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骨柱安裝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514
2022-07-08
10頁
39.50KB
1、鋼骨柱安裝施工方案1、安裝前的準備 1.1材料準備 鋼骨柱安裝主要材料包括工廠加工成型的鋼構件、高強螺栓、普通螺栓、栓釘、柱腳底板、連接鋼板、焊接材料等。施工措施所需的輔助材料包括腳手管、扣件、安全網、鋼絲繩等。所有材料在進場前均必須提供相應的材質試驗檢測報告、構件質量保證資料和產品出廠合格證。 1.2施工臨時設施準備 1.2.1總包方提供辦公室、職工宿舍、材料庫房、現場加工棚。1.2.2現場施工及生活用水、用電系統由總包方安裝到位。1.3人員準備管理人員到位,各工種技術人員、施工人員根據施工進度需要隨時進場。1.4工器具及吊裝機具準備1.4.1工器具包括交流電焊機、CO2氣體保護焊機、角向砂2、輪機、碳刨機、照明設備等。1.4.2吊裝機具包括卷揚機、桅桿、滑輪、倒鏈、螺旋千斤頂、鋼絲繩、鋼絲繩套、電動扭矩扳手等。1.4.3吊裝機具制作本工程超重鋼柱數量較大,超出塔吊安全起重能力,且單根鋼柱重量最大的約10T左右,高度最大的為12.7m(從承臺頂至0.0上1.3m),故需制作專業的吊裝機具。根據本工程及現場實際情況,鋼柱水平方向運輸采用平車或倒鏈-滾杠配合人工進行,垂直方向吊裝采用塔吊、吊車及抱桿配合進行。在鋼柱進場前,以上機具必須制作、組裝到位,具備使用條件。2、預埋柱腳落腳螺栓。2.1復核軸線及標高鋼骨砼柱安裝前,土建單位對整個工作面的定位軸線和標高控制點向鋼骨柱安裝單位進行交接,3、根據土建現場進度情況,適時進行落腳螺栓預埋。2.2預埋落腳螺栓本工程鋼柱柱腳共30組,分為6種形式,螺栓均為M481600mm,共計236根,M48螺母1416個。2.2.1加工落腳螺栓固定支架根據不同柱腳平面尺寸加工與其對應的落腳螺栓固定支架,分為6種形式,支架加工材料采用L16010016,支架鉆孔直徑為50 mm,鉆孔對角誤差為1 mm,支架水平誤差不大于2 mm。2.2.2現場預埋(1)進場后經總包、監理三方共同確定建筑物坐標控制點及標高基準點,并做好測量放線記錄。(2)將螺栓穿過支架并用螺母單面固定,每組螺栓固定支架高度誤差為1 mm。(3)用1臺水準儀和1臺經緯儀對待預埋的基礎進行4、標高、軸線測量。先用經緯儀把螺栓對應的平面位置放出來,再用水準儀按要求測得圖紙設計標高,然后將螺栓用鋼筋焊接固定在基礎鋼筋上,螺栓應安放垂直。(4)完成后將支架初步固定好,儀器二次進行復測校正,準確無誤后,對螺栓及支架進行二次加固。螺栓與基礎鋼筋連接牢固,支架上下兩面螺母安裝牢固。(5)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再進行最后一次測量校正。2.3相關技術措施及要求2.3.1基礎澆筑砼前,用鋼尺測量檢查螺栓位置,每組螺栓中任意兩根中心距誤差為1 mm,相鄰兩組螺栓中心距誤差為3 mm。2.3.2澆筑砼過程中,隨時用儀器進行監測,發現由于振搗而發生移位或變形,應及時進行校正,確保鋼構件安裝的質量。2.3.35、基礎承臺拆模后,將預埋的落腳螺栓及鋼筋表面清理干凈,在承臺上放出每個柱子的平面位置及中心控制線,柱中線相對定位軸線的偏差控制在2mm,為鋼骨柱安裝及框架柱施工做好準備。2.3.4對基礎中已預埋的螺栓進行測量檢查,埋設精度要求如下: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螺栓中心偏移5.0螺栓露出長度+30.0;0.0螺紋長度+30.0;0.02.3.5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將鋼骨柱安裝分區段進行,流水作業。2.4施工注意事項2.4.1預埋施工中,確定控制線后,應多次測量校正。2.4.2確保固定支架安放水平。2.4.3振搗砼是螺栓位移的主要因素,應隨時監控,及時修復。2.4.4落腳螺栓標高應充分考慮外露絲桿長度(6、含柱腳底板、墊板、兩個螺母、三扣絲)。3、鋼骨柱安裝3.1構件進場及報驗3.1.1按照現場土建施工進度情況,構件分批次提前兩天進場,在從工廠向工地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出現變形和失穩。構件在卸車時應放至相應地點,避免二次倒運。提前對堆放構件的場地進行清理平整,地面需鋪枕木,保證構件不被污染,變形。3.1.2構件進場需攜帶相關檢測報告及資料同步進場,包括各種材質檢測單、焊縫探傷報告、構件加工制作資料、出廠合格證。經現場檢驗合格后報監理驗收。檢驗內容包括:(1)構件尺寸復核(2)焊縫外觀質量檢驗(3)拋丸處理工藝檢驗3.2構件現場運輸構件在現場運輸及吊裝過程中,其吊點必須進行計算,采取措施防止7、產生永久變形和失穩。構件現場運輸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在塔吊安全起吊范圍內的鋼構件,采用塔吊卸車,垂直、水平運輸至工作面并完成安裝。(2)重量在36T的鋼構件,采用塔吊卸車,并垂直運輸至鋼柱所在樓層,然后由人工水平運輸至工作面,最后采用抱桿完成吊裝。(3)重量在6T以上的鋼構件,采用汽車吊進行卸車,并吊至相應樓層(最高為二層),然后由人工水平運輸至工作面,最后采用抱桿完成吊裝。人工水平運輸根據現場情況分別使用平車、倒鏈-滾杠等方法進行。3.3吊裝前準備3.3.1使用鉛垂儀、經緯儀配合將控制軸線投影到作業面上,根據控制軸線做鋼柱安裝控制線的細部放樣,并標記清楚,采取保護措施。每隔兩層用內控法測8、一次,防止縱向累計誤差。標高采用經校驗過的50米鋼卷尺配合水準儀進行測量控制。3.3.2測定柱身中心線并標注,焊吊裝鼻。3.3.3準備構件安裝臨時支撐、纜繩等。緊固連接件應齊全,如連接板、螺栓、螺母等。3.3.4桅桿-卷揚機吊裝系統安裝調試完成。3.3.5所有工器具準備到位。3.4鋼骨柱吊裝3.4.1第一節鋼骨柱吊裝根據鋼骨柱位置及柱身重量情況,分別采用塔吊(重量較小)或抱桿將鋼骨柱提升至預定高度,并將事前預埋的螺栓穿過柱腳底板螺孔,調整柱身十字線與基礎上的十字線重合,然后加上墊板、螺母并初擰。使用經緯儀檢查柱身垂直度,利用臨時支撐、纜繩進行調整,合格后擰緊柱腳底板上部的雙螺母,并與墊板焊死。9、必須要等安裝完成且經確認無誤后才能松開支撐及纜繩。具體技術規范要求如下:柱底坐標位移:3mm柱標高誤差:2mm單節柱垂直度誤差:h/1000同層柱柱頂標高誤差:5mm達到上述技術規范要求后,報監理驗收。3.4.2鋼骨柱吊裝對接根據柱子位置及柱身重量情況,分別采用塔吊(重量較小)和抱桿將鋼骨柱提升至預定高度,落在下節柱頂上,調整柱身十字線與下節柱身十字線重合,安裝鋼骨柱各側耳板夾板、螺栓并帶緊,使上下鋼骨柱連為一體。使用經緯儀檢查柱身垂直度,利用臨時支撐、纜繩進行調整。然后安裝腹板夾板,穿入高強螺栓并帶緊,測定柱身垂直度,經調整合格后固定,將螺栓初擰緊。接著進行翼緣板對稱焊接,焊接完成后,進行高10、強螺栓終擰。最后對柱身垂直度、變形情況及柱頂標高進行檢查,如有偏差,及時利用臨時支撐、纜繩進行調整,并固定柱身。整理好自檢資料后報監理驗收。3.5施工注意事項3.5.1為使上下柱不出現錯口,盡量做到上下柱中心線重合。如有偏差,柱身中心線偏差調整每次3mm以內。3.5.2每一節鋼骨柱的定位軸線不允許使用下一節柱的定位軸線,應從地面控制線引至柱頂,避免產生過大的積累誤差。3.5.3加強對影響鋼骨柱垂直度因素的預先控制,即對鋼骨柱相關幾何尺寸做好預檢。3.5.4經驗值測定:柱與柱焊縫收縮值一般約為3.5mm。3.5.5土建施工在支設模板和澆筑砼期間,應派專人對已安裝好的鋼骨柱進行監護看管,對定位軸線11、柱身垂直度及扭曲情況進行監測、校正并固定。3.5.6砼澆筑完成后,應對鋼骨柱定位軸線、柱身垂直度及扭曲情況進行復測,并做好實測記錄。對于能夠調整過來的偏差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調整。3.5.7吊裝操作應由專業起重工統一指揮。4、高強螺栓安裝4.1高強螺栓種類及等級要求螺栓種類性能等級接觸面處理方法摩擦面抗滑移系數Q235Q345摩擦型、扭剪型高強度螺栓10.9s噴砂0.450.54.2高強螺栓的進場及復檢4.2.1高強螺栓進場時應提供產品合格證及相關檢驗報告。4.2.2進場的高強螺栓應進行緊固軸力(預拉力)復檢。4.2.3高強螺栓在安裝前應檢查和處理摩擦面的浮油及污物雜質等,要用軟織物清理,不能12、用鋼絲刷等硬質刷子。4.2.4在高強螺栓安裝使用前,應進行抗滑移系數的送樣復檢。4.3高強螺栓安裝高強螺栓的安裝施工主要從節點處理、螺栓安裝、螺栓緊固、擰緊順序和緊固方法等五個環節進行控制。4.3.1節點處理 高強螺栓連接應在被連接的板件校正調整完畢后進行,盡量消除板件的變形、錯位及錯孔等不利影響。4.3.2螺栓安裝 鋼骨柱吊裝就位后每個節點用兩只過鏜沖對齊連接板和柱板的兩個螺孔,并使螺栓能從余下的螺孔內自由穿入,用扳手初擰后,拔出過鏜沖,再安裝該處的高強螺栓。每個高強螺栓應能自由穿入組裝的板件螺孔內,如不吻合,嚴禁用榔頭強行打入或用扳手強行擰入,而應按構件的螺孔位重新加工,并更換連接板。高強13、螺栓穿入方向要一致,且應便于安裝操作。高強螺栓和栓焊混合連接的節點,焊接時產生的熱影響不應使高強螺栓連接產生松弛。4.3.3螺栓緊固高強螺栓緊固時,分為初擰、終擰兩步進行,初擰扭矩為終擰扭矩的50%,終擰扭矩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高強螺栓初擰完成后,做黃色標記,終擰完成后做紅色標記,以免漏擰或超擰。當天安裝的高強螺栓應在當天內終擰完畢。4.3.4擰緊順序每組高強螺栓擰緊順序應從節點中心向邊緣依次施擰。4.3.5緊固方法高強螺栓的緊固采用電動扭矩扳手,分步緊固,使每組中的螺栓協同作用,不能把一個螺栓一下子緊死。5、現場焊接施工工藝5.1焊接方法本工程鋼骨柱現場對接采用CO2氣體保護焊焊接工藝。鋼14、骨柱焊縫要求見結總-03。全部焊縫均應進行外觀檢查,當發現有裂紋疑點時用磁粉探傷或著色滲透探傷進行復查,安裝的全熔透焊縫進行100%超聲波探傷檢查。鋼骨柱焊接前,構件端面應按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設計規程(JGJ99-98)第十章第九節的規定銑平。鋼骨柱現場焊接依據的原則為:(1)盡量采用對稱施焊(2)采取措施盡量減少結構的焊接變形和焊接殘余應力。(3)收縮量大的部分先焊,收縮量小的部分后焊。(4)盡量使焊接過程加熱量平衡。(5)焊接過程應注意清渣,徹底清除焊根缺陷。(6)柱腳處的柱翼緣板、腹板和底板要求刨平頂緊后施焊。5.2焊接變形及應力控制5.2.1減少收縮量(1)提高構件制作精度,構件長度按15、整偏差驗收;(2)在滿足現場施工條件的前提下,盡量增大單節柱的長度,減少現場拼接接頭的數量;(3)在保證焊透的前提下采用小角度、窄間隙焊接坡口;(4)采用小熱量輸入,小焊道,多道多層施焊方法。5.2.2適當采取局部校正及補償措施。5.2.3制定合理的焊接順序。 以對稱焊口為基準,以控制應力應變為準則,嚴禁將合攏焊口布置在構件應力集中的地方,避免產生額外的殘余附加應力,避免焊接誤差的積累。5.3施工注意事項5.3.1焊接操作應在鋼骨柱整體校正完成后進行。5.3.2局部校正及補償應在焊接經過24h后且焊件冷卻經探傷后進行。5.3.3翼緣部位焊接需保證一次性探傷通過。5.3.4焊接完畢后臨時支撐不得立即拆除,避免柱身產生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