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佛教寺廟建筑空間環境(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252
2022-07-08
2頁
39.10KB
1、淺析佛教寺廟建筑空間環境淺析佛教寺廟建筑空間環境:未知 摘要:佛教文化歷經三千年的歷史積淀,佛教文化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當今社會現代化的迅猛發展,無論宗教信仰以及與宗教有關的旅游項目等,均達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我國傳統建筑之中,佛教建筑是重要的組成,佛教建筑不僅能夠體現出傳統建筑歷史,同時還能夠體現出具有濃厚宗教特色的文化,其中蘊含極大的歷史以及藝術價值。大量佛寺建筑被世人保護、翻新、改造,重建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建筑空間環境。不同地域的佛寺根據時間的前后,后期的改造等,出現了不同的佛寺建筑風格,并且根據佛寺建筑風格的不同,也建立了不同的空間布局,建筑環境。關鍵字:佛教文2、化 ; 建筑 ; 環境1.佛教建筑特征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佛教寺廟,佛教建筑在我國的傳統建筑之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佛教寺廟作為精神需求的建筑空間,一直以來展現著歷史傳統的光芒。后來佛教傳入中國,慢慢的被中國化,其中作為反映佛教思想的佛教寺廟也包括其中。我國寺廟文化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時,逐漸的產生了擁有較強地域色彩的文化內容,在建筑單體的形式方面,空間布局乃至于空間形態的組織方面,都被不同地域文化影響著,產生出獨特的佛教寺廟建筑的藝術魅力。佛教傳入到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絲綢之路傳播,絲綢子路不僅肩負貿易往來的重任,并且也是不同文化融合以及交流的重要橋梁,我國石窟寺的出現3、便是在這一時期佛教逐漸流傳而產生的。石窟便是在山崖峭壁之上通過一定的工具開鑿出石洞,其是較早階段佛教建筑中最為重要的形式。我國各地遍布了極多的佛教石窟寺建筑,這些佛教建筑全面反應出了我國佛教發展的歷史,同時,留存于石窟之中一些壁畫以及雕塑等還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以及藝術。2.佛教建筑布局在佛教建筑之中,包含有寺、石窟以及塔等建筑。在最開始階段,我國佛寺主要是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影響,在塔廟之中多是以塔作為寺廟的中心,在其周圍位置會建設有殿堂以及僧舍等,在佛塔之中還會供奉一些佛像以及舍利等。到了晉唐時期,我國佛教的建筑逐漸發展成了以殿堂結構為主,很多佛塔均遷移到了寺廟外部,基本上佛塔是建造與4、寺廟的前方或者后方,這樣便構成了以大雄寶殿作為寺廟中心的整體結構。寺院一般坐北朝南,以主軸以此分布,層次明確分布,布局謹慎。不同于其他地區的佛寺,在我國西藏地區,大部分的寺廟建筑均擁有相對龐大建筑群體,而且建筑風格也體現出了漢藏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些建筑風格,比如,拉薩的布達拉宮以及承德的外八廟建筑等等。我國佛寺建筑結構具體樣式基本上相近,由于佛寺建筑受到了傳統文化作用,所有的寺廟均能夠遵守禮制。具體上講,多是體現在:寺廟結構的中軸線貫穿了整?佛寺建筑物,所有重要的建筑物均設置在中軸線位置,并且在其兩旁通常都是左右對稱的結構,并在其間穿插建立牌坊、香爐以及回廊等。3.佛寺建筑風格我國佛教建筑的主要5、風格是以塔作為中心的,塔是寺院最中心的建筑。自唐朝之后,寺廟之中的佛塔基本上都是建造于寺廟之前或之后的,這樣便組合成了以大雄寶殿作為寺廟中心的整體布局。佛寺基本上均是坐北朝南的,一些主要的佛寺建筑設置在中軸線位置處,形成了具有鮮明層次結構的建筑布局。到了宋朝時期,由于禪宗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逐漸演變出了“伽藍七堂”,所謂七堂其指的是佛殿建筑、法堂建筑、僧堂建筑、庫房建筑、三門建筑、西凈建筑以及浴室建筑等。一些規模相對大佛寺之中也會設置講堂建筑、禪堂建筑以及鐘樓建筑等。到了明清時期,我國佛教寺廟的建筑結構基本定型,通常在中軸線位置從南到北依次建設有山門殿建筑、天王殿建筑、大雄寶殿建筑、法堂建筑、藏6、經樓建筑以及觀音殿建筑等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大雄寶殿建筑,其實整個佛寺的主體建筑。4.佛寺空間環境佛教更加重視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在佛寺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求要滿足幽靜的條件,同時還要盡可能的遠離塵世,并且也非常的重視風水。因此,在佛寺建設過程中,對于地點以及建筑的選擇更加重視和自然的和諧。佛寺建筑之中的自然風光,在融合回廊以及亭榭等建筑,讓信徒游客漫步在曲徑回廊中,遠離喧鬧市井。在我國佛寺之中,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相互融合的,達到了一種雙重文化生態的效果。人們依照自身的生存以及發展具體需求,創造對我們生活更為有利的一些物質條件。而佛教所倡導的從“以人為本”回歸到“以眾生文本”,從而更好的實7、現人和自然和諧的相處。從這一角度來看,佛寺之中自然景觀和人文的氛圍又一次的被緊密連接到了一起。5. 結語現在人們也越來越注重文化的保護,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佛寺的建設跟旅游業密不可分,從而加大了對佛寺的空間環境的營造力度,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注意在商業化背后的佛寺空間的營造,可以通過對建設完好的佛寺保護方法研究對其他需要保護的寺廟提供參考依據,也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參考文獻:1漆山.學修體系思想下的我國現代佛寺空間格局研究D. 北京:清華大學,2011:18.2高紅著.日本當代佛教與政治M.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46.3曹如姬.山西五臺山寺廟建筑布局及空間組織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05.4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5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孟丹(1992.12) 性別:女 籍貫:山西省運城市 ; 學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職稱:碩士研究生 ; 學歷:2015級碩士; 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