電氣火災古建筑的電器設施都是后期添置的,山于種種原因,往往使得各種線路及燈具都直接暴 露在外,電線直接敷設在木結構農而上的情況屢見不鮮,不斷增加的用電器使線路負荷增大, 加上年久失,線路老化,很可能引起過載、發熱,其至引燃與其毗鄰的3、可燃物。如布達拉宮 強巴佛殿即是由于照明燈泡安裝接觸不良形成短路,以致線路過載、發熱,使絕緣層燃燒, 從而引燃吊頂布料,繼而木椽及其它木質構件相繼著火。123、山林野火等外部因素所致山地古建筑往往處于深山老林,地偏人稀,四周乂被林木雜草環抱,由于各種原因引起 的山火和森林火災往往成為古建筑受到的外部威脅之一。124、雷擊引起占建筑失火中國傳統建筑選址往往依山就勢,建筑常常位于山脊或山坡之上,而這些地方往往是易 遭宙擊之處,若建筑防雷稍令疏忽,就可能使古建筑成為宙擊的對象,從而引起火災。1.3、疏散困難山于歷史的原因,不少古建筑通道狹窄,一口失火疏散人流擁堵,易造成重大傷亡,如 重慶歌樂山渣滓洞4、,近30米長的樓層只有一個不足1米寬的樓梯,白公館樓梯也十分狹窄。1.4、消防撲救困難1.4.1、山地古建筑一般位于偏僻Z處,道路崎嶇,消防車難以到達,更不用說形成壞形 消防車道。1.4.2、遠離城鎮,無法依托城市消防基礎設施。不少古建筑往往距最近消防站數十公里, 一旦建筑發生火災,往往火勢迅速蔓延,此時城鎮消防站成了“遠水救不了近火”。143、消防水源缺乏,多數古建筑沒有消火栓,無法依托城市消防管網,更不用說自動 滅火系統,一口失火,水源缺乏,撲救不及時,使得小火釀成大禍。1.5、火災損失大山地古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建筑本身就是古代物質文明與文化的載體,再加 上許多古建筑藏有經書、畫5、卷等,一旦付Z炬,將無法再現,損失無法計量,也無法挽回。2、山地古建筑的防火對策2.1、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対于木結構建筑,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提高其耐火性能。對于懸掛物,在不影響 其質地、色澤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阻燃處理,以減少火災荷載,防止火勢豎向擴展。2.2、消除電氣火災隱患古建筑山于年代久遠,其照明等設施往往是后期添建,多數是明設,容易電線老化,應 及時檢查,一旦發現,及時更換,特別是要在燈具的選用和線路的敷設上,都要考慮其對木 結構建筑的影響。設置必要的探測、報警系統,及早發現和撲滅初期火災。2.3、完善滅火設施有城市消防系統依托的古建筑應在不彩響建筑內、外形象的條件下設置消防管網6、和自動 滅火系統。對于不具備自動滅火條件的山地古建筑,滅火設備以配置滅火器為主。滅火器應 按時檢査,及時更換,保證其隨時能投入使川。同時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置 滅火設丿施,如沙箱、消防水池等。有些可以結合景觀設計利用噴水池、養魚池作消防水源。 有條件的可以利用河流、小溪等,作為消防水源,如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利用山間小 溪,作為消防水源,以彌補市政供水缺乏,這些河流小溪經過一定的設計,既可以作為消防 水源,也可以作為環境景觀的一部分。個別地方可以利川地形、地貌收集場地雨水,貯作滅火之用。2.4、設置防火隔離帶為防止外部失火殃及古建筑,應在古建筑外圍作防火隔離帶,去除雜草、灌木、并經常 清除枯葉樹枝等可燃物。2.5、作好古建筑防雷山地古建筑應結合建筑造型裝置防雷設施,如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等,對于己設避 雷設施的,應定期檢查其接地是否牢靠,接地電阻是否滿足要求。(接地線斷路可能成為引 雷設施)及早發現事故隱患,防患于未然。山地古建筑由于其功能不同,地理環境不同,會有不同的特點,應根據其主要特征,火 災危險性大小,撲救難易程度等確定綜合評判等級,從而采取不同的防火對策,以保障古建 筑這-歷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2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