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護筒施工方案新(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9645
2022-07-08
9頁
30KB
1、江山麗景(江東新區二村還房)第五標段工程鋼護筒施工方案編制單位:四川金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編 制 人: 審 核 人: 二O一二年三月一日目 錄第一節 工程概況.1第二節 鋼護筒跟進施工方法.1第三節 安全保證措施.4第一節 工程概況 江山麗景(江東新區二村還房)第五標段七號樓工程;屬于框架結構;地上21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67.8m;標準層層高:3.00m ;總建筑面積:48301.44平方米;總工期:540天;施工單位:四川金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本工程由南充市高坪區還房建設指揮部投資建設,重慶市輕工業設計院設計,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水文工程大隊地質勘察,四川元豐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2、監理,四川金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施工;由吳志林擔任項目經理,肖坤擔任項目技術負責人。7#樓27#、28#、77#樁及兩根塔機樁在挖至13.5米左右時,因地下水太多,原有降水井不能滿足要求。導致串孔而形成水柱,使挖孔樁工作無法進行而停工。現經我單位技術負責人員共同商議,建議對27#、28#、77#樁、兩根塔機樁及部分情況類似樁采取鋼護筒的施工方案。第二節 鋼護筒跟進施工方法鋼護筒壁厚=12鋼板,在廠家用機械集中卷制加工制作,焊縫全部為雙面坡口,制作鋼護筒的直徑D=d+20cm(d為設計樁徑)。采用25T汽車吊輔助20T振動錘,將鋼護筒分節打入土層中至巖面。1、樁基護筒跟進的施工工藝:場地平3、整 打擊設備就位 鋼護筒吊裝定位 第一段鋼護筒施工 第二段鋼護筒施工 一、二段鋼護筒連接處焊接 第三段、第四段同樣的施工方法直到護筒深度滿足要求 最后人工剔除原有鋼筋砼護壁吊運至指定地點。 2、全程鋼護筒跟進施工本工程下置內鋼護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貫通樁基的流砂而造成土層及孔樁護壁的塌孔,通過下置護筒的作用,即可順利穿越流砂層至設計樁底標高,達到順利終孔的要求。采用25T汽車吊輔助20T振動錘,將鋼護筒分節(注:根據工程情況進尺為1-5米不等)打入土層中至巖面,再進行下部分樁基成孔。在下沉鋼護筒的施工過程中,振動錘必須平穩,牢固的焊在鋼護筒頂部,并在護筒頂面的平面位置一定要居中,盡可能避免因偏4、心造成護筒產生偏斜。同時采用水平尺嚴格控制好各節護筒連接的垂直度,不得超過施工規范要求的1/200,力求鋼護筒垂直入土。若一旦發現有偏斜的趨勢,馬上進行糾正,將可能發生偏斜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中。各節剛護筒的連接焊縫全部采用雙面開坡口進行滿焊,兩節護筒的接縫除施焊外,還需在接縫處焊接50mm寬、=10的加強鋼帶。以保證其尺寸準確,使護筒體順直度達到要求,整個護筒的豎向壁成一直線。對其控制好質量的環節上起到關鍵的作用。3、鋼護筒垂直度控制下落過程中通過外部專門支架和預埋外護筒之間的卡具控制,并用經緯儀輔助控制垂直度。兩節鋼護筒焊接過程中的控制:下部鋼護筒用墊鐵調平(用吊車調節),用水平尺檢測5、達到水平要求后,在外部卡具范圍內將上部鋼護筒初步就位,接口對齊,用經緯儀測量垂直度,如垂直度超規范要求,則接口部位采用墊鐵調平,然后將兩節鋼護筒點焊,初步穩定后,再進行滿焊。在焊縫冷卻后,進行鋼護筒的下落施工,上述工序循環進行。4、質量保證措施:鋼護筒的加工尺寸必須嚴格控制,護筒上下節的連接縫除焊接外,還需在接縫處焊50mm寬的加強鋼帶,護筒水平接縫所成平面與護筒豎向垂直,使整個鋼護筒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振動錘與護筒頂面焊接牢固,無松動;并要求振動錘位置居護筒頂面中,各節下沉的護筒必須嚴格控制垂直度。5、吊裝施工(1)吊裝前準備起重司機和起重指揮人員必須做好吊裝作業前的準備。包括作業前的技術準備6、,明確和掌握作業內容及作業安全技術要求、聽取技術與安全交底、掌握吊裝鋼護筒的吊點位置和捆綁方法;認真檢查并落實作業所需工具、索具的規格、件數及完好程度。對作業現場進行觀察,熟悉作業場地、排除作業的障礙物,檢查地面平整及耐壓程度,實地檢查有無影響鋼護筒吊升的因素。掌握鋼護筒的重量、重心。吊裝設備及鋼護筒的到位準備。作業現場地面平整程度及耐壓程度在滿足起重作業要求后,確定吊裝設備作業的具體位置。鋼護筒從加工場平移到安裝下放位置的作業準備。在夜晚作業時,應準備足夠的照明條件。(2)吊裝鋼護筒的捆綁 根據鋼護筒的長度,確定鋼護筒的吊點個數(兩個或三個)。在確定吊點后鋼護筒的捆綁采用卡繩捆綁法,即將吊索7、(鋼絲繩)從鋼護筒的掛鉤孔穿過,一頭繩頭用卸扣鎖在鋼絲吊索上,另一頭繩頭掛在吊鉤上的捆綁法。鋼護筒在吊離地面采用兩個或三個吊點時,利用兩根或三根鋼絲繩使用卡繩法捆綁鋼筋籠,用吊車的主鉤進行提升。鋼護筒的豎直作業采用一根鋼絲繩同樣使用卡繩捆綁法,用吊車副鉤在鋼護筒完全提升一定高度后進行豎直作業。捆綁鋼筋籠時注意的事項:注意鋼護筒的捆綁點在起吊過程中不得發生滑動現象,要求捆綁點鋼絲繩須卡緊;捆綁點不得對鋼絲繩有切割或其它損壞現象。(3)具體起吊作業在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下,完成鋼護筒的捆綁和掛鉤作業后,起重指揮應組織司機進行起重機的檢查、注油、空轉和必要時的試吊。在確定吊裝作業區內沒有其它人員停留后8、,指揮人員正確運用包括手勢、音響、旗語等指揮信號,組織起重機司機吊升鋼護筒,到達一定高度時,豎直鋼護筒。整個豎直過程應在鋼護筒脫離地面的情況下進行。當鋼護筒完全豎直后,應校正就位并下放基樁內。吊裝過程注意事項:指揮人員及起重司機應嚴格執行鋼護筒的起重吊運方案及技術、安全措施;嚴禁超負荷使用起重機與工具和鋼絲繩;在吊裝過程中,任何人不得停留在已吊起的鋼護筒下方;因故停止作業,須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保護鋼護筒與吊車安全及不受損傷,嚴禁鋼護筒長時間懸掛空中;吊升過程應平穩,避免振動和擺動,鋼護筒必須加設溜繩;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生異常,起重司機應及時報告起重指揮;在露天作業時,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9、大霧、雨雪等不良天氣應停止作業。(4)鋼護筒下放基樁后,采用汽車吊輔助振動錘等打入設備,將鋼護筒分節打入土層中至巖面。第三節 安全保證措施1、安全保障制度(1)制定安全施工用電制度。(2)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責任管理。接受當地政府、業主和工程師對安全工作的管理與指導。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組織,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管理活動,項目經理是施工項目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抓制度落實,抓責任落實,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嚴格獎懲制度。(3)各職能部門、人員,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實施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實施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10、全生產責任制,做到一環不漏,各職能部門,人員的安全責任做到橫向到邊,人人負責。(4)一切從事生產管理與操作人員,依照其從事的生產內容分別通過企業及施工項目經理部的安全檢查,取得安全操作認可證,持證上崗。(5)特種作業人員,除經企業安全審查,還需按規定參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監察部門核發的安全操作合格證,堅持持證上崗。(6)一切管理、操作人員均需與施工項目部簽訂安全協議,向施工項目做出安全保證。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應認真、詳細的記錄。開展安全教育與培訓,增強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知識,有效防止人的安全行為,減少人的失誤。(7)適時開展普遍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和季節性安全檢查。安全檢查11、以自檢形成為主,上級監督檢查為輔的原則,檢查的重點以勞動條件,生產設備,現場管理,安全衛生設施及生產人員的行為為主,發現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時,必須果斷的消除。(8)安全生產管理要堅持“五同時”。做到工程技術與安全技術結合為統一體,作業按標準化實施,安全控制要有力,控制要到位,存在差距要及時消除。(9)在施工路段設置明顯的交通安全標志或安全牌,在轉彎處、陡坡等地段設置警戒標志,確?,F場的施工交通安全。施工現場的危險區域設立危險警示標志。(10)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要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布置進行架設,禁止任意拉線接電。施工現場設置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12、險潮濕場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壓。(11)嚴禁酒后作業,嚴禁非司機人員開車,每天施工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交接班要填寫安全記錄,如出現安全事故,應及時履行報告手續。選用的機械設備要有足夠的安全保障,起重機械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嚴禁在禁煙、禁火區域抽煙動火。鉆進中若有瓦斯冒出,則用等待空放法排氣,嚴格控制放火,注意人身安全。2、吊裝過程安全控制措施(1)起重司機、指揮和起重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后,持有效操作證方能上崗作業。(2)吊裝前檢查:起吊用具和防護設施,輔助用具,吊物回轉半徑的范圍,吊物的落點等。對吊裝作業區域內的不安全環境,也要進行檢查、清除或13、采取保護措施,如:輸電線路的妨礙,高壓線路的距離,主要通道,場地的平整等。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施工現場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要求。起重機行走的路面應保證承載能力達20KN/m2。(3)啟動發動機前,應對起重機進行各項規定的檢查,安全裝置要完好,靈敏。啟動發動機后,注意各種儀表指示是否正常,正常才可開始工作。(4)操作人員對起吊的構件重量不明時要進行核對,不能盲目起吊。(5)操作人員應注意起重機作業時的臂桿的仰角最大不得超過規定,一般為780。臂桿的仰角過大,易造成起重機后傾或發生構件拉斜現象。(6)操作人員對于無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清時不準起吊。而且操作人員要對指揮發的信號、吊物的捆14、綁情況,運行通道、起降的空間,準確無誤后才能進行起吊。嚴格做到“十不吊”的規定。(7)操作人員在六級或以上強風時不準起吊。 (8)起重機在滿負荷作業時,不得行車。(9)在起吊接近滿載時應先將吊物吊起離地2050cm處停機檢查,檢查起重設備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吊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再行起吊。(10)起重機吊運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起降平穩,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11)起重機吊裝作業時,起重機的支腿距臨界邊緣的距離不小于1.5米,地面的承載能力必須符合要求。(12)起重指揮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準確、及時傳遞信號。嚴格做到“十不吊”的規定。 (13)起重作業人員高空作業時必須按高空作業的要求掛好安全帶,并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14)起重作業人員在吊裝過程中要選擇安全位置,防止吊物的沖擊、晃動、墜落傷人發生事故。(15)吊裝物件多人捆扎時,只能由一位起重作業人員負責指揮捆扎。(16)起重人員對于構件的堆放應做到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