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41030
2022-07-11
10頁
29.76KB
1、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十工區冬季施工方案編制:復核:目錄1.編制依據 .12.當地冬季施工氣象資料.13.冬季施工準備工作.14.拌和站冬季施工保溫措施.25.橋面系工程的施工.26.路基防護工程的施工.37.路基支擋工程的施工.38.提籃拱凝土施工.39.混凝土冬季施工保證措施.310.鋼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511.熱力學計算.512.安全保證措施.7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十工區冬季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經規標準 2005110號)1.2.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 2005160號);1.3.鐵路混2、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 2005160 號);1.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經規標準 2005110號);1.5.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經規標準2005110 號);1.6.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 2003);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 號)1.7.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經規標準2005110 號)1.8.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 2005160號);1.9.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3、(TZ214-2005)(經規標準2005110 號)2.當地冬季施工氣象資料鎮江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具明顯季節性,最冷月為12 月,根據歷年氣象資料,自2000 年后,最低溫度為-8,最大凍結深度0.2m,12月至次年 2 月,月平均氣溫低于 5,因此確定 2009 年 12 月至 2010年 2 月為冬季施工期,開始、結束時間根據施工現場確認的實測溫度確定。3.冬季施工準備工作3.1.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每天6、14、21 時所測室外溫度的平均值)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砼工程按冬季施工方案施工。3.2.根據本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護的具體工程項4、目或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冬季施工防護措施,物資和機械做好儲備和保養工作。3.3.在進入冬季前施工現場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4.拌和站冬季施工保溫措施4.1.因當地氣溫最近 8 年內最低氣溫為-8,拌和站內拌和設備首先采用蓄熱法進行保溫,拌合樓外圍掛篷布,內設溫度計,每天定時進行溫度觀測,保證站內溫度在 10以上,當蓄熱法不能滿足要求時,站內增設電暖氣,增設個數根據站內溫度確定,料斗所在工棚采取三側面棚布密封,上料側采用門簾的方式封閉,當施工時打開,平時密閉,保證棚內溫度在0以上,棚內懸掛溫度計,控制棚內溫度。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熱水洗刷拌和機滾筒。拌制砼時,砂石骨料的溫度保持在 0以上,拌和5、用水溫度不低于5。必要時,先將拌和用水加熱。當加熱水不能滿足拌和溫度時,可再將骨料均勻加熱。拌和站采用 2 方的燃油鍋爐對拌和用水進行加熱。保證拌和用水的質量。4.2.水及骨料按熱工計算和實際試拌,確定滿足混凝土澆注需要的加熱溫度。4.3.水的加熱溫度不宜高于80。當骨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至80以上,此時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進行攪拌均勻,再加水泥,以免水泥與熱水直接接觸。4.4.當加熱水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骨料均勻加熱,其加熱溫度不應高于60。4.5.水泥不得直接加熱,使用前要始終放置在具有保溫功能的倉庫中,散裝水泥的水泥倉外包裹棉被,提高倉內水泥溫度。4.6.混凝土拌和時間較常溫施工延長6、50%左右,對于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制時間應取常溫拌制時間的1.5 倍。砼卸出拌合機時的最高允許溫度為40,低溫早強砼的拌和溫度不高于30。5.橋面系工程的施工防撞墻、豎墻混凝土施工時,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施工完畢后,防撞墻、豎墻周圍及表面覆蓋棉被,內設電熱毯進行保溫,當全天時間段溫度均低于 5或無法保證在較長時間段(6 小時)保持 5以上的環境溫度時,防撞墻、豎墻周邊搭設臨時帳篷,模板四周布設碘鎢燈,內掛溫度計,測定棚內溫度,保證溫度在10以上。6.路基防護工程的施工路基防護工程主要剩余漿砌片石工程,進入冬季施工時,溫度在-50采用加熱水拌和砂漿措施,砂漿隨用隨拌和。砌筑完畢后覆蓋雙層草7、簾或帆布進行保溫養護,當有混凝土施工時,按照橋面系保溫措施執行。7.路基支擋工程的施工路基支擋工程主要C20片石混凝土擋土墻工程,混凝土施工時,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施工完畢后,擋土墻周圍及表面覆蓋棉被,內設電熱毯進行保溫,當全天時間段溫度均低于5或無法保證在較長時間段(6 小時)保持5以上的環境溫度時,擋土墻周邊搭設臨時帳篷,模板四周布設碘鎢燈,內掛溫度計,測定棚內溫度,保證溫度在10以上。8.提籃拱凝土施工提籃拱混凝土主要剩余拱肋微膨脹混凝土工程,由于拱肋較長,因此,混凝土的施工主要考慮在溫度高(環境溫度在10左右)時,施工結束后及時采用篷布進行包裹。9.混凝土冬季施工保證措施所有工號混8、凝土工程的施工,必須滿足以下要求,并每工號均設冬季施工責任人負責落實冬季施工的各項保證措施。9.1.冬季條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凍結之前,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臨界抗凍強度不低于設計標號的30%。9.2.冬季施工的砼配制、拌和、運輸:9.2.1.砼罐車采用篷布對砼罐進行包裹,砼的運輸過程快裝快卸,不得中途轉運或受阻,運送中覆蓋保溫防寒。當拌制的混凝土出現坍落度減小或發生速凝現象時,應重新調整拌和料的加熱溫度。9.2.2.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帶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和水中扣除。9.2.3.拌制摻用外加劑的混凝土時,9、當外加劑為粉劑時,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當外加劑為液體,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規定溶液,然后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別放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容器內,不得混淆。9.2.4.冬季施工運輸混凝土拌和物時,盡量減少混凝土拌和物熱量損失的措施:9.2.4.1.盡量縮短運輸距離,選擇最佳運輸路線,縮短運輸時間。9.2.4.2.正確選擇運輸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溫材料。對長距離的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車,容量根據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澆注時間選擇。9.3.冬季施工的砼澆注:9.3.1.混凝土澆注前,清除干凈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當環境氣溫低于-10時,采用暖棚法將直徑大10、于25mm 的鋼筋加熱至正溫。9.3.2.砼的灌注溫度,在任何情況下均不低于5,砼分層連續灌注,中途不間斷,并采用機械搗固。9.3.3.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清理:9.3.3.1.前層混凝土的強度不得小于1.2Mpa。9.3.3.2.施工縫處的水泥砂漿、松動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須鑿除干凈,并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有積水。9.3.3.3.新混凝土在澆注前,宜在橫向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厚約15mm 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然后再繼續澆注新層混凝土。施工縫處的新層混凝土要重點搗實。9.3.3.4.在新混凝土澆注前對結合面進行加熱使結合面有5以上的溫度,澆注完成后,及時加熱養護使混凝土結合面11、保持正溫,直至澆注混凝土獲得規定的抗凍強度。9.3.3.5.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暴露在冷空氣中時,對新、舊混凝土施工縫 1.5m 范圍內的混凝土和長度在1.0m 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進行防寒保溫。9.3.3.6.混凝土采用機械搗固并分層連續澆注,分層厚度不小于20cm。9.4.冬季施工的砼養護混凝土結構澆注完畢后,根據結構物形態的不同,分別采用蓄熱法、電熱法或暖棚法進行養護,采用暖棚法時,棚內底部溫度不低于5,當低于 5時應采取增加碘鎢燈的辦法?;炷琉B護期間,安排專人對棚內溫度進行記錄及調整棚內燈具的個數,保持棚內溫度滿足要求。采用電熱法養護時,所有混凝土外路面覆蓋后,開始通電加熱,養護過程中12、安排專人觀察混凝土表面的狀態,當表面開始干燥時,暫停通電,并以溫水濕潤混凝土表面。9.5.混凝土拆模9.5.1.拆模除滿足混凝土正常溫度下拆模強度的要求外,并同時滿足抗凍要求的規定。正常溫度下混凝土拆模強度:側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模。9.5.2.混凝土與環境的溫差不得大于15,當溫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 15時,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蓋措施,如覆蓋草袋及彩條布。9.5.3.當養護完畢后的環境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9.6.施工時溫度的控制9.6.1.各工號暖棚內均設置溫度計。棚外設置溫度計,設專人13、負責定時(每天 6 時、14 時、21 時)測量室內外溫度。9.6.2.試驗室設專人監控各構造物灌注混凝土時的入模溫度,做為調整棚內溫度的依據。9.7.冬季施工混凝土質量檢查9.7.1.在砼拌制和灌注期間,測定水和粗細骨料裝入攪拌機時的溫度、砼的拌制溫度、灌注溫度和環境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檢測4 次。用蓄熱法養護砼時,在灌注后 3 天內隨時進行檢測。9.7.2.冬季施工砼除按規定制作標準養護的試件外,還根據建筑物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制作施工檢查試件,借以查明強度的發展情況。施工檢查試件的養護應與建筑物相同。10.鋼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10.1.冬期鋼筋的閃光對焊采用在室內進行,焊接時14、的環境氣溫不得低于0。10.2.鋼筋提前運入加工棚內,焊接完畢后的鋼筋待完全冷卻后才能搬運往室外。10.3.冬期電弧焊接時,有防雪、防風、及保溫措施,并選擇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11.熱力學計算混凝土拌和后的最終溫度按以下公式測算:T0=0.9(WCTC+WSTS+WgTg)+4.2Tw(Ww-PsWs-PgWg)+C1(PsWsTs+PgWgTg)-C2(PsWs+PgWg)4.2Ww+0.9(WC+WS+Wg)式中:T0:混凝土拌和后的最終溫度;Ts、Tg、Tc、Tw:砂、石子、水泥、拌和水的溫度();Ws、Wg、Wc、Ww:每立方混凝土中砂、石子、膠凝材料、拌和水15、的重量(Kg,按施工配合比);Ps、Pg:砂、石子含水率;C1、C2:水的比熱及冰的溶解熱;(當骨料溫度大于0時,C20)以 C35混凝土為例進行熱力學計算,C35混凝土每方用量(Kg)膠凝材料:砂:碎石:水=425:801:1061:152 冬季施工時將水加熱至40,砂石料溫度按 5計算,水泥有水泥倉保暖按 10計算;砂的含水率按3%,碎石的含水率按0.5%計算。T0=0.9*(152*40+801*5+1061*5)+4.2*40*(152-0.03*801-0.005*1061)+4.2*(0.03*801*5+0.005*1061*5)4.2*152+0.9*(425+801+106116、)=13混凝土出廠溫度按下式計算:Th=T0-0.16(T0-Td)Th:混凝土出廠溫度。T0:混凝土拌和后的溫度。T0=13 Td:攪拌機棚內的溫度:取Td=10Th=T0-0.16(T0-Td)=13-0.16*(10.3-10)=12.9混凝土運輸時溫度損失計算:Ts=(T+0.032n)(Th-Td)Ts:混凝土運輸溫度損失:溫度損失系數(h-1);當用滾動式攪拌車=0.25 T:混凝土運輸時間(h);取 T=0.3h n:混凝土倒運次數;Th:混凝土出廠溫度;Td:運輸環境溫度;取Td=-10Ts=(T+0.032n)(Th-Td)=(0.25*0.3+0.032*0)*(9.5+117、0)=1.5混凝土的入模溫度為12.9-1.5=11.4,滿足驗標中“當環境溫度為負溫時,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于10”的要求。12.安全保證措施12.1.在進行高空作業時,同樣需要佩戴安全帽,避免頭部碰觸防護欄桿,發生危險。12.2.在晝夜施工時,施工人員的換班作業間隔縮短,嚴禁疲勞作業,以免發生意外,尤其是機械司機。12.3.模板加固件等小型件要安裝牢固,以免落下砸傷下面的施工人員。12.4.冬季施工,施工人員穿衣厚,行動緩慢,尤其爬高,寧穩勿快,嚴禁穿軍大衣等長大衣服爬高。12.5.遇有冬季雨雪天氣,施工機械配置防滑鏈,交叉道口均設置警示標志。冬季施工所需材料、設備表序號設備材料名稱數量所屬工程或工點備注1 溫度計50 枚各單位工程共計2 濕度計2 枚各單位工程試驗室3 電暖氣4 個攪拌站共計4 篷布1800 平方米各單位工程共計5 草簾2800 平方米路基工程共計6 棉被50 條拌和站、各單位工程共計7 電熱毯50 條各單位工程共計8 安全繩50 條橋梁工程共計9 碘鎢燈76 盞路基工程共計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