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管網土方開挖與回填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1193
2022-07-11
8頁
29.95KB
1、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專項方案土方開挖與回填方案目錄目錄.2 一、編制依據.3 二、工程概況.3 三、工程水文地質情況.3 五、土方開挖.4 六、土方回填.5 七、質量標準.6 八、成品保護措施.6 九、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7 十、環境保護措施.7 一、編制依據該施工方案編制的主要依據:招投標文件、設計圖紙、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部現行規范、規程及廈門市市有關規程。主要規范、規程如下:建質 2003(82 號)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2、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003 年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 巖土工程手冊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年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建設單位:勘察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工程地點:工程范圍:在原有泵站擴建一座清水池,鋪設管道長度約,無負壓給水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本工程位于工業集中區原水廠廠區內,在324 國道南側,同輝路西側。城南加壓泵站的擴建工程,包括:新建3000m3清水池一座、泵房及補氯部分管道設備的擴建、無負壓給水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擬建一座 3000m3的清水池為埋地式鋼3、筋砼結構,水池采用滿堂基礎鋼筋砼剪力墻結構。設計池頂標高21.15m,設計地坪標高(0.000)為黃海高程19.90m,設計高度4.45(設計板底為16.20),設計荷載為150N/,相對差異沉降敏感,擬采用板式基礎,埋置深度約為3.7m。場地周邊環境:北側距已建清水池約4m,東側約 6m 為廠區道及20m 處為已建2 層辦公管理樓;南側與西側分別距廠區圍墻約13m 和 2m,墻外為空地。本工程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三、工程水文地質情況1 巖土體分析擬建場地地基土主要由素土、粉質粘土、礫砂、殘積礫質粘性土、全風化花崗巖及砂礫狀強風化巖組成:素填土:系人工回填而成,屬欠4、固結土,密實度和均勻性差,力學強度低,未經處理不能作為持力層。另該層作為坑壁層自穩能力差,需采用相應的防護措施;粉質粘土:層位較穩定,但厚度差異較大。呈可硬塑狀,屬中等壓縮性土,力學強度及工程性能一般,可根據其埋深、厚度和設計需要選擇作為擬建物天然地基的持力層。另該層作為坑壁土層自穩能力一般;礫砂:層位較穩定,但厚度變化較大,屬中低壓縮性土,力學強度較高,可根據其埋深和設計需要選擇作為擬建物天然地基的持力層或下臥層。另該層透水性強,地下水量較大,對基坑開挖影響較大,需采取相應的防護和降水措施;殘積土:層位分布較穩定,層面較平緩、厚度較大,屬中等壓縮性土,天然狀態下力學強度一般較高;全風化巖:層5、位不夠穩定,但壓縮性低,力學強度較高;砂礫狀強風化巖:層位較穩定,壓縮性低,力學強度較高;可根據其埋深、厚度和設計需要選擇作為擬建物裝機持力層或淺基下臥層。2 地形地物概況施工現場場地已平整完畢,現場西、南方向無臨近建筑,北邊原有清水池一座,距施工現場以東邊10米處原有建筑一座。施工期間必須按國家有關環保規定執行。四、基坑邊坡防護基坑開挖前搭設鋼管防護圍擋,防止人員掉入基坑。開挖時為防止邊坡塌方,采用有效的放坡:1:1.37,分二步開挖進行開挖,自基坑西北角向東南角按各土層厚度分步開挖開挖,每次挖到一種土層厚度,根據下面土層土質改變放坡系數后繼續開挖。五、土方開挖1總體設計由于本工程開挖面積較6、大、土方開挖時應對基坑進行合理分區或分段組織施工,基礎埋置深約為-4.5m。由于本工程土方開挖量較大為節約勞力、降低成本,加快工程施工進度,采用機械開挖及轉運土方。1.1 基坑挖土應遵循先施工支護后開挖的原則,采用盆式,分層,對稱開挖。1.2 采用盆式開挖時,基坑周邊邊坡留土范圍不小于5m,待整體開挖完成,最后澆筑整個墊層;1.3 土方開挖前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監理單位認可后方可施工,挖土流程,順序及方式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不得超挖,開挖面的高差應控制在4 米以內,并且按不大于1:1.5 放坡;1.4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邊坡留土及動態土坡的穩定性,慎7、防土體的局部坍塌造成現場人員損傷和機械損傷。2 施工準備2.1 主要挖土機具:挖土機、自卸汽車。2.2 一般機具:鐵鍬(尖、平兩種),手推車,小白線,鋼卷尺,坡度尺。3 作業條件3.1 土方開挖前,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上障礙物清除處理完畢。3.2 建筑物的位置線、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3.3 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3.4 做好人工修整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的準備。4 開挖工藝4.1 工藝流程:定位測量放線土方開挖掛網噴砼基坑修坡和清底4.2 開挖順序:挖土機以倒退行駛的方式開挖。4.3 開挖坡度:1:18、.37。4.4 開挖深度:開挖前須對基坑開挖處標高進行測定,以確定土方開挖量。自然地基基底開挖預留30cm厚土。4.5 挖土機沿挖方邊緣移動時,機械距離邊坡上緣的寬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4.6 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種土層深度要暫停挖掘,待修完邊坡后,再繼續向下挖掘,開挖時應隨時檢查邊坡狀態。并根據土質變化情況,做好支護準備,以防塌方。4.7 開挖時,為防止機械超挖,要暫留30cm厚原土層,在抄平后,用人工挖出。在機械挖不到的地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4.8 修坡和清底在距槽底設計標高30cm 處,抄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楔;然后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軸線引樁拉通線,檢查槽邊尺寸,9、確定槽寬標準,以此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驗收。5.基坑支護安全及應急措施5.1 基坑外邊3 米范圍內地面超載不得超過15kPa。開挖期間禁止在坑邊堆放建材,大型機械等重物,對挖土期間有重型機械進出基坑的部位,由設計進行加固處理;挖土期間重型機械進出基坑的道路范圍內鋪道板;5.2 挖土后地表水在坑內設明溝或盲溝集水井明排水,明溝及盲溝盡量避免基坑底邊布置(距離坑邊保證大于 30cm),沿基坑邊作散水坡截水溝;開挖過程中發現圍護體接縫處滲水應及時采取封堵措施;5.3 基坑挖至基底后應立即進行地下基礎的施工,以免基坑暴露時間過長;5.4 重載運輸必須遠離基坑支護結構10、坡肩線6 米以外;5.5 本方案所采用的巖土厚度及力學參數同安區鳳南農村蓮花鎮農村供水工程(清水池)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基坑開挖是若巖土地質情況與方案不符應與設計及時聯系,以便調整方案;5.7 考慮坑中坑土體開挖變形對基坑邊臨近部位管樁產生水平剪力及彎矩不利影響,對坑中坑維護邊臨近部位的管樁進行加鋼筋灌芯加強處理;6.質量、安全保證措施6.1 施工期間,應對圍護結構和環境進行全面監測,檢測內容包括下列各項:(1)圍護結構內外側地下水位;(2)坑底土體隆起;(3)圍護結構的豎向,水平位移及圍護結構體變形;(4)每天巡查周圍土體及道路的位移情況;6.2 保持檢測的連續性,及時整理分析數據,一旦出現危11、害工程安全的趨勢,及時發出警報,以便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6.3 特別加強雨天和雨后的監測。六、土方回填1總體設計本工程土方回填:基坑采用回填材料為砂質粘土,回填土壓實系數不應小于0.94。2 施工準備2.1 主要機具有:木夯、手推車、篩子(孔徑4060mm)、木耙、鐵鍬(尖頭與平頭)、2m靠尺、小線和木折尺等。2.2 其他機具:環刀。2.3 主要材料回填土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砂質粘土。3 作業條件3.1 外墻防水層及其防水保護層已施工完畢并進行檢查驗收,辦理完畢隱檢手續,方可回填。3.2 基槽內的積水和有機物等清理干凈。3.3 施工前,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具體做法為在基槽12、邊坡上,沿高度方向每隔3m釘上水平板。4 回填作業4.1 工藝流程基底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攤夯打密實、環刀取樣找平、驗收4.2 回填土分層鋪攤:對于采用蛙式打夯機逐層夯實施工條件下,每層虛鋪厚度控制在250-300mm,采用木夯逐層夯實施工時,每層虛鋪厚度控制在150-200mm。每層鋪攤后,按標高拉水平線,凡高出線的灰土要鏟除、低于線部位要填平,隨之耙平。4.3 回填土采用打夯機時每層夯實3 遍;采用人工夯時每層夯4 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回填土在遇出戶管線或接近防水保護墻時,要人工夯實。施工時,如護坡有滲水沿護壁隨時挖排水溝,轉角處設集水坑,及時將水抽走,防止回13、填土受淹。七、質量標準1挖土質量標準1.1 基坑的基土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1.2 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 表面標高+0,-50 水準儀檢查2 長度、寬度+50 用經緯儀、拉線和尺量3 邊坡偏陡不允許用坡度尺2 質量標準2.1 回填土的分層虛鋪厚度符合規范,夯壓密實,表面無松散、起皮。2.2 壓實系數必須符合要求。2.3 回填土實驗記錄填寫必須規范正確,符合要求。2.4 回填土質量檢驗標準項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主控項目標高-50 水準儀、控制線分層壓實系數0.94 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表面平整度20 靠尺或水準儀八、成品保護措施1 土方開挖成品保護1.114、 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各種測量標志提前進行保護,挖運土時不得碰撞。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也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1.2 施工中如發現文物、古墓等,應立即停工,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對文物妥善保護。如地下有管線電纜等,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并在施工中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造成事故。1.3 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附近已有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2土方回填成品保護2.1 回填土施工時,對地下防水層及從墻伸出的各種管線,均應妥善保護15、。2.2 防水保護墻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損壞時,方可回填。2.3回填時不慎對聚苯板破壞后,及時找負責人進行聚苯板的更替,嚴禁立即回填,掩蓋。九、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1.開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學習土方工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工地安全生產管理和消防制度。人員、機械混合進行土方施工,施工管理員、安全員應事先對施工人員進行入場教育,并施工時在場監督車輛、機械必須按固定路線行走,與施工人員保持安全距離,并在場內限速5 公里。2.基坑開挖時,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角或逆坡挖土。嚴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土壁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支撐,或放坡。16、3.挖土機離邊坡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塌方,造成翻機事故4.重物距土坡安全距離:汽車,不小于 3m;起重機,不小于 4m;土方堆放不小于5m,堆土高不超過1.5m。5.工人戴好安全帽,出入基坑走專用馬道,嚴禁從坑上棄物到坑內。修坡時系好安全帶。6.使用電動夯機時,應注意如下事項6.1 作業前重點檢查:除接零或接地外,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電纜線接頭應絕緣良好;傳送皮帶松緊合適,皮帶輪與偏心塊安裝應牢固;轉動部分應有防護裝置,并進行試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6.2 夯實機作業時,應一人扶夯,一人傳遞電纜線,且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遞線人員應跟隨夯機后或兩側調順電纜線,電纜線不得扭結或纏繞,且17、不得張拉過緊。6.3 嚴禁夯機砸線,移動時應將電纜線轉移至夯機后方,并嚴禁在夯機運行時隔夯扔線,當轉向擱線困難時和電線絞纏時應停機調整。夯機發生故障時,應先切斷電源,然后排除故障。夯機前進方向和四周1m范圍內,不得站立非操作人員。6.4 夯機操作人員,應經過技術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7.用小車向槽內卸土時,槽邊必須設橫木擋掩,待槽下人員撤至安全位置后方可倒土。倒土時應穩傾緩倒,嚴禁撒把倒土。8.回填前和回填過程中,應檢查邊坡穩定性,當基坑壁有松土或塌方危險時,應采取支護措施。9.施工時,嚴禁從基坑上向下拋擲物品,防止落物砸人。10.正進行回填施工的肥槽上部外圍不允許有其他工作交叉施工。十、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現場周邊部分住宅區,存在少量施工噪音干擾問題。2土方施工過程中,主要是揚塵污染,為此在施工現場內設置臨時水源,由專門人員負責對施工路面及大門口進行灑水清掃。土方運輸車輛出現場,經過由專門負責人員,對車輛封閉情況進行檢查,并沖洗干凈,情況良好方可出場,以免出現地面遺灑情況。3對不能及時回填的土進行覆蓋,防止揚塵。附圖一、質量管理體系機械班組人員班組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