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云桂線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40164
2022-07-11
12頁
203KB
1、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及目的1.1編制依據(1)新建鐵路云桂線老坡隧道進出口施工圖。(2)國家及相關部委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和鐵道部頒布的現行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鐵路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其它有關文件資料。(3)洞口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及當地資源條件。(4)施工單位擁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歷年來在類似鐵路工程施工中積累的施工經驗。(5)老坡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6)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施工技術指南。(7)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8)云桂公司標準化管理手冊。1.2編制目的為確保隧道洞門施工質量滿足設計施工作業(yè)和規(guī)范要求,2、達到多、快、好、省的目的,特編制本方案。1.3編制范圍適用于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2工程概況2.1 工程主要情況云桂老坡隧道位于珠琳至普者黑區(qū)間,雙線隧道,設計為人字坡,隧道進口接路基,具有一般交通條件。屬構造剝蝕、溶蝕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測區(qū)內最高峰約1718m,最低高程為1495m,相對高差約120m。隧道設計標準為預留200km/h(預留250km/h)雙線隧道,隧道進口里程DK510+900。2.2工程施工條件(1)地形地貌測區(qū)屬構造剝蝕、溶蝕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測區(qū)內最高峰約1718m,最低高程為1495m,相對高差約120m。測段內斜坡地段多被第四系坡殘積紅黏土覆蓋,3、山丘坡體一般厚03m,低洼平坦地帶一般厚520m,局部較厚。斜坡地帶地表多為雜木,局部平緩處被墾為旱地。自然坡度一般515,局部為陡壁。隧道進口有鄉(xiāng)村便道相通,交通條件一般;出口段僅有人行小道,交通不便。(2)地層巖性測區(qū)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積紅黏土,坡殘積紅黏土。下伏三疊系中統個舊組一段灰?guī)r夾泥質灰?guī)r,下統永寧鎮(zhèn)組灰?guī)r夾砂泥巖,洗馬塘組泥灰?guī)r夾砂質頁巖,二疊系中統吳家坪組灰?guī)r夾煤層,下統灰?guī)r;斷層破碎帶之斷層角礫。 (3)地質構造與地震參數測區(qū)屬樹皮弧形構造,由大致平行向東南突出的弧形褶皺和斷裂組成,是樹皮弧形構造與天星帚狀構造的復合部位。 區(qū)內與工程相關的構造有:老坡背斜。根據中國地震4、動峰值加速度區(qū)劃圖(GB18306-2001)與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新建云桂鐵路工程場地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報告(2009年5月)劃分,測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4)水文地質特征地表水與地下水 測區(qū)屬珠江水系,隧道出口以北發(fā)育南丘河的支流-中寨河,流向近東西向,至老八沖村轉為北,河流側蝕下切較弱;其余為地表溝水,其水量受大氣降水控制,旱季溝內多無水。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巖溶水。基巖裂隙水分布于泥巖夾砂巖的風化裂隙帶中,主要受大氣降水和地表的補給,水量較少;巖溶水主要分布于碳酸鹽巖中,因受構造影響,裂隙發(fā)育,區(qū)內巖體多破碎,巖溶中等強烈發(fā)育,地表可見5、巖溶洼地、落水洞、漏斗、溶隙、溶溝、溶槽,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不均勻,受巖溶發(fā)育程度控制,由大氣降水、地表水通過各種巖溶或溶蝕管隙補給,富水性較強。 隧道出口段受構造與巖性控制,屬于地下水逕流排泄區(qū)。隧道洞身發(fā)育老坡背斜與老八沖向斜之復式向斜,為區(qū)域貯水構造,富水性強,地下水沿向斜軸自南向北運移,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其中DK513+870右側170m巖溶下降泉流量13.2L/S(該泉季節(jié)性變化大,枯季會干),標高1490m;DK513+750右側1100m巖溶下降泉流量40L/S,出口標高1505m。隧道軌面高程15771530m,位于地下水季節(jié)變動帶內。測繪時為旱季,測區(qū)內均無地表水,據初6、測取水樣(2008-云桂水CW-11)、定測時水樣(2009-云桂水WD-187)分析,水質屬:HCO3(-)-Ca(2+)Mg(2+)型水。根據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規(guī)定(鐵建設2005157號及2007140號),在環(huán)境作用類別為化學侵蝕環(huán)境及氯鹽環(huán)境時,水中SO4(2-)、Mg(2+)、pH值、Cl(-)對混凝土結構無侵蝕性。DK512+030DK512+220段下伏地層以P2w灰?guī)r夾煤層,按H1考慮。(5)不良地質和特殊巖土該段不良地質為巖溶、有害氣體,特殊巖土為紅黏土。巖溶:隧道穿越三疊系中統個舊組一段(T2g(a))灰?guī)r,下統永寧鎮(zhèn)組(T1y)灰?guī)r夾砂泥巖;二疊系中統吳家坪組7、(P2w)灰?guī)r夾煤層,下統(P1)灰?guī)r等地層均為可溶巖或以可溶巖為主,地表可見溶縫、溶孔、溶槽、巖溶漏斗及小溶洞等,巖溶為中等強烈發(fā)育。根據DZ-52-028鉆孔揭示,軌面線附近發(fā)育有較大溶洞,粉質粘土充填。有害氣體:隧道DK512+030DK512+220段P2w地層含煤層,隧道開挖應加強對有害氣體的監(jiān)測,保障隧道通風順暢。危巖落石:隧道出口段為灰?guī)r地層,地勢陡峻,自然坡度4560,局部可達77,該段巖層節(jié)理裂隙非常發(fā)育,部分巖體受風化卸荷影響易發(fā)生崩落而形成危巖落石。3施工準備情況3.1技術準備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施工技術交底和作業(yè)指導書均已下發(fā)到作業(yè)班組。測量放樣工作由專人負責做到準確8、無誤。3.2勞動力組織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施工勞動力配備表序號施工隊伍(負責施工項目)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普工合計1四分部第三隧道架子隊101510353.3機械配備為確保工期和質量,根據工程內容和特點,配置性能良好、配套完善、數量充足的施工機械設備。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臺)備注1發(fā)電機75KW22調直機B922-1413彎曲機HDXLY-2014切斷機Y112M-215交流弧焊機BXI-40026交流弧焊機BXI-50077砼攪拌機HZS12018混凝土罐車39挖掘機 220110自卸車SX3244211裝載機ZLC50C212混凝土泵HBT60A-149、06III13.4物資材料準備老坡隧道進口斜切式洞門施工物資材料準備情況如下:物資準備序號材料名稱規(guī)格及型號數量備注1螺紋鋼2212.96t2螺紋鋼144.2t3圓鋼104.9t4水泥P.O 42.5109.4t5砂機制砂153.5t6石子516mm231.9t7石子1631.5mm231.9t8減水劑0.9t3.5儀器設備在隧道洞口設一個儀器設備存儲室,配備一些小型器具及測量儀器。主要設備配置見表 “主要測量、質檢儀器設備配置表”。主要測量、質檢儀器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萊卡402R臺12水平儀DZS2臺13皮尺50m把34卷尺5m把54施工總體部署4.1 施工進度計10、劃安排老坡隧道進口洞門工程計劃開工日期2011年6月5日,于2011年6月25日完工,共計20天。第一檔襯砌鋼筋施工于6月5日至6月7日,工期2天。第一檔襯砌模板施工于6月7日至6月9日,工期2天。第一檔襯砌混凝土施工于6月9日至6月10日,工期1天。第二檔襯砌鋼筋施工于6月10日至6月11日,工期1天。第二檔襯砌模板施工于6月11日至6月12日,工期1天。第二檔襯砌混凝土施工于6月12日至6月13日,工期1天。帽檐襯砌鋼筋施工于6月13日至6月17日,工期4天。帽檐襯砌模板施工于6月17日至6月24日,工期7天。帽檐襯砌混凝土施工于6月24日至6月25日,工期1天。詳見附圖施工計劃橫道圖。斜11、切式洞門正面圖 斜切式洞門縱斷面圖4.2施工方案根據臺車長度及洞門長度,進口洞門均分兩次澆注:進口采用12m襯砌臺車先澆注DK510+905DK510+915段明洞襯砌,再澆注DK526+900DK510+905段明洞襯砌及帽檐。帽檐模板:在隧道臺車上加設5cm木板,板間采用14鋼筋對拉牢固,對拉桿按0.60.6m梅花型布置,模板內側設護理板。明洞襯砌外模:采用厚5cm、長4m的木板,木板外側采用25鋼筋圈進行加固,鋼筋圈按間距1.0m設置,縱向采用22鋼筋連接成整體;鋼筋圈下端錨入已澆注的邊墻混凝土內。洞門施工順序:基礎開挖基礎澆注(明洞仰拱澆注)明洞襯砌及洞門澆注洞頂回填洞門綠化。洞門避開12、雨季施工。4.3洞門施工基礎處理(明洞仰拱及填充施工)采用挖掘機及風槍開挖明洞基礎;開挖完后,報請監(jiān)理、設計進行現場勘察。經核對,與設計圖紙無誤(達到規(guī)范要求)以及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后,再綁扎仰拱鋼筋并澆注仰拱及填充混凝土至設計高程。基礎處理時,應將隧道中心排水管中的水流從距洞口最近的一個檢查井截斷,采用水泵抽排至洞外;且施工應迅速,避開陰雨天氣,以防水流浸泡基坑。明洞襯砌及帽檐施工A、邊墻在明洞襯砌混凝土澆注前,先澆注小邊墻混凝土至溝槽頂面高程,即內軌頂面上30cm處。B、洞門襯砌臺車就位并經測量無誤后,利用襯砌臺車按設計尺寸綁扎洞門鋼筋,并按每平方米不小于4個安裝墊塊,確保鋼筋凈保護層不小13、于5cm。鋼筋綁扎完畢后,將邊墻頂混凝土鑿毛,采用高壓風將模板及邊墻頂面的虛碴、浮沉及焊渣等吹凈。在明洞鋼筋外采用厚5cm木板、長3m做明洞襯砌外模,外模外側每間隔1m采用25鋼筋圈扣緊,鋼筋圈縱向采用22鋼筋連接成整體,鋼筋圈下端采用22鋼筋錨入已澆注的邊墻混凝土內。外模兩側應刨平,并貼雙面海綿膠,以減少模板拼縫;模板內側設置護理板。在襯砌臺車模板面上,沿帽檐輪廓線每50cm放樣平面位置點,再根據放樣點位安設帽檐模板。帽檐模板采用厚5cm的木板,板間采用14鋼筋對拉牢固,對拉桿按0.60.6m梅花型布置;模板內側貼護理板,并每隔50cm采用木橫撐頂緊;模板外側每間隔50cm采用22鋼筋(方木14、撐)斜撐在襯砌模板上,以防跑模。模板安設完畢后,應進行測量復核,并在模板內側標明混凝土澆注高度。襯砌及帽檐模板、鋼筋等經監(jiān)理檢查合格后,開盤澆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用料應嚴格按照配合比計供料,每次拌合時間為2.02.5分鐘, 以拌合均勻、色澤一致為度。盛裝砼的容器不能漏漿,運送時間在環(huán)境氣溫+20時不應超過45分鐘,以防砼發(fā)生初凝。混凝土采用輸送泵、輸送管末端接軟管泵送入模。入模的自由傾落高度應保證其不發(fā)生離析,一般不應超過2m。灌筑拱圈應左右兩側對稱分層進行,使用插入式軟軸搗固器振搗時分層厚度一般為30cm,兩側灌筑高差最大不超過100cm,灌筑砼不宜間15、斷進行,若必須終止則不應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否則應作間歇灌筑處理;但澆注速度也不宜過快,且振搗時不得過振,嚴禁接觸模板,以防漲模。混凝土澆注完畢12小時內應對其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4d。混凝土強度達到8MPa時,在保證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受損傷的情況下,可拆除模板,混凝土拆模后不允許用涂料進行裝修;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再施作洞頂回填。C、洞門綠化洞頂回填后,請專門的園林公司對洞頂回填及仰坡面進行綠化,綠化應結合地形、地貌進行,在滿足設計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體現“經濟、美觀”的原則。5安全質量措施5.1安全措施、建立以分部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分部和工區(qū)長分級負責,以16、加強施工作業(yè)現場控制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為重點,采取定期檢查、專人檢查、班組自查、職工互查相結合,深入開展創(chuàng)建安全標準工地活動,確保本工程施工安全。、執(zhí)行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登記。洞門施工前,對所有參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組織學習有關安全規(guī)則、規(guī)定,并結合本合同段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進行宣傳教育。、所有特種作業(yè)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特殊工種從事特種作業(yè)。、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按規(guī)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帶等安全用具,避免出現高空墜物和墜落。、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作業(yè)區(qū)要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規(guī)范用電17、管理:現場電工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電工作業(yè)必須按規(guī)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及絕緣工具,并定期檢查,不合格產品嚴禁使用;配電線路采用架空或埋地,現場移動式電器一律采用橡皮絕緣電纜,加裝觸電保護器,通過道路必須穿管埋地敷設;施工用電設備和配電箱金屬外殼連接專用的保護零線,并明顯標識;配電系統按總配電(一級)分配電(二級)開關箱(三級或末級)設置,并實行兩級漏電保護;末級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要求設置,閘具、熔斷器參數與設備容量相匹配;建立現場用電管理檔案,做好電工巡視檢查維修記錄;配電箱做好防漏措施,門鎖齊全,各級箱體進行統一編號,箱內線路按用途進行標記,箱內張貼電氣線路圖和檢查維修記錄表18、。、洞門施工前,要做好統籌安排,盡量避免交叉作業(yè)。、盡量保證夜間施工作業(yè)人員有足夠的睡眠,避免夜間作業(yè)人員出現疲勞狀態(tài),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質量、安全事故。、加強施工照明,保證施工現場有足夠的照明。、作業(yè)區(qū)域車輛限速行使,并派專人指揮洞內交通。成洞地段車速不得大于20km/h,未成洞地段不得大于10km/h。5.2質量措施、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分部經理任組長,分部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和各項目負責人任組員,全面負責質量創(chuàng)優(yōu)計劃的貫徹落實。實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即項目部安全質量部質檢工程師工區(qū)質量員班組兼職質量檢查員,形成自上而下的工程質量檢查網絡。、采取各種形式進行職工教育、培訓,把19、工程質量教育形成制度,使之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達到職工的崗前教育面100%,使各級人員在對工程質量的理解上、認識上樹立全新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觀念,不斷提高施工工藝及工程質量的水平。、分部成立測量組,負責本標段工程的施工控制測量。配備先進的全站儀和高精度的自動安平水準儀,以提高測量精度。洞門施工前,按照設計尺寸、位置及高程,對施工部位進行放樣,并詳細記錄。、洞門施工前,必須由主管工程師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包括設計要求、施工方案、技術標準、測量方法、結構幾何尺寸及與其它工程的相互關系、施工注意事項等,使全體人員在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質量標準的情況下投入施工,并做到勤檢查、多指導,把工程技術質量20、標準落實到工程各部位。、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及定期檢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在施工過程中班組之間實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隱蔽工程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簽證后方能隱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嚴格執(zhí)行“七不施工”制度:施工過程中施工準備工作不充分不施工,試驗未達到標準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質量保證措施未確定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質量保證措施未達到標準不施工,設計圖紙沒有自審和會審不施工,沒有技術交底不施工,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堅決不施工下道工序。、嚴把材料進場關,對鋼材、水泥、砂石料及外加劑等均進行嚴格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嚴格執(zhí)行混凝土操作細則,實行責任掛牌制,施工采用21、微機控制的自動計量混凝土攪拌設備,并設專門技術人員和質量檢查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和質量監(jiān)督。、嚴把混凝土的“配制、攪拌、運輸、澆筑、養(yǎng)護”五關,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結構內實外美。、混凝土強度達到8MPa時,方可拆模。拆模時應謹慎小心,選擇適當部位撬動模板,以防損壞混凝土的邊角棱面。、項目部建立質量獎勵基金,用于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獎勵。對施工中出現不重視工程質量的班組和個人實施經濟罰款,對質量控制嚴格、規(guī)范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通過經濟杠桿作用,激勵約束,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混凝土振搗時,嚴禁觸碰模板,特別是帽檐模板,以防跑模。、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嚴格進行監(jiān)控,防止出現漏搗、過振、脹模等質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