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采暖施工方案-有地暖(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8959
2022-07-08
10頁
29KB
1、經濟適用房小區工程1號樓室內采暖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XXX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目 錄目 錄 1一、工程概況 2二、編制依據 2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31、工藝流程 42、套管制作安裝 43、采暖干管的安裝 44、立管安裝 45、支管安裝 46、管道支架 57、地暖管鋪設 58、管道安裝工藝 99、管道試壓沖洗 1110、系統調試 11四、質量保證措施 12五、水暖安裝工程成品保護 12六、水暖安裝工程安全施工與文明施工措施 13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經濟適用房小區1號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筑設計研究院建設地點:XXXXXX建筑面積32822m2,28層,檐高82.7m,剪力2、墻結構;本工程采暖總熱負荷為1132.33KW,熱負荷指標為34.65W/,采暖熱媒來自小區集中供熱熱交換站,熱媒溫度為5040低溫水,采暖系統分為高低區采暖系統,115層為低區,1628層為高區,采暖系統總阻力損失為50Kpa,系統定壓由換熱站解決。系統采用分戶獨立采暖系統,各戶系統均為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共用立管采用異程下分式,共用立管在每層引出供、回水至各個分集水器。住宅室內埋地管道采用PERT管與PPR管,分集水器連接件的材料采用銅質,連接件與加熱管之間的連接采用卡套式或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PPR管采用熱熔連接,塑料管與鋼管連接采用專用管件連接;其余管道管徑100mm者采用熱鍍鋅鋼管3、,螺紋連接,100采用無縫鋼管,焊接或法蘭連接,地下室明設,其余安裝在管道井內。二、編制依據1、xxx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暖通施工圖紙,以及招投標文件、設計變更和各種批準后的技術核定單等。2、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3、xxxxx標準圖集。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在主體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安裝與土建密切配合,按作業區進行流水作業,裝飾工程開始后,影響裝飾工程施工或可能破壞裝飾面層的安裝工序應在裝飾作業前完成1、工藝流程安裝儲備預留、預埋預制加工和支架制作安裝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地暖管鋪設管道系統試壓管道沖洗系統調試2、套管制作安裝根據所穿墻體的厚度及管4、徑尺寸確定套管的規格、長度。套管比管道外徑大68mm。用于樓板的套管應在適當的部位焊好架鐵。管道安裝時,把預制好的套管穿好,穿樓板的套管上端要高出地面面層20mm,下端與樓板面平;穿墻套管兩端與墻飾面平。預埋上下層套管時,中心線要垂直,管道安裝完畢套管的縫隙要按設計要求進行填料嚴密處理。地下室墻上的柔性防水套管按設計要求的標高、規格型號及位置進行安裝,安裝完畢后要對套管進行加固,并在套管內塞填不燃材料填充物。3、采暖干管的安裝安裝從總進入口開始,把預制完的管道運到安裝部位按編號依次排開,按編號依次焊接連接,安裝后找直找正,復核甩囗位置、方向及變徑。管口加好臨時封堵。待管道固定卡件安裝完畢后,除5、去預拉伸的支撐物,調整好坡度。4、立管安裝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確定橫支管的高度,在墻面上畫處橫線;立管安裝應先吊好預留洞的垂直度再按順序由下往上,層層連接。立管安裝前應先清除立管甩頭處閥門和連接間的臨時封堵物、污物和泥沙等,然后經檢查管件的朝向正確無誤后即可固定立管。5、支管安裝支管安裝應在墻體砌筑完畢,墻面未裝修前進行。6、管道支架管道支架或管卡應固定在樓板上或承重結構上。鋼管水平安裝間距不得大于下表規定。鋼管水平安裝間距管徑(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鋼管、保溫管(mm)1.5222.5334.5555678不保溫管(m)2.533.544.55666、6.5789.511立管每層裝一管卡,固定在結構上。7、地暖管鋪設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基層清理絕熱層的鋪設分集水器安裝地暖管鋪設水壓試驗并保壓澆注細石混凝土、鋪設鋼絲網采暖系統試壓工程驗收2)施工準備熟悉圖紙、規范、圖集,參閱有關施工工藝,檢查施工現場供水、供電條件,有儲放材料的臨時設施;墻面內粉刷已完成(不含面層),外窗已安裝完畢,廚房、衛生間閉水試驗已做完并經過驗收。 3)基層清理清理干凈樓面砂漿及其它附著物。樓面找平放線,用2 m靠尺檢查,高低差不大于8 mm;對平整度不滿足要求的地方用1:2水泥砂漿找平。 4)絕熱層的鋪設絕熱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密度20Kg/m3,壓縮強7、100Kpa,導熱系數0.41w/k,首層房間厚度為30mm,標準層房間厚度為20mm。鋪設時將加工好的聚苯乙烯板滿鋪在平整、干爽的地表面上,聚苯乙烯板要切割整齊,板間縫隙要小于等于5 mm。聚苯乙烯板上平鋪采暖反射膜(真空鍍鋁聚脂薄膜或玻璃布基鋁箔),用膠帶粘牢形成整體,搭接寬度應大于等于20mm。5)加熱管的配管和敷設(1)、按照設計圖紙,選用符合規格尺寸和長度要求的卷管來進行敷設。(2)、加熱管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鋪設,加熱管應保持平直,其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3)、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允許有接頭,加熱管安裝時應禁止管道擰勁;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8、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防止出現“死折”, 管道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6倍管外徑。防止造成加熱管機械損傷。(4)、加熱管用塑料卡釘固定在絕熱層上,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部分宜為0.50.7m,彎曲管段部分宜為0.3m。(5)、采用專用工具切管,切口斷面應平整,無毛刺,并應垂直于管軸線。(6)、在集、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熱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管間距小于100mm),管道安裝密集區域管道上方應加裝隔熱板隔熱。(7)、加熱管出地面至集、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裝飾層。加熱管出地面至集、分水器下部球閥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柔性套管,套管高出面層150-200 mm。(8)、當地面面積9、超過30或邊長超過6m時,按不大于6m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小于8mm,伸縮縫采用高發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內滿填彈性膨脹膏;加熱管的環路布置應盡可能少穿伸縮縫;必須穿越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6)分集水器裝置的安裝、連接、固定安裝位置的確定分集水器的安裝應在開始敷設加熱管之前進行。安裝時應根據分集水器的結構形式、規格及圖紙和技術文件的安裝要求,確定安裝位置及定位尺寸。 分集水器安裝位置確定時注意事項:a) 分集水器及供暖供、回水管道、閥門等安裝及檢修方便;b) 運行時分集水器的控制閥門調節方便;c) 與強、弱電控制盒及插座的距離應不小于50 mm; 分集水器安裝前10、的質量檢查 a) 分集水器的種類、型號、規格是否與圖紙、技術規范規定一致;b) 分集水器上下主管左右接口螺紋是否完整; c) 分集水器上下主管有無砂眼、裂紋及銹蝕; d) 分集水器上下主管的控制閥門及接頭與接口間的連接是否牢固,接口是否嚴密,控制閥門是否能靈活開關;、e) 分集水器支架、擋板的防腐涂層是否完好、有無劃痕。分集水器安裝要求a)集、分水器安裝處的壁龕需提前抹灰處理。b)集、分水器水平安裝時,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下,集水器主管中心距地面距離按設計要求。c) 加熱管與集、分水器裝置及管件連接,應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連接,連接件材料宜為銅質。分集水器與供熱管道及附件的11、連接 1) 分集水器安裝就位后再安裝立管與分、集水器間的連接支管為宜;2)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連接管道上,按要求安裝各種閥門。分集水器的固定1) 分集水器通過支架支撐,安裝時按照圖紙標定的高度,經號眼打孔后用膨脹螺栓可靠固定在墻壁上,然后再將分集水器安裝在支架上;2) 禁止在有防水層的地面上打孔固定分、集水器裝飾板; 3) 分集水器前擋板可在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完畢后再安裝;4) 分集水器水平安裝時應能保證與供、回水管連接后能及時排除管道內的積氣。7)系統水壓試驗并保壓低溫熱水系統的水壓試驗應按照有關規范要求進行。水壓試驗合格后, 系統應保持不小于0.4Mpa的壓力,然后進行混凝土填充層的澆注12、。8)鋪設鋼絲網、凝土層(填充層)施工 a、混凝土澆注前在加熱管上滿鋪設鋼絲網片,搭接寬度宜為100mm,防止混凝土開裂。b、現澆過程中加熱管及鋼絲網不允許有翹起現象,以免影響加熱管上保護層的厚度及出現露網現象。c、地面混凝土澆筑采用C15細石混凝土。填充層須在系統試壓合格后帶壓填充,填充時應避免管道移動,采用人工夯實,不可用振搗器,混凝土凝固后方可泄壓。8、管道安裝工藝管道焊接連接:(1)電弧焊連接的管道在放樣劃線的基礎上按矯正管材、切割下料、坡口、組對、焊接、清理焊渣等工序進行施工。(2)坡口加工及清理:管道坡口的加工方法,可選用機械坡口,也可以采用氧-乙炔焰氣割,氣割完成后,用銼刀清除干凈管口氧化鐵,用磨光機將影響焊接質量的凹凸不平處削磨平整。小直徑管道盡量采用砂輪切割機和手提式電動切管機切割,然后用磨光機進行管口坡口。坡口用機械加工或砂輪機打磨,做到光滑、平整。對坡口兩側20mm范圍內將油污,鐵銹和水份去除,且保證露出金屬光澤,保證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并清除坡口內外側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