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推動建筑節能的對策(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406
2022-07-08
4頁
23.50KB
1、議推動建筑節能的對策摘要木文闡述了我國建筑節能存在的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從6個方而給出了建筑節能推 廣應川的對策。通過這些對策的實施,促進建筑技術和建筑產業的發展,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牛態 環境、提高人民主活質量。關鍵詞建筑節能;現狀;對策0引言根據近30年來能源界的研究和實踐,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建筑節能是各種節能途徑中潛力最大、 最為肓接有效的方式。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一節能篇的發布,建設部建設事業“十一 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第一批)的發布,建筑節能工程質量驗收規程等一系列針對建 筑節能的國家政策法規的陸續發布,均說明了建筑節能的必要性,也體現了國家對建筑節能工作的 重視2、。但是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建筑節能工作進展緩慢,節能建筑的推廣應用遇到相當大的阻力, 還有許多因素制約其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設法加以解 決,同時找到更冇利于應用和推廣的節能技術措施,只冇這樣,才能使建筑節能工作不斷推向前進。1我國建筑節能現狀我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和對缺乏。我國人均能源占有量約為卅界平均水平的40%,盡管我國 人均用能不及批界平均人均能耗水平的一半,能源消費總量已達世界第二。目前我國經濟持續快速 穩定増長,建設事業發展迅速,隨看人民牛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采暖和空調設施不斷增加,建筑能 耗占總能耗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大。2建筑節能存在的問題1)對建筑3、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大多數地方政府對建筑節能未予以高度重視, 未將其作為一項日常的重要工作來抓。建筑節能本來是億萬樣眾的切身事業,但是在人民群眾小沒 有形成對建筑節能重要性的基本認識,還不了解建筑節能會帶來多方而的巨大效益。實踐證明,各 級領導的重視程度會直接關系到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認真貫徹節能標準和法規,就不斷取得新的 進展;而冇些地方則對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致使工作長期停滯;2)管理機構不健全。雖然建設部已成立了建筑節能協調領導小組和專門的建筑節能協調組辦公 室,但到FI前為止很多地方仍未成立相應的建筑節能管理機構,因而建筑節能工作難以推動。當前 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工4、作分離,關系不順。從部委一級看,建筑節能的職能屬于建設部,而機 構改革后,墻體材料革新工作則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負責;從地方看,有的地方墻體材料革新辦 公室掛靠建設委員會,有的則掛靠經濟貿易委員會。進而導致才盾很多,發展緩慢;3)國家對建筑節能技術創新、技術進步支持力度不夠。建筑節能的順利推進,還有賴于經濟上 可以承受的先進成熟的技術,以及質量合格、數量足夠的產品的支持,但是,正在起步發展中的建 筑節能產業,作為一個復雜多樣的產業群體,存在起點低、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弱的問題。冃前,過渡地區的建筑節能標準即將頒布實施,南方炎熱地區的建筑節能工作也己經啟動,這些標準 的實施需要大量成熟町行的技5、術和產品作為支撐,但國家在建筑節能技術開發和創新方面的支持力 度還很不夠。3推動建筑節能應用的對策1)完善國家建筑節能法規體系。建設部2000年發布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在推動各地 建筑節能工作方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建筑節能涉及建材、煤炭、電力、天然氣、石油、輕 工、家電等許多行業,存在著職能交叉問題,需有法律以統一協調,才能規范建筑節能工作的發展。 建筑節能應作為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納入到有關工作計劃屮,并責成相關部門對 建筑節能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對策。同時,應在屮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框架內制定 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及相關法規,協調有關各部門的責任、義務;2)建立相6、應的權威協調管理機構。各級政府應建立和健全與此相應的建筑節能管理機構,配備 精干有力的隊伍,并理順與各方而的關系。還要健全建筑節能的執法機構,建立以政府監督考核為 主,并與企事業單位口我考核相結合的建筑節能檢查監測體系。理順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二者 的關系以及供熱體制改節與墻體改革協調推進的關系;3)編制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和加強監骨管理。在新建住宅中,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夏熱冬冷地 區居住建筑丹能設計標準、民用建筑節能管理實施辦法、民用建筑熱環境節能設計標準,使 建筑能耗滿足規定的標準要求,通過行政立法,把推廣建筑節能從一種號召性行為轉變為一種強制 性行為,以全面啟動全國建筑節能工作,并加強落實7、和監督管理。對老的住宅可調整、完善和改造 的,也應采取相應措施逐步進行改造。只有采取強化節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能源消耗 最少,環境污染最小”的發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對持續發展的新機制,為今后城市建設更長遠的 循環發展萸定基礎;4)建立國家建筑節能技術產品的評估認證制度。有必要借鑒國外成熟經驗,建立國家建筑節能 技術產品評估認證制,成立評估認證管理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成立評估認證執行機構,建立推廣 和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辦法,規范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市場,推動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的創 新;5)要抓好教冇培訓。打鐵先得自身硬,建筑節能能否取得丿應有的實效,素質是基礎,管理是關 鍵。技術人8、員不懂技術規范就不可能實現專業領域的科學管理。所以,耍下大力氣抓好技術人員口 身索質的提高,加人對設計、施工、質監、監理等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要通過行之有效的培訓, 使管理人員做到懂政策、會悖理;使設計人員掌握節能設計標準、各種節能建筑體系的設計方法; 施T人員掌握操作規程、檢驗標準及驗收方法等;6)加強輿論的宣傳與監督。要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朵志、黑板報等各種宣傳監督工具,廣 泛宣傳建筑節能和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監督節能措施的實施。4結論我國是能源稀缺國家,節能是我國的一項戰略決策,建筑節能是住宅建設發展的方向。同時建 筑節能工作是一項十分嚴肅而認真的工作,沒有絲毫退路,建筑節能工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重大舉措,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利在當代、功在T秋,任務艱巨而又光榮,建筑節能也為建設行 業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我們深信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必將推動我國的節能工作向更高的目 標前進。參考文獻1 涂逢祥21世紀初建筑節能展望J新型建筑材料,2001, 1.2 建筑節能編輯部我國建筑節能企業的前景與隱憂建筑節能企業百強調研評選有感 J建筑節能,20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