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民營建筑經濟發展不足及對策(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264
2022-07-08
5頁
29.69KB
1、淺析民營建筑經濟發展不足及對策摘要:建筑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 地位舉足輕重,一直將建筑業與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 業合稱為五大物質生產部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一 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態勢,目前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礎設施建 設投資持續加大的總體發展趨勢下,我國建筑企業2010年 全年完成總產值95206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9%),同 比增長24%o我國建筑經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局面,但是我 國建筑施工企業,特別是民營建筑企業因發展起步較晚,在 管理、技術、人才以及資金實力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本 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民營建筑企業目前取得的發展成果,然而 分析了我國民營2、建筑經濟的發展主要障礙、存在的問題,最 后針對問題提出了 一些粗淺的對策。關鍵詞:民營企業建筑經濟發展策略一、我國民營建筑經濟發展現狀及取得的成果 隨著改革開放下的市場經濟建設快速快速發展,我國建筑企業也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特別是民營建筑企業,從 無到有,在沒有國家強有力的資金扶持或政策優惠下,憑借 自身的努力和勤儉節約,發展出一大批優秀的建筑特級企 業。在全國基礎建設大躍進的環境下,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屢 創歷史新高,2010年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9.5萬億 此2009 年總產值7.6萬億元,比增長24%O雖然目前在國家宏觀調 控政策的環境下,商品房建筑建設發展將有所影響,但是我 國民營建筑經濟3、的發展進入了下一個五年計劃的開端。隨著 經濟改革的深入,近十年來我國的民營建筑企業數量不斷和 規模在不斷地壯大。因其市場進入門檻低,技術要求不高, 建筑業是一個競爭非常強的行業。目前我國大型建筑企業基 本是以國有資本為主,民營建筑企業不斷發展崛起的過程 中。民營建筑企業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誕生,又隨著市場 競爭求得生存與發展的,民營建筑企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我 國建筑市場的完善和發展,民營建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國 有建筑企業改革形成了“倒逼機制”。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 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大力發展私營經濟是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及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 必然,近年來隨著4、民營建筑經濟的發展,民營建筑企業已經 成為支撐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保障國家與地方財政收入、緩 解城鎮就業壓力和分流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力軍。民營建筑 企業經濟體成為我國民營經濟和建筑業中的一股活躍的生 力軍。表現在我國工業化進度加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逐 年增加,為建筑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助推著民 營建筑經濟的發展,隨著時間以及資金、技術等條件的積累, 我國民營建筑經濟規??偭繉⒉粩嗟嘏c國有建筑經濟規模持平。二、我國民營建筑企業發展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沿海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勢頭已經一浪高過一浪。作為建筑業中充滿挑戰和 生機的民營建筑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具備靈活性及很強5、的適 應性,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K 在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上:我國民營建筑企業大多都是家族型企業,在企業成立到不斷發展壯大,都是依靠自 我團體的齊心協力的打拼,在市場中得到發展,但是當其發 展到一定程度后,家族成員與成員之間以及新舊成員之間大 多都是家族親緣,這導致了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上產生任人唯 親,有的時候總覺得在什么崗位必須要有自己的人,從而導 致了管理上的臃腫或者是人才培養的死結。2、在人才管理上:民營建筑企業因資金的不足,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擴大施工承包能力、資金等方面,從而忽視人才培養工作。主要表現在當前許多民營建筑企業缺乏完整 的人才培養或吸收計劃,用人沒有相應的人才梯隊建設和儲 備6、計劃。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人才培訓體系,存在著能干能 用就行,也往往都是需要用的時候才想到招聘,這也導致了 民營建筑企業的人員流動較大。3、在企業品牌建設上:許多中小建筑企業受規模限制, 在經營策略以及經營手段上短期行為和投機心理嚴重,企業 缺乏長期發展規劃,在企業施工過程中未能確立品牌或建筑 精品的思路,存在質量能達標,能按期完成工期就行的想法, 發展前景不明確,導致企業發展的短視。4、生產技術和生產效率上:我國民營建筑業因我國工 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以及民營建筑發展起步較晚,雖然取得 了發展上的突破性成就,但在施工機械化程度、引用新技術 的能力等方面與國內外一流建筑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民 營7、建筑業因資金等原因在科技投入上往往不及國有大型建 筑企業的力度。三、發展民營建筑企業經濟的對策仁政府管理機構加強民營建筑企業管理和扶持工作:要 全面落實發展私營建筑經濟的政策。制定大力發展私營建筑 經濟的規劃,為長期以來名不正、言不順的民營建筑企業正 名,確立其平等的法律地位,從而最大限度地解決和發展私 營建筑生產力。制定些有利于私營建筑經濟發展的各項政 策,特別是技術革新、人才培養以及管理創新上。要為民營 建筑企業在工商注冊、資質審批、招標投標、跨地區跨部門 施工、工程質量評優、企業貸款、企業改制,尤其是私營企業 兼并、參股、收購國有中小建筑企業等方面,創造一視同仁、 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加8、強市場建設的同時,強化服務意識, 提供多項咨詢服務,為民營建筑經濟的發展創造社會環境。2、企業轉變經營管理模式、塑造精品、打造企業品牌:民營建筑企業應從單一產權結構向股份和有限責任公司轉 變;從傳統家庭式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民營建筑企業 的發展滯后,規模較小,民營建筑企業的大多是獨資企業或 合伙企業,在融資能力和擴張上方面受到限制,制約了企業規 模難以迅速擴大,使得民營建筑企業在抵御經營風險,參與市 場競爭方面缺乏實力。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國際 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經濟競爭也岀現了新態勢。建筑業精 品,它是一個相對概念。在相對時段和相對區域,應該具有 可比性,精品的檢驗應得到市場和9、客戶普遍認同,在價值實 現上得到充分體現。民營建筑企業應克服追求短期利益的現 象,改變依靠降低經營成本來獲得經濟利益的模式,強化企 業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加強企 業品牌建設。3、加強人才培育、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科學技術創新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我國建筑業產能效率遠低于國際發達國家水平。因此民營建筑企業應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提高建 筑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含量。而科技技術的提高需要以人為依 托,民營建筑企業要加大人才培育投入,建立一套育人、留 人、用人的人才管理機制,隨著建筑市場的日趨國際化,人 才的爭奪也將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必然,隨著國際跨國建筑集 團將進入中國建筑市場,而這些建筑集團推行的是“本地化” 策略,對民營建筑業來說,要抓住時機,搶占先機,發掘人 才擁有的最大潛力,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