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的影響及其策略(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377
2022-07-08
3頁
39.18KB
1、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的影響及其策略【摘 要】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將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但是基于建筑業的特點,在營改增的稅收政策轉變環境下,給建筑企業運營帶來諸多影響?;诖?,本文簡述了營改增的涵義及其必要性,探討分析了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的影響及其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必要性;建筑企業運營;影響;策略一、營改增的涵義及其必要性1、營改增的涵義。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營改增稅制主要是指針對傳統所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對于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2、2、營改增的必要性。過去增值稅和營業稅兩大稅種并存,作為地方主要稅種的營業稅不存在成本抵扣問題,造成增值稅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不配比,重復征稅問題嚴重,不僅損害了企業效益,更不利于社會分工和市場公平。營改增后,不僅服務業內部的抵扣鏈條被貫通,而且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的鏈條也被打通,增值稅抵扣機制越來越完善。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的影響1、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盈利的影響。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均為開具發票的當天。但是以下幾點值得注意。首先是收入指標的下降。增值稅屬于價外稅,是需要扣除的,在確認收入的時候收入指標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價稅分離。其次是實際收入有所減少3、。營改增在試點之后出現了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即使獲得了增值稅發票也無法進行相應的抵扣現象。因此,建筑企業在保持原先的服務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需要自行承擔這部分稅負,從而導致實際收入減少。最后,由于很多建筑企業的工程項目涉及的范圍較廣,并且很多建筑企業都是以總部的名義進行投標并以總部的名義獲得中標權,許多項目在中標之后都是由下屬分公司進行經營。因此,在營改增實施之前,總部可以替下屬單位進行代扣代繳營業稅,但是實施稅制改革之后,企業銷項發票和進項發票的主體發生不一致情況,無法進行代繳代扣。2、營改增對建筑企業運營資金的影響。建筑企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后,不再按照代扣代繳營業稅的方式繳納稅款,而是由建筑企業4、的機構所在地按照當期的驗工計價來確認繳納的增值稅。在稅款的實際繳納過程中,若建設單位的驗工計價不能按時支付,或出現拖延的情況,必然會加大建筑企業資金壓力。并且營改增使得建筑企業為獲取進項稅專用發票,實現足額抵扣稅款的目的,而不得不使用現金購買原材料等,這導致企業現金快速流出,加大了建筑企業流動資金壓力。3、營改增后對建筑企業運營中的人工費用影響。建筑企業中的人工成本支出是企業支出中的重要項目,并占據著總成本相當大的比重。然而,人工費用不能開具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人工費不在費用的抵扣范圍之內,不能作為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進而加大了企業成本,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于建筑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5、4、對建筑企業無法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影響。建筑企業支付給農民的征地拆遷費、拆遷補償費等較大的金額,因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征地拆遷費不能扣除進項稅額。建筑企業只能將這些巨額的拆遷費計入建筑施工的總成本中,這必然加大企業的稅收負擔。另外,在一些工程項目較偏遠的地方,建筑企業的供應商多是一些小規模納稅人,在提供的砂土、石料等原材料中,供應商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進項稅額無法扣除。三、加強建筑企業應對營改增改革的策略1、提高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首先要改進企業現有的經營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模式貫穿于整個企業的軟實力中,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要改進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根據國6、家的相關規定,創建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并具備可行性的營改增相關制度和實施方案,使企業執行營改增時有章可循。同時,企業可設置專門的崗位進行管理,使增值稅相關事項能夠得到規范管理,并對發票的收集、審核、整理和保存等進行專項管理,規范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認證方式,確保建筑企業的增值稅能夠合理抵扣和足額抵扣,提高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2、健全建筑企業現金管理制度。現金在建筑企業的資金周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現金流出現問題,就會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面臨破產的威脅。因此,建筑施業要加強企業內部的現金管理,及時收回應收賬款,控制好采購原材料等物資的現金流出,并對企業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在7、與客戶簽訂合同時,要列明付款期限,若出現惡意逾期付款、違約付款等情況,要加大懲治力度,確保資金的及時回籠。3、提高建筑企業的技術含量。建筑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在整個企業中的占比很大,其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份額比較高。若依據現行的稅法規定,人工費用不屬于增值稅的抵扣范圍。所以,為了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支出,可通過轉變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將先進的機器設備和生產流水線等固定資產設備引進建筑施工生產中,以減少勞動力使用量,使企業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從而提高建筑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加進項稅抵扣額度,減少企業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4、合理稅收籌劃。建筑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可從進8、項稅額的最大化抵扣、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相關適用稅率等方面進行考慮,以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例如:對于綠化、護坡等施工項目,特別是對于一些進行稅額嚴重缺乏的項目,若符合條件,可成立專項分支機構,以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進行納稅申報。此外,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用工方式,采用勞務外包等方式,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加進項稅抵扣額度。結束語綜上所述,建筑企業在面對營改增對企業運營帶來影響時,應當及時制定相關策略。在國家營改增制度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建筑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營改增相關規定,保障建筑企業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營改增所帶來的利益,從而實現建筑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參考文獻:1 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2 楊威揚.建筑業實行營改增的相關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