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綠色建筑的影響(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293
2022-07-08
3頁
39.75KB
1、淺析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綠色建筑的影響摘要:指出了“綠色建筑”是目前建筑業發展的趨勢,是一個綜合經濟、文化與自然等方面的復合概念。 通過歸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挖掘傳統建筑文 化與 “綠色建筑”的契合點,提出了構建生態建筑與情感建筑相結合的現代“綠色建筑”。 /1/view-7018407.htm關鍵詞:建筑文化 傳統建筑 綠色建筑1.建筑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籠統的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事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積淀物。確切的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名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而建筑,無2、論是從實體還是從其學術的概念來講,它都在證明著自己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產品,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類型的代表,它積淀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步伐,是人類文明的一部“石頭的歷史書”2.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建筑的影響中國的文化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文化,但來自北方和南方的少數名族文化也對其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大背景下,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創造了輝煌的中國建筑文化,如長江流域的江南水鄉建筑文化,珠江流域的嶺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區的山地建筑文化,廣東、福建地區的客家建筑文化,云貴高原及廣西地區的干闌建筑文化等等,在這些中華建筑文化中既飽含了中國各族的只會創造,也體現了中國建筑文化中建筑與人3、和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的獨特風格,這也符合中國人古代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3.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3.1 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是指人、建筑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這種觀念影響著傳統建筑的結構、構造以及形式等各方面。李約瑟曾所過,“中國建筑總是與自然調和,而不反大自然”,這準確的道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審美精神意境。中國傳統建筑大多順應自然而建,與自然整體融合,講究依山傍水,一自然風水為本,結合濃郁的地方特色,空間布局顯得統一協調而富有氣韻。以群體取勝,注重虛實結合,以內收的凹曲線依附打的,橫向鋪開的形象特征表達出與自然相適應,想協調的一年。3.2 以人為本中4、國傳統建筑文化具有很強的人文特點,即對人性、人倫、認得文化、歷史及存在的價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關懷,這也正是綠色建筑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國傳統建筑的結構形式、空間布置、城廓形式都體現著為人服務,它圍繞不同人的需要展開,而“以人為本”貫穿其中。例如,北方的傳統建筑四合院、是我國古老、傳統文化“以人為本”的象征。我國古老風水理論的核心就是使建筑更加人性化,讓人們在建造自己的居所時充分考慮環境、朝向、開間等因素,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既能生活在舒適、方便安全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又能關注到人們的各種需求,是“以人為本”的集中體現。4.現代建筑存在的問題事實上,現代建筑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自然資源和環境承載5、力有限的客觀規律。建筑技術的進步不應以損害和泯滅情感為代價,因此需化去人們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誤解,把握建筑、社會和人的平衡關系,樹立建筑是為人的需求服務的觀念。(1)現代建筑的高科技,在某種程度泯滅了人們美好的情感。人們難以控制技術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運用,導致自然物種的破壞,比如環境及水資源污染,水土流失,客觀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而不同層次的建筑技術造成不同層次、不同環境下人與人情感的淡漠,使建筑變成了障礙物。另外,現代建筑本身的多元化發展和機械、單調的建筑空間及建筑造型的批量生產,造成了建筑和城市設計的千篇一律,豐富多彩的傳統城市建筑被瓷磚貼面、藍玻璃的現代建筑取代,導致城市的特征和6、文脈的斷裂,使建筑失去了靈性和美感。(2)建筑必須和諧地融入氣候、地形和居住的生活方式等外部環境中,它的數量、材質、選址、布局、形式、色彩等,都直接地影響了周圍的環境。2006年以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全國各地商品房遍地開花,亂批,亂建,改性等現象時有發生,忽略了現代建筑對環境污染的危機,而且帶來了此生資源浪費和破壞。現代建筑存在的問題是建筑實物本身造成的,而實質上市由于建筑理念和價值觀的問題。歸根結底,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情感泯滅、傳統建筑文化的確實等問題是源于人的建筑理念與環境關系不協調的結果。5.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綠色建筑的影響中國傳統建筑由于受到當時環境、背景和資源、材料的影響,7、更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綠色建筑”的雛形。雖然“綠色建筑”是現代概念名詞,傳統建筑卻與“綠色建筑”的內涵又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綠色建筑應是繼承的、發展的、旨在重塑和諧生態體系的建筑形式。5.1綠色建筑的內涵血多房地產商家出于迎合消費者的行李、經濟利益需要的考慮,增加住區的景觀、智能化條件設施、裝飾裝修等方面的投資,打出“綠色”招牌,有的認為要永成本高昂的先進技術和新材料,或有大量的綠地面積等,這種做法是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概念產生了理解上的偏差。這不是綠色建筑的真正意義,綠色建筑的核心觀念是要杜絕浪費的建設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特別是可再生的資源和能源,降低能源、資源成本8、。5.2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綠色建筑的啟示現代建筑的“綠色”理念源于中國幾千年的建筑實踐,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報規財富。在建設現代“綠色建筑”時應該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但不應停留在形式的設計層次上,還應在精神和內涵方面有深層的體現,從而達到建立在綠色建筑理念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1)充分挖掘和整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綠色建筑”理念,結合時代建筑特色,進行建筑設計和時間、大力弘揚“綠色建筑”思想,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有機結合,使得人們樹立正確的“綠色建筑”理念。(2)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精髓的分析,把現代建筑中節能環保的新技術和優秀的傳統建筑文化相結合,在經濟、技術合理的情況下,采用綠9、色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等能源,以減少華景和資源的損失。6.結束語“綠色建筑”逐步成為未來建筑業發展的趨勢,深入了解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綠色建筑設計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中國現代建筑發展的方向,應體現民族特色,吸取傳統建筑的優秀成果,發掘傳統建筑深厚的文化內涵從而設計出促進人、自然相互和諧的新建筑。參考文獻:1梁思成.中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2林憲德.綠色建筑:生態、節能、減廢、健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3陳美君、趙陽、依家美.論當代建筑中的綠色建筑J中國市場,2011(2):24254陳柳欽.從人文視角深化對綠色建筑的理解J.綠色建筑,2011(2):4446.作者簡介:何夢龍(1988-), 陜西安康,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研究方向:綠色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