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支撐滿堂架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578
2022-07-08
9頁
45.50KB
1、一、工程概況:肥城市魯西義烏國際商貿城C區一期專業街A工程,位于肥城南端,一級路以南。建筑面積22468.26,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2468.26,室外地坪-0.15m,地上3層,一二層層高為6m、三層層高為4.2米,為商業樓。建筑總高度20m,框架結構,本工程采用獨立基礎,砼強度:基礎及主體結構均為C30的砼。圈梁、構造柱、現澆過梁C20,鋼筋采用HPB235鋼筋和HPB400鋼筋。砌體填充墻均采用加氣砼砌塊,采用M5混合砂漿砌筑。內墻采用混合砂漿抹面,衛生間、廚房貼瓷磚墻面,外墻為刷涂料外墻。屋面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采用鋁合金窗,內門為夾板門。水泥砂漿樓地面,水電消防設施齊全。二、編制2、依據21、工程建設施工設計圖紙2.2、工程涉及主要國家或行業規范、標準、規程、圖集、地方標準2.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2.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2.6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三、滿堂支撐架3.1、滿堂支撐滿堂支撐架特點3.1.1、滿堂支撐滿堂支撐架由鋼管通過扣件扣接而成。節點采用扣件連接,因此在荷載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抗轉動剛度。特殊情況下(一般不需)通過增加設置局部拉結件來實現滿堂支撐架與主體結構的可靠連接,使架體能承受其自重、施工荷載和風載的作用。3.1.3、2、本工程從相應混凝土樓、地面開如搭設設置單立柱的滿堂支撐滿堂支撐架,并續搭設至該層梁板底的模板方木底部。3.2、滿堂支撐架組成的基本要求3.2.1模板支撐滿堂支撐架由立桿、縱向水平橫桿、橫向水平橫桿、剪力撐、掃地桿、底座(本工程即為主體混凝土結構、及一層地面)組成,形成一閉合之空間框架。滿堂支撐架地基與基礎必須堅實和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在夯實的土層上鋪設50mm厚,300mm寬的墊板,防止架體下沉。3.2.2、扣件螺栓擰緊力鉅應在40N. m-65 N. m之間,以保證 “空間框架結構”的節點具有足的剛性與傳遞荷載的能力。3.2.3、須設置剪刀撐以保證架體的縱向剛度。四、施工部署滿堂支撐架施4、工由木工人員具體操作。由現場木工班組長對架體施工全過程統一調度和部署,由現場安全員對架體的安全進行監控與驗收。滿堂支撐架施工技術人員由以下人員組成:(1)、分包搭設支撐架(含滿堂支撐架搭設)施工班組長(2)、分包搭設支撐架(含滿堂支撐架搭設)現場管理員(3)、分包搭設支撐架(含滿堂支撐架搭設)安全員(4)、滿堂支撐架分項工程發包方施工員(5)、滿堂支撐架分項工程發包方安全員五、滿堂支撐架搭設技術方案5.1、施工準備5.1.1、搭設前各級工程負責人必須逐級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5.1.2、滿堂支撐架材料進場前,預先備足用于搭設架體的鋼管、扣件等相關材料。本滿堂支撐架方案對所有鋼管采用防銹漆5、刷新。5.2、滿堂支撐架基礎5.2.1、本方案滿堂滿堂支撐架在搭設前,應在架體搭設前由滿堂支撐架分項工程發包方回填夯實后用50mm厚300mm寬的通長木板鋪設。5.2.2、滿堂支撐架承包方按照設計圖紙,從相應樓、地面開始搭設滿堂支撐架。5.3、滿堂支撐架桿件設置、搭設5.3.1、一般搭設順序1)、放線設置立桿搭設橫向水平桿搭設縱向水平桿接立桿(視搭設高度與鋼管長度決定接長與否)搭設第二步橫向水平桿搭設第二縱向水平桿設置一定拉結件放入上頂托驗收2)、滿堂支撐架排底的時候,首先在有柱位置開始設置立桿、自下而上,并逐步改變搭設方向,減少誤差積累,依次向其它展開。不宜自兩端相向搭設或相間進行,以避免結6、合處錯位,難于連接。3)、按照結構主體施工步驟,分聯分跨搭設,并局部進行交叉搭設,搭設材料可以在相鄰相近梁跨周轉使用。5.3.2、桿件設置、構造措施5.3.2.1、掃地桿的搭設1)、鋼管支撐滿堂滿堂支撐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2)、掃地桿設置在立桿最底端的以上200mm處。3)、滿堂支撐架基礎有較大高低差,則掃地桿必須越過高差處兩個長度,然后還須在低處重新設置掃地桿。5.3.2.2、立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的搭設1)、立桿:采用單立桿,立桿間間距1.05m。立桿接長除頂層外均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與縱向及橫向水平桿均用直角扣件扣牢;頂層以及特殊情況下接長如用搭接,其搭接長度應跨越兩步水平桿7、,且不小于3.6m,并用不少于2個直角扣件固定;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同跨內(特殊情況除外),兩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外側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宜大于100mm。立桿在架體全高范圍內的累計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00mm,每步步高范圍內的立桿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00h/H(h為立桿步距,H為翻轉架每翻架體總高度落地架總高度)。梁底不設立桿(設置在梁兩側),板底立桿懸臂頂點控制在離板底200-220mm左右,以便于模板及方木、小楞安放。2)、橫向水平桿設置在縱向水平桿下面,兩端露出立桿側邊不小于18、00mm。3)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縱向水平桿不應設置在同步同跨內,兩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鉛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4)步高在1.3-1.5m之間,最上一步層橫向水平桿應不宜低于立桿懸臂頂點100mm。5.3.3.3、滿堂支撐架支撐的設置1)、滿堂支撐架應設置縱、橫向剪刀撐,應與滿堂支撐架的搭設同步進行。2)、剪刀撐宜在模板支架主梁梁側設置。3)、滿堂支撐架剪刀撐按規范沿高度方向連續設置,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為4-6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跨越設置方向上的4個跨度,且不小于6m,斜桿與同一垂直面上的水平桿件產生的傾9、角宜在450-600之間。4)、剪刀撐鋼管若有接長,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0mm。且每一個搭接處使用的旋轉扣件不得少于兩個。5.4、拉結件的設置1)、由于滿堂支撐架的縱橫向寬度都很大,其平面剛度也自然大,一般不需要與結構拉結,即所謂的連墻件設置。2)、當模板支撐滿堂架高度超過5m,宜設置攬風繩。因本工程層高偏高,需要時要進行攬風繩設置。5.5、外圍維護架搭設如因工程需要須在結構最外圍搭設維護架,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施工操作,須按如下搭設:1)、按構造搭設、外架架寬700mm,步高同滿堂架。2)、結構板面以下的幾步架體,不設置填心桿件和外側欄桿、不掛設安全網。只在最上一步設置填心桿和外側欄桿及掛網10、欄桿,鋪設竹腳手板和掛設外側安全網。4)、維護架只能起維護作用,它的限定使用荷載為1.0KN/m2。不能作為裝修架體或結構支撐架使用。六、滿堂支撐架驗收6.1、架體每搭設一層,縱橫梁跨度應驗收一次。6.2、驗收時,會同發包方安全員、承包方負責人、承包方班組長,對架體的安全質量以及是否符合主體施工要求等方面進行驗收,并交付使用。6.3、驗收了發現架體質量不合要求時,由發包方出具整改通知書,由施工方根據規范、合同及整改通知書對架體整改。6.4、滿堂支撐架經過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七、滿堂支撐架的拆除7.1、拆除前檢查滿堂支撐架的扣件連接、拉結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安全要求;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對作11、業人員進行安全拆除技術交底;清除滿堂支撐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7.2、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拉結件必須隨滿堂支撐架逐步拆除,嚴禁先將拉結件整個拆除扣再拆滿堂支撐架;分段拆除高度應不大于2步,超過時應增設拉結加固。7.3、拆除過程中,應對地面上電纜、架體旁電纜采取防護措施,通過架體的電線應先斷電,后轉移。拆除下來的滿堂支撐架構件,隨拆架步數翻轉傳遞至自然地面,不得拋扔,必須分段集中,扣件用袋子裝好,鋼管按不同品種、規格堆放。7.4、拆除滿堂支撐架時,承包方應當緊密配合發包方,地面、通道等危險地段應設欄桿或其它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維持現場。八、安全技術、文明措施8.1、組織12、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和學習安全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提高上崗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尤其是要求工人在上架操作時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8.2、在架子搭設和拆除過程中定期對滿堂支撐架重要部位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并立即處理。搭設和拆除時嚴格遵照操作規范,并在滿堂支撐架下部設立防護區,防止墜物傷人。8.3、要求滿堂支撐架使用人員對滿堂支撐架施工活荷載按設計要求進行控制,及時清理架上臨時堆放的材料,嚴禁架體超載使用。8.4、遇六級以上的臺風,停止進行架子施工或架上作業,同時組織人員及時對架體進行加固,以保證架子安全。8.5、不得在滿堂支撐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13、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九、滿堂支撐架使用要求9.1、工人在架上作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他人安全,避免碰撞、閃失、落物。架上最大作業高度應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禁止在架體加墊物以增加高度,禁止在架上現玩鬧和坐在不安全處體息。9.2人員上下滿堂支撐架必須走安全防護通道,嚴禁攀援滿堂支撐架上下,每班工人上架前應檢查滿堂支撐架,確認安全方可以上架。完工后應整理架上物品,清運垃圾。9.3、禁止拆除滿堂支撐架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9.4、該滿堂支撐架只能作為結構模板支撐滿堂架使用,滿堂支撐架使用方不能擅自改變其用途。不得將纜風繩固定在滿堂支撐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禁止將混凝土和砂漿14、的輸送泵等連接固定在架體上,混凝土輸送泵管的離架體的距離應在500mm以上。十、滿堂支撐架的維護10.1、滿堂支撐架搭設完畢,并驗收交會使用后,使用滿堂支撐架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滿堂支撐架使用規范。10.2、滿堂支撐架驗收交付使用后,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如遇臺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滿堂支撐架承包仍然應及時檢查架體,發現隱患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排除。、檢查地基或基礎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檢查螺栓是否松動。、檢查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拉結件、支撐、門洞桁架等是否被挪動或拆除。、檢查立桿的垂直度和沉降的偏差是否符合規定。、檢查是否架體超載使用。十一、滿堂支撐架設計計算11.1設計前提11.115、.1計算模式和說明滿堂支撐架內力驗算以縱距1.05、橫距1.05m,步距1.3-1.5m(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此范圍內調整)作為一計算單元。采用極限荷載法驗算支撐架承載能力,以單根立桿承載來進行控制驗算。11.1.2、計算高度滿堂架從主體相應地面開始,取各跨最大設計高度和最大梁板尺寸來驗算,在滿足承載和前提下,由于步高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1.2-1.5 m的范圍內調整,因此實際搭設的步數也根據現場進行,但最大步高不宜超過1.5 m。11.1.3最不利荷載取值最不利荷載位置為:梁底、各跨縱、橫向中間位置11.1.4、材料屬性本方案的負鋼管選用48厚3.0,其凈截面積489 mm2,慣性矩I=1216、.194,截面模量W=5.083,每米長質量=3.84,固轉半徑=SQRT(D2+d2)/4=15.78 mm,鋼管抗拉、抗壓、抗變強度設計值取f=205N/ mm2,鋼筋彈性模量E=2.06*105N mm2;相關公式:EAL/L=F 。11.1.5、架體幾何尺寸靠梁兩側的最近立桿,其中心距梁外側距取為40-55,其余的相應尺寸為:板底縱橫向立桿間距均為1050 mm,梁兩側立桿間距1050mm。11.2、滿堂支撐架設計計算、上部荷載取值見表:只取垂直荷載,水平荷載或水平側壓力對垂直側模的影響不計。荷載類型荷載類別荷載取值備注恒載木模板及小楞、方木自重0.5KN/ m2按樓板取值(其中包含梁17、模板)新澆筑混凝土自重24KN/ m3鋼筋自重1.5KN/ m3按梁的取值(樓板為1.1KN/ m3)活載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自重2.0KN/ m2按架體立桿直接支承小楞結構構件取值,施工設略去按混凝土輸送泵實際情況計振搗混凝土時產生荷載2.0KN/ m2、單根立桿承受恒載標準值(按主梁1.3 m計步距、最大高度板底6.13 m計算);取剪刀撐經過主梁兩側立桿,扣件按每260 m(折合為1噸、10KN)鋼管配200個計,每個1折合0.01KN,即每10KN鋼管自重對應有2KN自重。新澆筑混凝土自重24*(0.7*0.25/2+0.25*0.6/2)十二.鋼管支撐柱、梁、板示意圖12.1 詳見附圖(1、2、3)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 滿堂支撐架1四施工部署2五滿堂支撐架搭設技術方案2六滿堂支撐架驗收5七滿堂支撐架的拆除5八. 安全技術、文明措施5九滿堂支撐架使用要求6 十滿堂支撐架的維護6十一滿堂支撐架設計計算7十二. 滿堂支撐梁柱板示意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