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件基坑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572
2022-07-08
6頁
76.50KB
1、基坑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工程 致:*(監理單位) 我單位已完成了基坑施工方案編制的工作。現報上該方案的申請表,請予以審查和批準。 附件:1 基坑施工方案 項目經理 日 期 監理審查意見: 總/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建設單位審查意見: 建設負責人 日 期 塔里木生活基地二區水暖管網改造工程基坑施工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批 準 人: *有限公司2013年4月基坑施工方案一、 基坑開挖條件:所需開挖的基坑位于接待公寓和12區公寓交接處的綠化帶內,基坑開挖深度范圍的土層主要為粘土層。基坑尺寸為:長4.4m寬3.4m高2.5m。二、施工前的準備:施工前應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工程圖紙和工程地2、質資料,參加設計交底。了解施工現場情況以及對周圍道路、地下管線、鄰近建筑情況進行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對挖基坑人員進行相關安全培訓,提高每個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防止意外發生。三、挖土注意事項: a、基坑土方開挖必須嚴格按施工方案進行,嚴禁超挖。 b、在開挖到1.5m以下是時,及時做支護模版和擋土板的工作,防止土方脫落,保護好現場工作人員。c、邊坡上部不準堆放棄土和材料設備等,堆放重物距土坡安全距離不得小于4m,臨時材料不得小于2m。 d、挖出的土堆放在基坑周邊范圍1m以外,堆高不超過1.5m。 e、挖土過程中如出現土體較大位移,應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f、坑周圍的地表水應及時3、排除。 g、在工地適當位置設置足夠安全標志,在基坑頂部周圍要設置圍護欄,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配備專職安全督導員,消除事故隱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級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術交底。挖基坑示意圖11.5m 1.5m1m 1m 2.5m 長4.4m寬3.4m 挖基坑示意圖2 挖 深2.5米 出 1米 寬3.4米 土 長 4.4米 方 1米 挖 出 土 方 h、放坡坡度要求各類土的邊坡坡度邊 坡 坡 度 (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載坡頂有動載1 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2 中密的碎石類土 (充填物為砂土)10.7511.0011.253 硬塑的輕亞粘土10.6710.7511.004 中密的4、碎石類土 (充填物為粘性土)10.5010.6710.755 硬塑的亞粘土、粘土10.3310.5010.676 老黃土10.1010.2510.337 軟土 (經井點降水后)11.00四、應急預案1、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 “發生事故時應遵循“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達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2、施工現場應急預案小組組織成員如下 組長:殷玉珠 副組長:張金龍、錢日新、張強3、成員職責組長:負責組織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并負責應急響應時現場指揮實施。副組長:參與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并負責組織5、應急響應時的現場調查、現場疏散、人員安排、傷員搶救、外部聯系等。事故處理、解除應急將傷者送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現場調查、根據傷者情況決定是否撥打報救電話現場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故擴大搶救傷員,采取急救措施啟動應急措施報告應急領導小組事故發生4、應急響應流程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圖5、坍塌事故應急措施1)當發生坍塌事故后,搶救重點是集現場的人力、物力、設備盡快把壓在人上面的土方、構件搬離,受傷者抬出來并立即搶救。 2)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3)發6、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脊運。4)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5)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 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6)救援聯系方式:應急救援相關聯系單位醫院職工醫院消防隊消防隊公安派出所6、應急善后處理事故中的受傷人員和現場情況得到有效救治和控制后,即解除應急狀態;由上一級機構和項目部組織共同事故調查小組,按事故、事件處理控制程序進行調查處理,做好事故總結,并對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修改和完善后的內容應重新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