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8445
2022-07-07
3頁
39.88KB
1、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摘要: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混凝土常見的幾種裂縫,探討了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及相應的處理措施,對相關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預防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everal common cracks in concret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to related s2、taff is of certain reference.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中圖分類號: TU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筑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各種建筑工程也在不斷修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為困擾施工技術人員的一大難題,裂縫的存在會降低結構的耐久性,嚴重時會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本文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經驗,探討了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及處理措施。1 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混凝土干縮裂縫;為了避免混凝土干縮裂縫的出現,應當采用3、粉煤灰水泥、中底熱水泥等收縮量較小的水泥,進而減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增大混凝土拌合水灰比會加重干縮現象,為此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應當盡量選擇較小水灰比,同時根據建筑結構的實際情況而添加一定量的減水劑;注重混凝土施工和攪拌的配合比,拌合用水不得超出計算所得的用水量;混凝土在澆筑結束后應及時進行養護處理,根據當地氣溫情況而適當延長養護時間;混凝土冬季施工時,不但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溫覆蓋處理,而且需在混凝土表面刷涂養護劑;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收縮縫設置,特殊情況不得設縫時,應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混凝土塑性裂縫;為了預防混凝土出現塑性裂縫,盡可能選用早期強度高、收縮性能小的水泥,如普通硅酸4、鹽水泥等;加強混凝土水灰比控制,添加適量的減水劑以降低水和用水量、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塌落度;正式澆筑作業前,應當用水對模板和基層進行濕潤處理;澆筑結束后要及時覆蓋麻片、草墊、塑料薄膜等,以便確保混凝土始終處于濕潤狀態;當風力較大或者氣溫較高時,應當對混凝土采取必要的擋風和遮陽措施,并盡快進行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沉降裂縫;由于地基回填土不密實、土質不均勻、地基浸水等原因而使得建筑結構出現不均沉降,進而導致沉降裂縫的出現。此外,混凝土支撐底部不穩定、模板剛度不足也會導致沉降裂縫的出現。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時,注重對地基處理,原地基土需滿足承載力要求并且土質均勻、密實;地基回填土要嚴格控制夯實遍數,5、以確保地基土能夠達到設計的壓實系數;開挖的基槽四周應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基坑受到雨水浸泡;在選用混凝土模板時,應確保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模板支撐底部應當設置剛性墊座,確保撐桿受到的力均勻傳給地基;嚴格控制混凝土模板拆除時間和拆除順序,不得過早拆除模板,拆模要按照先支后拆的順序進行。混凝土溫度裂縫;混凝土溫度裂縫的走向無規律可言,經常是深淺不一、縱橫交錯。對于梁板等長寬比較大的混凝土構件,溫度裂縫走向一般順著長邊方向,裂縫中間處較寬、端部較窄。這種形式的混凝土裂縫會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碳化、鋼筋出現銹蝕,進而對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減少混凝土溫度裂縫,應當盡量選用粉煤灰水泥、礦渣水6、泥等中熟或者低熱水泥;在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的基礎上,選用合理的骨料級配,適當添加減水劑或者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在混凝土和易性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選用小的水灰比;根據施工條件而選用合適的混凝土施工工藝,以便能夠盡可能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并采用必要的保溫或者冷卻辦法,降低混凝土外部和內部的溫度差;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應及時覆蓋麻布等,并澆水養護,根據氣溫和所用混凝土情況來確定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纖維材料,進而使混凝土裂縫寬度不超過設計要求。混凝土化學裂縫;導致混凝土化學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分別為鋼筋銹蝕裂縫和堿骨料反應裂縫。混凝土拌合后回出現堿性離子,7、當堿性離子與含有氧化硅的骨料發生反應后會出現體積膨脹,進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脹裂和酥松。在建筑物使用期間比較常見這種裂縫,裂縫出現后不容易進行補救處理,為此需要在施工期間就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為了避免這種裂縫的出現,應當盡可能使用堿活性小的骨料,所用外加劑應當不含堿類物質,水泥采用低堿水泥;由于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導致混凝土保護層不滿足要求,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蜂窩、漏筋等情況,這時外界的腐蝕物質就會通過裂縫侵蝕到混凝土內部,使得混凝土內部鋼筋出現腐蝕,鋼筋腐蝕后會出現體積膨脹,進而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為了避免這種裂縫的出現,混凝土澆筑作業前應當核對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鋼筋位置不8、出現過大偏差,以便混凝土振搗期間鋼筋出現偏移;所用骨料應滿足質量要求,盡可能選用質量高的砂石;振搗過程中應確保混凝土得到充分振搗,混凝土足夠密實。2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措施2.1 混凝土表面修補法在混凝土表面裂縫處理中,表面修補法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它適合于對承載力或者結構穩定沒有影響的混凝土裂縫處理。最為常用的處理辦法是在混凝土裂縫表面涂抹環氧膠泥、水泥漿等,或者是表面刷涂瀝青、油漆等材料。為了避免各種外力作用導致混凝土裂縫的加深、加大,可以在混凝土裂縫表面粘貼纖維布;若裂縫分布范圍較廣、數量較多時,可以在原有混凝土表面加設細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漿面層,并且沿著混凝土整個表面加設雙向鋼筋網。2.29、 置換裂縫處混凝土若混凝土出現嚴重的裂縫,則應當對該部分混凝土進行置換,采用這種處理方法需要將原有混凝土清楚干凈,表面濕潤后涂刷混凝土結合層,然后再加入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混凝土或者與之性能相近的材料。可以用于原有混凝土置換的材料有:改性聚合物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漿、普通砂漿等。2.3 構件加固法若混凝土裂縫直接影響到構件的正常使用時,應當對該構件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建筑工程實際中比較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施加預應力加固、加設支撐點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外包型鋼加固等方法。2.4 封堵裂縫法若開裂混凝土要求一定的抗滲性或者混凝土裂縫影響到結構的整體性時,則應當采取灌漿法進行處理,它是將膠結材10、料壓入裂縫中,使混凝土與膠結材料相互作用進而成為整體,進而達到對裂縫封堵的辦法。建筑工程實際中,較為常用的膠結材料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樹脂、水泥漿等材料。封堵裂縫的另一種方法為嵌縫法,它是先沿著混凝土裂縫發展方向開鑿槽條,然后將剛性或者塑性止水材料嵌填到裂縫處,進而實現對混凝土裂縫的封堵。建筑工程實際中聚合物水泥砂漿是較為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丁基橡膠、塑性油膏、聚氯乙烯膠泥等是較為常用的塑性材料。3 結語混凝土裂縫是工程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它會影響建筑物的抗滲性能,導致混凝土碳化、鋼筋銹蝕等,使建筑物無法滿足正常使用和承載力要求。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對于不同的裂縫應采取合適的預防和處理措施,進而確保建筑物的安全工作。參考文獻:1王強. 關于混凝土裂縫原因及處理措施的探究J. 資治文摘(管理版), 2010,(07):121-1222張錦奎.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加固技術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0,(10):165-1663王大偉. 談工程建設中鋼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防治J. 華章, 2010,(12):35-364劉文勇. 建筑結構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分析及防治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